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认知目标: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求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3、情感木:体会本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文中有关声学的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
啁啾(zhōu jiū) 臆断(yì) 饶有兴味(ráo)
迥然不同(jiǒng) 毋宁(wú) 翌日(yì)
愕然(è) 窒息(zhì) 宽宥(yu)
笃信(dǔ) 嗣后(sì)
2、解释下列词语。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臆断:凭臆测来断定。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嗣后:〈书〉以后。
愕然:形容吃惊。
宽宥:宽恕,饶恕。
二、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如鸟的叫声、乐器的声音、海浪的声音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引入课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作者简介。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他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也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曾经有一个人,用一小一大两个圆表示自己的知识由少到多的情况,圆外则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试看看下面的图形,请你结合本文的`论述,说说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
自己无知。
思考:2、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第二段,以'从前有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
第三段,以不知蟑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四、探究活动
思考:课文第二段详细叙说了一个人知识愈益增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找出文中的几个事实?又表明了什么?
学生阅读第二段,讨论、交流:
明确:
起先生活于'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这个人,喂养了许多鸟,能够欣赏鸟类美妙的歌喉,'聊以自娱',并对'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大为佩服。可见此时此刻,他是自得的,愉悦的。后来他听到牧童吹笛发出的'十分悠扬'的声音,本以为是一只小鸟,便'出去捕之',待到发现真相,惊诧不已,表明这个人对笛的无知。'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这一个'意识',表明这个人已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惭愧过去的自得自满。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主动地进行探求。
接着,文章写第二天这个人发现了提琴的演奏也能发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并竭力让读者去想象他的'惊愕'之情,表明这个人进一步发现了新的天地,也越发认识到自己过去知识的贫乏。'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遂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这名话总结了上两次的发现,指出笛声、琴声都是'偶然见识','意想不到',他的思想已经解放,相信还会有其他发出声音和乐音的方法,似乎对于这个已经有了一定思想准备的人来说,不会再有什么让他惊讶的声音了。
但文章下面又写了'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开门之际门框和铰链也会'奏乐','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也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昆虫与鸟雀相比,发声的原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人原有的声学知识完全不能用来解释昆虫的发声原理,他更有了无知之感。渐渐地,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对声音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蟑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可见知识愈多,愈显无知,愈加惊愕。这个人研究蟑发声的方法,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影响蟑的发声,充分表明蟑的发声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于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他认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发声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却有'上百种'之多。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随着已知部分的增加,未知部分也进一步增大。全段文字,一次次写他知识的增加,一次次转折开去写他愈感自己的无知。
五、迁移训练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六、小结
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和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积累有关“知识”的名言警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关于体育的生字新词。
2、学习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并能自己搜集一些这样的名言。
3、能自己做光荣榜。
4、能自己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自己制作光荣榜。
一、导入
同学们五月份我们就要参加区运会了,现在我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参加训练,很辛苦。我想知道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走进体育世界。(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下面就进入走进体育世界的第一版块:运动场上的体育,让我们一起喊:啊!!!!
运动场上的体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你能说出你知道的体育项目吗?(指名说)教师出示:跳远、跳高、赛跑、滑板、游泳、竞走。请你读一读,如果有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学生开始读词学字)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在这些体育项目中滑板、游泳、竞走是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体育项目。请你再读一读。这里有你新认识的生字朋友吗?你是怎样记住他的?(记忆方法,并扩词)
对了,我差点忘记,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猜她是谁啊?(乐乐)
同学们好,我们可是老朋友了。今天能和你们一起走进体育世界真的太高兴了。刚才看到你们这么喜欢体育,知道那么多的体育项目我真的太佩服你们了。可是体育不光出现在运动场上,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也无处不在。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体育吧。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走进体育世界的第二大版块:生活中的体育。啊!!!!!我可是体育迷啊,要和你们大家比一比的!
那么老师就做栽判员行吗?(行)咱们同学先说生活中的体育。指名说,时间是一分钟,先给大家半分钟的准备时间。(体育接龙)
那我们一起来看乐乐找到的生活中的体育:(出示词语卡:登山、跳绳、划船、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荡秋千、下棋。)让同学们一起来读词卡。在这一环节比赛中,同学组获胜!乐乐你要努力啊。乐乐:没想到同学们对体育这么了解,我这个体育迷也是甘败下锋。不过,我想再和同学们比一比,我回我相信我一定能赢。你们敢接受我的挑战吗?(敢!!)
好那就让我们走进体育世界的第三大版块:球类体育,啊!!!!!!
王老师还是请你给我们做裁判。(好,我很高兴,乐乐,这回你要加油啊!)请你说出与球类有关的体育项目。还是有半分钟的准时间,一分钟的回答。不过你们34人对1人太不公平,我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对抗赛你们同意吗?好,开始!小组汇报(写在一张卡片板上)汇报时举起来读给大家听。记录下对与错。让我们一起来看乐乐写了几个,(出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足球。)请你读出这些词语,我喧布,这场比赛**赢!!让我们给他们发一个乒乓球。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们发乒乓球吗?(国球,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锻炼好自己的身体,长大也能参奥运会,为祖国争光)乐乐:同学们,你们对体育如此热爱,看到了你们我就看到了中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希望。我也祝你们在体育中强身健体,为国争光!这次体育世界之旅,我很高兴也同你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再见!我要去参加野外体能训练了!
刚才我们与乐乐进行了两场激烈的比赛,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好)
游戏的名字叫:你做我猜。乐乐出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词语,男女对抗赛,时间一分钟:跳远、登山、赛跑、划船、滚铁环、踢毽子、竞走、游泳、滑板、篮球、乒乓球、网球……。看哪组猜对得多。
同学们本次的走进体育世办就要结束了,你们在体育世界都学到了什么呢?老师希望你们有一天也能象体育健儿一样驰骋在赛场上!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点
1.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个性体现上的作用。
2.体会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人物状态和思想活动。
3.了解中国古代话本、拟话本的特点。
(二)训练点
1.训练掌握以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
2.训练学生从精从巧方面构思文章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向善向真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冯梦龙,字犹龙,江苏吴县人。他广泛收集宋元到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进行整理加工、润饰、编辑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小说集,文学史上合称为“三言”。“三言”代表了自宋代到明代六百多年间白话小说创作的成就。
“三言”内容复杂,有些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宿命论思想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是歌颂善者,同情弱者,鞭挞鄙者,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操及追求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是“三言”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代表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赏析
1.编写全文情节提纲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出小说的情节提纲
参考示例:
①杜十娘欲从良情投李公子(开端)
②杜十娘筹赎资痴恋李公子(发展)
③李公子为千金背弃杜十娘(再发展)
④杜十娘怒投江愤绝李公子(高潮结局)
2.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
师生共同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看看哪些典型细节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示例:
杜十娘:
杜十娘暗积百宝,为从良作物质准备:计激鸨母,脱离火坑;假托借银备车船——这些细节一步一步地显示了杜十娘虑事的周密和细致,突出表现了杜十娘的`机智。
李甲愈穷,杜十娘心头愈热;面对夜归的李甲,杜十娘“曲意抚慰、满斟热酒、抱持怀间、软言抚慰”——杜十娘随时随地精心呵护自己的爱情,表现了她的善良多情。
冷笑讥讽负心郎,梳妆别人世,三掷珠宝,抱匣沉江——这些细节表现了杜十娘美好理想破灭的悲愤绝望的心情,更表现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贞刚强的性格。
李甲:
贪恋美貌,惧怕老爷,动辄疑惑,流泪不语—&mdash 高中学习方法;怯懦自私、动摇不定。
千金卖十娘,见珠宝则大悔——重财轻人、见利忘义。
孙富:千金夺佳人——阴险狡诈、卑鄙无耻。
注意:
在师生共同分析鉴赏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明晰:杜十娘与李甲、孙富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杜十娘的高尚人格,使杜十娘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高高矗立在读者心中。
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分析鉴赏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四、总结、扩展
明代的拟话本,一般都具有故事完整,叙写委婉,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的特点,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描写技巧的进步。同学课外赏析“三言”中其它优秀的篇章,认真体会上述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几篇“三言”中的小说,并做简要的读书笔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带。
学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1、教师导言,引导想象: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苹果树长大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小朋友们,如果你吃到了这又红又大的苹果,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2、教师:是呀,我们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教师:想一想这位种苹果树的老人听到大家刚才说的话心情怎样?(高兴)
4、教师小结: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种的苹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开心,老人也开心极了,他也感到高兴。
5、引导体会:小朋友们,学了这篇课文,看到老人为大家做的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想呢?
6、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小结,教育学生。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辅导。
5、集体反馈。
语文教案 篇5
●课 文 说 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起初称为《诗》,被汉儒奉为经典。编成于春秋中期(前6世纪),收录从周初(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的作品,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句式以四言为主,杂有二、三、五、六、七、八言。写法有赋、比、兴的区别:“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经集传》)“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关 雎
《关雎》在《诗经》中位于卷首,《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他篇章也是如此。
诗的第一章(第一节),先用起兴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接着就进入了正题,提出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
第二章(第二节),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的忧思。还是以“兴”写起,长短不齐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窈窕淑女”,就应当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己的人,写得非常传神。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写小伙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正如孔子所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蒹 葭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后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春天不知不觉来了,用你喜欢的词语赞美春天。
2、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板书“柳树醒了”。
二、初读,掌握字词
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初步了解春天到了柳树的变化。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
3、哪些生字是你的新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
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⑴ 偏旁识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
多媒体课件辅助:雷,澡(打雷下雨,洗澡用水)
熟字加偏旁:醒,软(酉+星=醒车+欠=软)
⑵ 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的准。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
⑶ 小组比赛认读生字(枝、梳、梢、耍、醒、雷、软、澡)
⑷ 读词卡:(教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三、细读,理解课文
1、学第一节:
⑴ 自由读,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用笔画出来。
⑵ 同桌读,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话呢?
⑶ 小组读,交流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
⑷ 比赛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2、学第二节:
⑴ 轻声读,说一说谁给柳树洗澡了?
⑵ 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想一想柳枝为什么软了?
⑶ 看录像春景图,学生在活动情景中感受柳枝变得更美了。
⑷ 美美地读一读,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
四、背诵,感悟文意
1、自由背。
2、加动作背。
3、配乐背。
4、同桌互背。
五、拓展,巩固练习
1、出示下列生字,学生做找朋友(组词)的游戏:
说( )( )( ) 话( )( )( )
朋( )( )( ) 友( )( )( )
春( )( )( ) 高( )( )( )
2、说话训练:
用上“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3、画一画,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六、观察,正确书写
1、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
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形式读词:
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二、研读,自主探究(3~5小节)
1、自由读,说说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派组长汇报)
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问题,达成共识。
⑴ 柳梢为什么绿了?
⑵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小柳絮怎么飞了?
⑶ 柳树是怎样跟小朋友玩耍的?
3、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可以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⑴ 学生汇报“柳梢为什么绿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春风给柳树梳头”这一句体会,春风轻柔的为柳枝涂上绿色,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第三节。
⑵ 学生汇报“柳絮怎么飞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掌握柳絮特点,可以用实物演示,学生观察,品读体会第四节。
⑶ 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是怎样跟柳树玩耍的?”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小朋友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最后小节,在读中加深体会。
三、比赛,背诵课文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领悟,课外延伸
1、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2、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3、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读课文、编儿歌、画画、唱歌、跳舞等)
五、观察,正确书写
1、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高”字上小下大,不要写得太长。
3、书写“朋、友”两个字,可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提示大家写时应注意什么。
六、小结
柳树醒了,小朋友们也醒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美好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板书设计】
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文。山市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很难出现,更难为人们所见。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成的。它以时间为序,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从生成到消失的过程。这是一片自读课文,如果学生了解了山市这种现象,学习起来应该不困难。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难点。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先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和自己手头的资料自己来理解课文的大意,然后分小组讨论,互相沟通,最后以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层次,把握叙事线索。
2、积累文言词语。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仪器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查阅蒲松龄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聊斋志异》。
2、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自行解决生字,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
第一课时
导入
由“海市蜃楼”的图片导人。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引出海市蜃楼: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自然现象,在清朝也有人在山区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山市,蒲松龄用他的笔记录了下来,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他的奇妙。
(问:蒲松龄是什么人呢?)请同学来介绍作家作品,教师作适当补充: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读生字,全班同学一起纠正,然后大家齐读。
2、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停顿、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齐读,读出感情和气势。
5、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是什么?
疏通文意
小组讨论交流,共同翻译课文,划出难懂的字词句。
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提问,请老师讲解不懂的词语。
2、老师提问重点词语以及特殊句式,学生回答:
然:可是恒:常常同仁:友人孤:独。青冥:青天、天空。冥:深远。
顾:看念:心想近中:附近无何:不一会儿甍:屋檐。
始:才。悟:明白,醒悟。高垣:高强。睥睨:城墙上呈现凹凸性的`矮墙。
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特殊句式
判断句: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省略句: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3、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这一部分,师生共同纠正。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来当小老师。
由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做老师,由学生讲解课文字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老师作为学生,随时以提问题的方式加以指导。(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把握。没有完成的内容可以放到下一节课。)
1、重点字词:
若:像历历:清楚地莽莽然:形容挂起的尘土迷茫无边。
依稀:隐隐约约,模糊不清。既而:一会儿定:安定,停息。
乌有:没有。乌通无。霄汉:云霄与天河。窗扉:窗户。洞开:大开。
指数:用手指指点着数。裁:通才。只:仅。黯然缥缈:昏暗的分不清楚。
屑屑:忙碌的样子。凭:靠着。状:姿态。逾:超过舍:房屋
倏忽:突然人间:人家、住户市肆:集市。
2、特殊句式
倒装句: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楼五架
词类活用:楼五架,窗扉皆洞开。洞:名词用作状语,像洞一样。
逾时,楼渐低。低,形容词用作动词,降低。
3、一词多义
然:可是(然数年恒不见)
————的样子(尘气莽莽然)
数:几(见宫殿数十所)
点数(层层指数,楼逾高。)
4、指名请同学翻译,大家共同订正。
5、指导朗读。
作业
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导入
偶见山市奇观,引人惊异。请你概述山市出现的情况。(复述学过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做小老师,提问上节课学过的重点的字词句。
探究思考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相应的词语。
全文以时间为线索,忽见——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从中可以看出山市的变化是怎样的?(快)
2、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这是谁看到的?
孙公子禹年以及同人。
请找出目击者心理变化的词语,想想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
惊疑悟
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
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
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4、在发展阶段你可以看出,城郭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说明城郭颇有恢宏的气象。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活灵活现,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若失。
5、在高潮阶段对危楼的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危楼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楼上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
楼是高大、雄伟的。结构简洁、明朗。
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作者不仅看到山市里的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增强了观赏的兴趣。
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6、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联想和想象以及语言训练)
拓展延伸
古代的人不懂其中的道理,又称它为“鬼市”,你懂吗?能否用科学解释这神奇的现象?
大自然是伟大的、神奇的,常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据说人类现在了解的大自然还不及大自然的百分之一,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你知道那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呢?可以告诉我们吗?(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未知世界)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希望同学们常常去和大自然聊聊天,和大自然做好朋友,好吗?
作业
1、请用自己的笔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绘画好的同学可以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
2、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课后小结:
文言文一般比较枯燥,学生不喜欢学。让学生来做小老师,可以比较有效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做老师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学得很象,先由学生提问,再由老师提问字词,再提问句子、翻译、请同学朗读等,而且会对同学们的回答做出评价,这都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能力还真是不容小觑。通过这样一次训练,也促使他们用心的去学着理解课文,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尽量主动的做到象老师一样高屋建瓴,心中有数。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识字28个,写字15个。熟读《大家都快乐》和《快乐的小公鸡》。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理解快乐的含义。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7课时。
第一课时 大家都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大家都快乐》,体会“快乐”的含义。
2、识字15个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对“挺、真、很、最”的理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课上提问:同学们刚才做游戏你的.感觉怎样?那么什么是快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都快乐》。
二、学习新课。
1、自读儿歌把不认识的圈出来。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4、给生字找朋友。
5、组内读课文。
6、推举读得最好的到前面读。
7、引导学生观察这首儿歌共有几节。
8、每节都写什么?
9、理解“挺、真、很、最”的意思。
(1)学生说一说这几个词在表达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2)填空(出示小黑板)
a.我挺喜欢( )花,我真喜欢( )花,我很喜欢( )花,我最喜欢( )。
b.我很喜欢和( )一起玩,我最喜欢和( )一起玩。
c.( )跳绳条的挺好,( )跳绳跳得很好,( )跳绳跳得最好。
(3)互相交流一下:你一人在家时干什么?你不快乐是怎么办?
(4)师小结。
10、指导朗读。
11、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时候你感到快乐?你有什么心玩法?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所带的词指名读。
2、表演读:(1)一个同学读第一段,由他邀请另一个同学读二段,依次顺延。
(2)加上舞蹈动作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家都快乐》,你知道了什么是快乐了吗?只要有好心情,怎么都快乐?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一个人玩 挺
两个人玩 真
快乐
三个人玩很
许多人玩最
第二课时 大家都快乐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词指名读。静悄悄 独自 折纸 踢毽子 听广播 象棋 乒乓球 掰手腕
丢手绢 比赛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还 广 些 话 众 跳 丢
2、齐读生字。
3、学生分析结构、笔顺。
4、知道“众”,“众”是品字型结构,引导学生观察三部分排列有什么特点?笔画有什么变化?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6、评比。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7个字,同学们写得很认真。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还 广 些 话 众 跳 丢
语文教案 篇9
本诗是儿童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
1、能学会本课中的生字,会读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以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从小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想。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
《快乐的节日》这首小诗共有四个小节,重点是第二、三小结。教学时应从诵读和引发学生想象为主,首先抓住题眼,从学生的旧知识入手,激发学生读的欲望,然后通过不同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不断的与文本对话,逐层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其意境。要合理的将本课和其它课整合,利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诗歌内容的快乐和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课文配有彩图,学习时可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在设计片断教学前,我让学生事先充分预习课文,感知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在预习时熟读课文,自我探索识字,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检测学生预习效果,逐步指导归纳识字方法。
第一课时
歌曲导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习的兴趣,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齐读——指板书:快乐的节日
2、点击课件:(聪明猴来了,他说小朋友们要想去过快乐的节日,就一定要完成他设置的闯关任务,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词语(点击课件)
祝贺 敬爱 丰满 红领巾
歌唱 希望 健康 白杨树
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衣裳 美丽的小鸟
可爱的祖国 敬爱的老师 亲爱的伙伴
快乐的时光 健康的成长 勇敢地飞翔
(1)你们会读吗?指名学生读。
(2)齐读。
第二关:句子
你能用上刚才的词语,说说课文内容吗?(指名2——3名学生说)
第三关:朗读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用闯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朗读词语、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好地激发。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内容,训练了说话能力,并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二、理解课文,感受意境:
过渡:小朋友们真棒,词语、课文都读得那么好!聪明猴要带大家一起享受快乐的节日!请打开书本81页。
(一)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1、喜欢这小节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吧!
2、没有读的小朋友评价: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样?
3、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一小节。
4、理解
(1)为什么把“我们”比成“春天”呢?
(春天充满生机,小朋友们也象春天一样充满活力。)
师:在小鸟和风儿的陪伴下,小朋友们在广阔的天地间尽情地玩耍,充满了活力。就像春天一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所以说我们——引读。
(2)理解句意: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讨论后小结:小朋友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就像一朵朵花儿一样美。)
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
5、小朋友们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指名学生说)(板书:花园 草地)
6、师:他们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员,读一读这一小节。
7、小朋友们,这么好听的儿歌,你们可要仔细听哦,感受那份快乐。(播放《快乐的节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感悟字、词、句的意思,使学生的情感表现地淋漓尽致,进而体验到生活的快乐。最后听歌曲,优美的歌声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小朋友们,在这快乐的节日里,还有谁也在为我们高兴呢?
出示:花儿向我们点头,白杨树哗啦啦地响。它们同美丽的小鸟,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它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
1、指名读,思考:它们同美丽的小鸟,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它们”指谁?(板书:花儿 白杨树 小鸟)
2、理解“祝贺”。你能用“祝贺”说句话吗?
3、创设情境:家里爸爸生日了,你想对爸爸说什么?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说)那么花儿、白杨、小鸟都在向我们祝贺,为我们歌唱。它们会向我们说什么?(指名答)
4、老师也想想你们祝贺,想听吗?(教师范读)听懂老师的祝贺了吗?
5、男女生赛读,体会。
师:是啊,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
6、出示:它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
7、指名读,评价。
8、齐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内容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发挥了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进行评价,既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也指导了朗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可爱的祖国有了我们就更有希望。所以我们要感谢祖国。
出示:感谢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健康地成长。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就勇敢地向着高空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
(1)为什么要感谢祖国?(板书:祖国)
(党和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哺育着少年儿童幸福成长,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2)出示句子,理解含义:
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就勇敢地向着高空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
(3)学生讨论后小结
(开始,小鸟羽毛没有长好,不能飞翔,等翅膀硬了,就能独立飞向蓝天。小朋友们也一样,随着身体、知识、思想等方面都比较成熟,就能独立生活,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4)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将来准备怎样建设祖国?
分小组讨论一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本领你现在还没有,应该怎么办呢?
小结: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认真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3、指导朗读,读出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然后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设计学生说自己的理想,意在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
(四)学习第四小节
过渡:在这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怎能不又唱又跳呢!
出示:唱啊,跳啊,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我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时光。
1、指名读,“伙伴”指谁?(同学们)
2、我们唱啊,跳啊,度过了——(板书:快乐的时光)
3、指导朗读第四小节。(欢快的语气)
(五)总结全文
过渡:聪明猴说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他要奖励我们(点击课件听录音朗读)
1、聪明猴读得怎么样?你知道她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吗?
2、小结:对,因为她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了,我们读书不但要声音洪亮,读流利,而且还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你们想不想读好啊?
3、下面,我们就学学聪明猴的样子来读课文,也把它读得有感情!(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听录音朗读课文,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学生更能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
三、指导背诵
1、同学们真聪明!学得真快,有的同学偷偷地告诉老师说他已经会背诵这一篇课文了,还有的同学告诉老师说他还会边背边动作呢!真了不起,现在先让同学们准备一下,等下请你到上面来好好表现一下。(学生自由准备)
2、指名同学背诵,评一评谁最棒。
3、接龙背诵。
(设计意图:设置表演背诵和接龙背诵,激发了学生的背诵兴趣。)
四、唱诵诗文,升华内涵。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非常神奇,它不但读起来好听,而且唱起来也非常好听,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歌吧!(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
2、学生听歌,可以一边听一边小声跟唱或是打节拍,做动作。
3、同学们,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快乐外,你还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的快乐呢?(学生回答:可以读诗歌,也可以唱歌曲,也可以表演诗歌,还可以画画等)
(设计意图:通过听歌曲,使学生对课文更感兴趣,更想把它背诵下来,珍藏起来。)
五、情感升华,总结全文。
1、同学们,今天你过得快乐吗?你有没有想过快乐是谁送给我们的?(学生回答)
2、对,是祖国妈妈。是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没有祖国妈妈对我们的培养、爱护,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是谁让我们这么快乐,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六、作业设计
回家把这篇课文用不同的形式演给父母看。
板书设计:
花园 草地
快乐的节日 花儿 白杨树 小鸟 快乐的时光
祖国
语文教案 篇10
一、活动课题:今天我当家
二、活动时间:国庆放假期间
三、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
四、选题目的:
今年夏天,我们这儿的气候反常,干旱少雨,各种瓜果、蔬菜、粮食严重减产,致使物价全方位地上涨,以致影响到每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爸爸妈妈生活的艰辛,特组织学生开展此项综合实践活动。
五、活动目标:
1、通过让学生独立设计菜谱、独立购买,学习正确消费,培养他们社会实践能力、自立能力。
2、让学生切实走进生活,在做中感受父母的辛劳。
3、通过实践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对于今年的气候变化,你们有什么感觉?你认为这样的气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2、你经常独立购物吗?帮助家中购买过哪些东西?平常家中是谁买菜?你独立去买过菜吗?
(二)、讨论活动计划
10月1日——10月2日:
与家长交流活动要求,取得家长支持;仔细观察家中的饮食习惯。
10月3日:
(1) 陪同家长去菜市场买菜,观察家长如何买菜,了解常见菜的价格,调查常见菜的价格变化。
(2)上网查阅营养搭配方面的知识。
(3)请家长提供8——10元钱,独立为家中设计10月4日的菜谱,根据所了解的菜的价格,做好合理分配。
10月4日:
带着8——10元钱,独自去菜场按自已设计的菜谱买菜。
10月5日——7日:
写出300字左右的实践报告。
(三)学生按计划实施
(四)成果展示
让每个孩子汇报自己的实践情况,阅读自己的实践报告及家长的评价,评选出最佳实践报告。
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书本,超越了体系化的教材,超越了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了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本案例正是密切联系本地区特别的气候现象,引导了中年级学生去关注自然,在实践中体验大自然与我们的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增强对亲人的亲情和理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园地教案04-10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教案[经典]08-02
(经典)语文教案07-31
【经典】语文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