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2 09:16:16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选)美术教案5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愉快的春游

  学习领域:

  绘画创作课

  教材简析:

  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春游的场面。

  2、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教学难点:春游中有意义情景的构思与表现。

  教具:

  课件、录音机。

  学具:

  水彩笔、春游的照片。

  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活动一、利用课件进行情景导入。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景物及人物的动态。(放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想一下,你在录象中看到了哪些地方的景色?谈创作思路。画野餐时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人物野餐的动态上,并强调在环境描绘上要突出春的特点。开阔思维还可以如何表现野餐?

  活动二:《游乐园》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谈游乐场里游乐的细节,如打秋千、坐滑梯、坐转盘等

  活动三:扩展学生思路。如何在画面中体现“春”字?

  小结:

  画中色彩以“绿”色调为主,加以适当的鲜花、小鸟、绿树作点缀,使画面呈现出春天绿色的勃勃生机。如何体现“游”字的快乐?(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

  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如野餐时的“吃、喝、坐、笑”可以使画面非常的生动形象;游乐场里的'“跑、跳、玩”等能很好的表现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的愉快心情,力求构图合理,主题鲜明。

  活动四: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商量如何表现春游。

  执教时间:

  4月27日——4月28日

  第二节

  活动一:讲解作画步骤

  (1)构思,想一想你准备以什么为主题来表现春游,注意主题鲜明。

  (2)起稿,将主题物画大,居画面的中心,尽量突出主题。

  (3)着色,注意表现春天的特征。

  活动二:小组合作作画作业要求:用绘画形式创作一幅春游的情景。

  活动三:讲评优秀作业。表扬构图合理,色彩到位,主题突出的学生作业。我们通过春游感受祖国的秀美,生活的幸福。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呢?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学评价:

  学生将春游中的愉快经历和对大自然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构图合理,主次分明。

  板书设计:

  第八课

  愉快的春游

  录像

  实物投影仪

  学生作业

  执教时间:

  5月8日——5月10日

  札记:

  今年春游时我们学校去了崂山茶园采茶,学生特别兴奋。所以在创作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并找孩子上来表演了采茶的动作,在示范如何选择构图。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春游活动中筛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幕表现出来。

美术教案 篇2

  陶器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彩陶纹饰的艺术特点。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3、 通过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 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3、 通过对陶器美的欣赏,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录相展示各种陶器,让学生欣赏。 提问:老师在初中历史课讲过这些器皿,它们是什么?产生在哪个年代? 答:这些器皿叫陶器和彩陶器。通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它产生于距今约5000至90xx年的新石器时代。

  三、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讲 陶器

  1、 陶器的产生 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陶器的产生与人类知道使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讲,制陶可能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与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陶器无论是造型、器类、工艺与装饰都不一样,很显然是各自独立产生的。 制陶,除在造型上的要求外,对黏土及掺入材料和烧制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制造耐高温的炊器,需要在黏土中加入石英砂。另外,对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度左右,制品强度低吸水性强,到了商周时期,烧制温度达到了1100度左右,出现了原始瓷。

  2、 陶器的'造型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其造型因用而异,用途不同造型也不同。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a、汲水器:如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尖底瓶(见教材p8)。

  b、 炊器:有罐、鼎、鬲、(yang)、灶等。 c、 饮器:有斝(jia)、鬶(gui)、盉(he)、爵(jue)、角、觚(gu)、杯等(见教材p9)。

  d、食器:有碗、钵、豆、簋(gui)、盘等。 e、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罍(lei)、尊、盆、缸等,其中有盛液体的容器,有盛固体的容器(见教材p8)。

  f、 其他杂器有束腰的圆筒器座,用以放置尖、圆底的陶器,还有覆钵的器盖及其他用途的杂器。 陶器的造型是以实际用途分类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类型中,它们的造型细节差别很大,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群体生活方式。

  3、彩陶艺术 制作彩陶的三个重要条件:

  1、首先要掌握颜色的使用知识。

  2、要有较高的烧制技术。

  3、需要在质地光滑的细泥陶上才能显出颜料的色彩感,并且用笔得以流畅无阻。

  中国彩陶的艺术特点:

  (一) 以意写形 中国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它体现出制造者深思熟虑的构想和设计意图。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显示出卓越的构成能力,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介绍人面鱼纹盆,幻灯)。

  (二) 彩陶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 中国的彩陶图案,尤其是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彩陶图案是以动态为主的,常把花纹组织在动的格式中,具有跃动奔放的气势。花纹也以弧线、弧形和圆点构成,使图案具有流畅柔美的抒情风格。

  (三) 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四) 彩绘纹样与造型的完美结合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的骨式和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介绍舞蹈纹盆,幻灯)。

  (五) 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 由于彩陶图案有明确的立意,于是有肯定的造型和简洁的艺术语言。动的图案格式给人以强烈兴奋的感觉,使图案具有扩张的力量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直觉吸引力。标志性强则是省略去被描绘物象的不明显的细节特点,而集中地表现具有鲜明特征的形象,使纹样的直观性很强,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造型和纹样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整体的感受。由于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彩陶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从而有力地表现出氏族社会晚期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和美的观念,至今仍使我们感到雄浑强烈的表现力(介绍涡纹曲腹盆,幻灯)。

  四、课堂小结:中国的陶器造型和彩陶纹饰是传统艺术的光辉起点,在中国现存的原始艺术中,它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部分,它是最早以造型和彩绘图案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它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面貌。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陶器的意象表现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构成手法;研究造型、纹样图案的发展规律和形式法则;研究器形与纹样的美和立体设计的规律;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学观念;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这些对于我们继承、发展伟大的艺术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陶器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复习思考题:

  1、你喜欢我国远古的陶器吗?为什么?

  2、中国远古陶器在造型和纹饰上有什么特色?

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画大大小小的圆形,能用多种颜色画画,画得多。

  2、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感和美感。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鹅卵石小路

  2、范画、油画棒、画纸。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师:步行街要新造了一条小路,工人叔叔们来铺鹅卵石的小路,既漂亮又可以锻炼身体。

  (二)欣赏感受,激发兴趣。

  师: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很漂亮,小朋友走过鹅卵石小路吗?走在上面有什么感觉?

  (三)讲解示范。

  1、观察鹅卵石是什么形状的,颜色。

  2、教师示范鹅卵石的画法。

  (四)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下笔,一起来铺路。能用多种颜色来画,画得满。

  (五)互相欣赏。

  大家看一看,评一评,谁铺的路鹅卵石多又好。

  四、活动延伸。

  大家一起走鹅卵石小路。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和模仿掌握手掌印画的基本方法并大胆创作。

  尝试改变手型的方向和手的形状,印出想象中的图案,并进行简单的添画。

  爱护作品,愉快的完成作品,并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保持桌面和衣物的干净。

  活动准备:

  白纸和棉签等人手一份、红、黄、篮、绿水粉颜料和盘子每组一份、抹布和桌布每组一块、教师手掌印画范画数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手掌印画的范画,激发幼儿对作画的兴趣

  (1)教师:宝宝们,瞧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画?画上画的是什么?大树的叶子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小天使的翅膀用什么画出来的呢?(引导幼儿发现画上用手掌印出的部分)

  (2)教师和小朋友们玩手影游戏,发现改变的手掌形状可以变成许多不同的事物

  2.教师示范制作印画的`方法

  (1)教师改变手型想象自己想要印的事物,并蘸取颜料印出各种形状展现在白纸上。

  (2)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蘸取适当的别的颜色,为自己的手掌印象加上需要的线条,让它看上去更像自己想要的事物。

  3.幼儿自己尝试手掌印画,教师强调作画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将各种有趣的范画展示在幼儿的面前,供幼儿参考和模仿,并强调注意颜料的使用,不能弄脏衣物和桌子,印的时候要轻轻的,印好后赶紧去洗手,擦干了手上的水再用棉签加工作品,让画变得更漂亮。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范画进行模仿

  (3)鼓励幼儿大胆想想,尝试自己创作,印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4.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作品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乐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5

  小刺猬(小班美术:短线条)

  目标:1.通过故事引出小刺猬的特征,初步了解小刺猬的刺。

  2.能够初步学会用短线条表现刺猬的刺,并且是从刺猬的身上往外长。

  3.体验为小刺猬添刺的快乐,逐步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准备:自制刺猬手偶一个,电子故事大书《会走路的水果树》,

  身上有刺的刺猬大图一张,身上无刺的刺猬大图一张,

  身上无刺的刺猬图人手一张,小红苹果人手2个,蜡笔人手一盒。

  过程

  (一)出示刺猬手偶,并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1)师(出示手偶):“这是谁呀?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2)教师用电子大书给幼儿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会走路的水果树》,

  提问:为什么小刺猬说他的妈妈像会走路的水果树呢?(身上有许多水果)那么水果怎么跑到刺猬妈妈的身上去的呢?(身上有刺,刺尖尖的)刺猬的刺用处大不大?

  (二)出示两种不同的刺猬,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示范画。

  (1)教师(出示有刺的刺猬大图):“这是一只可爱的.小刺猬,他身上有许多什么啊?”

  (2)教师(出示无刺的刺猬大图):“这又来了一只小刺猬,仔细看看跟刚才的那只有什么

  不同啊?它少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帮他添上美丽的刺吧!”

  (3)教师边念儿歌讲解边在黑板示范画。

  儿歌:“小刺猬,真可爱;许多刺,身上长;尖尖的,短短的;一点一点,画出来。” 提问:刚才老师教小朋友画刺猬的刺,那你们记不记得它有什么特点?

  (许多、从身上长出来、尖尖的、短短的、一点一点的画。)

  (4)教师带领幼儿徒手画刺,并念儿歌。

  (5)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尝试画。

  (三)幼儿操作,自己给刺猬添刺,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1)教师在幼儿操作之前提出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要给刺猬把刺添满,并且刺

  要从刺猬的身上长出来(从下往上画),短短的。

  (2)教师:“那让我们一起给小刺猬添上美丽的刺吧!”

  幼儿开始作画,教师纠正幼儿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四)欣赏幼儿作品,教师小结。

  (1)教师将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对画作评讲和小结。

  (2)教师将小红苹果贴在幼儿的画作上当做鼓励。

  教师:“小朋友们给刺猬添上的刺都很漂亮,小刺猬们很开心,他要奖励小朋友们,现

  在就给每位小朋友的刺猬身上都贴上红红的苹果。”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02-20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精选】07-30

(精选)美术教案08-06

【经典】美术教案08-04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