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1 10:05:3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实用【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2、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一种美化环境的花卉,知道要爱护花卉。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菊花课件。

  2、每组一盆菊花。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

  活动难点:

  能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知道爱护花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变黄、掉下来、有好多水果)

  师:秋天里还有漂亮的花。

  二、播放《秋天的菊花课件》,激发幼儿观察菊花的兴趣。

  师出示PPT课件这是什么花?(菊花)

  这些菊花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子呢?

  三、幼儿自由感知、观察菊花。

  1、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菊花,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幼儿自由地观赏菊花盆景,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2、师:菊花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有哪些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3、让幼儿交流之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菊花。

  四、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发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闻等多种感官有序地观察菊花。

  1、师: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颜色?(各种各样)

  2、师:菊花的花朵像什么?(像豆芽、卷曲的头发、燃放的烟花、萝卜丝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没有谁闻过菊花有什么气味呢?

  3、教师请幼儿闻一闻。

  4、师:菊花除了长有花朵外,你还发现长有什么?(叶子)

  5、师:菊花的叶子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6、请幼儿观察叶子的颜色,并用手去摸一摸。

  7、教师: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发现。

  五、给幼儿介绍菊花的用途。

  教师:菊花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可以用菊花泡茶喝。清明节黄菊花和白菊花祭祀亲人、菊花茶饮料

  六、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花卉,知道要关心、爱护花卉。

  教师:菊花美不美?我们该怎么去保护它呢?(花儿好看我不摘)

  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

  活动反思:

  一次教学设计,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就象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有些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观看菊花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摸摸、闻闻、说说,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缺乏经验。因此,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课前告知家长,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这样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讲述更积极,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爱,发展孩子动手能力。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分享、参与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大胆操作、积极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玩中积极探究调制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尝试记录。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吹过泡泡。

  2、材料准备:一瓶调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洁精、盐、洗衣粉、面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肥皂水、擦手抹布、记录表、粉笔、黑板。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户外草坪。

  活动过程:

  1、出示调好的泡泡水,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相互讨论。

  “你准备怎样调泡泡水”?

  3、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探索与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参与指导。

  问题:哪些原料能够调出泡泡水呢?

  重点指导:

  (1)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尝试区分哪些材料能调出泡泡水,并作好记录。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不乱撒泡泡水,不将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头上,不争抢工具。

  4、幼儿汇报吹泡泡的发现。

  讨论:你用哪些原料调出了泡泡水?怎样调的?你还有什么发现?

  5、集体游戏:吹泡泡比赛。

  6、活动延伸:幼儿自由在户外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黑色水彩笔、装有橙色颜料的颜料盒、面条(邹纹纸做)横纹路与竖纹路粘帖在筷子上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撕面条

  师:点心店的面条做完了。想想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做面条?(幼儿表述:撕面条、橡皮泥等)

  师总结:对啊,我们还可以用纸来撕面条。(出示纸)

  师:那好,让我们一起来撕面条吧?(幼儿撕面条)(第一次撕)

  交流评价:你是怎么撕面条的?(幼儿表述)

  师:他撕出来的面条是怎么样的?(其他幼儿表述)

  将表述幼儿的纸展现出来(视屏投影仪),幼儿观察表述纸的特点:纹路是竖的,朝一个面。

  再介绍另一幼儿撕的面条,你是怎么撕的?你撕出来的面条是怎么样的?

  对比发现:两个纸的纹路(视屏投影仪)(一个横、一个竖)

  师总结(同时出示撕纸记录纸):按横纹路撕,面条会又细又长;而按竖的来撕,却不容易撕。

  师同时边讲边在记录纸上用打勾来表示。

  二、幼儿撕面条(第二次撕),体验成功。

  师:我们再来按横纹路的方法来撕面条吧,看看能不能撕得又细又长。

  三、煮面条

  面条撕好了,我们一起来煮面条吧。在煮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纸。

  幼儿交流记录纸的意思?

  出示用小棒挂起来的面条(一个筷子上粘帖上横纹路与竖纹路的两种面条。)

  幼儿猜测表述:哪种纹路的`面条放进水里吸水会更快一点?(随幼儿的猜测师记录。用打勾表示)

  幼儿操作,观察后放入水中的变化。幼儿5个人一组操作(先猜测记录,后观察后再操作记录)

  幼儿煮面条

  师幼验证操作,并在视屏投影仪上展示结果。

  师:面条吸水后,有什么新发现?(幼儿表述:颜色变红;一样大小的面条,横纹路的变长)

  师总结:原来皱纹纸有这么多的秘密,吸水的速度不一样。

  四、带好面条,去娃娃家煮面

科学教案 篇4

  主要领域

  科学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语言、美术

  萌发热爱海洋的情感

  了解海洋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海洋及水质污染的影响

  难点: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了解

  物质准备:课件、磁带、有关水质污染的新闻剪报、各种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神秘的海底世界

  1.幼儿自由议论,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观看有关海洋的课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听录音带“海洋里的声音”,并尝试分辨鲸鱼、海豚和海狮所发出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

  1.通过新闻剪报,让幼儿了解海洋污染对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危害。

  2.幼儿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讨如何减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门河边实地观察水源的.生态环境,嗅嗅河水所发出的气味,观看垃圾船打捞河面垃圾的过程。

  三、结束部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改善海洋水质污染活动。

  2.设计保护海洋的宣传单、宣传口号。

  【延伸活动】

  上街向行人派发宣传单,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神秘的海底世界、神秘的海洋生物对幼儿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为了增加幼儿对海底世界的感性认识,在开始上课时,让幼儿观看课件、聆听录音带,使幼儿对海底世界有了初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剪报使幼儿知道海洋污染的危害,并利用对幼儿园附近海门河的实地观察,了解水质污染的严重性,从而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全班师生同心协力、共同写信、设计宣传单及口号,将保护水质化为实际行动,延伸活动更加深化了这一行动。

  二、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以“神秘的海底世界”、“水质污染的危害”以及“我们是环保小卫士”三个环节贯穿展开,再一层层渐次深入,充分调动了大班孩子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使幼儿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感受海底世界,丰富了海洋生物知识,激发幼儿产生热爱海洋的情感。通过实地观察海门河污染情况,使幼儿直观地了解水质污染的不良后果,以及海洋污染的原因。在最后的环节中幼儿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海洋,呼吁大家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幼儿能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活动重点:

  幼儿感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活动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实验感知水的三态变化,而不是教师直接口述给幼儿这个概念。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热水壶一个、凉玻璃片、装有热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块冰、图表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数1.2.3把它请出来好吗?

  2、出示冰块,感知,讨论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感知,教师启发式的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啊?

  (2)讨论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3)小朋友,那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

  3、观察和实验

  实验一:

  教师将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幼儿仔细的观察,之后教师再出示相应的图表一。

  提问:(1)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什么了?

  (2)那水和水蒸气一样吗?

  (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啊?

  实验二:

  在热水杯上放块凉玻璃片,幼儿再观察,并出示图表二。

  提问:(1)小朋友,老师在热水杯上放了一块凉玻璃片,你们仔细地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2)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小水滴呢?

  实验三:

  幼儿分组实验,自己操作教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块冰,幼儿自己操作,感知观察,动手体验探究的乐趣。出示图表三。

  4、听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提问:(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水蒸气)(2)水蒸气在天空遇到冷变成了什么?(小水滴)(3)小水滴遇冷变成了什么?(雨,雪)(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地)5、看水的三态循环图加深幼儿对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的了解。

  活动延伸:

  游戏:集体游戏《我是一滴快乐的小水滴》把自己化作水滴以游戏的的形式巩固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题目:

  《小小染衣坊》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染料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洋葱皮、咖啡渣、红茶渣、绿茶渣各若干,锅、网勺、橡胶手套、敞口盘、明矾水、白色小手绢(幼儿人手一块)、白色T恤衫(幼儿人手一件)。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看一看:盘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

  (1)是洋葱和茶叶渣。

  (2)是咖啡渣、茶叶渣和洋葱皮。

  (3)妈妈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选择实验物(咖啡渣、绿茶渣、红茶渣、洋葱皮),将其放人锅中煮沸。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现在锅里的水比刚才更深了。

  (2)洋葱皮水煮成咖啡色。

  (3)红茶渣煮的水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4)水的颜色变黑了。

  试一试:给手绢染色。

  介绍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还需要稀释过的明矾水。

  (1)我们把锅里的染料水,过滤出来以后,再染手绢。

  (2)先把手绢放进染料里浸湿,绞干水分后,浸入明矾水中。再从明矾水中捞出手绢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复三次。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我的手绢变红了。

  (2)我的手绢颜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绢颜色变了一点点。

  (4)我的手绢变成黄颜色了。

  讨论分析。

  在染手绢的过程中,哪种材料最容易着色?

  (1)洋葱皮煮的染料,最容易着色。

  (2)茶叶渣煮的染料,能让手绢变黄。

  (3)咖啡渣煮的染料,几乎看不出来。

  六、注意事项:

  1.材料使用时需要煮沸,因此,适合小组进行,以保证活动安全进行。

  2.教师在明矾水的配制时要注意,明矾重量约为织物重量的10%。

  七、拓展性方案线索:

  1.把植物性材料的收集记录填在表格里。

  植物性材料 西红柿 西红柿 其它

  加工方式

  染色结果

  (幼儿用图画表示)

  2.对材料加工方式的创新。

  让幼儿自己讨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染料水,并通过实验,体会加工方式的可行性,记录在表格中。

  3.对染色结果进行记录。

  让幼儿对可以染色的材料进行颜色记录,对不能染色的画“×”表示。

  八、背景资料:

  染料和颜料都是用来着色的物质。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染料的使用也特别早。我国在三千年前已经学会了从蓝靛草、苗草根和紫草里得到蓝色、绦红和赤紫色等染料。从植物中提取的.染料,色彩非常优雅柔和。在日常生活中,可作染料的东西很多,如茶叶渣、苹果皮、洋葱皮等。有时我们为了使染色效果更持久、牢固,在染制过程中,加入“媒染剂”,如明矾、硫酸亚铁等。

  活动点评:

  此活动是利用植物染料给白色棉织物着色的活动,这里既要制作染料,又要用制作好的染料染T恤衫和手绢,这是幼儿喜欢参与的一项活动。通过活动幼儿可感知染料可以从废弃的植物中提取。该活动目标确定恰当,题目有新意,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从活动过程看,引题自然。教师从茶叶渣、洋葱皮等物引出做染料的想法、,并引导幼儿一步步完成制染料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既是副导者,又是参与者,整个活动幼儿与教师共同制作染料和探究颜色的变化,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最后请幼儿对其他蔬菜或水果的颜色提取进行实验和对比。

  对实验过程的安排提出以下建议:

  1.幼儿制作染料的过程要具体,怎样用植物渣制出染料的步骤要交代清楚。

  2.将实验物放人锅内煮沸及放人明矾水中的过程主要由教师操作,实验物煮前和煮后的颜色变化可由幼儿做记录并进行对比。

  3.用制作好的染料给手绢或T恤衫上色,这一活动应该是幼儿最高兴参与的活动。可激发幼儿的想像力,用各种方法染出各种图案,再把它装饰一下就是一件好看的工艺品。

  4.“小小染衣坊”题目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染坊的设施,二是染衣坊里染衣服的着色过程,题目可改成“我用自制的染料染手帕”。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