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11-04 07:38:1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精华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鸡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区分公鸡与母鸡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公鸡、母鸡图片各一张、小鸡图片、鸡蛋一个

  公鸡头饰、母鸡头饰、小鸡头饰(10只)五种颜色的毛毛虫若干条,数字卡1--10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说: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

  2、教师:我们一起听一听这是谁的叫声?(放录音:小鸡的叫声)

  3、教师出示小鸡图片,教师模仿小鸡说话:小朋友们好,我来看一看,教室里都有谁呀?哦,有小朋友,老师,还有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我的爸爸妈妈在哪呢?请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

  二、认识公鸡、母鸡,区分公鸡、母鸡的不同

  1、出示公鸡、母鸡的图片:小朋友们看一看,哪只是小鸡的爸爸,它叫什么名字?哪只是小鸡的妈妈,叫什么名字?

  2、公鸡的头上有什么?母鸡头上有没有?(谁的.鸡冠大?);公鸡身上有什么?母鸡身上有没有?公鸡的羽毛长的怎么样?谁的羽毛漂亮?

  3、公鸡的身体后面有什么?母鸡有没有?公鸡的尾巴长得怎么样?谁的尾巴长得大?

  4、公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本领?

  母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本领?(若幼儿说不出,出示鸡蛋让幼儿看看)

  三、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1、小朋友们谁知道,小鸡是谁生的呀?(谁是小鸡的妈妈)

  2、小鸡是怎样出生的呢?(请幼儿回答)

  3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解说。

  四、游戏:捉小虫。

  1、“今天小鸡的一家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要请它们吃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喜欢吃的食物(米 小虫),“现在就请小朋友来学小鸡,老师来做鸡妈妈,大家一起去草地上捉毛毛虫吧!”(要求幼儿一个跟一个排好队,捉虫子时要做到不争不抢)。

  2、请幼儿将捉到的小虫按颜色分类,将小虫放在相同颜色的碟子里。

  3、给每个碟子里的小虫送数字宝宝。

  结束部分:

  1、小结:“今天小鸡的一家都很开心,因为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而且还给它们捉到那么多好吃的虫子,小鸡说呀,要把小虫都带回家去吃呢。小鸡它们要回家啦,那我们就给它们表演一个节目送它们好吗?”

  2、律动:大公鸡、大母鸡、小小鸡。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双脚向前行进跳、手脚着膝爬的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初步感受竞赛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前熟悉故事《龟兔赛跑》;布置活动场地(乌龟的跑道:海绵垫四块;兔子的跑道:小河、小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题师:《乌龟赛跑》的故事小朋友都很熟悉了,故事里的乌龟和小兔子决定今天再来比比谁跑的比较快。小兔子上次输掉比赛很难过,决定好好练习一下再跟乌龟去比赛,乌龟呢!它也要好好练习,希望能爬的快一点。

  二、热身操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兔子、乌龟的热身动作。

  三、在游戏中自由探索行进跳、手脚着膝爬的动作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练习动作。

  2、请动作正确的"兔子"和"乌龟"示范,老师讲解。

  3、自由结伴练习动作。

  4、交换角色练习动作。

  四、游戏"乌龟赛跑"

  1、教师讲解:兔子和乌龟要开始比赛了,这里有扮演兔子和乌龟的道具,你想变成谁就选择它的道具打扮自己。要求第一只兔子从起点跳到终点后,第二只兔子才可以出发,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往前跳;乌龟也一样,第一只乌龟爬到终点后,第二只乌龟才可以出发,一个接一个往前爬。

  2、竞赛游戏:将兔子和乌龟分成两组站在起点处,游戏开始,每组幼儿依次做相应动作前往终点,先到达的一组获胜。

  3、比赛开始,播放轻快的音乐,所有兔子和乌龟一个接一个往前跳或爬,先到达终点的一组就赢了。

  4、点评幼儿游戏,指出不规范的动作,提醒幼儿要遵守的规则。

  5、鼓励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乐趣。

  6、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4:00—4:15 离园准备(入厕、整理衣服)、

  活动反思:

  通过幼儿都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来提高幼儿跑的能力,同时结合这故事本身蕴含的意义来教育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科学观,而幼儿也正经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懂得了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采用“龟兔赛跑”寓言故事情境法来组织教学的。学习目标是以运动参与领域目标:乐于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学练情况比较好,活动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龟兔赛跑是儿童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因此,在教学中能使幼儿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再通过一定的音乐渲染、语言的描绘、道具的运用,又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评价,达到提高兴趣、促进发展、鼓励进步、增进健康的目的,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活动学习目标。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保证了探究活动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有效进行。

  教师在活动中能支持幼儿的自我挑战活动,使幼儿获得成功感;能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作出反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自信心;注意活动中部分幼儿心理负担过重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使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学习儿歌,熟记儿歌句子。

  2、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明显特征,并能模仿这些动物。

  3、体验模仿、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熊的家,独木桥一座。

  2、儿歌图谱一张,小鸭子、小花猫、小螃蟹小白兔等动物挂饰每人一个,相关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切入儿歌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回答。

  师: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我们大家一起去参加小熊的生日聚会吧。

  二、以故事贯穿,结合儿歌图谱学习儿歌,流程:

  教师讲述故事——适时逐一出示儿歌图谱相关图贴——完整呈现儿歌图谱大范样——最终引出儿歌全文——多种形式学念儿歌——集体儿歌表演。

  三、小熊家的生日聚会。

  1、小动物们一起过桥前往小熊家。

  2、共同表演儿歌,为小熊送上生日祝福。

  附儿歌:

  《小动物过桥》

  小鸭子过桥呷呷呷,

  小花猫过桥喵喵喵;

  小螃蟹过桥爬爬爬,

  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附】小班语言:小动物过桥说课

  一、说教材

  幼儿喜欢小动物,加上这首创编的儿歌浅显、易懂,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小动物过桥的情景,突出了“呷、喵、爬、跳”这几个词,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小班幼儿教学使用。

  二、说教具

  小动物玩具形象可爱、蛋糕及生日歌为幼儿所熟悉幼儿兴趣浓厚,通过创设情景为幼儿创设一种比较轻松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学习儿歌。

  三、说教法

  儿歌学习的以往常规教法是:老师先完整地说一遍,幼儿再跟念几遍,是纯粹的机械记忆,整个活动过程,幼儿较多地处于被动地位,获取的知识、信息也比较有限。本活动,我打破以往的教法,我以“小熊过生日”的故事情节发展来进行活动,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引导幼儿自己用短句来表达,学习儿歌,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整个活动,我都采用递进式的提问,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重在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并形成完整的语言,这样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幼儿很能接受,学习积极自由。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

  以故事的形式直接揭示主题,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了。整个开始部分简单又新奇。

  (二)基本部分

  (1)利用情景结合动物玩具,学习儿歌

  1、老师出示小鸭子的玩具并生动、形象的演示小鸭子过桥。(边操作玩具边叫呷呷呷)并提问: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幼儿对短句“***过桥***”的结构有一初步的了解。

  2、出示小花猫(幼儿先说,老师后操作

  提问:听!谁唱着歌儿来了?想一想,小花猫是怎样过桥的?这两句的提问采用了递进式的方法,在第一句的学习基础上,幼儿很容易掌握“***过桥***”的.结构句式。

  3、出示小乌龟,请幼儿说说、做做小乌龟过桥的样子。通过动作演示让幼儿理解爬这一动词

  4、用猜谜的形式引出小白兔,用短句结构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增强幼儿的思维活动密度及深度,动作的安排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满足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

  5、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小动物过桥》,并跟着配乐边朗诵边用动作表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给了幼儿一个完整作品的享受。

  (2)仿编短句“***过桥***”

  让幼儿从纯粹的学习语言转入发散性思维,他们从自己身边的动物玩具开始自由的说“***过桥***”,这里按排能力强的幼儿带头,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组织幼儿游戏:过桥

  将语言的学习转化成了一定的游戏规则,有机地将个人的直接经验溶于其中,在创造想象中学习语言,游戏中,胆小的幼儿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也顺利地过了桥,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得到提高。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为小熊唱生日歌,以“天黑了,我们和小动物们说声再见!”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自然地离开活动室,去户外活动。这一环节中,幼儿情绪高涨,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四)延伸部分

  在语言角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小动物图片及几张画有独木桥的图片,请幼儿选择讲述《小动物过桥》

  这一活动使幼儿的经验迁移能力再次得到提高,或创编儿歌或讲述故事,都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它们表现出莫大的关心与好奇,我从幼儿的这个兴趣出发选择了这个有关小动物的儿歌,并根据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游戏的特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儿歌,通过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达对此作品的理解,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想象,学习仿编一句短句。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音乐能力之一。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用卡通形象“豆豆”贯穿整节活动,创设帮助豆豆找饼干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听、想、找、唱中感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变化,并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声音的强弱。

  2.锻炼听觉能力和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对于远近的空间距离有初步的感知经验,初步学唱过《豆豆找饼干》歌曲(歌词附后);物质准备:卡通豆豆图片一张,卡通豆豆头饰一个,饼干10块,小鼓一个,饼干贴纸若干,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一、声势导入激趣

  1.动动手。教师变化声音敲击小鼓,提问:刚才小鼓说话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从小声到大声)我们把膝盖变成小鼓,小手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的声音吧。

  2.动动脚。教师交替变换鼓声大小(从大声到小声再到大声),提问:我们把地板变成小鼓,把小脚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说话吧。

  二、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1.复习《豆豆找饼干》歌曲。

  出示饼干,师:这是谁的饼干?豆豆丢了饼干一定很着急,我们用歌声提醒他找饼干吧!

  2.结合图片进行声音强弱的练习。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师:豆豆在离饼干很远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唱他才能听见呢?现在豆豆离饼干很近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2)演示图片,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师:可是豆豆没有发现饼干,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如果豆豆离饼干又远了,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豆豆又走近饼干.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豆豆来唱一唱。

  三、趣味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也来玩“豆豆找饼干”游戏吧。豆豆的饼干会藏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要用歌声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如果豆豆离饼干远,我们唱得大声;如果豆豆离饼干近,我们就唱得小声。不能直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只能用歌声来提示。

  2.分角色游戏。

  (1)第一次游戏。师幼坐成大圆圈,请另一教师当豆豆,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唱,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找到后,请豆豆说说是怎么找到饼干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豆豆的,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

  (2)第二次游戏。请一名幼儿当豆豆,其他小朋友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

  (3)第三次游戏。请豆豆在“森林”里找饼干,其他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用声音和动作进一步表现强弱变化。

  四、活动结束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找到的饼干吧。

  活动点评本节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豆豆找饼干”音乐游戏,让幼儿获得听辨与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第一环节教师运用声势导入,交替变换鼓声大小,引导幼儿倾听后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第二环节教师将难点前置。观察距离远近并用声音表现强弱变化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敦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游戏情景,并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来进行声音的强弱练习,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趣味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敦师循序渐进地组织游戏。先是简练、清晰地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再让一位助教当豆豆示范游戏.然后请幼儿当豆豆玩游戏。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到了支架作用,如在第一次游戏时辅助幼儿歌唱,第二次游戏时根据情况适当退出,第三次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来控制声音。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善于关注个别幼儿,如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几次错过位置找不到饼干时,教师循循善诱:“豆豆找不到饼干着急吗?想想你刚才走到哪里的时候小朋友的歌声变小了?”同时,教师能够随机把控游戏的难度,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附《豆豆找饼干》歌词(根据《两只老虎》曲调改编)豆豆快来,豆豆快来,找饼干,找饼干,饼干在哪里?饼干在哪里?找一找,找一找。

小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一天我在给孩子们上《小蓝和小黄》这节语言课,故事中“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找到对方时,小蓝和小黄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小蓝和小黄突然都变成了绿色,小蓝和小黄顿时惊呆了”,讲到这时班里的孩子们也都非常惊奇,有的说:“老师,他俩一拥抱就变颜色吗?”;“老师,他俩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啊”。看到孩子们对颜色的变化充满好奇,我就有了上这节艺术活动《花花布》的想法。本活动通过幼儿亲自操作、亲自感知,了解简单的两色交叠产生的颜色变化的过程,从而认识蓝色和黄色交替会变成绿色;黄色和红色交替会变成桔红色;红色和蓝色交替会变成紫色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感知能力、探索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花布”。

  2.感受两种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发展想象力。

  3.锻炼幼儿双手的协调能力。

  三、重、难点:

  重点:幼儿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花布”

  难点:幼儿对白布的折叠方法

  四、活动准备:

  1、红、黄、蓝海绵颜色宝宝若干(将调好的红、黄、蓝三种颜料倒到海绵宝宝上)

  2、晾干的湿巾纸(代替白布)若干。

  3、染好颜色的花花布一块。

  4、PPT

  5、展板三块

  6、抹布若干

  7、轻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开始)

  1.以表演魔术的形式,变出染好的花花布。

  师:孩子们,想不想看黄老师给你们表演魔术啊?(想)

  师:表演魔术。变出花花布(提前染好颜色的花花布)。孩子们,看我变出什么来了?

  幼:手绢、布、花布

  师:这是黄老师自己染的一块小花布,漂不漂亮?(漂亮)咱们一起看看这块花布上面都有那些颜色?(红色、黄色、桔红色)

  2. 出示PPT,让幼儿了解花布的用途。

  师:播放PPT,展示各种画布,进一步展示花布做成的成品衣服。

  (二)展开部分

  1.出示白手绢,认识红、黄、蓝三种海绵颜色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看我左手中有一块白布和一块花布,你们看是白布好看还是花布好看?(花布)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让这块白布变得像这块花布一样漂亮呢?(画上画、贴上小粘贴、印上图案……)你们知道这么多让手帕变漂亮的方法呢!

  师:你们想不想像黄老师一样变个小魔术,成为一名小魔术师,让白布变得更漂亮啊?(想)

  师:要想成为小魔术师之前,咱们一起认识一下颜色宝宝吧。

  师:将红、黄、蓝三种海绵颜色宝宝逐一放在展台上,让幼儿认识红色的海绵宝宝、黄色的海绵宝宝和蓝色的海绵宝宝。

  2.教师示范白布的基本折法(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决定示范次数)

  师:要想变出漂亮的花花布,就要学习白布的基本折叠方法。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快白布是什么形状的'?(方的)现在我先折第一步:先将布平放在桌上,一个角朝上,将最下面的一个角和上面的角对折。第二步:现在变成了三角形,找到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最长边的两端各有一个角,将这两个角对折。第三步:现在变成了又小一点的三角形了,和刚才的步骤一样,再找到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两端的角再对折。现在又变成了一个更小一点的三角形了,用左手拿紧了。下面就开始变魔术了。

  3.教师示范染色。

  师:将刚才折叠好的小三角形白布用左手紧紧拿好其中的一个角,让其他的两个角和黄色的海绵宝宝握握手、亲一亲,如果没有染上颜色或者染的颜色比较少,就用右手食指轻轻按几下,现在这两个角就变成了黄色的了,刚才左手捏住的角换一个没有颜色的地方捏紧,将这个角同样也和黄色的海绵宝宝握握手、亲一亲,现在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变成了黄色的了;好,左手换一个没有颜色的地方捏紧,将刚才染过黄色的三个角和红色的海绵宝宝依次握握手、亲一亲,如果没有染上颜色,或者染的颜色比较少就用右手食指轻轻按几下,孩子们,奇迹发生了,看,刚才的黄色和红色交替后,现在白布变成了什么颜色呢?(桔红色)将布展开,白布变成了很漂亮的图案,它们有的地方是黄色;有的地方是红色;有的地方是桔黄、桔红的颜色,非常漂亮而且还有很多的颜色变化。

  4.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花花布”(教师边巡视、边讲解)

  师:孩子们,你们的桌子上现在都有两种颜色宝宝,有的桌上是黄色和红色,有的桌上是黄色和蓝色,有的桌上是蓝色和红色。现在我发给你们一人一块方方的白布,你们亲自尝试一下,成为一个小魔术师吧,咱们进行比赛,看看哪位小魔术师变出的花布最好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将幼儿做好的“花花布”用大头针分别别在1号、2号和3号展板上,供幼儿欣赏,想象图案像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1号展板摆放红色海绵宝宝和黄色海绵宝宝交叠染出的花布;2号展板摆放红色海绵宝宝和蓝色海绵宝宝交叠染出的花布;3号展板摆放蓝色色海绵宝宝和黄色海绵宝宝交叠染出的花布,以便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哪两种颜色交替产生的颜色变化)

  1. 总结:孩子们,你们今天都很棒,都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魔术师,染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花布,咱们一起来看看展板上的花布吧。先看1号展板上的花布,是由红色和黄色交叠染出的花布,红色和黄色交叠会出现桔红、桔黄色;2号展板是由红色和蓝色交叠染出的花布,红色和蓝色交叠会出现紫色(淡紫色、深紫色);3号展板是由蓝色和黄色交叠染出的花布,蓝色和黄色交叠会出现绿色(淡绿色或、深绿色)。看你们染出的图案有很多、很多种(教师有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看一看染出的图案都像什么呀?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花,有的像小鱼、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小草、有的像。

  2. 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制作“花花布”,感受其它颜色交替产生的颜色变化。

  3.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示范布的折叠方法环节中,没有让个别理解能力差、动手能力欠缺的幼儿完全地领会,导致在幼儿动手操作环节中很盲然,需要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从而没能完全克服本活动的难点。以后我会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活动中争取让全部幼儿都能得到最大发展。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梳子的外形,使幼儿正确地认识汉字笔划“|”,巩固复习已认识的汉字。

  2、 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从上往下连点描画“|”的技能,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前书写活动的兴趣。

  3、 教幼儿学会正确的握笔,逐步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备:长毛绒玩具狗一只,梳子一把,幼儿描画练习纸每人一张,彩笔人手一支,幼儿已认识的汉字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 教师讲述故事“送你一把梳子”,激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想象出送一把梳子给长毛狗的好主意。

  有一天,长毛狗去河边散步,一路上看见小河流水哗哗响,河中小鱼跳出水,对它说“你好,你好,长毛狗。”长毛狗心里十分高兴。走近河边照一照:“呀!水中的影子是我吗,乱糟糟的头发像稻草一样。”高兴的脸儿不见了,。长毛狗露出生气样,怎么办?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长毛狗的'头发变个样?

  接着,教师出示梳子,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讨论,知道梳子有把和齿,齿是一根一根的,直直地排列得很整齐。

  2、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教师在黑板上写“|”,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认识竖的名称,了解其特点,扩展幼儿的想象。

  提问:1这是汉字笔划竖的符号,请小朋友看看它像梳子上的什么?2它还像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过像这个符号的东西?(筷子、牙签、铅笔等)3请大家仔细看看,竖是什么样子的?使幼儿知道竖是从上往下的一条直线。

  3、 围绕阅读重点活动。

  教师组织找找竖线在哪里的活动,出示已认识的汉字,请幼儿仔细观察并找出含有笔划“|”的汉字。

  出示“中、上、下、大、人、牛、羊”,请幼儿交流讨论,并说出来。

  4、 归纳阅读内容。

  (1) 教师出示梳子画面,示范从上往下地连点添画梳子的齿,进行竖线描画练习,为幼儿独立活动提供样板。

  (2) 幼儿人手一张描画练习纸,让幼儿进行画竖线做梳子送给长毛狗的活动。

  (3) 教师用一把真的梳子,为长毛狗梳头,并以长毛狗的口吻对大家说:“谢谢你们送给我梳子,你们瞧!现在我的头发很整齐了,谢谢小三班的小朋友!”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是生活在空气中的,空气的流动便成了风;

  2、知道人缺了空气便不能生存,初步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萌发科学探究的热情,获得怀疑和探究的勇气。

  二、活动重难点

  知道空气对人生存的重要性,人缺了空气便不能生存。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没有破损的塑料袋(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准备好)、扇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被风吹的经历,知道风吹在脸上和身上的感觉。

  四、理论依据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和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是判断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指标。首先,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活动前的情绪调动能够使幼儿的主动学习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而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的维系,则是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其次,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首先体现在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进程进行学习,或者说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进程进行学习。另外,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还体现在用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由于幼儿获得的认识不是来自于教师由外向内的传递,而是经过了发生在幼儿自身内部的建构过程,因此它是幼儿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知识经验。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幼儿的经验水平是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起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融入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使教育目标和内容内化为幼儿的需求。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幼儿的探究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三、幼儿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四、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五、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型"。因此,在设计幼儿园科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在这一阶段所具有探究过程的特点,从而使开展的活动能够最大化的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探究。

  五、活动过程

  1、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知道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中。幼儿分组拿着塑料袋往前跑,在跑的过程中使塑料袋里充满空气,然后收紧塑料袋的袋口,塑料袋里鼓鼓的就是空气。

  2、用扇子扇塑料袋,知道空气的流动便成了风。幼儿一手拿着塑料袋,另外一只手拿着扇子,用扇子扇塑料袋,通过观察到塑料袋的摆动,知道风的形成。

  教师向幼儿讲解有关空气与风的形成的关系:

  (1)空气是能够流动的;

  (2)空气的流动便成了风。

  3、通过操作,知道空气是人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幼儿捏住自己的鼻子,通过尝试着不呼吸空气,知道人离开了空气是不能存活的。

  六、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同时注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班教案 篇8

  歌曲:小小鸟

  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和表现休止符,唱出亲切和俏皮的'情绪;

  2、通过玩手指游戏记忆歌词;

  3、积极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

  过程:

  1、玩手指游戏,熟悉歌词;

  (1)教师引发幼儿兴趣:“你们学过小鸟吗?我这儿也有小鸟。”“教师示范用两个手指做小鸟玩游戏,两个手指分别为两只小鸟,可以互相碰、摸、关节活动,前后顺序根据歌词内容决定。”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试着玩手指游戏。(可以尝试与周围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出一个手指做小鸟一起玩。)

  2、学唱歌曲

  (1)教师边玩手指游戏边范唱;

  (2)幼儿自己边玩手指游戏边学唱。(游戏帮助记忆歌词)

  3、结伴游戏:

  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用一个手指做小鸟),边玩边唱歌(强化记忆歌词)

  4、一边完整的唱小小鸟,一边做游戏。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乐》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经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