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内容通俗易懂。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存时间和地点。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特点。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到了恐龙的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
二、学情分析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在阅读训练的时候,我将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化“名称”,注重“感悟”的做法,力求既不破坏文章生动的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有鲜明的感受。另外,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挖掘文本的隐藏资源,让本没有生命的文字会说话;力求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展开想像走进“恐龙”世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指引学生不断地冲击原有的认知体系,探索新的研究课题。
三、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环境,理解感悟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神往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介绍恐龙的方法进行迁移训练
3、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借助网络,拓展一些常见的恐龙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体悟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
1.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2.学习迁移运用课文描写恐龙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名: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恐龙都有哪些了解呢?
2、小朋友们都喜欢恐龙,请看这些恐龙图片(课件播放),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
(二)精读课文,了解形类:
1、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书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并在名称下面划上横线。
2、交流:你们从书中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
3、请同学们再去读书,这回要求大声朗读,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喜欢它?
4、交流并品读好词佳句。
(三)巩固拓展,练习说话:
1、巩固:以“我是-----龙,……”的句式练习说话。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四)了解恐龙的食性和繁殖特点:
1、这么多的恐龙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都吃些什么呢?你是从课文中哪儿看出来的?请读给大家听。
2、恐龙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你从书上哪个小节看出来的?什么叫卵生?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的?什么叫“破壳而出”?请看图片。
(五)猜解恐龙灭绝谜团: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小朋友。
(六)欣赏短片,激发探知:如此神奇的恐龙,我们如今不能够亲见。如果科学技术让恐龙复活,你愿意吗?(学生看恐龙短片。)
(七)总结深化,练习说话: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谈谈吗?
(八)课后活动:恐龙知识知多少(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2
《能辨颜色的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盲人的手能分辨颜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题。
1、出示卡片,认颜色;继而询问:我们是怎样知道这些颜色呢?(眼睛看的)
2、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人们用眼睛看清周围的事物,分辨事物的颜色、好坏,如果说手也能像眼睛一样分辨物体的颜色,你们会相信吗?然而在巴格达,有一个盲人竟能用手分辨出罐子的黑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同走入课文《能辨颜色的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书,翻到75页,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句,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
老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盲人靠自己的手分辨出罐子的颜色,让人们不由得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盲人的手为什么能分辨出物体的颜色呢?
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认读情况。(课件出示:)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那这个盲人怎么用手摸摸就能辨别出哪个是白罐子,哪个是黑罐子呢?我想请几个同学读读课文,其它同学联系课文想想原因。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指名分段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故事发生在哪?当时天气情况怎样呢?
生: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巴格达一条大街尽头有一个小货摊,摆着许多精致光滑的罐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货主不停地吆喝着,招揽来往的行人。第一自然段。)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在第一自然段下面出示:巴格达一条大街尽头有一个小货摊,摆着许多罐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货主吆喝着招揽来往的行人。)
师:比比看,这两段有何不同?
生:下面的少了“精致光滑的”、“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不停地”。
师:“精致光滑的.罐子”和“罐子”,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生:“精致光滑的罐子”把罐子描写得更加具体了,更加突出了罐子的好,更能吸引顾客。
师:“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这是作者埋下的一个伏笔,等学完课文,我们再来看看它的重要性。
师:“吆喝”是什么意思?
生:大声喊叫。
师:“不停地吆喝”和“吆喝”有何不同?
生:“不停地”写出了货主想把罐子快点卖掉,心情急切。
师:那谁来学货主不停地吆喝?(指名两位同学吆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吆喝声,盲人走过来了,货主是如何向盲人推销他的罐子的?在文
中找一找。
生反馈(课件出示:货主忙做了一番介绍,然后说:“先生,这是巴格达的罐子,我不欺骗你——骗人要受到真主惩罚的!买一个吧,几十个罐子,卖得就剩这几个了。”)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最”、“就”重读。)
师:货主向盲人介绍自己的罐子,除了说自己的罐子非常好之外,还向盲人说明自己诚实无欺,以进一步招引顾客购买。那货主是否真向自己所说的那样诚实无欺?
生:不是。
师:你们从哪看出来的?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生反馈(课件出示:奸诈的货主收下钱,眼珠骨碌一转,把一只白罐子给了
盲人。)
师:如果去掉“奸诈”和“眼珠骨碌一转”,感觉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货主收下钱,把一只白罐子给了盲人。)
(男生读原句,女生读去掉后的。)
生:去掉后感觉货主没那么奸诈了。
师:“眼珠骨碌一转”是什么描写?
生:神态描写。
师:通过货主的这个神态,我们可以知道他正在打坏主意。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自由想像回答)
师:这个货主居然欺骗盲人,他可真不讲诚信,真奸诈啊!那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货主的奸诈、狡猾,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盲人上当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读出文中的原话。
生反馈(课件出示:盲人接过罐子,上下摸了个遍,又伸手摸其余的四个。
摸着摸着,盲人突然高声嚷道:“你这个狡猾的商人,竟欺骗一个双目失明的人!”)
师:盲人接过罐子,上下摸了个遍,又伸手摸其余的四个。他为什么要伸手摸其余四个罐子?
生:盲人在进行比较。(自由回答)
师:从“高声嚷道”,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盲人的心情如何?
生:生气。
师:谁来生气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竟”重读。)
师:这时货主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从文中找出来。
生反馈(课件出示:他想,用手是摸不出颜色来的,便冷笑着说:“给的是黑罐子,你摸错了!”)
师:“冷笑”是什么意思?(指名答)不是发自于内心的假笑,往往是对别人观点表示不赞同和不屑时的表现。
师:货主明明说过他不欺骗盲人,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盲人,他可真不讲诚信,真奸诈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再次感受货主的奸诈。
4、学习五至十一自然段。
师: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生自由想象并反馈。)
师:围观的路人又会议论些什么呢?
(生自由想象并反馈。)
师:他们不光议论,还试探盲人呢,他们怎么试探的?(板书:试探)
生:有人怀疑他是否真是盲人,就握起拳头假装向他眼睛击去。
生:一个青年人灵机一动,故意对盲人说:“先生,你错怪货主了,他给你的是黑罐子,不是白罐子”
师:试探结果如何?
生:结果,盲人没有丝毫反应。他确确实实什么也看不见。
生:“不要用谎言去袒护骗钱坑人的行为!”盲人说,“你们也亲手摸一摸吧!”
师:路人通过亲手触摸明白原因,对伪善的货主充满了厌恶。(板书:厌恶)可他们并没有把原因写出来啊,老师还是不知道盲人是如何用手辨出罐子黑白的?你们知道吗?知道的举手告诉我,满足一下老师的好奇心吧!
生:盲人实际上是通过太阳照射下罐子的不同温度而辨出罐子的黑白颜色。
(课件出示:颜色不同的物体,吸热本领不同。颜色较深的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强,颜色较浅的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较弱。)
(课件出示:巴格达一条大街尽头有一个小货摊,摆着许多精致光滑的罐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货主不停地吆喝着,招揽来往的行人。)
师:我们再回过头看看,老师开始说过“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去掉它,没有了“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盲人还能用手辨出罐子黑白么?
生:不能。
师:所以这个划线部分是万万不能去掉的。
师:学完这篇课文,你能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盲人和货主吗?
生:盲人聪明,货主奸诈。(板书:聪明奸诈)
三、小结。
师:货主再奸诈,也被盲人识破了骗局,这真是一个聪明的盲人,他用生活中的科学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可真了不起!
四、思维拓展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说说你发现的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鸡蛋放醋里会变软;
箱子里的樟脑丸会消失;
背大书包会减轻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聪明的盲人,他善于把科学运用到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肯动脑,肯用心,在生活中善于运用科学知识,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准备搜集各种形状的叶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每一节诗歌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注意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节
1、谁来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大树怎样美?
3、指导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八节
1、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你看的叶子是怎样的?
理解:形态各异:样子各不同。
4、叶子做着怎样的工作?
理解:奉献:贡献。
5、每个季节的叶子是怎样的.?
6、齐读。
(三)学习第九~~~十一节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茁壮:强壮、健壮
葱翠:(草木)青翠
输送:运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3、齐读。
1、出示词语。
2、出示生字。
3、写这些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4、师范写“异、奉”。
5、指导学生描红。
学生读课题。
交流想知道的内容。
交流,指名回答。
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指名学生读第一、二节。
那棵大树很美。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学生练习朗读。
学生分小节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等)
学生交流。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春天:叶子嫩绿,夏天: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天:飘零。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回答。
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齐读。
学生读词语。
学生认读词语。
学生齐读。
学生仔细看。
学生描红练习。
计: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4
《炎帝创市》
一、关于教材。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八单元以“神话传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民间传说和一篇神话故事。这些文章内容具体丰富,情节生动有趣。其中的英雄传奇令人神往,先人的智慧让人赞叹,能有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从中感受到文化艺术的绚丽多彩。
《炎帝创市》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我国古代传说。讲述的是相传炎帝创立了市,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给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故事按炎帝“为什么创市——怎样创市——创市的结果如何”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适宜小学生阅读。
二、关于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设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炎帝创市的故事,感受炎帝关心百姓生活。处处为百姓着想的精神。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积累好词佳句,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学习本课要求会认13个生字,会写的6个生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摆手、兽肉、鼓励、多余、麻烦、反复、比较欣喜。
4、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炎帝创市的经过;难点是感受炎帝关心百姓生活,处处为百姓着想的精神。
三、关于教法。
1、通过谈话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感情,感受炎帝关心百姓生活的。精神品质;
3、采用“读——议——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关于学法。
采用“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感悟理解能力。
五、关于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了解现代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了解山区赶集的交易形式;
3、你想知道山区这种“集市”的交易形式是谁最初创立起来的吗?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帝王叫炎帝,是他创立了“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炎帝创市》这篇课文,来了解炎帝是怎样创市的。
4、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明确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2、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
(1)借助课文里的注音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3、读后想一想议一议:炎帝创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4、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课文第2、3自然段及第4自然段前两句,了解炎帝产生创市想法的缘由。
(1)指导学生朗读文中对话,体会炎帝关心百姓生活的品质。
(2)讨论:炎帝为什么要鼓励大家和别人交换东西?
a、农家:只会种庄稼,不会打猎。捕鱼,一年到头只吃谷物和蔬菜。
b、猎人家:打猎,并用兽肉与农户交换,桌上不仅有兽肉,还有一些谷物和蔬菜。
c、炎帝从中受到启发: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办法!应该鼓励大家都这样做。
2、读课文第。4、5、6自然段,了解炎帝创市的.经过。
(1)读第4自然段后半段,讨论:为了鼓励大家交换,炎帝又想到了什么问题?
麻烦——大家交换就没有积极性。
方便——人们交换的积极性就高。
(如果规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不是方便了吗?)
(2)读第5自然段,讨论:炎帝为什么要把交换的时间定在正午?
a、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对呀,把交换的时间定在正午不是很好吗?
b、这个时刻人们既容易记住,又有充足的时间赶到交换地点,交换后,还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去。
(3)读第6自然段,讨论:炎帝是怎样规定交换地点的?
(经过反复比较,他决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
(4)说说炎帝创市经过,讨论:炎帝是怎样创市的?
(炎帝为了鼓励大家交换产品,围绕“方便”二字,想了很多问题(又想。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反复比较),最终决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这样他为人们创立了“市”。
3、读课文第7自然段,感受市场的热闹场面,体会炎帝创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市场上人们怎样在交换产品?
(2)老百姓为什么觉得生活方便多了?
4、回读第1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非常爱戴炎帝,总结全文。
(1)你喜欢炎帝吗?为什么?(炎帝关心百姓生活,处处为百姓着想。)
(2)总结全文:当了解到农家一年到头,只能吃些谷物和蔬菜时,炎帝心里很难受。当听到猎人说说:“这些东西是我打猎经过一户农家的时候,拿兽肉跟他们换的”,炎帝马上称赞道“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应该鼓励大家读这样做”。为了人们交换产品的方便,炎帝“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反复比较”,“决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集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就会产品”。炎帝就是这样创立了市,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炎帝关心百姓生活,处处为百姓着想精神品质。所以课文开头说“人们非常爱戴他”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拓展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在网上收索有关炎帝的故事读一读。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课文中有许多四字词语,比喻“四面八方”,请你再找出几个来,写在采集本上。
六、关于板书设计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5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 骆(luò)驼(tuo) 连绵(mián)起伏(fú) 若(ruò)隐若现 恰(qià)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6
教材分析:
全文公有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写小海鸥发现一条奇怪的大船后想问个究竟。第2—7自然段通过写小海鸥与水上飞机的对话,写出了水上飞机的种类和主要的作用。第8自然段写水上飞机听到警报后立即前往救援。
学情分析:
水上飞是一种能在水上起飞,也能在水上降落的并能完成特定任务的飞机。水上飞机是受到“飞船”的`启发而发明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水上飞机越来越先进,水上飞机不但可以用于海洋巡逻、反潜战、布雷和海上救援,还可以成为雪上、冰上、泥上、草地上的飞机,用于交通渔业久远及灭火。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迅速“”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哪些词语已经读懂了,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四、再读课文要求:
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1、自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优秀教案7
《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同学展开想象
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身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俺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语文三年级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优秀教案02-28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02-22
三年级的语文优秀教案02-23
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02-22
三年级优秀语文教案01-17
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02-27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02-2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30
优秀的语文教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