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6 08:08:1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 基本功训练点(锻炼表达能力)

  看图,想象表达,说句型:我走进秋天的果园,看到( ),闻到( ),听到( )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和朗读,体会秋天的美丽和丰硕,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性形象准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励学生努力提高朗读能力的热情。

  教学策略:根据学生朗读基础较差的情况,把指导自能读书作为重点。在看图观察说话的基础上,激励学生通过自学认识生字,进而能把课文较流利地朗读下来。

  学重难点:根据学生朗读基础较差的情况,把指导自能读书作为重点。难点是背诵,要指导学生掌握按条理背诵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幻灯片(秋景图)布置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间:20xx/9/19

  第 一 课 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谈话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组描绘美丽秋天的词语。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天,品尝收获的喜悦。

  二 看图说话,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 范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画的,体会怎样说话才能最生动。2 鼓励学生自己读一读,解决不认识的生字。3 检查自学情况。读词语、认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词语;从词中抽出生字读一读。用多种方式记生字。4 练习朗读课文。

  四 再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和课文语言的准确。1 师生接读课文,体会这段话的条理。师: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 )学生读出(挂起金黄的灯笼)作者把金黄的梨子比作?依次读出苹果、稻海、高粱,体会作者语言的形象。2 大雁为什么这么说呢?它在夸奖勤劳的人们。板书:收获的季节!点处有播种才有收获的喜悦!3 美读,背诵课文。

  五 拓展练习:画一画秋天的美景或者读一读描绘秋天的诗歌。提供给学生材料《秋阿姨》看图说话,按顺序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听老师读课文,整体感知秋天的美丽。读课文,学词语。认读词语: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说说怎么记生字:图、梨、灯、波、浪、粱、燃、烧、勤、劳。跟老师一起读课文,用接读的方式理解课文。谈自己的理解,体会秋天的美和劳动的关系。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理解背诵。

  第 二 课 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1 认读词语。2 认生字,词语开花练习。

  二 基本功训练多媒体出示秋天的果园图画。引导学生练习说话:秋天的果园真美。我看到( ),听到( ),闻到( )。

  三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四 作业筹备综合实践活动《秋天的礼物》复习生字、词语。说话练习,学习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梨树 挂起 灯笼

  苹果 露出 脸颊

  秋天的图画 稻海 翻起 波浪

  高粱 举起 火把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童、立”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振”、“意欲”、“忽然”的意思。

  2、深入体会“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含义。

  3、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过程:

  课前听音乐、看图片,交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谈话导入。

  1、师:刚才我们聊了同学们看见、听见了什么,这是同学们的“所见”,老师看见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听同学们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这是老师的“所见”。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诗,诗的题目就叫——《所见》。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准“所”的平舌音,再全班齐读。

  3、这首诗是清代一个著名诗人写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袁枚),正音“枚(méi)”。

  (二)新授。

  1、一读:读准字音。

  师:那诗人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2页,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古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注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带读。

  所(suǒ)见(jiàn) 牧(mù)童(tónɡ) 捕(bǔ)鸣(mínɡ)蝉(chán) 闭(bì)口(kǒu)立(lì)

  (2)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

  (3)去掉词、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来认识今天的生字宝宝。男、女赛读。

  所、牧、蝉、捕、闭、立。

  ①所:分析字型,“所”字左边的偏旁是“户”的变形,表示与房屋建筑有关。

  ②牧:与“枚”区别辨认。

  ③蝉:课件展示图片,简单介绍。俗称“知了”,属于昆虫类,雄性的腹部有发声器,会发出叫声。

  ④捕、闭、立:引导学生做相关动作来学习。

  3、二读:读通诗句。师:调皮的生字宝宝回到诗中,你们还会读吗?注意读流利。

  4、三读:读出节奏。师: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节奏感、韵律美,所以,要把古诗读好,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下面听老师读一读。(课件出示:画好节奏线的古诗句。)(点名读、齐读)

  5、联系插图,想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交流,读词,贴生词卡片。如:牧童、黄牛、林、鸣蝉

  (1)“鸣”左边一张口,右边一只鸟,根据字型,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生:鸟叫)这里是指谁叫呢?(生:蝉叫)这就是“鸣蝉”。

  (2)预设学生没有说到“林樾”。师:观察插图,图上还有什么呢?(生:树)找找诗中哪个词有树的意思。(生:林樾)对,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木”,说明与“树木”有关。一棵树叫林吗?密密麻麻的树,一棵挨着一棵,形成了绿色的树荫,这就是“林樾”。

  6、逐句品读,整体感知诗的意境美。

  (1)品读:牧童骑黄牛。

  瞧!一个牧童骑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走来了,这就是—牧童骑黄牛。牧童天天放牛,和牛可亲了。他骑在宽厚的牛背上,摇呀摇,晃呀晃,那感觉怎么样啊?(生:开心、快乐、自在、悠闲)

  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像成小牧童骑在牛背上,读出“骑”牛自在、悠闲的感觉。

  (2)品读:歌声振林樾。

  小牧童骑着黄牛,慢悠悠地走着,走进了什么地方呢?(生:树林里)

  那树林会有什么呢?(生:树、草、花、蜻蜓、蝴蝶)

  看到这样的美景,小牧童的'心情会怎样呢?(生:欢快、高兴)

  多美啊!多舒服啊!小牧童忍不住(生:唱起歌来)

  那歌声怎么样?

  (生:响亮)从诗中哪个词知道他的歌声响亮呢?(生:振)

  这就是—歌声振林樾。请同学们读出歌声的响亮。他的歌声这么响亮,连树上的叶子也听到,它们一片一片把歌声带到更远的地方,歌声在树林间回荡。请同学们再读读,读出歌声的回荡、悠长……

  (3)品读:意欲捕鸣蝉。

  正当小牧童唱得高兴的时候,树林中另一个天才音乐家也高声唱了起来,你们听,它是谁?(生:蝉)

  它的歌声多么得意呀!看看插图,小牧童这时有什么表现呢?(生:呆了、愣住了)

  他为什么发呆呢?(生:被蝉的歌声吸引了)

  他还会想什么呢?(生:想要抓住蝉)

  对,这就是—意欲捕鸣蝉。小牧童非常想捕到这个鸣蝉,请同学们读读,读出想要捕蝉的紧张、急切。

  (4)品读:忽然闭口立。

  牧童想捕到这只蝉,那还能唱歌吗?(生:不能)

  所以他就(生:停止歌唱,闭口立)。

  从唱歌到闭口立,这个动作变化快还是慢呢?(生:快)

  从哪个词看出来?(生:忽然)

  这就是—忽然闭口立,请同学们读读,读出停止歌唱的迅速。

  既然是停止歌唱,我们还要读出安静、无声的感觉。再读读吧。

  7、多可爱的小牧童啊!这一切看在诗人的眼中,于是诗人把一切都写进了诗中,让我们也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吧。接下来,通能老师黑板上的提示,试一试,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呢?(自由背、个人背、全班齐背)

  8、古诗不仅读起好听,唱起也很好听呢!下面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学唱歌曲《所见》吧。

  9、指导书写:立、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写好?要注意什么?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2)看老师写,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书空。

  (3)在自己的田格本上写一写,每字写一行。(教师巡视)

  (三)拓展、链接。

  这首诗的作者袁枚,又叫随园老人。他的作品大多写对日常生活的感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流畅。下面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老师带读)

  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ōu)眠。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语文教案-落花生。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落花生》。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2.学习《亡羊补牢》,理解寓意,懂得当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果早听别人的劝告,损失会更少。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朗读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词,说一说《拔苗助长》的意思。

  二、理解:亡羊补牢

  1、齐读课题

  2、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出示图:说一说那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并记忆字形:叼劝堵悔忠

  引导学生书写生字

  2、学习生词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叼走、后悔、忠告

  学生理解词语,可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理解生词,师相机点拨

  四、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分段朗读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意思完整。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那个人不什么不修羊圈?不修羊圈的`结果是怎样的?修了以后呢?

  4、学生自由讨论,找答案,相互交流看法

  5、汇报讨论结果

  五、全文,指导朗读

  1、全文,揭示寓意

  学生自由讨论:这个养羊人的做法错在哪里?

  2、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后,再朗读

  3、结合实践,说一说这个人在生活中还会存在哪些事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下册教案12-29

语文《跳水》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