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28 09:03:06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10篇(经典)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10篇(经典)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堆出一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沙工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沙土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制作“沙工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沙工程”。

  教学准备: 提前了解离学校最近的沙堆,并观察沙堆附近环境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集体整队,教师领队前往选择好的`沙堆。

  二、分析建筑结构,导入课题:

  教师讲解“沙工程”的基本建筑模型。

  引导儿童观察沙的基本性质。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我们自己的“沙工程”。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个别指导,师生共同作业。动手时就学生提出的或是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

  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思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3---4岁孩子要知道自己住在什么地方,要“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的美的事物”。我们住在白沙镇,在美丽的北寨山下,辽阔的长江边上。很多小班的小朋友不了解白沙的特征,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白沙的特征,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初步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些绘画技能,通过添画的形式来巩固这些技能。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知道自己住在白沙镇,初步了解白沙的特点。

  2、初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并初步能添画出美丽的家乡。

  3、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画有北寨山和长江水的绘画纸和彩色笔。

  活动过程:

  1、 利用生活情景导入活动

  组织小朋友坐好,跟着音乐模仿生活做动作:睡觉---鸡叫---出太阳---起床---穿衣---洗脸---漱口---吃饭---来到幼儿园向老师问好---玩玩具。

  老师也是这样,(重复做一遍)睡觉---鸡叫---出太阳---起床---穿衣---洗脸---漱口---吃饭---上班。可是在上班的路上遇见了迷路的小孩,我问题他住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吗?引出问题。

  2、 认识家乡

  请幼儿讲出我们是白沙镇的小朋友,家住白沙。请幼儿讨论白沙的特征后老师总结介绍白沙的特征:北寨山和长江,并画在黑板上。老师把家乡编成了一首儿歌:教幼儿念儿歌。配合动作教幼儿念儿歌:

  我的家乡

  我说我家,住在白沙。

  北寨山下,长江边上。

  风景优美,我们爱它。

  我们的家乡这么美,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出示有白寨山和长江的绘画纸,老师先请幼儿讲,再请幼儿画。引导幼儿画出:太阳、花、树、鱼、螃蟹等。

  请幼儿画出自己看到家里还有的.东西。

  3、 绘画家乡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老师指点能力较差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作画。特别鼓励和引导那些不能动彩色笔的孩子作画。

  4、 作品展览,相互欣赏和评价。请幼儿把作品讲给老师听,然后请老师帮你写名字,并贴在墙上。培养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我们的家乡,并一起画出来。

  活动反思:这个活动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孩子对家乡的特征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很多孩子都画出了许多自己想到的家乡的物品,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孩子的想象力不丰富,绘画技能较差,最后贴出来的作品效果不是很好。还有我班孩子的讲述能力普遍不强,讲不出自己画的东西,以后这方面要多训练。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椭圆形的基础上,进行线条添画,表现小鸡的基本外形特征。

  2、愿意亲近小动物,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椭圆形纸片、示范画,固体胶、PPT课间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鸡的基本特征

  T:今天我们这里来了2个动物朋友,他们是谁呀?(小鸡)这2只小鸡真可爱,说说看,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黄色的绒毛、尖尖的小嘴、小小的眼睛、两条细细的腿)

  二、小鸡出壳

  1、(多媒体演示)T:鸡妈妈在草地上生了两个蛋,它们是什么样的?(平平地躺着、竖起来站着)鸡妈妈开始孵小鸡宝宝了。过了几天,鸡蛋里发出了“笃笃”的声音,小鸡要出壳了。

  T: “啪”小鸡在这儿用力啄了一下,鸡蛋碎了,小鸡伸出了尖尖的嘴巴“妈妈-妈妈-”

  T:然后他睁开了小小的眼睛,找一找,“妈妈在那里呢”“我要伸出小脚去找妈妈”。

  T:哎呀,小脚怎么伸不出来呢?用力伸用力伸,好了出来了(幼儿感知小鸡出壳的.过程)

  2、游戏“小鸡出壳”

  师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情景(伸出嘴巴——睁开眼睛——伸伸腿)叽――,、叽――头儿抬起,叽――,看看天空,叽――,头儿低下,叽――,捉捉小虫,叽――,找个朋友,叽――,换个朋友,叽――,这边找找,叽――,那边找找,叽――。

  T:小鸡吃饱了,我们去休息一下。(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

  3、演示第二只小鸡出壳,区分眼睛的区别

  三、操作示范

  1、T:鸡妈妈在草地上生了一个蛋,平平地躺在草地上。(出示背景图)贴:鸡蛋宝宝涂上胶水以后慢慢的滚出草丛了。“笃――”在蛋的一边啄了一个洞。

  嘴:慢慢的伸出了尖尖的小嘴,张开嘴巴喊“妈妈妈妈”

  眼睛:睁开小小的眼睛,看见了妈妈脚:用力用力,伸出细细的小脚,终于可以站在草地上了。

  T:又生了一个鸡蛋―――(示范站着的鸡蛋,要求粘贴时分开一点)

  2、师出示范例画,幼儿感知欣赏完整画面(提出添画的要求)

  四、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2、请本领大的小朋友多请几只小鸡。

  五、讲评、展示

  师及时发现有创意的作品给以肯定与分享。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国家手指偶造型艺术的多样性。

  2.学习手指玩偶简单的折、剪、玩等制作方法,增强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通过玩手指玩偶,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保丽龙球、无纺布、剪刀、黑色勾线笔、胶水、装饰物品、毛根。

  2.各种手指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1.欣赏《白雪公主》故事。并了解白雪公主来自德国。公主和王子所穿的衣服是德国的传统服饰,了解德国服饰的相关特色。出示手指偶,引发幼儿兴趣。

  2.幼儿欣赏不同国家的各种手指偶。

  3.今天我们来剪一剪,贴一贴,动手做个德国的白雪公主和王子的手指偶吧!

  二、做做玩偶,体验快乐

  1.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出示自制手指娃娃的材料,并向幼儿介绍。

  2.学做手指偶

  (1)在保丽龙球上画出五官和头发,再给它戴上无纺布假发。

  (2)用剪刀把毛根剪短制作成皇冠,插在保利球上。

  (3)将无纺布对折,并做成上衣。

  (4)将上衣和裙子粘起来,再用蝴蝶结等装饰物来装饰。

  (5)先将衣服套在食指上,然后在套上公主和王子的头。

  3.教师巡回指导。

  4.提醒幼儿装饰物品要有创意,并有合作意识。

  三、玩手指偶,乐趣无穷幼儿自由组个进行手指偶游戏。

  四、讲讲玩偶,小结激励

  1.介绍自己制作的手指偶的'名称。

  2.请大家选出最喜欢的手指偶,并拿着自己的手指偶和最喜欢的手指偶一起合影。

  3.教师鼓励幼儿的作品,并将手指偶放在美工区展示。

  活动反思:

  偶戏是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它集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偶戏这样的艺术表演形式,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很少有接触和欣的机会了,为了让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能得以传承,为了开拓幼儿的视野,让幼儿从小有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由此就产生了本节课《我的手指偶》。让幼儿认识了世界各国的手指偶,从而接触了各国的服装文化艺术。

  拿手偶做游戏,曾是多少孩子生活中欢乐的-幕,拿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偶做游戏,更让他们感到自豪与愉悦。在手指偶活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表演激趣-——制作基本形一一联想构思一一表现创作-表演评价”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在开展《我的手指偶》的活动中,动手玩创意《我的手指偶》让幼儿动手制作手指偶,演出王子公主的戏服。让幼儿通过自己制作活动来体验德国传统的服装造型。最后手指偶展示表演环节,幼儿通过不同角色,感受表演的乐趣。本次课程《我的手指偶》的展开是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幼儿从接触木偶戏到了解各国的手指偶,接着让幼儿动手制作小玩偶,再到了角台前台后的演员的工作等,最后参与到表演中,幼儿对戏偶的认识陌生到熟悉从零散到完整,让幼儿真切的感受了戏偶文化的趣味。

  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认真而细致的手工操作、快活自由的游戏表演等,完全把他们那种童真、童趣流露出来了。有人说:“儿童的那种天真无邪就是美、无拘无束就是美、个性飞扬就是美。”确实,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快活、轻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美、自己去探索生活、自己去张扬个性,这样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划划印印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7课 划划印印融游戏、训练、知识为一体。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刻印活动中,通过认识、感受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获得耐人寻味的形象,能使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展。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7课 划划印印

  划划印印课教学内容是版画中的一种特有形式。让儿童尝试、体验硬笔在纸板上刻划后产生的痕迹,涂上颜色可以印制出美丽的画面。

  本课划划印印的图例介绍了在不同纸板上刻划后印制的画面。由于纸板软硬程度不同,刻划时用力的轻重不同,刻痕的深浅也不一样。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区别,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去体验、感受,用正确的方法,使刻划的痕迹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制的图形变化更丰富,以此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印制时可让儿童尝试用多种颜色来印制画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准备用不同纸板刻印的不同样式的范图,让儿童了解各种纸板刻印的效果,并通过范刻、范印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画面,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处理及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通过观察感受——尝试体验——分析比较——表现创造——自我评价,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本课教学可设计为一课时。教学以活动体验的方式入手,用软硬不同的纸让儿童在上面刻划,感受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纸容易刻划出清楚明显的痕迹,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刻划方法进行表现创造。

  教学中,教师要对刻画、印制的方法、步骤及涂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印制时要求画纸与纸板不能移动,以免印出的画面出现重影。

  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几种颜料涂在一个版面上来印制,看画面的色彩会有什么变化。使儿童的思维创造得到拓展。

  作业评价:可以让儿童从刻划印制好的画面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想法。

  作业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流畅的线条来刻划、印制有趣的图形,并给它取个题目。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在刻画线条时要提醒儿童将硬笔稍作倾斜,控制刻划的力度,并提示学生可用多种线条来组合画面。作业形式以表现创造为主较为适宜。

  印制时,涂色不能太湿.以免印出的画面模糊不清;也不能涂得太干,以免印得不清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重复涂色之后再印,直到印清楚为止。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运用展示平台来演示方法步骤、评价学生作业。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2、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观察重点:

  1、幼儿能否选择粗细不同的绳子进行玩色。

  2、幼儿用宣纸压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棉制绳子每人四根(两粗两细,长度同幼儿的手臂),每人四色颜料,铅画纸每人两张,白宣纸一张,格子布一块。

  2、场地:用橱和小桌椅等布置成“熊猫百货店”。活动流程: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幼儿创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长颈鹿阿姨来到熊猫伯伯的布店,它对熊猫伯伯说:“天冷了,我想买块有花纹的格子布做围巾。”可布店里的格子布没有花纹,小动物们不喜欢,这可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介绍材料上次我们用底纹笔和棉签宝宝做了美丽的格子布,今天我们要请一个新朋友来帮忙,印上漂亮的花纹,它是谁呀?(绳子)

  2、师生共同示范(以拍照的.形式导入)

  1)教师示范

  ①做动作:选根什么绳子,蘸点什么颜色,请它到纸上跳个什么舞?

  ②拍照:跳好了给它拍张照,放在纸上不要动,“咔——嚓”③印照片:拍好了用宣纸宝宝来压一压,印一印。

  ④红绳宝宝拍好照要回家了,它应该回到什么颜色的盆子里?(红颜色的盆子里)

  2)引导幼儿观察粗线和细线印出的不同效果①细细的绳宝宝也想来学跳舞,大家一起来教教它,好吗?(教师示范)②粗绳宝宝跳的舞和细绳宝宝跳的舞有什么不同?(请幼儿描述) 3)幼儿尝试其它绳宝宝还想跳,谁愿意来教教它?跳个刚才没跳过的舞。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创作要求绳宝宝在格子布上跳了舞后,布就更漂亮了,让所有的绳宝宝都来跳一跳,好吗?(在铅画纸和宣纸上作尝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请粗细绳子跳了些什么舞。

  2)观察幼儿在压印时的动作情况。(轻轻地印)

  四、活动延伸,激发兴趣

  1、游戏:卖花布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熊猫百货店”,幼儿作售货员,叫唤着卖格子布。例:大狮子,快来买我的花布呀!小猴子,快来买呀!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学习用点、线组合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和表现对称的美丽。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印染的和有左右对称图案的花手帕或图片资料。

  2、幼儿用书《花手帕》、水彩笔、收集的.手帕等。

  活动重点:了解对称的排列规则

  活动难点: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手帕。

  活动过程:

  1、欣赏、感受:

  幼儿交流展示收集的各种手帕,并欣赏图案的对称美:“谁愿意介绍自己收集的花手帕或美丽的图片?”

  2、讨论、交流:

  (1)“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块手帕?为什么?”

  “手帕上的花纹怎样排列比较好看?”

  “手帕上的花纹颜色怎样搭配比较好看?”幼儿操作实践: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手帕花纹。

  (2)实例交流演示:选择幼儿设计的不同花纹、色彩的手帕进行演示,交流不同手帕的设计和印染方法。(重点讨论中心花纹和四边花纹的排列规则和色彩搭配)。

  (3)幼儿继续绘画,教师巡回知指导。

  3、作品展示:

  把手帕图案展示在教室的区域内,幼儿互相学习和欣赏,并评选哪块手帕最漂亮。

美术教案 篇8

  课题:长呀长

  教材分析: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都有过种植小植物的体验,所以本课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并画出成长的样子并不是太困难,但可以提前一周要求学生回去种大蒜等速生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长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各种种子(植物、庄稼、水果等都可);找有关种子发芽的童话故事(文字、影视都可);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待上课时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出的小叶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紧贴器皿边缘便于观察种子长的根。)学生的作品。

  2. 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等。

  3. 教学课件:记录片(植物生长的过程)、《绿拇指》动画。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教学

  1. 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 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 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 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 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映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 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出示课题)长呀长,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指名个别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以启示。)

  4. 动画欣赏再次启迪学生的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绿拇指”种下的这种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吧?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呢?

  5. 请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将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回答:这么短的时间,种子不会有什么反映。

  学生看动画片。

  学生独自想象思考。

  学生边汇报边用肢体语言形容。

  学生欣赏动画片,再次进行联想。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汇报自己的想法。

  四、作业要求:

  1. 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画一幅植物生长的画。

  2. 展示范画(水彩笔画的、油画棒画的、二者相结合的。)给学生以绘画的启迪。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学生绘画

  六、小结评价: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颁发“勤劳种植”奖。

  3. 颁发“种植创意”奖。学生介绍自己画面和互相评价。

  札记:

  让学生面对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幼苗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入想象的空间,将现实中的植物与想象中的植物结合起来,使情景具体、丰富。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能从植物的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生动、自由、流畅的表现画面。在第一次想象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欣赏动画中众多植物神奇、自由生长的情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通过反复的想象、交流、汇报,达到想象的充分与丰富。为创作绘画奠定了基础。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中画,在画中玩。

  2、引导幼儿掌握画老鼠的不同动态的技巧。

  3、鼓励幼儿大胆根据不同的情景创设不同的动态。

  活动难点:

  掌握老鼠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1、鸡蛋形的卡片5-6套(一大一小)。

  2、音乐《猫和老鼠》。

  3、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握老鼠的特征。

  1.欣赏音乐《猫和老鼠》引出老鼠。

  2.“小朋友,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什么歌曲?你喜欢谁?为什么?”

  3.感受老鼠的特征。

  4.“小老鼠是什么样子呢”(脑袋尖尖的、耳朵大、眼睛小、尾巴长长的)

  二、了解老鼠的动态。

  1.出示鸡蛋形的卡片,老师演示小老鼠。

  “今天我要用这两个鸡蛋来变个魔术。瞧小蛋和大蛋是一对好朋友,总喜欢在一起。瞧大头碰小头,小蛋再前大蛋在后非常亲密。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和耳朵,大蛋需要拐杖跟着小蛋走。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演示图片,并根据故事情节添画老鼠的耳朵、眼睛、和尾巴。你们看现在小蛋大蛋靠在一起像什么?(老鼠)那还缺什么呢?我们添上去试试究竟能不能变成老鼠?”(教师请能力强的小朋友来画嘴巴和胡子)

  2.请个别幼儿演示老鼠的不同动态。

  “小老鼠还会做什么动作呢?我请几个聪明的孩子来摆一摆,画一画。”鼓励小朋友利用手中的两个图形来摆放不同的动态。在操作中感知头于身体不同的摆放位置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造型。提醒幼儿当头朝下时耳朵就朝上,头朝上时耳朵就朝下,头向后时耳朵就朝前。

  三、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在画的'时候先想想老鼠在干什么。把每只老鼠不同的动作都画出来,注意头与身体的比例,以及整只老鼠与画面的比例。整个画面要把主要的事物要画的大。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画出与朋友不一样的动作。在绘画过程中的指导根据幼儿绘画技能水平和形象想象的水平不同进行个别教育,一时间想不出怎么画、或者动作不知怎么变的可以利用刚才的卡片拼拼摆摆后依样画下来。还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情景提示、启发幼儿打开思维面,能力强的幼儿就鼓励他们刻画的动态要多些,画面更丰富一些。

  四、欣赏评价。

  1.幼儿相互欣赏讲述画面内容。鼓励幼儿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描述自己的作品。

  2.请个别幼儿介绍。

  舞蹈《猫和老鼠》。

  设计意图:

  动画片《猫和老鼠》深受幼儿喜欢,特别是那只聪明可爱的小老鼠常常把小朋友逗得哈哈大笑。还有不少的孩子模仿小老鼠的各种动作,学得惟妙惟肖的。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小老鼠,为何不让他们动手画一画呢?于是我设计了美术活动《小老鼠》,让孩子们在玩玩画画中掌握各种动态的小老鼠。

美术教案 篇10

  第二课时

  内容:涂画的乐趣

  内容:下雨了

  三、学生作业

  第十课时

  内容:小小钟表店

  16、玩陶泥

  17、陶泥压纹

  教材分析: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它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对于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彩陶,都会感到它既遥远有新奇,很想探个究竟,以满足好奇心,教师应该注意引导。

  教学目标:

  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感悟彩陶艺术。

  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简单做一个水壶。

  教学难点:

  认识彩陶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

  示范

  教具:陶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师: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其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以前,今天,我们来学习彩陶艺术。

  二、新授课

  1、欣赏图片

  《白陶器》

  师:同学们,你能猜一猜这个陶器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讨论。

  “这是装水的容器,设计巧妙实用,瓶罐两侧有穿绳的耳,取水时自然下沉,上重下轻便于取水。”

  提问:同学们,知道彩陶最早在哪里发现?

  学生思考。

  “彩陶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的仰韶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

  提问:请说出器形的种类?

  学生讨论。

  “碗、壶、钵、罐、瓶、鼎、盘等。”

  2、老师示范:

  1)将泥压一压。

  2)卷、捏、按出水壶基本形。

  3)印出花纹。

  3、引导学生制作

  “请应用多种方法,如团、捏、挖、接等完成一个装水的壶。”

  老师指导。

  4、讲评作业

  三、小结: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制作陶罐。

  板书:

  感悟彩陶(一)

  方法:

  团、接、捏、挖、揉、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仿制彩陶的动手能力。

  认识彩陶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彩陶制作的多种方法制作一个碗。

  教学难点:

  分析作品艺术价值。

  教学方法:

  练习

  教具:

  图片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师: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火改变物质的第一次创举,是一项跨时代的发明创造,因而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今天,我们深入学习彩陶。

  二、授新课

  1、分析作品

  出示《彩陶人面鱼纹盆》

  师:这件作品采用了什么花纹来装饰?

  学生讨论。

  “应用人面鱼纹,使人联想到渔猎生活。”

  提问:彩陶在花纹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

  “最早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向植物和几何纹发展,而且越来越抽象。”

  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纹样?

  学生讨论。

  2、画一画

  设计陶上的装饰纹样。

  3、老师示范:

  1)做出碗的基本形,采用压、按、方法。

  2)印出花纹

  4、布置作业

  制作一个印有丰富纹样的碗。

  5、学生制作

  老师指导。

  6、讲评作业

  三、小结:

  课后,同学们再去深入了解彩陶相关知识。

  板书:

  感悟彩陶(二)

  方法:

  捏 压 刻 印

  18、童谣童画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

  (教师)配有童画的童谣,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新知教学。

  (1)播放《荡秋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

  (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

  (3)教师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题:《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

  1)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

  (2)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

  (3)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

  3.尝试创作。

  (1)师生共同评价童谣《荡秋千》(选取的创意角度,艺术特点等)。

  (2)学生尝试为此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业。

  (1)交流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教学评价:

  自评、互评相结合,说一说自己喜爱的童谣和故事。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02-17

(经典)美术教案09-11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美术教案【经典】08-23

(精选)美术教案08-08

美术教案(精选)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