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

时间:2023-10-23 10:20:27 教案 我要投稿

《张衡传》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衡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张衡传》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张衡。

  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与作品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关于人物传记:

  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3、张衡简介

  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自学过程】

  1.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注音:

  ①衡少善属文()()②不好交接俗人()

  ③累召不应()④五载复还()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b.虽才高于世()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c.伺者因此觉知()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以精铜铸成()

  3.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采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文章结构。)

  2.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

  4、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拓展延伸】

  人物传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类别,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与现代汉语比较,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具有词汇量丰富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术语的含义、特点及规律,对于更好的阅读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コ:任命,授予官职;ナ:给予官职;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ミ: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任缺职;ジ:改任官职。

  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チ: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ト:暂代官职。

  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ペ: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グ铡⒚: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他。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19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xx年)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

  (2)官职专名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张衡传》导学案参考答案

  【自学过程】参考答案:

  1.①shàozhǔ②hào③lěi④zǎi

  2.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3.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明确: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②③④);

  (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⑤);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2.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

  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明确: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明确: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张衡传》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重点难点:

  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1)默读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D、陕西地震那天,地动仪朝西面的龙嘴里的铜球落下来了,所以张衡知道京都西面发生了地震。

  3、图文对照,加深理解。

  (1)先看图,想想图上所画的内容。

  (2)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看看与图上内容是否相符。

  (3)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4、激情朗读。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老师引导,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你想不想介绍给别人呢?

  三、讲解地动仪。

  1、自由写、说(围绕课文8、9自然段)

  2、上台讲解。

  3、评比、指导,(注意条理性、语言通顺,内容充实)

  四、延伸小结。

  张衡通过多年的摸索,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的仪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

  板书设计:

  17

  张衡和他的地震仪

  伟大的科学家

  精通天文历法

  地动仪:测定地震、精巧、灵敏、准确、造型美观

《张衡传》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作者简介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重点字词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淡静,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11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14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15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

  于

  1、游于三辅()2虽才高于世()3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因

  1、因入京师,观太学()

  2、作《二京赋》,因以讽谏()3伺者因此觉知()。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五、文言句式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介词结构后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六、思考讨论

  1、结合“语言、思维”题,说说本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2 、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a“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

  b忧国忧民

  ——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

  c才高于世

  ——“善属文”,作《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张衡在文学上、科学上、政治上的成就是什么?

  七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1时间顺序: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出

  2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3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八、 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九、本文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

  2课文语言质朴简练。

  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观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治,称为政理”。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他列为后汉时期六大名画家之一,在数学方面,他对圆周率也很有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2、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张衡传》教案4

  课题第1课时课题:《张衡传》范晔

  学习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自主学习1、关于《后汉书》

  《后汉书》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编撰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事,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注音

  属文(zhǚ)璇机(xuón)算罔论(wǎng)蟾蜍(chánchǘ)

  4、解释

  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艺: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张衡传》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文章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

  2、明白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带领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掌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凝炼简洁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师说》里学过这样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是有先后的,学问和技艺各有各专门研究,但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全才——张衡。他知识广博而精深。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研究。他的功劳业绩,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二、简介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展示图片]

  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张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不过张衡的`天球上画的是他所定名的444官2500颗星。

  三、作家作品与文化常识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纪传体东汉史。“前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对我国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自由朗读。

  2、检查预习。

  A、大屏幕展示字词。

  B、本文的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永元中安帝顺帝

  阳嘉元年永和初永和四年

  3、初步理解

  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去,本文介绍了张衡的哪些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文学成就)――善属文。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科技成就)――善机巧、善术学。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成就。(治国才能)――善政事。

  其中,又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才能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详略恰当。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段,疏通文意。

  2、感知:这一段介绍张衡哪些方面?

  先写姓名、字和籍贯,这是史书纪传体例的通例,判断句式。

  再写他的才学非凡。年少时便“善属文”;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

  后到他的品德:一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治学的基础),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二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可见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3、体会:你从第一段悟出了什么?(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

  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引导学生注意张衡的游)

  谦逊持重,鄙视名利。(注意课文中连用的词语)

  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六、课堂练习

  见大屏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指朗读名第2段。

  ①检查字词、难句落实情况。

  ②前两句总述,两个“善”字,一个“尤”字,突出他科学研究方面的特长。

  2、文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其突出成就表现在哪里,作者进行了怎样的分配?

  学生讨论归纳

  A、善技巧——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B、善术学——《灵宪》、《算罔》

  3、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和名称——阳嘉元年、候风地动仪

  材料外形——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内部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证——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投入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小结: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这段文字可看成小型说明文来学习。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但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这部分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形象具体地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从里到外,从上而下简要清楚地写出了构造特点,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研读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2、这两段写了哪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这都突显了张衡的政治才能。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四、归纳文言文知识

  (一)通假字

  1、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2、员径八尺:“员”通“圆”。

  3、傍行八道:“傍”通“旁”,周围。

  4、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二)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作状,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作动,擅长,善于。)

  3、妙尽璇机之正(尽:形作动,研究透了;正:形作名,正确的道理。)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5、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

  (三)古今异义词常从容淡静(古义: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激扬文字”中是激浊扬清的意思。)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四)特殊句式1被动句:①举孝廉不行②连辟公府不就

  2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五)一词多义

  1、观:观太学(游历,考察学习)

  2、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大王见臣列观(宫廷里高大华丽的楼台)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3、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就)

  4、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接着)

  十年乃成(才)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用)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于是,就)

  五、补充相关文化常识

  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学问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辟:征召,(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贬官。

  9、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旧职任新职。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地动仪引出张衡,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2、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3、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4、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

  5、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6、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7、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2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3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明确: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阳嘉元年永和初元丰七年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熟记相关常识;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张衡传

  范晔

  品格文才

  科学成就全才

  政治才干

《张衡传》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张衡传》教案8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讲读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课文串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1)人也。衡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3),因入京县写游学因此属:连缀。

  师(4),观(于)太学(5),遂通五经(6),贯六义(7)。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学习通晓熟悉比世人但骄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尚之情(8)。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9)中,举傲自大神情平时举止行动淡泊娴静庸俗被推举为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孝廉不行(10),连辟公府(11)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就职太平

  不逾侈(12)。衡乃拟班固《两都》(13)作《二京赋》,因以(之)以讽

  过度奢侈就模仿就用(这篇文章)讽

  谏。精思傅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喻和劝说(他们) 精心构思细致安排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累召(之)不应。

  聘请(他)应召

  衡善机巧(1),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致力钻研常听说术数方

  学,公车特征(5)拜(6)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7)阴阳,

  面的学问特地指名征召授给升就研究核实

  公车:官署名阴阳:指日月运行。

  妙尽璇机之正(8),作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制造出写了

  《算罔论》(10),言甚详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11)。衡不慕当世(12),所居之官

  再次调转趋附当时的权贵担任官职

  慕:羡慕,趋附。

  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往往多年升迁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仪器的)直径长

  合盖隆起(3),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上下相合盖住中间隆起杯作装饰用图形粗大的同樽:酒杯。都:大。柱(4),傍行八道(5),施关发机(6)。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挨着放置根杆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关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7),皆隐在尊中,覆盖周接它那些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铜严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空隙(里的机械)关动清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脆响亮在旁守候机械的人觉察知道虽然龙首找那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8),合契若神(9)。

  (振动龙头的)发生的方位用事情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0)。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从(已有的)记录的内容(来看)这样的事曾经师学者咸怪其无征(11)。后数日驿(12)至,果地震(于)陇有学问的人都它没有验证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到了西(13),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14)。

  信服巧妙从哪方位发生永和初,出为河间相(1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16);又离开(京城)做王逸华典章制度多豪右(1),共为不轨。衡下车(2),治威严(3),整法度,阴知(4)很多豪门大族彼此勾结干坏事一到任树立威信整顿法令制度暗中察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之),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视一下子把他们逮捕起来举国上下严谨守法称赞是政治清明治理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书乞骸骨(7),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请求辞职还乡(朝庭)征召封他为享年去世

  三、小结课堂

  学生复述课文大意、教者指导,体会张衡的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练习2、3

  第三课时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事迹为纬。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传》资料汇编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出身世族家庭,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彭城王刘义康母亲去世。葬前的晚上,百官吊唁,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纵酒夜半,触怒义康,“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范晔一生狂狷不羁,意志颇不满于朝廷,晚年终于发作到了顶点,加入了彭城王谋反阵营。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同党徐湛之上表首告,供出了所有谋反同党及往来檄书信札,谋反失败。不久,范晔等被处死,连坐从诛的还有其弟广渊、其子范蔼等。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

  狱中,范晔写了一篇《与诸甥侄书》,总结了他对文学、史学、音乐、书法的研究心得。他对花费毕生心血写成的史学著作十分自负,认为和班固的《汉书》相比,毫无愧感。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在范晔著书之前记述东汉一代历史的著作共有十部,八百余卷。然范书一出,诸家《后汉书》则日渐消沉,逐渐散佚。

  《后汉书》

  “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

  ______(刘知几参见《史通》中《书事篇》和《补注篇》)。

  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后汉书》九十卷。

  《张衡传》知识点

  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一词多义

  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主语“张衡”)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张衡传》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 邓骘(zhì) 璇玑(xuá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 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份张衡传教案,希望大家能多加的复习一下,相信大家对张衡传这篇文言文会理解的更加透彻。

《张衡传》教案10

  (二)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三)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四)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张衡传》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讲读课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用图片导入:先用多媒体显示下面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仪器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发明这个仪器的是哪朝科学家叫什么?(待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继续)

  地动仪 张衡

  对,这个仪器叫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发明的。(张衡,就是从小喜欢数星星的那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张衡传》,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范晔及《后汉书》:

  该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三、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巩固上述文言知识,并认真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课文特点探究:

  1、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可先让学生思考品味,然后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2、写作特点: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自己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具体表现为: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学生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又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5.本文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示:《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三、课堂链接:现代传记文的阅读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1、该文概括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地震学方面

  艺术方面

  文学方面

  地理学方面

  数学方面

  气象学方面

  机械学方面

  天文学方面

  2、“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和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怎样理解?和上文是什么关系?

  科学和文学是对上述多种方面的再概括,“如此全面”又是总概括。这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上文属于分——总关系。

《张衡传》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3、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说起。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

  准确句读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段)

  4、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我们不妨用一副对联对其品格和才能: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九、学科组长点评:

  这节课注意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落实,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渗透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的教育,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在思考交流中提高能力。

  朗读方式新颖,让学生在理解中读书,在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教师的泛读。这种形式,避开了教师感染影响,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计划,教师的泛读只起到订正作用。

  多元解读的环节调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头脑,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长期坚持利于课堂的操作,利于思维的培养,利于成绩的提高。

  九、区县教研员点评

  十、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共安排了两课时,按一般的教学设计,课时疏通文句,整体感知。第二节课进行内容分析。我考虑到那样设计会割裂文句与内容的结合,所以做了一下调整,本节课没有疏通全文,只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疏通并分析理解段,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开始担心时间紧张,教学目标完不成,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朗读和整体阅读又较为容易,所以一节课下来,时间够用。

  本节课我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讨论探究,多元解读,完成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了学生学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时,我时刻注意教师引导的方式,有预设的问题,也有应变的问题,这一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过,指导的语言有待锤炼,技巧有待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

  2、自选角度,用一副对联评价张衡。

  六、板书设计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

  /

  张衡

  /

  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面发展)

  七、学科组长点评:

  听完这节课,我的感受就是“实在”,整节课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关于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一是三个维度目标的`落实,一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本节课既重视了文言词句的积累,又兼顾了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师生合作融洽,学生动脑思,动口说,活动充分,从中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通过作品人物的价值感化学生。这一切目标都是师生通过共同解读文本,研究讨论完成的,实实在在,没有“花招儿”。

  另外,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本节课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课堂很是活跃,这与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

  这节课对文言文如何教的问题做了一下探讨,那就是语言与内容结合的问题,如何结合紧密的问题,这也正是语文教师所关注的事,应该说这节课对文言文的教法起了提示作用,但有许多需要商讨的地方,如课文内容分两节课理解是否可行。

  八、区县教研员点评

  九、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教完这一课,感觉学生确实是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阅读、个性阅读、拓展阅读的开展。

  十、精彩片断

  集体的智慧,才是长河流水

  ——《张衡传》的精彩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而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他的科学成就,那么张衡在科学上有那些成就?

  生:(齐)作浑天仪,铸造地动仪。

  师:大家说得很准确,请再列举一些例证。

  生1:善机巧,善术学。

  生2:我认为他说得是特长,不是成就。

  师:很好,刚才那位同学谈的的确是张衡的特长,特长与成就不是同一概念,那么你能说一下他还有什么成就吗?

  生:著《灵宪》《算罔论》。

  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张衡除了制作浑天仪,铸造地动仪这两种仪器外,其科学成就还有《灵宪》《算罔论》这两部科学理论著作。制作指南车,飞行数里的木鸟,测定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观测统计出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2500颗,共著有科学、哲学、文学著作32篇。下面我们共同来疏通文意,看看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式有何不同?

  (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了,大家也都读完了。现在是我们共同质疑解疑的时间,哪位同学在词语、句式方面有疑问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生互动,质疑解疑,归纳重点词句)

  生(6人):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生(1人):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生(4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师:(点拨)我们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多多积累文言词语、句式,下面请同学回答在读课文的时候是否发现两段写作方式的不同?

  生:详略不同。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作者介绍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罔论》,用的笔墨较少,写得较为简略,而介绍候风地动仪较为详细。

  师:好,这位同学从剪裁的角度分析了两段文字的不同之处,我认为写作方式的差别不仅这一点,谁还能发现其他方面的不同?

  生1:表达方式。

  生2:第二段记叙,第四段说明。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精炼得当,不过我觉得还不够完美,你认为呢?

  (生思考,不能回答。)

  师:第四段仅用了说明这一种表达方式吗?

  生:还辅以记叙。

  师:好,介绍张衡铸造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下面我们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较为详尽说明的?

  生: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

  师:请大家结合文句概括。

  (生读相应语句)

  师:作者为什么做这样详略的安排?

  生1:因为候风地动仪是张衡在科学上辉煌的成就。

  生2: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师:张衡凭借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而他的刻苦专研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张衡一生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谦虚谨慎、勤学不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几十年如同一日,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研究风格。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张衡传》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了解作者的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简介

  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

  三、课文分析

  (一)分析文本

  1.张衡有那些可贵的品格?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名利”。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是“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结交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奢”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擒”,都反映了他对当时的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二是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格,他才能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继问世。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③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作者记叙了张衡怎样的政绩?

  【提示】张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又被宦官排挤出京师,出任河间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而是与豪强作了坚决的斗争。文章先概述了河间一带严峻的形势:刘氏宗室骄横淫逸,不遵法令,又与豪门大族勾结,为非作歹。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接着写他到任后所采取的措施: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毫不畏缩,而是一到任,便“治威严,整法度”,深入调查,将奸党一网打尽。这不仅表现了他政治家的气魄,也表现了他的才干和经验。虽然只任职三年,却把河间治理得“上下肃然”。这段文字极为简练,而且句式整齐,富于气势。作者虽然没有作具体的刻画,但一个干练的政治家的形象却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4.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提示】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材料、尺寸、形状、装饰,机件、内部构造,功能和作用,精确程度和效果,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交代仪器的正式使用。

  (二)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②③④ )

  (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合作探究

  1.作为传记,本文在记叙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本文是一篇传记,以记叙人物的事迹为主。这类文章最忌平均使用力量,使文章像流水账一样,巨细无遗。本文没有这个毛病。作者采取概括记叙与重点记叙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技、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其性情品德。就全篇来讲,候风地动仪一段是重点,其他都写得比较简括。就每一段来讲,也各有重点。

  如第1段着重介绍写《二京赋》的情形,其他都是概括记叙。其他各段也莫不如此。至于性情品德的描写,则穿插于全文之中,没有辟专门的段落。

  本文虽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在字里行间也渗入作者的感情。如用“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等语句来赞美候风地动仪。这些赞美之词,既符合事实,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的痕迹,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第4段中仅用17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之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3.写法赏析

  (1)语言凝练平实。

  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2)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3)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课后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突出了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成就,赞扬了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张衡传》教案1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 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 勤勉谦虚细心严谨 不慕名利 果敢机智 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 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 横批 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张衡传》教案15

  知识与能力

  ⒈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⒉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神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来了解和认识一位被郭沫若学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的古代科学家张衡。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史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史。本文也是开头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传主逝世的年代。所以本文史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记虽史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否意味着要将传主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写进文章里呢?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地都写进文章中,而只能史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3、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并且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文章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张衡的潜心科研②张衡的不慕名利③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二、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1、文学才能

  ①善属文(写文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副词,于是),观太学(省略句),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③《思玄赋》

  2、科学成就

  第二段: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五段:候风地动仪的制造。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且形象生动,跌宕生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篇说明文。

  3、政治才干

  第五段:《思玄赋》的由来(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六段: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三、分析人物形象

  传记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范晔通过写张衡的卓越文学才能、辉煌的科学成就、杰出的政治才干突出人物什么样的品格?(用文章中的语言来概括)

  1、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一下”的“逾侈”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这些反应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他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2、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部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四、总结

  东汉书法家崔瑗评价张衡:“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惟有不为名利困扰之心,才可投入于钻研中。张衡述志《应闲》中也提到:“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要求自己探求知识和技能面的广博,要有攻坚精神)。这是他的钻研精神,这是他的品格——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帮助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收获!

  原来也教过张衡传但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次却很不一样,我很钦佩他并对他生发了浓厚的兴趣。我钦佩的是他六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竟然做出了那么多的伟大成就,在地震学、天文学、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艺术都有不俗的建树,我由此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真实的人生呢?他又是怎样面对那样的社会现实呢?

  文章记载得很简单,但从文本中又不难发现成就他如此功勋的主要因素,我以为莫过于他的性情与生活态度了。“虽才高于世,但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与俗人交接.”寥寥数语,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衡,正因为无骄傲傲慢之心才能从容豁达应对世俗人生,也才能保持内心真诚与执著,也才能有如此多的发明与发现,这让我想到了梁衡曾写过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具备了女人引以为骄傲的容颜与美丽,完全可让一个女子受用一辈子,但是居里最珍贵的就是没有将一般女子引以为骄傲的作为自己生存的标准,而是选择了执著于科学研究的一条别样的路,这期间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别人看到的是她头顶上的光环,却无意中忽略了她背后的艰辛与艰难,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在居里夫人逝世后的笔记本里,依然有放射线在放射,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与不凡呢,而我们今天也同样是这样看着张衡,背后的张衡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去玩味与品评的,这也让我再一次坚信:态度决定人生。没有豁达淡泊的心何来丰厚的研究成果呢?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真的是需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心灵的快乐的!

  因此,这一次的教学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更是将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作为全文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从而,我还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处理材料。相对去年的教学,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我收获了进步,也收获了感动。

  评课:

  这是一节文言文教学的常规课,能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正音知道;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课堂上表现比较老道;讲解到位,有益于学生文言文字词把握,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会比较扎

《《张衡传》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张衡传》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张衡传》教案三篇02-12

《张衡传》教案6篇01-09

《张衡传》教案三篇01-10

《张衡传》语文教案01-26

《张衡传》教案3篇06-26

《张衡传》教案5篇01-05

《张衡传》教案4篇01-04

《张衡传》说课稿07-19

实用的《张衡传》教案3篇02-14

有关《张衡传》教案四篇02-1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张衡传》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衡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张衡传》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张衡。

  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与作品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关于人物传记:

  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3、张衡简介

  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自学过程】

  1.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注音:

  ①衡少善属文()()②不好交接俗人()

  ③累召不应()④五载复还()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b.虽才高于世()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c.伺者因此觉知()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以精铜铸成()

  3.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采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文章结构。)

  2.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

  4、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拓展延伸】

  人物传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类别,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与现代汉语比较,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具有词汇量丰富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术语的含义、特点及规律,对于更好的阅读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コ:任命,授予官职;ナ:给予官职;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ミ: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任缺职;ジ:改任官职。

  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チ: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ト:暂代官职。

  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ペ: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グ铡⒚: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他。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19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xx年)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

  (2)官职专名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张衡传》导学案参考答案

  【自学过程】参考答案:

  1.①shàozhǔ②hào③lěi④zǎi

  2.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3.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明确: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②③④);

  (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⑤);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2.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

  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明确: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明确: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张衡传》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重点难点:

  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1)默读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D、陕西地震那天,地动仪朝西面的龙嘴里的铜球落下来了,所以张衡知道京都西面发生了地震。

  3、图文对照,加深理解。

  (1)先看图,想想图上所画的内容。

  (2)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看看与图上内容是否相符。

  (3)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4、激情朗读。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老师引导,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你想不想介绍给别人呢?

  三、讲解地动仪。

  1、自由写、说(围绕课文8、9自然段)

  2、上台讲解。

  3、评比、指导,(注意条理性、语言通顺,内容充实)

  四、延伸小结。

  张衡通过多年的摸索,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的仪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

  板书设计:

  17

  张衡和他的地震仪

  伟大的科学家

  精通天文历法

  地动仪:测定地震、精巧、灵敏、准确、造型美观

《张衡传》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作者简介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重点字词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淡静,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11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14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15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

  于

  1、游于三辅()2虽才高于世()3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因

  1、因入京师,观太学()

  2、作《二京赋》,因以讽谏()3伺者因此觉知()。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五、文言句式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介词结构后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六、思考讨论

  1、结合“语言、思维”题,说说本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2 、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a“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

  b忧国忧民

  ——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

  c才高于世

  ——“善属文”,作《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张衡在文学上、科学上、政治上的成就是什么?

  七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1时间顺序: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出

  2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3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八、 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九、本文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

  2课文语言质朴简练。

  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观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治,称为政理”。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他列为后汉时期六大名画家之一,在数学方面,他对圆周率也很有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2、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张衡传》教案4

  课题第1课时课题:《张衡传》范晔

  学习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自主学习1、关于《后汉书》

  《后汉书》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编撰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事,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注音

  属文(zhǚ)璇机(xuón)算罔论(wǎng)蟾蜍(chánchǘ)

  4、解释

  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艺: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张衡传》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文章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

  2、明白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带领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掌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凝炼简洁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师说》里学过这样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是有先后的,学问和技艺各有各专门研究,但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全才——张衡。他知识广博而精深。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研究。他的功劳业绩,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二、简介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展示图片]

  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张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不过张衡的`天球上画的是他所定名的444官2500颗星。

  三、作家作品与文化常识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纪传体东汉史。“前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对我国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自由朗读。

  2、检查预习。

  A、大屏幕展示字词。

  B、本文的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永元中安帝顺帝

  阳嘉元年永和初永和四年

  3、初步理解

  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去,本文介绍了张衡的哪些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文学成就)――善属文。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科技成就)――善机巧、善术学。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成就。(治国才能)――善政事。

  其中,又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才能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详略恰当。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段,疏通文意。

  2、感知:这一段介绍张衡哪些方面?

  先写姓名、字和籍贯,这是史书纪传体例的通例,判断句式。

  再写他的才学非凡。年少时便“善属文”;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

  后到他的品德:一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治学的基础),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二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可见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3、体会:你从第一段悟出了什么?(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

  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引导学生注意张衡的游)

  谦逊持重,鄙视名利。(注意课文中连用的词语)

  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六、课堂练习

  见大屏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指朗读名第2段。

  ①检查字词、难句落实情况。

  ②前两句总述,两个“善”字,一个“尤”字,突出他科学研究方面的特长。

  2、文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其突出成就表现在哪里,作者进行了怎样的分配?

  学生讨论归纳

  A、善技巧——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B、善术学——《灵宪》、《算罔》

  3、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和名称——阳嘉元年、候风地动仪

  材料外形——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内部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证——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投入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小结: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这段文字可看成小型说明文来学习。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但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这部分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形象具体地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从里到外,从上而下简要清楚地写出了构造特点,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研读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2、这两段写了哪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这都突显了张衡的政治才能。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四、归纳文言文知识

  (一)通假字

  1、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2、员径八尺:“员”通“圆”。

  3、傍行八道:“傍”通“旁”,周围。

  4、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二)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作状,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作动,擅长,善于。)

  3、妙尽璇机之正(尽:形作动,研究透了;正:形作名,正确的道理。)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5、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

  (三)古今异义词常从容淡静(古义: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激扬文字”中是激浊扬清的意思。)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四)特殊句式1被动句:①举孝廉不行②连辟公府不就

  2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五)一词多义

  1、观:观太学(游历,考察学习)

  2、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大王见臣列观(宫廷里高大华丽的楼台)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3、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就)

  4、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接着)

  十年乃成(才)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用)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于是,就)

  五、补充相关文化常识

  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学问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辟:征召,(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贬官。

  9、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旧职任新职。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地动仪引出张衡,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2、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3、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4、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

  5、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6、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7、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2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3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明确: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阳嘉元年永和初元丰七年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熟记相关常识;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张衡传

  范晔

  品格文才

  科学成就全才

  政治才干

《张衡传》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张衡传》教案8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讲读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课文串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1)人也。衡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3),因入京县写游学因此属:连缀。

  师(4),观(于)太学(5),遂通五经(6),贯六义(7)。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学习通晓熟悉比世人但骄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尚之情(8)。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9)中,举傲自大神情平时举止行动淡泊娴静庸俗被推举为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孝廉不行(10),连辟公府(11)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就职太平

  不逾侈(12)。衡乃拟班固《两都》(13)作《二京赋》,因以(之)以讽

  过度奢侈就模仿就用(这篇文章)讽

  谏。精思傅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喻和劝说(他们) 精心构思细致安排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累召(之)不应。

  聘请(他)应召

  衡善机巧(1),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致力钻研常听说术数方

  学,公车特征(5)拜(6)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7)阴阳,

  面的学问特地指名征召授给升就研究核实

  公车:官署名阴阳:指日月运行。

  妙尽璇机之正(8),作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制造出写了

  《算罔论》(10),言甚详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11)。衡不慕当世(12),所居之官

  再次调转趋附当时的权贵担任官职

  慕:羡慕,趋附。

  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往往多年升迁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仪器的)直径长

  合盖隆起(3),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上下相合盖住中间隆起杯作装饰用图形粗大的同樽:酒杯。都:大。柱(4),傍行八道(5),施关发机(6)。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挨着放置根杆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关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7),皆隐在尊中,覆盖周接它那些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铜严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空隙(里的机械)关动清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脆响亮在旁守候机械的人觉察知道虽然龙首找那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8),合契若神(9)。

  (振动龙头的)发生的方位用事情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0)。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从(已有的)记录的内容(来看)这样的事曾经师学者咸怪其无征(11)。后数日驿(12)至,果地震(于)陇有学问的人都它没有验证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到了西(13),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14)。

  信服巧妙从哪方位发生永和初,出为河间相(1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16);又离开(京城)做王逸华典章制度多豪右(1),共为不轨。衡下车(2),治威严(3),整法度,阴知(4)很多豪门大族彼此勾结干坏事一到任树立威信整顿法令制度暗中察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之),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视一下子把他们逮捕起来举国上下严谨守法称赞是政治清明治理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书乞骸骨(7),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请求辞职还乡(朝庭)征召封他为享年去世

  三、小结课堂

  学生复述课文大意、教者指导,体会张衡的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练习2、3

  第三课时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事迹为纬。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传》资料汇编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出身世族家庭,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彭城王刘义康母亲去世。葬前的晚上,百官吊唁,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纵酒夜半,触怒义康,“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范晔一生狂狷不羁,意志颇不满于朝廷,晚年终于发作到了顶点,加入了彭城王谋反阵营。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同党徐湛之上表首告,供出了所有谋反同党及往来檄书信札,谋反失败。不久,范晔等被处死,连坐从诛的还有其弟广渊、其子范蔼等。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

  狱中,范晔写了一篇《与诸甥侄书》,总结了他对文学、史学、音乐、书法的研究心得。他对花费毕生心血写成的史学著作十分自负,认为和班固的《汉书》相比,毫无愧感。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在范晔著书之前记述东汉一代历史的著作共有十部,八百余卷。然范书一出,诸家《后汉书》则日渐消沉,逐渐散佚。

  《后汉书》

  “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

  ______(刘知几参见《史通》中《书事篇》和《补注篇》)。

  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后汉书》九十卷。

  《张衡传》知识点

  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一词多义

  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主语“张衡”)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张衡传》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 邓骘(zhì) 璇玑(xuá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 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份张衡传教案,希望大家能多加的复习一下,相信大家对张衡传这篇文言文会理解的更加透彻。

《张衡传》教案10

  (二)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三)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四)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张衡传》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讲读课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用图片导入:先用多媒体显示下面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仪器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发明这个仪器的是哪朝科学家叫什么?(待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继续)

  地动仪 张衡

  对,这个仪器叫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发明的。(张衡,就是从小喜欢数星星的那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张衡传》,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范晔及《后汉书》:

  该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三、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巩固上述文言知识,并认真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课文特点探究:

  1、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可先让学生思考品味,然后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2、写作特点: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自己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具体表现为: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学生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又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5.本文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示:《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三、课堂链接:现代传记文的阅读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1、该文概括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地震学方面

  艺术方面

  文学方面

  地理学方面

  数学方面

  气象学方面

  机械学方面

  天文学方面

  2、“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和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怎样理解?和上文是什么关系?

  科学和文学是对上述多种方面的再概括,“如此全面”又是总概括。这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上文属于分——总关系。

《张衡传》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3、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说起。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

  准确句读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段)

  4、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我们不妨用一副对联对其品格和才能: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九、学科组长点评:

  这节课注意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落实,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渗透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的教育,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在思考交流中提高能力。

  朗读方式新颖,让学生在理解中读书,在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教师的泛读。这种形式,避开了教师感染影响,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计划,教师的泛读只起到订正作用。

  多元解读的环节调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头脑,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长期坚持利于课堂的操作,利于思维的培养,利于成绩的提高。

  九、区县教研员点评

  十、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共安排了两课时,按一般的教学设计,课时疏通文句,整体感知。第二节课进行内容分析。我考虑到那样设计会割裂文句与内容的结合,所以做了一下调整,本节课没有疏通全文,只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疏通并分析理解段,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开始担心时间紧张,教学目标完不成,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朗读和整体阅读又较为容易,所以一节课下来,时间够用。

  本节课我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讨论探究,多元解读,完成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了学生学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时,我时刻注意教师引导的方式,有预设的问题,也有应变的问题,这一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过,指导的语言有待锤炼,技巧有待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

  2、自选角度,用一副对联评价张衡。

  六、板书设计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

  /

  张衡

  /

  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面发展)

  七、学科组长点评:

  听完这节课,我的感受就是“实在”,整节课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关于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一是三个维度目标的`落实,一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本节课既重视了文言词句的积累,又兼顾了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师生合作融洽,学生动脑思,动口说,活动充分,从中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通过作品人物的价值感化学生。这一切目标都是师生通过共同解读文本,研究讨论完成的,实实在在,没有“花招儿”。

  另外,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本节课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课堂很是活跃,这与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

  这节课对文言文如何教的问题做了一下探讨,那就是语言与内容结合的问题,如何结合紧密的问题,这也正是语文教师所关注的事,应该说这节课对文言文的教法起了提示作用,但有许多需要商讨的地方,如课文内容分两节课理解是否可行。

  八、区县教研员点评

  九、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教完这一课,感觉学生确实是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阅读、个性阅读、拓展阅读的开展。

  十、精彩片断

  集体的智慧,才是长河流水

  ——《张衡传》的精彩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而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他的科学成就,那么张衡在科学上有那些成就?

  生:(齐)作浑天仪,铸造地动仪。

  师:大家说得很准确,请再列举一些例证。

  生1:善机巧,善术学。

  生2:我认为他说得是特长,不是成就。

  师:很好,刚才那位同学谈的的确是张衡的特长,特长与成就不是同一概念,那么你能说一下他还有什么成就吗?

  生:著《灵宪》《算罔论》。

  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张衡除了制作浑天仪,铸造地动仪这两种仪器外,其科学成就还有《灵宪》《算罔论》这两部科学理论著作。制作指南车,飞行数里的木鸟,测定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观测统计出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2500颗,共著有科学、哲学、文学著作32篇。下面我们共同来疏通文意,看看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式有何不同?

  (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了,大家也都读完了。现在是我们共同质疑解疑的时间,哪位同学在词语、句式方面有疑问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生互动,质疑解疑,归纳重点词句)

  生(6人):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生(1人):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生(4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师:(点拨)我们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多多积累文言词语、句式,下面请同学回答在读课文的时候是否发现两段写作方式的不同?

  生:详略不同。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作者介绍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罔论》,用的笔墨较少,写得较为简略,而介绍候风地动仪较为详细。

  师:好,这位同学从剪裁的角度分析了两段文字的不同之处,我认为写作方式的差别不仅这一点,谁还能发现其他方面的不同?

  生1:表达方式。

  生2:第二段记叙,第四段说明。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精炼得当,不过我觉得还不够完美,你认为呢?

  (生思考,不能回答。)

  师:第四段仅用了说明这一种表达方式吗?

  生:还辅以记叙。

  师:好,介绍张衡铸造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下面我们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较为详尽说明的?

  生: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

  师:请大家结合文句概括。

  (生读相应语句)

  师:作者为什么做这样详略的安排?

  生1:因为候风地动仪是张衡在科学上辉煌的成就。

  生2: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师:张衡凭借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而他的刻苦专研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张衡一生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谦虚谨慎、勤学不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几十年如同一日,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研究风格。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张衡传》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了解作者的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简介

  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

  三、课文分析

  (一)分析文本

  1.张衡有那些可贵的品格?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名利”。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是“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结交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奢”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擒”,都反映了他对当时的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二是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格,他才能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继问世。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③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作者记叙了张衡怎样的政绩?

  【提示】张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又被宦官排挤出京师,出任河间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而是与豪强作了坚决的斗争。文章先概述了河间一带严峻的形势:刘氏宗室骄横淫逸,不遵法令,又与豪门大族勾结,为非作歹。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接着写他到任后所采取的措施: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毫不畏缩,而是一到任,便“治威严,整法度”,深入调查,将奸党一网打尽。这不仅表现了他政治家的气魄,也表现了他的才干和经验。虽然只任职三年,却把河间治理得“上下肃然”。这段文字极为简练,而且句式整齐,富于气势。作者虽然没有作具体的刻画,但一个干练的政治家的形象却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4.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提示】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材料、尺寸、形状、装饰,机件、内部构造,功能和作用,精确程度和效果,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交代仪器的正式使用。

  (二)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②③④ )

  (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合作探究

  1.作为传记,本文在记叙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本文是一篇传记,以记叙人物的事迹为主。这类文章最忌平均使用力量,使文章像流水账一样,巨细无遗。本文没有这个毛病。作者采取概括记叙与重点记叙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技、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其性情品德。就全篇来讲,候风地动仪一段是重点,其他都写得比较简括。就每一段来讲,也各有重点。

  如第1段着重介绍写《二京赋》的情形,其他都是概括记叙。其他各段也莫不如此。至于性情品德的描写,则穿插于全文之中,没有辟专门的段落。

  本文虽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在字里行间也渗入作者的感情。如用“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等语句来赞美候风地动仪。这些赞美之词,既符合事实,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的痕迹,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第4段中仅用17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之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3.写法赏析

  (1)语言凝练平实。

  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2)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3)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课后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突出了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成就,赞扬了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张衡传》教案1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 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 勤勉谦虚细心严谨 不慕名利 果敢机智 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 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 横批 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张衡传》教案15

  知识与能力

  ⒈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⒉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神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来了解和认识一位被郭沫若学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的古代科学家张衡。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史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史。本文也是开头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传主逝世的年代。所以本文史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记虽史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否意味着要将传主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写进文章里呢?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地都写进文章中,而只能史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3、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并且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文章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张衡的潜心科研②张衡的不慕名利③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二、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1、文学才能

  ①善属文(写文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副词,于是),观太学(省略句),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③《思玄赋》

  2、科学成就

  第二段: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五段:候风地动仪的制造。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且形象生动,跌宕生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篇说明文。

  3、政治才干

  第五段:《思玄赋》的由来(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六段: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三、分析人物形象

  传记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范晔通过写张衡的卓越文学才能、辉煌的科学成就、杰出的政治才干突出人物什么样的品格?(用文章中的语言来概括)

  1、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一下”的“逾侈”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这些反应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他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2、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部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四、总结

  东汉书法家崔瑗评价张衡:“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惟有不为名利困扰之心,才可投入于钻研中。张衡述志《应闲》中也提到:“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要求自己探求知识和技能面的广博,要有攻坚精神)。这是他的钻研精神,这是他的品格——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帮助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收获!

  原来也教过张衡传但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次却很不一样,我很钦佩他并对他生发了浓厚的兴趣。我钦佩的是他六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竟然做出了那么多的伟大成就,在地震学、天文学、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艺术都有不俗的建树,我由此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真实的人生呢?他又是怎样面对那样的社会现实呢?

  文章记载得很简单,但从文本中又不难发现成就他如此功勋的主要因素,我以为莫过于他的性情与生活态度了。“虽才高于世,但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与俗人交接.”寥寥数语,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衡,正因为无骄傲傲慢之心才能从容豁达应对世俗人生,也才能保持内心真诚与执著,也才能有如此多的发明与发现,这让我想到了梁衡曾写过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具备了女人引以为骄傲的容颜与美丽,完全可让一个女子受用一辈子,但是居里最珍贵的就是没有将一般女子引以为骄傲的作为自己生存的标准,而是选择了执著于科学研究的一条别样的路,这期间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别人看到的是她头顶上的光环,却无意中忽略了她背后的艰辛与艰难,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在居里夫人逝世后的笔记本里,依然有放射线在放射,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与不凡呢,而我们今天也同样是这样看着张衡,背后的张衡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去玩味与品评的,这也让我再一次坚信:态度决定人生。没有豁达淡泊的心何来丰厚的研究成果呢?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真的是需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心灵的快乐的!

  因此,这一次的教学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更是将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作为全文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从而,我还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处理材料。相对去年的教学,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我收获了进步,也收获了感动。

  评课:

  这是一节文言文教学的常规课,能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正音知道;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课堂上表现比较老道;讲解到位,有益于学生文言文字词把握,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会比较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