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2 09:58:42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锦集【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壳后的生长过程。

  2.了解成年后鸡的身体结构,能正确掌握鸡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鸡出壳了》、小鸡。

  2.挂图《小鸡出壳了》

  活动重点:

  了解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

  用正确的语言讲述鸡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审美元素:

  幼儿通过观察小鸡,感受小鸡黄黄的颜色,绒绒的羽毛,唧唧的叫声,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和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鸡

  师:我们班来了位客人,看看是谁?它是什么样子的?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小鸡是怎么出壳的?

  师小结:小鸡是黄黄的,有毛绒绒的羽毛,尖尖的小嘴。

  2.出示挂图或播放小鸡出壳的录像,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交谈。

  教师:图上,小鸡从哪儿来的?

  教师:你看到的小鸡是怎么样出壳的?

  3.带幼儿讲述"小鸡出壳"的全过程,学习关键词语"啄破蛋壳""钻出来"并跟随教师的语言用动作来表现。

  师小结:小鸡是经过母鸡孵蛋,出壳后慢慢地跟着妈妈找虫吃。

  4.观察大鸡图片,认识鸡的身体结构。

  师:小鸡长大后是什么样的?(出示公鸡图片)这是什么鸡?你能说出它身体每个部分的名称吗?(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鸡的身体结构)

  5.共同表演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活动反思:

  今天我组织的`这个活动是由小班主题活动《小鸡出生了》修定而成的。选择这个活动后,我反复推敲并进行了重新调整,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激发孩子模仿探索的欲望,并根据小班下学期孩子的能力水平,适当增加了一点难度,让孩子多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利用富有夸张性的小鸡动作,调动起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动起来,同时也是整个游戏活动的热身运动。接着利用大屏幕上的鸡蛋图片,引发出两个问题:谁住在里面?鸡宝宝在蛋壳里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和模仿表演,扣住了活动的目标。蛋壳房子里住着小鸡宝宝,孩子们都知道,但小鸡宝宝是怎样啄破蛋壳出来的,孩子们却很陌生,此时,我利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攻破这个难点,为下一步孩子们模仿表演小鸡出生做好了铺垫。

  小班孩子对动作的记忆尚属无意记忆,我自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配合动作模仿小鸡出壳,孩子们趣味盎然,表现的非常投入,非常积极。接下来的小鸡捉虫这一环节,我先强调游戏规则,让孩子们明白通过小路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培养小班幼儿遵守只须,自觉排队的意识。当第二次游戏时,我提高难度,游戏环节中增加了小桥,让孩子们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一个跟着一个过小桥。既达到了通过窄路的目标又锻炼了孩子的平衡能力。

  最后一个环节是放松活动,我准备了比较舒缓的小鸡音乐,让孩子们在优美的律动中放松身体的各个关节,结束活动。

  当然,我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时只顾及整个活动的进程,忽略关注个别幼儿,没有很好的督促他遵守游戏规则,致使个别幼儿走小路时,不是从开始就踏上小路,而是从中间插入队列。可能我组织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疏漏我自己没有发现,请各位评委给予指正。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设计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见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水,而“水”中也蕴藏了许多的知识。“抓住孩子周围的事物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是《纲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的字卡、两个玻璃缸、米、水、盆、小桶、小筐、玩具。

  2、每组一份白糖、盐、果珍。

  3、人手一条毛巾、半杯水、吸管。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字宝宝“水”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水是什么样的?”引导孩子寻找水的秘密。

  2、(1)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教师出示装有水和米的玻璃缸进行演示,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

  (2)第二个秘密:水是会流动的'。

  第一步:教师用带有小洞的小筐装水,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流动的。

  第二步:请幼儿玩玩具,自己动手操作并感受水的流动。

  (3)第三个秘密:有些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请幼儿选择糖、盐或果珍放入杯中并搅拌,引导幼儿发现它们在水中是可以被溶解。

  3、教师总结水的三个秘密。

  4、教师提问:“水”的作用?并渗透环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幼儿从小懂得保护水和节约用水。

  活动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形式

  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了解橙汁的'由来,并能积极思维。

  2、幼儿能亲自动手,采用各种方法取橙汁。

  3、幼儿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鲜橙若干、榨汁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带、记录表、彩色笔、鲜橙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生相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教室来了客人,老师为客人和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橙子。

  2、提问:橙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橙子里面有什么?

  3、教师,橙子还可变成饮料,即橙汁。

  4、老师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机等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什么工具能榨出橙汁?

  5、幼儿把黑板上的记录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写。

  6、老师交待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在《小燕子》的音乐飞到桌子的两旁,动手操作取橙汁。

  8、幼儿动手、老师记录,并适当引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9、取橙汁时,老师,并延伸到课余,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结束部分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启发引导幼儿在闯关游戏中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磁铁和铁制品,磁性具有穿透性等特征,探索和发现磁铁的作用,并运用磁铁的特征解决简单的问题。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幼儿能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收获,感受成功的乐趣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蓝条形磁铁人手一个,小铃铛、细小磁铁若干,回形针等各种铁质小物品若干;非铁质物品若干,放在分类盒里;芭比娃娃图片若干(背面贴有小磁铁);各种材质的盒子、袋子、杯子等物品。

  2、闯关图一张;幼儿记录板人手一份,记录笔等。

  3、废旧条幅一条,木质小彩鱼、回形针、小铁夹、小磁片、扭扭棒等若干。

  4、音乐和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

  1、谈话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有一群非常美丽、善良的芭比娃娃,被巫婆施了魔法关起来了,要想救出她,必须闯过4关才行,小朋友愿意去营救她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2、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规则。

  3、给每人一个营救芭比的武器——条形磁铁,准备行动。(磁铁怎么能救芭比呢?)

  二、闯关活动。

  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游戏规则。今天的营救工作很紧张,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动作要快,而且时刻保持安静,万一暴露了,就不能顺利救出芭比。

  第一关:完成门票。

  1、师发给幼儿人手一张记录板(上面有门票):“但是你们必须要完成门票上的记录才能生效。”

  看哪些能吸,哪些不能吸。并将探索结果填在记录表里。

  门 票

  将探索结果在空格里打上“√ ”或“ × ”。

  2、幼儿操作完成门票。(幼儿依次探索盒子里的物品并及时做好记录)

  3、幼儿表达记录表结果并共同验证,师进行小结提升。

  第二关:扫雷行动。

  1、巫婆在前方草地上埋了许多地雷,这些地雷都是用铁质的材料做成的,我们用手中的扫雷工具——磁棒,看能不能将地雷扫除掉。记住:千万不能踩到地雷,也不能用手摸,否则地雷就会爆炸,还有不要发出声音,当心巫婆发现我们。

  2、幼儿用手中的条形磁铁把地上的地雷(各种造型的铁质小铃铛)吸上来。让幼儿再次感受磁铁吸铁的特点。

  3、小结。

  第三关:钓吃人鱼。

  1、教师:前方有一条河,河里有许多吃人鱼,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磁棒将鱼吸上来,才能顺利通过小河。

  2、提供了许多木质小彩鱼,幼儿尝试用磁棒吸,不成功的.情况下提供给小铁夹子、回形针、扭扭棒,提示可以借助这些铁质的物品将小鱼吸上来。

  3、幼儿必须用手中的磁铁将小鱼吸上来,放到老师的大盒子里。

  4、小结: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知道有些东西虽然不能被磁铁吸住,但是可以借助一些铁质材料同样也会被磁铁吸住。

  第四关:营救芭比。

  1、师:马上就要看到芭比了,可是巫婆施了魔法,让她们每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小磁铁,并且把她们藏在了小瓶子里、盒子里,还有袋子里。小磁铁门,你们千万要记住两点才能救出芭比:(1)、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拿芭比;(2)、必须用你们手中的武器,在盒子、瓶子、袋子的外面救出芭比。听明白了吗?

  2、幼儿分头行动,分别在玻璃瓶里、纸盒里、塑料袋里、以及布包里用磁铁救出芭比。(通过操作感受磁性的穿透性)

  3、比比谁救的芭比多,并把她们吸在磁棒的另一头,小结营救芭比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对磁铁的穿透性特征的认识。

  三、分享与交流

  让芭比躺在小床上(记录板)复活。请小勇士们告诉芭比,我们营救她们闯过哪几关?用了什么办法?(帮助幼儿提升对磁铁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四、延伸活动

  1、欢度胜利,在操作板上做使芭比随音乐跳舞的游戏。

  2、师当磁铁、幼儿当芭比或者幼儿两两组合,做“磁铁和芭比”的游戏。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通过观察秋天的田野、果园,知道秋天许多农作物和果实都成熟了。

  3、产生喜欢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联系参观秋天的农田和果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前的谈话。

  教师告诉幼儿参观的地点,并讨论外出参观的注意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遵守集体的'规则,与同伴一起关注秋天植物的生长变化。

  2、带领幼儿参观农田,认识几种常见的果树和农作物。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果园里果树,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各种果树的名称,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农田,说说:农田里的农作物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向幼儿做简单地介绍:秋天到了,除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成熟了,许多农作物也成熟了,有金黄色的玉米、沉甸甸的稻谷,还有一朵朵可爱的棉花、圆圆的大南瓜。

  (4)、丰富幼儿关于农作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3、了解秋天农民的工作,知道要爱惜粮食。

  人们在果园里或农田里做什么?水果从果树上摘下来后,怎么办?人们是怎样从农田里收割农作物的?然后又是怎样加工的?

  4、音乐活动《逛公园》并尝试进行仿编。

  重点: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难点:通过观察秋天的田野、果园,知道秋天许多农作物和果实都成熟了。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植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漫天飞舞的柳絮、杨树、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也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它贴近生活。所以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3、培养幼儿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带毛的、长刺的、带钩的'种子图片放在自然角中进行展览。

  2、《种子的旅行》课件。

  3、蒲公英、莲子、苍耳、豌豆、榆树、槭树、黄豆、红豆、绿豆等种子图片;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你们都去旅行过吗?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客车、火车)“今天呀,老师请来了一些好朋友,它们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请幼儿观看《种子的旅行》课件、图片,了解蒲公英。莲子、苍耳和豌豆的传播方式。

 1、播放蒲公英课件后请幼儿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蒲公英)蒲公英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风来帮它传播种子的。

  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些种子是靠风传播的,借助图片让幼儿了解榆树和槭树的种子长着果翅的特点,它们也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小结:借助风力传播的种子都有轻飘的特点,有些还有适合飞翔的绒毛或果翅等。

  2、播放苍耳旅行的课件后请幼儿说一说:苍耳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苍耳浑身长刺,容易粘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它带到哪儿去旅行。

  3、播放莲子旅行的课件后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莲子会随着水流去旅行?

  小结:莲子生活在水中,就顺着水流到远方去。

  4、同样的方式播放豌豆旅行的课件。

  小结:豌豆成熟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果壳炸裂开,把自己弹出去。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像我们常见的黄豆、红豆、绿豆等。

  三、师幼利用图片共同小结几种常见种子的传播方式。

 原来种子们有许多传播的方法,由于它们的外形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以传播的方法也不同。像蒲公英一样很轻的种子,可以借助风的力量旅行;像苍耳一样身上长满刺的种子,可以借助粘在人或动物的身上去旅行;像莲子一样生活在有水的地方的种子,可以借助水的力量去旅行;像豌豆一样的种子可以通过太阳的暴晒,用自己的力量迸射出来去旅行。

  四、游戏:“我帮种子去旅行”。

 出示背景图,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种子图片粘到相应的背景图上,贴好后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贴。

  五、幼儿讨论:种子为什么要去旅行?

 引导幼儿了解种子旅行是为了繁殖后代。

  【活动延伸】

  在阅读区投放种子传播的图画书和故事书,帮助幼儿了解更多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以谈话提问的形式引出了主题,然后通过逐一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种子的外形特征及传播方式。在游戏中,又让幼儿对种子的传播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想想、做做中主动学习,培养了幼儿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但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没能让幼儿亲眼看到这些种子的实物,如果那样会更直观的认识种子的外形,效果会更好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笔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及构造。

  2.探索观察比较,发现各种笔的不同特性及用途,并积极与同伴交流。

  3.了解笔的演变过程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懂得安全用笔。

  活动重点:

  知道各种笔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及构造。了解笔的演变过程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懂得安全用笔。

  活动难点:

  探索观察比较,发现各种笔的不同特性及用途,并积极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使用笔的经验。

  2.物质准备:课件,铅笔、粉笔、油画棒、水彩笔、签字笔、毛笔、记号笔、圆珠笔若干:墨汁:白纸、黑板、塑料膜、宣纸、橡皮、黑板擦、湿巾每组一份;湿抹布一块。

  活动过程:

  1.创设“笔的展览会”情境,认识各种各样的笔。

  提问:你认识哪些笔?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笔,它们的名字不同,但都可以写字和画画。

  2.观察探索、试用比较,进一步了解各种笔的构造、特性及作用。

  (1)观察操作,了解笔的构造。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笔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小结:这些笔的样子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由笔芯、笔头、笔杆和笔帽这几部分组成。签字笔、圆珠笔用完后可以换笔芯继续使用;铅笔、粉笔、油画棒越用越短:毛笔、水粉笔的笔头是毛做的。

  (2)画一画,试一试,感知不同笔的线条特性和作用。

  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使用时注意安全。

  提问:这几种笔画出来的线条是什么样的?小朋友经常用什么笔画画?为什么?毛笔写在什么纸上更合适?橡皮和黑板擦能擦掉什么笔的字迹?记号笔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小结:各种笔画出来线条粗细、颜色都不一样。小朋友经常用颜色丰富的水彩笔、油画棒画画;中国独有的水墨画就是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的:铅笔的笔迹可以用橡皮擦掉;粉笔画到黑板上可以用黑板擦擦掉:记号笔不怕水。不同的笔有不同的用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借助课件,认识更多功能的笔,了解笔的发展史。

  提问:人们最早使用的'笔是什么样的?各种笔是怎样一步步发明出来的?

  小结;最初的笔是树枝,然后人类又逐步发明了刀笔,羽毛笔,以及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现在常用的笔,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

  活动延伸:

  将可拆卸的各种笔投放到科学区,引发幼儿进一步感知各种笔的构造,掌握安装步骤,并能将探索的安装步骤表征制成安装说明书。

  课程资源拓展:

  笔: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经典)10-04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8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