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1 09:08:2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解决办法:

  1.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制表的方法,并结合讲解,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2.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讲讲、读读、写写、练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能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培养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噹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的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的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一)明确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读课文,第1段老师范读,第2题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段、第6题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

  3.划分断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5.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2)如何分层?

  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6.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阴雨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光彩识天气简表。

  7.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

  8.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复述。

  9.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1)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四)总结、扩展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拟题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阅读课后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互作答案。

  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

  (五)布置作业

  1.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 理解并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的写作手法。

  2. 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4.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设想

  5.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6.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7. 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教学步骤

  一、 介绍作家与作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完成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二、简介文体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简言之,散文诗就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散文化了的诗,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诗的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

  三、范读课文

  [一]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

  1、注意字音

  2、思考画面应怎样切分

  [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学生基本答出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层次划分:

  (一)(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

  (二)(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

  (三)(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二]齐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

  四、研讨课文

  [一]讲析第一幅画面

  指名朗读,思考:

  1. 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

  明确:环境恶劣;海燕矫健、勇猛,藐视恶劣环境,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 其它海鸟表现怎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二]讲析第二幅画面

  默读并思考:

  1.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更险恶;这样写突出斗争更险恶。

  2.哪些词语突出了险恶的环境?(动词、形容词)海燕较前有何变化?(见板书设计)

  [三]讲析第三幅画面

  齐读,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见板书设计)

  五、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

  [一]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说明]海燕、暴风雨、大海的象征意义是让学生明确的重点;其他事物的象征内容,学生若理解有困难,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二]关于象征写法。

  1. 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与比喻、拟人混淆。象征是一中表现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赋予事物一定意义,对托义之物须做细致描写和刻画,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写有刻画。

  2. 象征的作用:

  (1)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六、 归纳《海燕》的写作手法:

  1.对比、烘托的手法

  2.象征手法

语文教案 篇3

  《语文乐园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特点,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写得工整、匀称。

  2、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学会写日记、将自己平时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随时记下来。

  3、教育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和陌生人一起走,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一个新字”的有趣练习中,感悟到汉字“利用熟字加偏旁”的特点,并提高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的能力。

  2、通过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继续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三、教学难点

  在学习“强强的日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正确格式写一篇日记,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学生规范字典。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祖国的语言非常丰富,汉字也十分有趣。在学习中,我们要根据汉字的特点,掌握汉字的规律,更好地学好汉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汉字”。

  (二)学习讨论

  1、看板书,请同学们观察,从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议论。(每组第一个字都是独体字,每个字都加上不同偏旁组成一串新字)

  3、认认读读。

  (1)给每组第一个字注上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老师帮助注意)

  (2)在小组内认读其他字。(学生互教互学)字音相同的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叫形近字。还有的音节相同,只是声调有变化,要读准字音。

  (3)比比说说。

  想想这些字的字形和字义有什么联系。

  例如:“清”字的意思是指(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可以组成“清水”,与水有关,因此“清”是三点水旁。

  (4)你能照样子试着写出几组熟字加偏旁的有趣汉字吗?

  例:也—他她地池

  (三)写字练习。

  1、演示电脑课件,认读字字板上的字。(个人读、齐读)

  2、观察字形,看看是什么结构,应该怎样把字写匀称。

  (1)小组讨论:“访、妈、情”三个字是左右结构,“芳、菜、骂”三个字是上下结构。

  (2)运用课件或板书,展示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观看后,总结书写规则和书写方法。

  左右结构的字,要先写左,后写右,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的字,要先上后下,写时注意上小下大。

  3、照样子,在书上田字格中先描写,然后独立写好每个字,注意工整规范。

  第二课时

  (一)讲明本节课的内容。

  1、阅读欣赏。

  2、语文生活。

  (二)出示图片,以图激趣。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是一朵美丽的太阳花。请同学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太阳花的。

  (三)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四)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粉、含、晒、傍、紫”五个字。

  1、让学生再从文中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字,如“嫩、越、汁、极”等,利用音序查字法查一查。

  2、每组议论的结果,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五)边读边悟,进行交流。

  1、说说这种花为什么叫“太阳花”。

  (1)自己借助拼音小声读文。

  (2)想一想为什么叫“太阳花”。

  (3)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4)汇报交流“为什么叫太阳花”。

  2、你喜欢太阳花吗?为什么?

  3、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六)演示课件《面对陌生人》

  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宁宁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陌生的叔叔要和他一起走,宁宁不该跟那个叔叔一起去呢?你要是宁宁,你会怎么办?怎么说?”

  2、分组表演。

  3、推荐同学在全班表演,交流摆脱陌生人的好办法。

  (七)提高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各抒己见:“为什么不跟陌生人一起走?”(提高警惕性,严防上当受骗)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阅读过许多种体裁的文章,如:儿歌,古诗等。今天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新的`写作形式。请看电脑课件(或投影)。

  (二)个人自读,初步感知。

  阅读强强的日记。

  (三)边学边议,弄懂内容。

  1、强强的日记中写了些什么?(日记中写出了时间、天气,还记录了强强做了什么)

  2、指名读日记内容,明白强强的日记写了什么。

  共有两句话,分别读一读,想想写的是什么。

  第一句写的是今天下午,强强和小朋友踢足球,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第二句写的是强强的心情。

  (四)提出质疑,全班讨论“为什么要写日记”。

  (五)教师重点说明。

  日记就是一日一记。具体地说,就是把一天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真实地记录下来。要写好日记就要做生活有心人,学会观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一定要说真话,写真事。篇幅的长短不限。希望同学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天天坚持记,有利于个人成长和进步。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正确。每篇日记的第一行靠右边要写上“年、月、日”,在第二行(第一行“年、月、日”的下面)写上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三行开头空两格后开始写正文。

  (六)分小组,说说自己想写什么。

  (七)练习写日记。

  学习强强的日记,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八)写完后,可与伙伴交流个人习作体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章美点赏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获得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感受春酒之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家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拉近师生关系进入,引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发现美

  读《春酒》,我发现了____________美,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

  1、出示:读《春酒》,我发现了____________美。

  2、交流,穿插朗读、引导。

  3、介绍琦君的经历。

  三、表达美

  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之美;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亲如一家,其乐融融的人情之美;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写

  1、出示: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之美;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人情之美;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并交流。

  四、结束语

  (出示教师读《春酒》后写下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

  说明:

  简短交流,融洽感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文章有很多的美点,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体验。这样的设计有很大的开放度,又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联系语境,培养思考力、表达力和朗读能力。落实教学目标,落实重点难点。

  以此为窗口了解琦君作品的内容特点,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对琦君作品的关注。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丰富积累。

  提升理解,留下回味,以期“余音绕梁”。

语文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七”的五个栏目共安排了六项内容。“语海畅游”安排的是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源,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并认读带有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几个汉字,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填写量词,懂得数量词的使用。“积少成多”要求读、背古诗《墨梅》,进行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阅读平台”要求阅读的短文是《路边的橡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环保意识。“能说会道”栏目紧密结合单元专题内容,设计了“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的话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口语交际能力。“笔下生辉”安排了“听声音写作文”的训练,要求学生听声音展开想象,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读、思、议、写的过程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拓展知识面,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不同来源和含义,正确使用数量词,增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淀。

  2.读背古诗《墨梅》,积累语言。

  3.阅读短文,继续掌握抓住具体语句体会人物心情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及作文修改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具准备】

  广字旁和病字旁演变过程的挂图;植物过冬的有关资料;几种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如脚步声、打篮球的声音、鞭炮的声音、下雨的声音)的录音。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分项训练

  (一)“语海畅游”

  1.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由来和含义。

  (1)出示广字旁演变的挂图,学生观察、想象、猜意思。

  (2)出示病字旁演变的挂图,学生观察、想象、猜意思。

  (3)学生自读课本中的文字说明,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来源和含义。

  (4)学生读“村庄、疾病”等词语,口头说说对词中这些带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的字义的理解,体会它们与偏旁的关系。

  (5)再说一些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加深理解。

  2.量词的填写。

  (1)学生独立读一读,填一填。

  (2)同桌交流,全班互动,在多种答案中选择最准确的.量词填空:

  a.有多种填法的,如:一(幅、张)图画 一(棵、株)松树 一(片、方)净土 一(颗、碟)豌豆

  b.容易犯错(与方言表达有关)的有:一(只)汽车 一(个)豌豆 一(支)斧子 一(个)气味 一(只)眼镜

  (3)告诉学生所填的词都是表示事物单位的词,这些词经常与数词一起用。

  (二)“积少成多”——读背古诗《墨梅》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把古诗读正确、通顺。

  (2)教师简介作者王冕(元代诗人、画家),解释题目“墨梅”的意思。

  (3)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小组里说说。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结合释疑,帮助学生感悟诗人通过歌颂墨梅,表现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清高品格和坚贞气节。

  (5)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三)“阅读平台”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阅读短文《路边的橡树》

  (1)自由轻声读短文,想想短文围绕橡树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短文,交流读后的感受。(抓住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体会人们行为的高尚。)

  (3)再读短文,让学生联系短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4)齐读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

  (课前活动: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它们更好地过冬。如果自己不知道,就去请教长辈,或者从书报、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一、创设情境,提出话题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到花草树木在严寒的冬天会受到风、霜、雨、雪的摧残,需要人们的保护。

  2.揭示话题——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

  二、结合搜集的信息,训练交际

  1.联系生活,结合搜集到的知识,讨论交流:花草树木是怎样过冬的?怎样才能使它们更好地过冬?

  (1)把自己知道的在小组里与同学说说,小组推选代表,综合大家的发言,准备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同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看法或提出疑问,教师适时把同学之间的互动引向深入,注意学生发言的规范,体现交际的互动性。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为了让花草树木更好地过冬,你打算为它们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三、学以致用,融入生活

  1.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让花草树木过冬的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唤起人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为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使它们能够好好过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听声音写作文

  (课前准备:注意倾听身边的声音,真切感受不同声音的不同特点,及同一种声音的前后变化。)

  一、多角度启发回忆

  1.播放几种声音的录音(如雷雨声、门铃声、公鸡啼鸣声、汽车喇叭声等),师生聊一聊:听到了什么(模拟声音)?是什么声音(猜)?为什么说是这种声音(联系生活)?

  2.回忆生活,学一学、说一说各种声音,包括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人为的声音、机器的声音等等。

  二、多层次指导表达

  1.师生、生生互动说具体:自己最熟悉的声音是什么?这种声音为什么会是自己最熟悉的声音?从声音中你知道或想到什么?

  2.动手写: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把自己写的作文在小组里读一读,组员之间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些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哪些地方还要进一步说明白、说具体。

  4.集体交流,赏一赏: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篇习作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欣赏好的写法、好的词句语段,提出修改意见。

  三、学生读、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备课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