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25 08:23:01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大班教案9篇

大班教案 篇1

  玩法:

  1 请两名幼儿参加游戏,其中一名幼儿做“挑战者”与另一名幼儿比赛。其余幼儿将两只手交叉在胸前,分别代表两名参加游戏的幼儿。

  2 游戏开始,教师口报算式,例如2+4,两名幼儿谁先报出正确答案,谁得一分。其余幼儿将代表这名优胜者竖起一指以计分。以此类推,先得三分者胜。

  3 胜出的幼儿可继续游戏,教师可再请另一名幼儿做“挑战者”参与游戏。

  准备:

  已学习过10以内的加减法。

  提示:

  1 通过速算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 对决出的优胜者给予一定的鼓励。

  3 比赛时,应选择程度相当的'幼儿比赛。

  一、活动目标

  1、能了解盐的溶解和结晶。

  2、能制做不同浓度的盐水。

  二、活动准备

  盐、糖、杯子、水、小勺、棉棒、实验记录表、已制作好的盐水画。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糖和盐,让幼儿辨别哪个是盐,哪个是糖?

  2、启发幼儿进行观察:

  盐和糖是什么颜色的?(当它们堆在一起是白颜色的,当它们放到水中是无色的)

  盐摸起来感觉如何?

  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什么样的?

  尝一尝,它们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回想我们前面做过的为认识糖的颜色而做的实验。请幼儿说一说盐和糖是否都会溶解到水中?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4、将幼儿分成四组做溶解实验,让幼儿做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并学会简单地记录。

  5、出示盐水画,让幼儿了解盐的结晶并激起幼儿画盐水画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到班里自己制作盐水画。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及判断。

  活动准备

  亲子故事《你能找到我吗》(《猜猜我是谁》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6页)。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

  1、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比较图中小朋友的高、矮、胖、瘦。

  2、利用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亲子故事《你能找到我吗》,请幼儿猜测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张文文:

  小朋友,我的名字叫张文文,这是我和我的朋友们。我们的体形都不一样,有高的,也有矮的;有胖的,也有瘦的`。你知道哪个是我吗?告诉你:我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你来猜一猜,我在哪里?猜不到吗?那我再告诉你:我们当中有黑头发的,也有金头发的;有长发的,也有短发的;有扎辫子的,也有卷发的。我是短发。你知道哪个是我吗?还是猜不到?那我给你一点提示:我是女孩子,我喜欢溜冰。现在,你知道哪个是我了吗?

  3、老师讲完故事后,便请幼儿猜猜谁是张文文。

  4、如果故事还没讲完,幼儿已经猜出来了,就请他们说一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请幼儿形容故事中六个人物的体形、外貌和喜欢的运动,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6、引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复述故事内容。

  评价

  懂得欣赏自己和别人。

  能专心听故事。

  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弹性玩具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

  2、进一步理解弹性的特点,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伸缩球的.范例,报纸,彩纸,胶带纸,橡皮筋。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个玩具吗?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伸缩球"。

  师:为什么叫它"伸缩球"?

  (二)制作弹性玩具。

  1、组织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怎样来做这个玩具呢?

  2、幼儿动手制作。

  3、幼儿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师:你是怎么来制作这个玩具的?

  (三)幼儿玩制作玩具。

  师:这个玩具可以怎么玩?你是怎么玩的?

  (四)教师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弹性的东西呢?谁能说出生活中哪些东西有弹性的?"

大班教案 篇4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愉快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

  1、学习节奏乐《愉快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工具与材料:

  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愉快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

  (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

  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愉快的罗嗦》。

  1、分句练习。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做大布筒,并探索大布筒的多种玩法。

  2、愿意和朋友合作,在猜猜、做做、玩玩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布筒并介绍

  1、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礼物,叫大布筒,这个大布筒又大又长,里面藏着什么?

  2、“1、2、3”看,变出什么?

  3、有什么颜色的?(红、黄、绿)

  4、大布筒里还会藏什么?(在筒口和筒底两个圈)

  5、猜猜什么颜色?

  6、谁来拆开看看?(请幼儿来拆,并介绍粘贴布)

  小结:大布筒有两个红色的圈做成。

  (二)色彩配对,做大布筒。

  1、教师手拿绿圈问:“绿圈会藏哪里?”

  2、教师取出一个绿袋问:“这里有几个圈?”(已有一个圈)“还要几个圈?”(还要一个圈)

  3、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白色的粘布找朋友,轻轻碰一碰。

  4、幼儿合作装圈,制作大布筒。

  (三)合作玩大布筒

  1、大布筒做好了,我们竖着、横着、扭一扭怎么玩?如果要其他东西,老师这里有,可以来拿?(教师另外准备了纸球等)

  2、幼儿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玩。

  3、有一位教师拍下幼儿的各种玩法,并及时把照片传到电视机。

  (四)分享交流

  1、看看,刚刚我们怎么玩的?(逐张播放刚此的照片,有钻洞、投篮、套在身体上像什么?顶在头上像帽子)这些都是竖着玩的?横着怎么玩?(钻爬)

  2、如果许多大布筒接起来,一个接一个像什么?(毛毛虫)

  3、请另一个教师配合,用红、黄、绿三个大布筒接起来,幼儿钻爬,教师配上玩的儿歌、

  4、把所有的布筒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巨大毛毛虫)回到教室再玩一玩。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幼儿喜欢玩梯子,能学着用创造性的方法玩梯子。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

  3.提高与同伴间合作游戏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勇敢顽强的个性。

  活动准备:

  梯子,垫子,圆桶,小桥洞等.录音机及相关音乐

  活动流程:

  准备活动(律动操)——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创造各种组合玩法)——教师发现提炼(基本活动)——教师本领传授(集体游戏)——幼儿分组竞赛——放松运动(简单律动)

  热身运动 1.老师带领幼儿做手脚关节的基本运动.

  自由探索 1.幼儿利用操场上所散放的器械自由组合创造性的玩.(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基本活动 1.以摆臂跑的方式迅速的通过梯子. (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2.用双腿夹梯子的方式依次通过不能让梯子倒下.(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3.将梯子与圆筒等组合起来,幼儿各自做出不同的.动作.(如爬,单脚跳,等通过.)(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集体游戏1.将幼儿分成三组,幼儿把梯子当小马以跳越的方式前进.

  规则:分三组玩,每组各7人,分别拿着梯子集体以骑小马的方式跳跃向终点前进,看哪组动作最整齐,并且能最快到达终点.

  (老师保护指导,加入游戏)

  2. 幼儿分成三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大爬虫的姿势向前进.

  规则:分三组玩,每组各7人,分别拿着梯子集体做小爬虫的动作左右晃动向终点前进,看哪组动作最整齐,并且能最快到达终点.

  (老师保护指导,加入游戏)

  3、游戏—斜坡翻越,将梯子斜放,幼儿用走或爬的方式到顶端。然后翻过障碍物跳到垫子上迅速回到起点,依次循环看哪组幼儿最快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放松运动 三组以开小火车的方式放回梯子。

  最后---冲淋.

  活动准备:

  梯子要求:

  需要两种不同尺寸的梯子。

  1梯子中间的空格必须可以让孩子进由(大)(2把)

  2梯子侧立时的高度必须可以让孩子分腿站立,不影响孩子前进。(2把)

大班教案 篇8

  由来:

  刚刚度过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假期,孩子们还沉浸在吃月饼、看月亮的喜悦之中。我班幼儿大多数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但还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固定拍感不强,节奏创编也是新的尝试。

  目标:

  1根据歌曲律动,感应并表现歌曲中的上/下行。

  2通过二声部合奏提高幼儿节奏的稳定性。

  重点:感应上/下行

  难点:顽固伴奏的创编

  准备:丝巾、飘带(皱纹纸条)、节奏棒、铃鼓

  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敲节奏棒走进教室。

  2故事导入:嫦娥吃了王母娘娘的长生不老药,吃了一颗不够,她又吃了第二颗……我们跟着音乐听一听,嫦娥吃了两颗仙丹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音乐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聆听歌曲,并拍出固定拍。(提问:嫦娥偷吃了几颗仙丹?吃过以后飞到哪?)

  2再次聆听歌曲,根据歌词创编单人舞蹈,并在最后两句做滚手上、下行,感知音阶上行和下行的走向。(提问:老师在歌曲最后两句做了什么动作?)

  3双人律动:幼儿两人一组,手持纱巾(彩带),模仿嫦娥做飞翔状;在歌词最后两句处,运用肢体表现音阶的上下行。

  三、顽固伴奏

  1出示十六宫格节奏:塔踢踢塔塔

  2请小朋友给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如“唔七七唔唔”,小朋友和他一起拍一拍,读一读。

  3老师也给小音符起个好听的名字:“塔踢踢塔塔”幼儿跟着拍读。

  4语词创编:用出示的节奏,创编语词。如“飞上了月亮”

  四、乐器演奏

  1全体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拿铃鼓和一组拿节奏棒。

  2分组练习:铃鼓演奏固定拍,节奏棒顽固伴奏。

  3尝试两组合奏。

  五、集体表演:

  听音乐做律动

  反思:

  今天是我们班奥尔夫的第一次活动,不管是老师还是孩子,可以说都是第一次尝试,除了感到新奇好玩,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第一.孩子的好奇心太强,常规没有建立。

  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到音乐教室上课,所以对于这个新环境,孩子们感到很兴奋、很好奇,再加上与以往上课不同的组织形式,孩子们的兴奋劲就全部显现出来,有的`坐着,有的趴着,有的喊着,有的叫着……活动一度呈现混乱状态。

  第二.活动前幼儿的经验准备不足。

  之前,孩子们虽然也使用过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但对每一种乐器也只是停留在见过、玩过的层面,而并没有深入的探究这种乐器到底怎么演奏?它适合什么样的节奏等问题,所以孩子们拿到乐器后,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都来了,这敲敲、那打打的,根本就不听老师说什么了。

  第三.幼儿的稳定节奏感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我就发现,我班幼儿的稳定节奏感不强,只有一小部分幼儿能跟着音乐的节奏用肢体语言做律动,大多数孩子,虽然也能参与到活动之中,但节奏感并不强,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的培养。

  改进措施:

  1逐步建立孩子的音乐活动常规,从练习怎么坐开始,逐步到乐器的取放和使用。

  2给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孩子一种乐器一种乐器的探索:探索乐器怎么发出好听的声音?适合演奏什么样的节奏等等。

  3在日常的音乐活动中,多让孩子拍一拍,瞧一瞧,逐步培养幼儿的稳定节奏感。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的考虑与设计思路:

  蚂蚁是孩子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虫虫。通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蚂蚁,相信孩子们对于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们所缺少的是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一种科学的知识经验。为此,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小实验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并通过做实验记录的形式对孩子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知识点:

  1、蚂蚁属于杂食类的昆虫,爱吃香的、有甜味的食物或蔬菜叶子等。

  2、根据蚂蚁好吃甜食的习性,它们会根据食物的形状聚集在一起排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蚂蚁觅食的特性。

  2、仔细观察实验,并将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

  二、活动准备:

  1、饲养的蚂蚁(分成四组)

  2、饼干屑、彩叶、白糖、肉丁;有颜色的甜味饮料。

  3、记录表格、笔

  三、活动过程:

  1、蚂蚁吃什么

  (1)实验观察

  (将饼干屑、碎菜叶、白糖、肉丁分别放入四只蚂蚁饲养箱内)

  “你觉得蚂蚁会吃什么?”“把你认为的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

  (根据幼儿的想法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观察相应的蚂蚁饲养箱。)

  “仔细观察,看看蚂蚁会把这些东西搬来品尝吗?”

  “把看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2)交流讨论

  (请每组幼儿分别介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你观察的这组蚂蚁吃什么?”“蚂蚁吃了吗?”“和你原来的想法一样吗?”

  总结:“蚂蚁是杂食性的动物,不管是饼干、糖果还是蔬菜、肉类,它都爱吃。”

  2、蚂蚁会排队吗

  (1)实验观察

  (在蚂蚁饲养箱内铺上白纸,在纸上用有颜色的甜味饮料画出简单的图形。)

  “猜猜这些小蚂蚁会怎样?”“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请幼儿耐心等待,仔细观察纸上蚂蚁的变化。)

  “这些小蚂蚁怎么了?”“把结果记录下来。”

  (2)交流讨论

  “刚才我们用甜饮料在纸上画了什么形状?”

  “过了一会儿,纸上的小蚂蚁们怎样做?”(绕着饮料排出图形)

  “和你先前想的一样吗?”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总结:“蚂蚁喜欢吃甜甜的`东西,所以白纸上的甜饮料吸引小蚂蚁们绕着饮料排起了队。”

  四、活动建议

  作为以小实验形式呈现的探索活动,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认真的实验态度、以及仔细的观察能力。在孩子实验记录之后,教师对于孩子的记录内容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讲评,通过实例告诉孩子怎样记录才清晰。另外,也可以对孩子记录中所做的符号作一些提示,比如画一个笑脸或打钩表示实验前的预计和结果都一样等。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7-21

[精选]大班教案08-14

大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19

大班教案【经典】07-27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