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猜测、证实橘子瓤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式。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的橘子、塑料筐、笔、餐盘、毛巾、黑板、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引入老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橘子,并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不同。
小结:原来橘子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较大小橘子的数量1、老师出示两筐不同大小的橘子,引导幼儿猜测橘子数量。
老师:猜猜看筐子里有几个大橘子?(幼儿猜测)那有几个小橘子呢?(幼儿猜测)
2、一起数数大橘子装了几个?小橘子装了几个?并记录
3、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老师提问1:这两个框子一样大么?
老师提问2:为什么一样大的筐子里,装的橘子确实不一样多的呢?
4、得出结论:因为大橘子的个头大,所以装的少;小橘子的个头小,所以装的多。
三、猜测并记录大小橘子里瓤的数量
1、老师:橘子皮里躲着什么?(幼儿回答)大橘子的瓤和小橘子的瓤,谁的会比较多?(幼儿回答)猜猜看大橘子里面有几片瓤?(幼儿猜测)猜猜看小橘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测)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四、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1、每人选择一个橘子,自己动手剥开。
(提醒幼儿剥桔子之前用毛巾擦手,并强调一人选择一个橘子)
2、数一数橘子瓤的数量(可用的方法:一片一片分开数、分成两部分数、整个围着数、吃一片数一片)
五、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介绍自己剥的橘子有几片瓤,并描述自己数的方法,老师做记录老师:告诉我你剥的是什么橘子?有几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验证幼儿的猜测)
2、观察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大小橘子里最多的有几片瓤?
3、讨论橘子瓤数量与橘子大小的关系。
老师:大橘子里最多有几片瓤?小橘子里面最多有几片瓤?它们的数量一样多么?哪一种橘子的瓤比较多?
小结:橘子瓤的数量和橘子大小没有关系。
活动延伸
1、教师演示数橘子瓤的方法:数一半的橘子瓤,然后猜测整个橘子瓤的数量
2、延伸:回家后,找一个橘子试一试,先数半个橘子的数量,然后猜一猜整个橘子有几片瓤,把这个答案当做秘密一样藏心里,再数一数整个橘子有几片瓤,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小百科:橘(英语:Mandarin orange;学名:Citrus reticulata)是芸香科柑桔属的一种水果。"橘"(jú)和"桔"(jié)都是现代汉语规范字,然"桔"作橘子一义时,为"橘"的俗写。在广东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桔"也曾做过"橘"的二简字。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并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
2、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范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色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活动重点:
能积极尝试自制火箭。
活动难点:
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出示“神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航天科学家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航天科学家,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火箭。
二、观察讨论
1、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
2、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三、探索操作
1、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
3、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现交流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
1、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理论指导:
1、重视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尤其是一些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如发散思维等。
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发散与聚合的交替状态,即创造性思维状态。
教学内容分析:
《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是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认识,二是识别水和其他物体,三是给物体分类。提供机会展示学生有关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关水的知识网状图。通过让学生借助感官识别水和其他物体,初步学习对周围物体进行分类,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水、空气和其他物体进行初步的比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教学方法:
1、探究体验法:本课在设计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积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小组合作法:在找水和给材料分类这两项活动中,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学生在小组的群体中以平等的地位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他们在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体。
2、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通过摸、听、闻、看等观察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对比,从观察物体所得的特性对物体进行固体、气体、液体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提炼不同物体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并根据物体的特性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用来装四种液体)石头、树叶、白醋、红墨水、白糖水、水、活动记录表。
教师准备的材料:课件、糖水、水、纸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水流声音: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水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听水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一)填网状图,提取课前认知
1、播放一段有关水的视频,填写网状图。
2、讲述:现在我们知道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用途:灌溉、发电、饮用、洗漱等;水和动植物的生命息息相关,没有水动植物就面临死亡;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体。(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水的视频,提取学生有关对水的认识填充网状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梳理。
(二)游戏探究,培养观察能力
1、刚才我们认识了水,现在来做一个找水的游戏。老师这有7个袋子,每个袋子中装着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可能是:石块、树叶、水、白醋、空气、红墨水和白糖水。我们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你有哪些方法来观察辨认这些物体?
2、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辨认(预设:用手摸、用耳朵听、摇一摇)在辨认的同时要及时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3、出示活动要求:
(1)、学会合作,学会倾听,活动有秩序,声音小,速度快,动作轻。
(2)、学会使用实验用品,不要让实验用品污染环境。
(3)、养成卫生好习惯。
(4)音乐停止,立即停止实验。
4、学生活动,填写活动记录表
5、提问:在这些物体中,哪些是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辨别出来的?辨别的依据是什么?哪些比较难辨别?原因是什么?
6、学生汇报并阐述理由
7、提问:如果可以打开黑色袋子我们可以利用哪些观察方法来辨别?(预设:用眼睛看)下面请大家打开袋子,再来观察一下。
8、学生活动并填写活动记录
9、汇报观察结果并说明判断理由
10、提问“如果可以打开透明袋子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方法观察?(预设:用鼻子闻)
11、学生活动填写观察记录,汇报观察结果
12、提问:现在只剩下白糖水和水了,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分辨呢?(预设:用舌头尝味道)
13、学生活动填写观察记录,并汇报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辨别7种不同物体的活动,调动学生运用不同器官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做实验时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的所有活动中去。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物体分类
1、活动:同学们知道了通过多种观察方法将这些物体辨别出来,真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把这7种物体进行分类,把你认为是同一类的物体放在一起。并请记录员在记录表的物体名称一栏用○、△、□等符号圈起来。
2、汇报分类结果和分类的理由
3、出示物体的分类及标准:液体:像水、醋、红墨水……没有固定形状的叫液体。固体:像石头、树叶……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像空气……同样没有固定形状的叫气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对物体进行分类,再充分交流和汇报。明确分类的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
三、拓展延伸,激发情感思考
1、出示世界地图照片,问蓝色的表示什么?地球表面70%的面积被水覆盖着,看来地球上水很多。
2、出示一段干旱和水被污染的图片,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我们要节约用水、要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
3、生阐述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播放水污染和干旱的图片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让学生思考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四、设计特色简述:
本节课由流水声直接导入:
1、在提取学生对水的认识,先给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水的视频再填充有关水的网状图。
2、在辨别水的环节中我选择了小石子、树叶、空气、红墨水、白醋、白糖水和水7种物体,让学生逐步通过手摸、耳听、眼看、鼻闻和嘴尝等多种感官来观察和辨别7种不同的物体,在教学到鼻闻和嘴尝时一定要在知道该物质安全卫生的情况下。
3、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物体:固体、液体、气体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2、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初步培养幼儿敢问、善问、乐问的能力。
3、通过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了解妈妈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2、小枕头若干,怀孕老师一名。
活动过程:
1、出示婴儿图片,引出主题。
1)他们是谁?是从哪里来的?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你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呢?(幼儿回答)到底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
2、播放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发问。请幼儿发问:看了刚才播放的画面,你找到正确的答案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要问老师吗?
小结:1)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3、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
1)请幼儿猜想:“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同时用动作加以表现;再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并进行动作、表情模仿。
2)请幼儿跟音乐一起表演:我要做个魔术师,把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听我口令(教师语言提示):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学习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生气皱皱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还经常舔舔我的小脚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好亮堂啊。(幼儿表演两遍,第一遍师领)
4、让幼儿直观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回忆抚养自己所付出的艰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1)出示妇女怀孕前后图片进行比照,让幼儿初步了解怀孕妈妈的外形特征。
2)孕妇出场,以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再次引导幼儿主动发问(关于怀孕妈妈—准妈妈的感受、生活习惯等),以直观印象更进一步了解准妈妈的艰辛。要求幼儿间所提问题不重复。孕妇根据幼儿提问做适当回答,如:带小朋友做操很不方便,弯腰很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稍重一点的东西拎不动;有时候恶心、食欲很差,看见任何食物都不想吃,但告诫自己必须得吃,因为如果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了,虽然爱美,但不能化装,怕宝宝铅中毒。
5、随乐(《感恩的心》)谈话——如何报答妈妈?游戏——《我来做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增加幼儿体贴妈妈的感情。请幼儿每人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一个小枕头,跟着老师的提示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老师按照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蹲下系鞋带—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等进行语言提示。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 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二、展开: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三、结束: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1.教师: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科学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认识光源,二是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三是研究小孔成像。这里面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二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有难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小孔成像实验盒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再组织思考、讨论,千万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
教学目标
1、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盒,并能够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实验;
2、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感受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奇妙。
教学准备
教师——抄有单元小诗的小黑板、有关光的教学图片、手电筒、蜡烛、小孔成像道具。
学生——手电筒,三张带孔卡纸(两人一组)、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光源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
小黑板出示单元小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师:“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学生猜猜。
3、师: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光与色彩”方面的内容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谈谈关于光与色彩都有哪些了解。
4、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我们怎样给这些光源分类?
(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设计意图:以谜语小诗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学生没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因此,应由教师引出这样的概念,学生以此进行分类。
二、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师:从我们看到的现象中,猜一猜,光是怎样行进的呢?
2、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3、师: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呢?
师生讨论实验方法和要点:怎样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
4、出示材料,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5、交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设计意图:科学课不能单纯地传授科学知识,应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再设计实验验证,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科学教案 篇8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句子体会“也”字的用法。
3.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
4.了解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科学怪人)。文中的科学怪人是指谁呀?(开文迪许)
2、那么科学怪人开文迪许到底怪不怪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自由朗读课文,看能否找到答案。
3、指名回答:你认为开文迪许怪吗?
相机板书:
怪
不怪
看来同学们都很有主见,课文确实写到了开文迪许的怪与不怪。
那么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我们来听一下录音,请同学们拿出铅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2、指名回答: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相机板书:衣着不考究
布置很特别
珍爱图书
珍惜时间
第一方面相机出示卡片:考究——讲究,引导板书
3、课文写了开文迪许四怪,第一是开文迪许(衣着不讲究),第二是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很特别),第三怪是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第四怪是开文迪许非常(珍惜时间)。
4、四怪中,你认为哪一怪最怪了?请你把这一节认真读一读。
5、指名回答:你认为哪一怪最怪了?我们就来看***说的这一怪:开文迪许十分……
生:我认为“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这一怪最怪了。
师:好的,请大家看幻灯:出示第四小节。
“珍爱”是什么意思?读好这个词。“十分珍爱”呢?读好这一句,看一下,这一节都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那么这一句就是这一节的(中心句),再读。
开文迪许是怎么珍爱图书的,下面部分具体地写了出来。请每一个同学轻声读读圈圈画画,看哪几个词语最能体现开文迪许珍爱图书这一特点了。
师:指名说、读,谁再来读,齐读。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开文迪许是怎样一个人?
师:出示句子对比,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觉得去掉“也”字后听起来怎样?
师:看来这“也”字的作用还真大。开文迪许这样的珍爱图书,使人感到奇怪,其实呀,这正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可贵品质,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体会一下,千万要注意“也”字不能漏掉。
6、你还认为开文迪许的哪一怪也怪极了?
生:我认为“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这一怪怪极了。
师:出示幻灯:第三小节
看一下,这一节的中心句是(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客厅、卧室、家当)
师:你能把这一节读好吗?试试看。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师: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确实很特别,我们普通人家的客厅里一般放有(沙发、电视机……)而开文迪许家里的客厅被他(改作了实验室),楼上卧室的床边更是不得了,(堆满了仪器)开文迪许的主要家当(就是图书和仪器)。
这一怪确实怪极了,请第一、二组的同学读一下。
出示比较句子: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很特别。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
A.第三、四组同学来读一读。
B.哪句话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C.这句话多了一个“也”字,联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这里要用上“也”字?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太与众不同了,开文迪许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家里很有钱,他穿着不讲究已经很奇怪了,现在家里布置的这样就更怪了。)(引到第二小节:你知道开文迪许的衣着怎么不考究的吗?)
D.用上“也”字,更能体现开文迪许的(怪)了,齐读这一句,再引读下去,读完整个小节。
7.我们刚才学习了课文的三、四两小节,看一下这两节在构段方式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A.先总后分,围绕中心句展开分述。
B.中心句分别是(……)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种构方式的小节了?是哪一节?
8.学习第五节
A.是珍惜时间这一节,自由读,看看是怎么写的。
B.先提出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具体写开文迪许是怎样珍惜时间的
C.男女生分读,你认为男(女)同学读的怎么样?关键词有没有读出来?
D.从这里可以看出开文迪许怎样?齐读,读出开文迪许的特点。
9.我们回过头看讲“开文迪许衣着不讲究”这一怪。
A.看这一节的构段方式和刚才讲的几节一样吗?有没有中心句呢?
B.请你给它加一句中心句,行不行?
C.怎样写?同桌讨论一下。
D.指名说,齐说。
10.小结:
A.开文迪许(指板书说),诸如此类关于开文迪许的怪事就这些吗?不(多的说也说不完),所以开文迪许常常被人们称为“科学怪人”。
B.让我们齐读1——6小节,再次体会一下开文迪许的怪。
三、学习第二部分
1、那么开文迪许怎么会这么怪的呢?你知道吗?看下文。
2、透过他表面上的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其实并不怪)
3、对,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开文迪许表面上是怪的,而实质上并不怪。因为他把——
板书: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
4.齐读体会。
四、总结
1、课文围绕课题写了开文迪许的“四怪”,每一“怪”都与科学紧密相连,通过典型的事例成功地突出了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的精神。学习课文不是要我们学习他的怪,而是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读全文,体会作者写人的方法。
五、作业
课后搜集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科学教案08-18
科学教案(精选)09-01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