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1 10:29:25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汇总8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树进行观察,研究,体验情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2、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1、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2、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3、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4、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5、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5、后续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科学小实验的办法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浓厚的兴趣。

  2.通过幼儿亲自的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淀粉、石灰水和碘三者之间简单变化。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试管、烧杯、滴管和喷雾器。

  2.桌上准备淀粉、碘水和石灰水,试管架和抹布等,幼儿已经有做各种小实验的简单经验。

  3.贴在墙上的白纸两条,上面已经有淀粉画。

  活动过程

  一、教师简单交代,引出主题:做小实验。

  1.出示聪明豆玩具,激发幼儿兴趣。

  2.师:聪明豆知道许多科学知识,最喜欢和大家一起做科学实验。看,今天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我们可以用这些器具干什么?

  3.创造条件,让幼儿多讲、互讲,小声议论。

  二、通过淀粉和碘水混合的试验,引导幼儿发现变化。

  1.师:聪明豆给小朋友带来两瓶神奇的水,它是什么颜色?猜猜它可能什么?

  2.请小朋友讨论,如果将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

  3.教师提操作前要求:玻璃制品轻拿轻放;按标签放滴管。

  4.幼儿操作,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神奇变化。

  5.教师提问:实验有没有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怎样变的?

  教师小结:原来的黄色液体(碘)和白色液体(淀粉)通过混合后,颜色变成了蓝紫色。这两种神奇的液体分别是碘和淀粉。

  三、通过提供的第三种液体,使幼儿继续感知神奇的`化学反应。

  1.师:刚才的实验有趣吗?你们还想做实验吗?聪明豆又带来一瓶更加神奇的水,它有颜色吗?和前两瓶一样吗?猜猜它可能是什么呢?

  2.请幼儿继续讨论,如果将第三瓶液体滴入刚才的试管中会怎样。

  3.幼儿亲自试一试,在操作中发现变化。

  4.教师提问:发生变化了吗?是什么样的变化?怎样变化的?

  教师小结:这瓶液体是透明的,叫石灰水,倒入刚才的蓝紫色液体中,却将颜色一下子变没啦!这是产生了化学反应。

  四、做游戏:寻找聪明豆的礼物。

  1.出示周围墙上的淀粉画,教师介绍,礼物是用淀粉画在纸上,所以小朋友看不见。

  2.启发幼儿:纸上有什么?看得见吗?聪明豆将礼物藏哪啦?怎么办?

  3.引导幼儿用灌有碘水的喷雾器向周围墙上的淀粉画喷射,使幼儿惊奇的发现纸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画的礼物。

  4.可以请幼儿再想一想消除画面的办法。用有石灰水的喷雾器喷射。

  师:今天的游戏有趣吗?我们发现了许多秘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好多有趣的变化,以后我们一起再玩。

科学教案 篇3

  植物的分身术注意要让学生理解植物除了有性繁殖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繁殖方式,这就是无性繁殖,就是用其他的方式进行繁殖。这是本课的主要内容。首先学生进行汇报有关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这个部分是学生在课前准备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一个了解。学生在汇报完相关的`资料后,总结植物除了用种子进行繁殖之外,其他的繁殖方式。然后出示以下植物,学生猜测这些植物(秋海棠、土豆、草莓等)使什么进行繁殖的?学生根据猜测,然后设计相应的验证试验。在学生设计实验的之前,介绍相应的无性繁殖方式——扦插,压条,嫁接,然后进行设计方案。最后学生用准备的材料进行操作。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的问题需要注意。

  1.学生搜集资料的准备。在课上,学生资料准备不足。老师需要积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去积极的搜集的学习资料。

  2.有些问题老师不应讲的太多。在介绍用茎繁殖方式的时候,老师讲解的有太多。这个部分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进行学习。

科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一课是第五单元《水的变化》的总结课。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前几节课学习的水的形态变化的知识综合起来,从构成水的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与循环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另一方面要以此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系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将水的三态变化知识扩展到自然界循环变化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是有着较好的知识经验基础的,我们应当相信孩子们具有思考的潜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安全、自由、宽松的思考氛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运动的。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自然界里水的变化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自然界里水的变化的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星”,水是地球上各种生命的源泉,这节课我们综合认识自然界的水。

  二、学习新课

  1.找水

  ⑴水藏在自然界的哪些地方?我们都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⑵学生交流

  ⑶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汇报

  ⑷出示自然界景观示意图,学生书写各种水的名称,在图上粘贴,以丰富其感性认识。

  小结: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水有多种形态。

  2.建立联系

  ⑴各个地方的水有什么联系?水的形态会发生哪些变化?

  ⑵学生交流

  ⑶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汇报。

  小结:

  下雨、下雪是天上的水降下来;陆地上的水会通过江河流入海洋;陆地上和海洋里的水会蒸发到天上;陆地上的水会渗入地下;地下水会变成泉水冒出地面或被人抽出地面、水还会进入动植物体内……

  3.综合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

  ⑴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水在整个自然界里是怎样运动的?怎样把你的想法有条理地说出来?

  ⑵学生讨论

  ⑶学生试说明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⑷能不能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把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过程表示出来?

  ⑸学生画草图(表达形式自定)

  ⑹汇报交流

  ⑺讨论、修改、完善

  三、学习拓展

  1.在你所搜集的资料中,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是多少?淡水总量有多少?人类可以

  2.化工厂排放污水是否会影响到其它地方?为什么?

  通过以上两组问题继续引导他们基于自己所掌握的学习资料展开讨论与交流,既深化了他们对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的理解,又渗透了对他们进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

  布置作业:

  调查我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怎样进入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并对其危害提出建议。利用的淡水又有多少?针对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在给“青菜奶奶”过生日吃蛋糕时,体会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幼儿能认真安静地倾听同伴的讲述。

  2.活动难点:能正确的说出蔬菜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样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一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活动过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教师:(出示纸质青菜)这是什么?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一摸,闻一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教师: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滑滑的,粗糙的,红的,圆的等)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圆圆的,有的红的,有的是绿的……

  2.“小客人”来排队。

  教师:孩子们,我们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队,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孩子随意放)小结:我们来数一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谁会数?谁知道“4”是什么样子的?

  (二)、去青菜奶奶家。

  教师: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汉子蔬菜)教师: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门关着……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

  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办?(我们说的响一点)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教师扮演青菜奶奶)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教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孩子唱生日歌)老师的生日歌和你们的有些不一样。(将青菜奶奶唱进生日歌里)

  2.分生日蛋糕。

  教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切开分)切两刀,这样够了吗?那这两个人有得吃,其他的你们就没有啦。(不行,再分)数数,够了吗?

  3.一起吃蛋糕教师: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吗?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了解有关融化的知识。

  2、宝宝明白糖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

  3、激发宝宝勇于探索热于帮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

  糖,盐,沙子,白开水人手一杯,小调羹人手一把,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宝宝观察糖融化过程,并指导幼儿亲自操作。

  老师:今天,马老师来教宝宝玩变魔术。你们想玩吗?看,这是糖。(可以让宝宝尝一下)这是什么呢?(白开水)宝宝看,把白开水慢慢倒进有糖的杯子里,用调羹轻轻搅拌,呀,糖哪里去了?请宝宝自己也去玩玩看,然后告诉马老师好吗?注意轻轻的,不把水弄到外面来。

  宝宝操作 :学习倒和搅拌,然后观察。集中讲评小结:糖在水里会融化,变成了糖水。

  二、同上操作看沙子在水里是否会融化。集中讲评小结:沙子在水里不会融化。

  总结:宝宝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会融化,也有的东西在水里不会融化。

  三、引导幼儿用品尝的'办法,区别糖水和盐水。老师这里有烧菜的盐,盐是什么味的 ?猜一猜它能在水里融化吗?(操作给幼儿看盐也能在水里融化,变成了盐水)哎呀,老师把糖水和盐水的杯子放在一起了,快帮马老师找找看哪杯是糖水啊? 引导幼儿用嘴巴品尝,并贴上苹果笑娃娃表示糖水。

  四、今天马老师教宝宝变了魔术,宝宝也很能干,帮马老师找到了糖水,我们互相帮助,相亲相爱。来宝宝亲一个结束。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采用多种方式探究“蛋娃娃”不倒的原因,体验探究的乐趣。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关物体平衡的概念。

  活动准备:

  1、蛋形玩具每人一份;盘子、磁铁、弹珠、石头、橡皮泥。

  2、课件《美丽的蛋娃娃》。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玩蛋娃娃: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他们是谁呀?(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名字,并跟蛋娃娃打招呼)

  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蛋娃娃吧!(幼儿自由的玩一玩蛋娃娃。)

  教师:蛋娃娃好玩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蛋娃娃真有趣,可以打开来,有一头是大的,一头是小的。

  二、出示2个蛋娃娃,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蛋娃娃,我们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外形,通过比较发现一个会倒,一个不会倒。)

  2、教师小结:真有意思,两个蛋娃娃一个可以站起来,一起不可以站起来。

  三、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探索,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探究“蛋娃娃”不倒的原因,体验探究的乐趣:

  (一)大胆猜想蛋娃娃不会倒的原因:

  1、教师:请你想一想、猜一猜为什么蛋娃娃一个会倒,一个不会倒?(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猜、说说。)

  2、教师:你们真聪明,金老师确实在蛋娃娃里面放了东西,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帮手有:石头、橡皮泥、弹珠和雪花片。

  (二)尝试在蛋娃娃中添加重物。

  1、教师设疑:是不是把这些东西放进去,蛋娃娃就不倒了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2、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操作尝试。

  3、集中交流操作尝试的情况:

  教师:你的蛋娃娃里面装了什么?它站起来了吗?

  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放进重物后蛋娃娃还是会倒呢?有的没有倒呢?(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重点引导幼儿分别摇动装有“重物”的蛋娃娃,发现里面的重物随着滚动的蛋娃娃会倒,反之则不会倒。)

  小结:原来将小帮手固定在蛋娃娃的底部蛋娃娃就不会倒了,谁可以固定在蛋娃娃的底部不动呢?

  好这次我们将橡皮泥放在蛋娃娃的底部试试,看看能不能成功。

  (三)尝试固定底部,让蛋娃娃不倒:

  1、组织幼儿第一次尝试:

  教师:你成功了吗?

  结合幼儿的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橡皮泥要放在圆的一头而且要将整个底部塞满。

  2、组织幼儿继续操作:

  a引导幼儿学习用橡皮泥固定底部,注意要放在圆的`一头而且要将整个底部塞满。

  b引导制作成功的幼儿帮助没有成功的孩子。

  三、分享验证:

  教师:你成功了吗?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蛋娃娃及自己的操作过程,分享成功的经验。)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多小朋友都成功了,没有成功的小朋友我们回到教室里可以继续试试。

  四、延伸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固定在蛋娃娃的底部,那么除了用橡皮泥还可以用什么东西固定呢?

  (浆糊、双面胶等)

  小结:下次我们也用这些小帮手试试吧!

  (将蛋娃娃投放在科学区,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的方法固定蛋娃娃的底部,拓展幼儿经验。)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2、引导幼儿根据指示牌要求行动,并能随音乐较有节奏的表演。

  3、让幼儿体验声音给人带来的快乐。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罐子32个、红豆若干、核桃若干、米若干。

  2、指示牌红豆、米、核桃。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空罐子,摇一摇

  师:看看今天顾老师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罐子?

  师:罐子里面有东西吗?(幼: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没有?(幼:没有声音)

  师:没有声音可能罐子里没有东西,打开罐子看看到底有没有东西哦!

  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

  师:顾老师要来变魔术了,你再来听听里没有声音?

  师:现在里面有东西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有声音所以有东西)

  3、师小结:有声音了,有声音就是里面有东西了对吗?

  二、听一听、猜一猜。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1、游戏挑罐子——教师请幼儿用耳朵找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师:我这儿呀有这么多的罐子,考考小朋友的耳朵谁的最灵?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的噢!今天用耳朵找一找哦!

  师:谁的罐子里有东西的?

  师:大家都有的啊!

  师:罐子宝宝保护好,罐子宝宝一直发声音声音也会哑掉的哦!

  2、听辨声音,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师:罐子宝宝都有声音对吧?里面的声音一样吗?听听,你的东西和他的东西一样吗?那我们来给罐子宝宝找找朋友。

  ①选出一名幼儿找声音相同的罐子宝宝。注:先请一个罐子里是核桃的`宝宝上前,因为核桃的声音最容易辨认。

  师:我们先来请一个朋友,给你罐子里的东西找一个好朋友,找不到好朋友很孤单的哦,仔细听哦!

  师:先听听他的,他来给你找了,谁是他的朋友?是他好朋友赶快站上来。

  ②教师拿大米罐子找朋友,因为大米与核桃声音差别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能达到教学目的。

  不足:可能在最后加上一些品德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如:声音虽然好听,但在别人休息或工作的时候,我们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以免影响别人……)

  小百科: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经典】科学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