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08 11:29:1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美术教案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美术教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

  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教学反思: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年级的`《聚聚散散》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不怎么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橡皮泥的特性,尝试将橡皮泥搓成圆柱体,并围合成环状,做成甜甜圈。

  2、体验玩橡皮泥带来的兴趣。

  【重点】

  练习团圆、搓长、捏、压扁等泥工制作技能。

  【难点】

  将橡皮泥搓成圆柱体,进行“首尾相连”围合成环状,并修饰“接口”处,使之光滑。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操作区内玩过创意泥,对这个材料并不陌生。

  2、物质准备:《夏日甜甜圈》PPT教学课件;橡皮泥、泥工板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生活中的甜甜圈。

  观察外形:甜甜圈长什么样子?(圆形、环状)。

  丰富经验:甜甜圈的外形长得像游泳圈,这样的形状我们叫它“环状甜甜圈”。

  出示操作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1、介绍材料:橡皮泥、泥工板、装饰材料。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过程: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彩泥,随后将橡皮泥搓成圆柱形,最后将搓好的橡皮泥围合(首尾相连)成环状。

  3、将做好的甜甜圈进行简单装饰与美化。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将橡皮泥做成的圆柱体进行“首尾相连”的时候,将“接口”处用小手指进行认真“修饰”,保持甜甜圈表面的光滑;建议先完成的幼儿,可以自由走动,向同伴“借一点”其他颜色的橡皮泥,做成小小的`“泥碎片”装饰在甜甜圈上,让自己制作的甜甜圈更美观、更诱人。

  三、幼儿自评,简单介绍自己做成的甜甜圈。

  建议:展示幼儿的作品,将幼儿制作好的甜甜圈采用照片的形式在一体机中呈现。

  四、幼儿互评,愿意为同伴制作的甜甜圈点赞。

  举例:操作过程认真;甜甜圈表面光滑;装饰后的甜甜圈比较美观。

  【延伸活动】

  晨间区域活动的时候,组织幼儿运用创意泥设计并制作自己喜欢的甜甜圈,并提供“白色、咖啡色、黑色”创意泥进行“小泥碎碎”的装饰与打扮,使之成为“奶油甜甜圈、巧克力甜甜圈、芝麻甜甜圈”,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丰富、拓展甜甜圈的外形和口味。

美术教案 篇4

  目标:

  1、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体验与同伴分享经验的快乐。

  3、学习合理利用不同的工具。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准备 :

  1、小陀螺若干个(能转和不能转的)。

  2、圆形纸片、火柴棒、大头针、剪刀、彩色蜡笔、铅笔、尺、双面胶等。

  过程:

  一、玩一玩陀螺(目标指向→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发现陀螺转与不转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陀螺制作的兴趣。)

  分组玩一玩陀螺,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二、第一次尝试制作陀螺(目标指向→引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获取实践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1、 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你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2、 幼儿尝试制作。要求:把你碰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办法记在心里,一会儿告诉大家。

  3、 集中交流:分别请成功和不成功的孩子讲一讲碰到的困难和自己的想法、做法。

  4、 师幼共同总结制作要领。

  三、第二次尝试制作陀螺(目标指向→引导孩子合理利用不同的工具,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鼓励同伴互相帮助。)

  1、 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和图案装饰陀螺。

  2、 鼓励同伴互相帮助,教师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3、 集中交流:碰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四、陀螺旋转比赛(目标指向→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孩子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引发孩子思考,为下一次活动埋下伏笔。)

  1、 组织孩子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2、 你在玩陀螺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 为什么陀螺一转动,彩色就不见了呢?

  五、延伸活动:

  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热爱探索、学会探索,我把主题活动《彩色陀螺》它是手工,但更多意义上是以科学活动为主线来进行的。把它定为“彩色纸陀螺”作为科学纸趣艺术教学活动的一个内容来作为公共课活动,“制作会转动的纸彩色陀螺”环节中渗透着一些科学知识,这样又有科学方面的探索,既有艺术方面的装饰纸陀螺的色彩美。又把我园的“纸趣”艺术在科学领域中有效的体现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二得。在活动中我把较硬的圆形纸制作成彩色陀螺贯穿到整个活动中。重难点是探索影响纸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美术教案 篇5

  目标预设:

  1.通过观察,画出自己脸部的特征及服饰。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认识五官,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并把自己的样子画出来。

  活动准备:

  1.水彩笔,白纸,每人一份。

  2.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教师提问: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吗?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请幼儿找朋友,看看两个人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结伴,与同伴相互比较)

  二、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喜欢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照镜子观察自己。

  教师:下面我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长的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脸上有什么?你和别的小朋友长的哪里不一样?

  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师画一画自己的样子。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把五官画的大一点,清晰一点,这样才比较漂亮哦!

  五、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教师拿两幅幼儿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请幼儿猜一猜这副画是哪位小朋友画的自己。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以“我喜爱的玩具”为题让学生凭记忆作画,是在学生学习了画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物象之后,进一步要学生从“我喜爱的玩具”这个范围,我喜爱的玩具从“喜爱”这个条件去选择作画的对象。这也就是要学生画出印象深刻的玩具,以画熟悉的东西来培养学生凭记忆作画的能力。本课教材用两幅相片介绍了各种玩具汽车,和各种绒布动物(小熊、熊猫、小狗、小兔等),以诱发学生的兴趣和记忆;介绍了四幅学生作品:我喜爱的玩具玩具机器人、小电子游戏机、玩具枪、玩具汽车等。学生作品画得鲜明生动,既概括又夸张,表现了天真的稚拙;但却灌注了儿童的纯真感情。这些,都能给学生作画以良好的启迪。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训练学生把自己熟悉的东西凭记忆画出来的能力。

  作业要求

  用彩色水笔或蜡笔画一幅自己心爱的玩具,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课前准备

  一、要学生课前多作观察,选择自己喜爱的、造型好看的、色彩鲜明的玩具来画。

  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几件便于学生作画的玩具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教师提出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出示几件玩具给学生观看,并作简要的结构分析和画法示范。接着按课本提出的要求:画好外形,色彩要鲜明,还要把内部特征画出来。指导学生作业。

  二、学生开始作业,教师进行辅导(注意不要让学生把玩具画得过大或过小,要力求在画面上做到构图好看饱满)。

  三、学生作业完成后可全部张贴,让学生自由评论。

  四、选出优秀作业,结予表扬,张贴介绍。指导学生观赏“玩具展览会”对有中心内容的,构图形式好的,加以分析讲解。并指导学生怎样作形象记忆,仔细观察玩具的内外特征。

  第二节

  一、启发学生回忆观赏“玩具展览”的感受。问:玩具展览好看吗?参观了展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喜欢的玩具,最感兴趣的内容,最好看的一角等等)?整个展览场面又是什么样(小展览全景)?在发表自己的感受时,教师要抓住各人的不同点,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画面。

  二、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以“玩具展览”所见为主题,作记忆画。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特别注意是否表现自我感受。

  四、讲评:以形象记忆为目标,肯定掌握方法及表现好的,鼓励尚未得法而大胆去画的。并让学生讲讲他是怎样去观察记忆的。

  为克服一些学生玩具不多的困难,可在课前发动学生带玩具到学校,布置一个“玩具展览会”,以丰富学生对玩具的感受。布置展览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有内在联系的玩具摆在一起或以构图的形式作较明显的布置,为第二节画记忆画提供现场观察实物的需要。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画画中,理解歌曲内容,感受艺术之美。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对绘画活动感兴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狮子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引起兴趣

  1、小朋友,有一位魔法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魔法歌曲,这首歌曲里藏着一个动物,怎么一起来听一听,找一找!(哆啦A梦伴奏)

  “一个圆圆盘子上,放着一块三明治,还有两颗巧克力豆他的味道真好吃,忽然听到一声吼,根根头发往上翘,请你猜猜,请你猜猜,它是森林哪一位?啦啦啦……!”(老师动作辅助引导)

  2、你们听出来它是谁了吗?(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到底是谁呢,我们还是请魔法师来为我们揭晓答案吧!魔法师的魔法笔,能把歌曲中的动物给变出来,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二、讲解示范

  1、播放课件,老师辅唱

  2、“你们看是谁呀?”(狮子)

  3、这只狮子是怎么变出来的?(分解步骤图)

  先变出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接下来呢?……

  我们一起来变一只威武的大狮子吧!(徒手跟老师一起绘画)

  4、我们一起把大狮子变到画纸上吧。教师再示范一遍。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尾巴)

  我们来帮狮子添上身体和尾巴吧!

  看!老师已经准备好了狮子的`身体和尾巴,谁来帮它摆一摆。(幼儿操作)

  这里的狮子多可爱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呀? (范例)

  三、幼儿作画

  1、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幼儿的画

  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画,说说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冷暖色系的特点,学会用深浅渐变色表现冷暖色调。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对绘画的兴趣,体验绘画的快乐。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支笔、一张纸。油画棒。

  2、两幅涂好颜色的画:一副画太阳,一副雪人。

  3、冷暖色图片。

  4、音乐《欢乐颂》《月光曲》。

  (三)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冷暖色系的特点

  2、难点:学会用深浅渐变色表现冷暖色调。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两幅图。一幅上面画着太阳,一幅上面画着雪人,师:你们看到哪幅图片觉得暖(太阳),哪幅图片觉得冷呢?(雪人)

  师:那么画太阳都用了哪些颜色?(红、橙、黄)画雪人呢?(白、黑、蓝)

  二、基本活动

  1、出示色板,认识冷暖色。(红、橘黄、金黄、蓝、紫、绿、)师:请小朋友挑一挑哪些颜色看起来觉得暖,哪些看起来觉得冷?

  师小结:红、橘黄、金黄这些颜色代表温暖,热情,是暖色。蓝、紫、绿,知道这些颜色表示寒冷、平静是冷色。

  2、欣赏冷暖色图片。

  师:看一样的图片,涂上不同的颜色就有不同的感觉。树木用绿色、蓝色、黑色涂色就有冷冷的感觉,好像到了晚上或者是夏天给人凉爽的感觉。如果涂了橘黄色就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这就是冷暖色的`用处。

  三、绘画冷暖色。播放音乐《欢乐颂》《月光曲》感受不同乐曲的不同风格。

  1、画图。

  把画笔比作小鸟,在纸上画弧线飞翔,留下痕迹,强调要用弧线画,然后再前画纸上留下分割好的块面。

  2、涂色。

  1、先示范暖色调由深到浅涂色(红紫—红—红橙—橙—黄橙—黄色),再示范冷色调由浅到深涂色。(黄绿—绿—蓝绿—蓝—蓝紫—紫)

  2、幼儿涂色,教师指导幼儿在两种颜色衔接处做好过渡,要求过渡自然。

  师小结:今天,小画家们知道哪些颜色是冷色,哪些颜色是暖色,还学会了怎样用冷暖色调画画,相信今后小朋友画画时,使用的色彩会更加美丽活动注意点。

  (五)活动反思:

  新授阶段,当引导学生认识了冷色和暖色之后如果可以引申到生活中自然界中去找一找冷色和暖色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对于如何利用冷色和暖色来表现也起到了启发作用。比如:每天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周围的霞光火红而温暖适合用暖色来表现;白雪覆盖的山坡,碧蓝的天空是一组给人感觉宁静,寒冷的场景。秋天变色的山坡到处都是红色,黄色,橙色等这些炽热如火的颜色。教师选择几个结合图片给学生赏析,然后顺时启发学生:你觉得还可以表现什么冷和暖的主题。学生可能就会联想到:壁炉,冰山,火焰山,北冰洋,寒风,酷暑等等。这里面既有具体的景物,也有抽象的感受,教师在这时候就可以明确一下作业要求:既可以表现具体的形象也可以表现抽象的,若是抽象的,可以色块分割,主要精力放在色彩搭配。

美术教案 篇9

  一:课题的产生: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xx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举凡花卉、翎毛、走兽、草虫、鳞介、蔬果、树石、器物、池沼、溪潭、林莽、草地等等,除人物以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中国的花鸟画不仅是表现花鸟之美,而且是以描绘花鸟为媒介,抒发和表达人的观念和情感。历代中国花鸟画家巧妙地运用喻、比、兴等手法,通过富于情感的花鸟形象,表述画家对当时的社会、人生的体验和认识。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畏“千磨万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坎坷、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的刚正不阿、孤做倔强的性格。金农伤时不遇,尝以梅兰自比,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心情,他在一幅墨兰上题:“若被春风勾引去,和葱和蒜卖街头”。我们可以从中体昧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恨。现代的花鸟画作品,在技法上继承传统,大胆革新,在思想内涵上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新的花鸟画歌颂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美好生活。您可能也喜欢:《流动的.画》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的区别,初步了解花鸟画的发展。

  技能目标: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山水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美。情感目标:感受山水画意境美,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增加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区别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初步了解花鸟画的发展。(第1课时)区别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的特点,了解山水画发展的概况。(第2课时)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好相关的课件。风景名胜照片1~2张。五、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贴、剪、纸工的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可用绘画或手工的方法完成。

  教学重点: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激发出对想象创作的热情。

  2、是否积极动脑,做出和别人不同的造型。

  3、是否能将绘画和其他表现手法结合。

  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商品的宣传照片资料,以及绘画的制作工具。

  2、学生准备铅笔、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时数:

  1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冰激凌、甜筒、雪糕……没有哪个小朋友不喜欢吃,可是它特别怕化,这时候有个好朋友帮助了我们,可以让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可口的冷饮。这个好朋友是谁呢?它的名字叫冰箱。

  二、讲授新课

  冰箱的作用可大了,可以为人们储存新鲜的食品,按照不同物品的要求可以随意调节温度。早期的冰箱是德国的`卡而。冯。林德在1879年制造出了第一台家用冰箱,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伟大的发明。见图1

  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冰箱又经过的哪些变革和创新。我们一起来看图2。冰箱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里面是怎样的构造?有几扇门?分几层?拉门上有哪些装置?可以用来放什么物品?

  今天,我们就要来画一画冰箱,画一画冰箱里丰富的食物,比一比谁的冰箱里内容最多,最整齐。

  三、布置作业

  画一台打开的冰箱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教后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