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镜泊湖优秀

镜泊湖优秀

时间:2023-11-08 08:01:32 教案 我要投稿

镜泊湖优秀

镜泊湖优秀1

  《镜泊湖的黄昏》阅读原文

  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予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滇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选自《新民晚报》)

  《镜泊湖的黄昏》阅读题目

  1.镜泊湖的黄昏美在哪里?试用文中的几个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⑥段对镜泊湖作了具体介绍,请用短语依次概括各段的内容。

  (   )→(   )→(   )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一句中加粗的“生命的蛋白汁”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中加粗的“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通过对比描写,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并自然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宗旨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跳跃的文字,大胆的想象,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渗入了禅机,从太极、阴阳鱼,到生机、生命态度的慢慢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5.结合本文主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泊湖的黄昏》阅读答案

  1.活泼、生动、宁静、欢畅、辉煌。(也可以用名词性词语回答,如夕阳、波浪、禅机、光粒。答到其中任意三个词语即可)

  2.形成原因 名称沿革 河道特点

  3.(1)散发光晕的夕阳(或“夕阳散发的光晕”)。能给镜泊湖提供生命的能量。能启迪作者思考生命的价值。(答到任意两点即可)(2)强调镜泊湖半弯的夕阳的活力和辉煌,镜泊湖水的清澈和明亮。

  4.B

  5.“略”。无标准答案。可参考下面的要点联系实际来分析:

  (1)要及时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

  (2)保持乐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

  (3)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加以珍惜。

镜泊湖优秀2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pō)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

  (1)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指导读准“消灾弭(mǐ)祸(huò)”“天庭(tíng)”;理解词语“消灾弭祸”。

  (2)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读准字音“倒(dào)”理解词语“耸峙”。

  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

  1.导语:“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齐读:奇观。理解“奇观”的意思。

  2.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4.组织课堂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

  (1)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2)奇在吊水楼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学生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发挥主导作用。估计学生的汇报会这样进行:

  (1)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画一画镜泊湖的风光图,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认为“奇在吊水楼瀑布”的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朵银花”“势如千军万马”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话:“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万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响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样子和气势;配上瀑布录像,音画合成,指导感情朗读。

  (3)认为“奇在地下森林”的学生会认为“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和“林木却欣欣向荣”很神奇。同时会选择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朗读。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深约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荣;指导感情朗读。

  3.诵读积累,比较发现。

  (l)学生自主选择诵读表现的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

  (2)比较这三处奇观有什么不同之处。(湖边峰峦和地下森林的静态与吊水楼瀑布的动态)

  五、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1.导语:学到这里,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关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l)在火山口,怎么会有地下森林?

  (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会结冰?

  (3)镜泊湖和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4)关于镜泊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3.教师引导: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仔细地读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推想解决的。让学生给所提的问题分类:可以通过读书解决的,学生自己仔细读书;需要通过推想才能解决的,先自己推想,后进行讨论。

  六、总结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这篇课文先写了镜泊湖的传说和形成原因,然后重点描写了“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镜泊湖景色、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表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七、拓展延伸

  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搜集、查阅有关镜泊湖的材料,可阅读书刊,也可网上浏览。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交流等形式学习课文。教师从课题引入新课,围绕“奇”在何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山河的壮丽。

镜泊湖优秀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景色形成的条件和景物特点。

  2.让学生体会“奇”在何处。

  3.学习按景物的不同特点,领会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中运用“读一读、说一说、填一填、议一议”四步进行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灵魂”的教学思想,整堂课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课堂上让学生全体参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课题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奇观)

  解释:奇观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提示: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有什么奇观,有哪些景点,各景点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二)讨论

  1.在什么地方?

  2.它是个怎么样的湖?

  3.它有什么奇特的景色?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

  2.说一说

  (1)说说课文中神话故事的梗概。

  (2)神话与现实生活的相同点是什么?这个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3.填一填

  传说中是罗女的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4.议一议

  (1)文章引用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再转入,从传说中怎样表现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传说是红罗女的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三)学习第二、三段。

  1.默读第二、三段

  2.说一说

  (1)这一段的第一句话与下面的两句话有何联系?(总分关系)

  (2)第三自然段中主要内容是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层来写?

  3.填一填

  (1)位于,是因为形成的。因为所以称为。

  (2)景色的最大特点是和,它的自然朴实表现在:除了有精致的别墅外,这里只有的、的、的。它的.奇丽多变表现在:四周,有的、有的,湖心,湖中,美不胜收,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的美。

  4.议一议

  (1)文章从哪几方面描写了景色的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2)第二自然段介绍的什么?第三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景色的什么特点?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说出这一自然段中景点名称、位置、景点奇特的地方。

  (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它与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3)说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瀑布的动态美。

  3.填一填

  吊水楼瀑布奇特的地方是,课文从和两方面写出它的美。

  4.议一议

  课文是怎样描写瀑布气势和美景的?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

  (2)说说本段中各景点名称形成的条件和景物?

  3.填一填

  地下森林是指,它形成的条件有:(1);(2);(3)。地下森林物产丰富,林中有种类繁多的树木,还有和。第五自然段是描写。

  六、小结

  1.体会动静描写手法。

  2.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对的介绍,说明了它的景色极其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赞美之情。

【镜泊湖优秀】相关文章:

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03-10

镜泊湖教案08-26

《镜泊湖奇观》教案01-13

镜泊湖奇观教案03-07

《镜泊湖奇观》教案03-09

《镜泊湖奇观》教案 8篇03-10

《镜泊湖奇观》第二课时教案01-13

(优秀)礼物优秀作文07-16

礼物优秀作文[优秀]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