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伤仲永》教案优秀

《伤仲永》教案优秀

时间:2023-10-14 07:45: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伤仲永》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伤仲永》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伤仲永》教案优秀

《伤仲永》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了“伤仲永”的教学方案。我的整体思路是: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用了诵读法、情境教学法、竞赛法及分组讨论法。这些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依据“三有利”原则确定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于哈勒洛赫小村,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威特与本文中的仲永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二、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教师纠正其错误的读音和不准确的断句,例如: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

  最后再读一遍,并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其中有: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四、理解课文

  让同学准备5分钟,标出不懂的或不理解的词句,然后分别请同学起

  来大致翻译第一段和第二段。然后教师再在同学们翻译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再指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进行详细讲解。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全文。

  2、找出文中所有的“之”和“与”,并进行归类。

  3、翻译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感知课文

  抽三个同学起来分别朗读三个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抽同学起来翻译第三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同学说出与前面的同学不一致的地方,最后教师讲解。

  2、教师讲解“与”和“之”的分类,同学们把昨天做的关于这部分的作业与同桌交叉改正。

  3、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课文写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那几个阶段。然后教师讲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4、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这三个发展变化阶段的详略安排有何好处(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

  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5、让同学们自主合作讨论,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讲述仲永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归纳总结

  先请几位同学起来回答文中的主旨是什么,然后教师再总结。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理解并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句。

  3、写一篇关于仲永故事的读后感,字数不限,感情真挚。

  4、预习下一篇课文。

《伤仲永》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熟读、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法】

  合作探究、诵读品味。

  【教法】

  引导对话、感悟体验。

  【课前准备】

  1、学生:

  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文意,组织辩手、辩词。

  2、教师:

  准备歌曲《爱拼才会赢》,指导学生准备课堂辩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读句“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教育及自身学习有关”让学生讨论:天资与后天教育对成才哪个重要?,而后发表看法。(根据学生意见把学生分成两组)

  今天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让我们在品学中感悟真知、品析事理,体味怎样才能成才的人生真谛吧!

  简介作者:请1~2名学生根据积累的知识介绍王安石,教师适时补充。

  二、多元感知,品悟分析

  1、投影出示课文原文,找一生读文,其他学生纠错、正音。

  2、学生自读全文,指出疑难,投影出示重点词句,师生释疑。(生问生答、师生对话)

  3、学生分小组合作再读文章,探究文意,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学生合作研析、全班交流)

  4、相信大家通过读文与听故事你肯定认识了仲永这个人,那么你认识到了一个的方仲永呢?

  5、请大家再细读课文,思考仲永的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学生小组分析)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可观者。”写方仲永天资过人、才能出众;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仲永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6、再读分析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7、文中哪些文句能体现这个道理?

  (引导分析最后一段)

  8、通过我们上述分析,你认为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如何?

  明确:“伤”。写可伤之事,说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对“受于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态度鲜明。

  三、巩固训练,交流感悟

  1、朗读全文,深入感悟。

  2、学生交流自己读文所感。

  四、课下准备,参与活动

  根据课始时的分组情况及学生此时意见将学生分成两组。要求学生明确辩题,确定辩手,搜集材料,准备课堂辩论。

【《伤仲永》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伤仲永》教案02-25

伤仲永教案09-16

《伤仲永》03-15

伤仲永教案范文07-24

《伤仲永》说课稿01-10

伤仲永说课稿01-02

伤仲永说课稿04-07

《伤仲永》说课稿06-25

《伤仲永》教案14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