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学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作者为什么以书为侣。
2、学习作者良好的读书习惯,爱读书多读书。
3、激发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要求
1、理解作者物不释卷的原因,学习作者良好的读书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三、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手不释卷。
四、教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述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书为侣”?学习生字新词。
一、谈话释题,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何为“侣”?你对课题是怎样理解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
2、阅读后,同桌相互出题,检测阅读效果。
作者的`假设是什么?他选择的是什么?
为什么他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一百遍?
作者是怎样进行阅读的?
3、课文围绕题目,讲述了哪些内容?
三、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四、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为了终身读书人
1.“唯一而且最重要的”。
高度认同《朗读手册》。下面是一些深深打动我的句子及统计数据。虽然他说的是美国的事情。但本质意义上的教育问题是无国界的。吉姆·崔利斯当年所操心的,就是中国目前所遭遇的。
几乎在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中,老师都定期地给学生们朗读。(第7页)
82%的受刑人员都是辍学的学生。
低识字率阶层中的受刑人员,是一般人中受刑人员的两倍。
60%的受刑人员是文盲。
63%的受刑人员是累犯。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辍学离校呢?因为他们不会阅读——这影响到成绩单。改变毕业率,就改变了入狱率,也就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风气。一个国家的高中毕业率愈高,入狱人口就愈少。
因此,由常识可知,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消灭它们。(第16页)
学校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第18页)
全世界最好的准备学力测验的方法就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床边读书给孩子听。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个美好的经历,他们就会开始自己阅读。(第25页)
我们要向广告商学习,采用他们的诀窍,销售一种名叫“阅读”的商品。(第28页)
吉姆·崔利斯以为:为了孩子成为终身读书人,为了让更多的美国公民成为“阅读”这一特殊商品的终身消费者,朗读是最好的广告——“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活动”。
2.诵读,对语言敏感的葆有和培养。
为了推销“阅读”这一特殊产品,如果朗读是广告的话,那么诵读,经典诵读,无疑是广告中的精品。
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
如果自然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知足的话语,江河就不去寻找大海,冬天就不会变成春天。如果她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吝啬的话语,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呼吸到空气呢?
这是纪伯伦的《沙与沫》。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
白鹭对乌鸦。
村前种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这是亲近母语经典诵读教材里的“晨读对韵”篇。
各位听了是否动心,是否有立刻去读去诵的冲动?如果有,恭喜自己,因为你对语言还保有一份敏感,而对于语言的敏感,乃是教师必备的第一职业素养。
儿童对语言是天生敏感的,是这种敏感引导着他学会了听懂话语,学会说话,是这种敏感性使他迫切要求成人为他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尽量新鲜尽量丰富尽量美好的母语的滋养。所以,如果我对语言还存有一份敏感,既说明是拥有起码的教育学素养,也是我童心犹在的证明,我的精神食欲还很强健的证明,我的生命力依然青葱茁壮的证明。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
二、日有所诵,对天赋之门的叩启
1.具体做法。
连续性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我们今天的教育行动,既要着眼于孩子的过去,也要着眼于孩子的将来。这样我们的活动才有可能是完整的有效的。鉴于这一原则,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在过去三年来做的事情。
每天10分钟,习惯成自然;连续反复的活动,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新编365夜儿歌》《儿童诗歌100首》《神奇的窗子》《用绳子牵着的月亮》。现在是三年级下学期,我们现在才开始让孩子背唐诗:“3+2”,每周三首唐绝句,两段泰戈尔《飞鸟集》。宋词啦、元曲啦、世说新语啦、语选啦……还有泰戈尔、纪伯伦我们都会背到的。
这是一道缓坡。正因为是缓坡,才能让孩子爬得高,行得远。
2.诵读的好处。
(1)还母语教学以简单朴实,还童年以轻松快乐。
基本取消家庭书面作业。还在一年级,我的语文课,除了识字、写字,全做朗读指导。组词、造句,从来不做。为什么能够这样?是日有所诵让我们师生有恃无恐。
诵读和教学的良性循环为什么能够实现?因为我们给孩子的诵读材料是童趣盎然、浅显好玩的。如果背诵材料是远离儿童趣味和儿童生活的,是艰深晦涩的,就好比在他们刚能喝奶的.时候,让他们啃骨头,这样做只能让他们对食物充满恐惧。
(2)深层阅读实现修身养性。
诵读就是深层阅读。背不下,不是因为头脑笨,而是因为心不静,不够聚精会神。既然非用心不能记诵,那么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光有智商是靠不住的。什么叫智慧,就是对应当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专心致志。背诵就是炼心,就是修戒定慧,就是培养聚精会神的能力。当他聚精会神,他便融入对象,吸取对象,成为对象。就这样兴致盎然地一路背下来,或早或迟,或深或浅,所读所诵,都将内化为他们的精神气质。
三、诵读的力量来自哪里
1.语言是物质环境。
借着诵读,反复作用于儿童眼睛、耳朵、大脑、心灵的是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力量何以如此强大?因为语言是一种物质环境。
因为语言代表着为了社会生活的利益经过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质环境——在变成社会工具时,物质的东西已丧失它们原来的特征——所以,和其他工具比较起来,语言应起更大的作用。通过语言,我们间接地参与过去人类的经验,因而拓宽并丰富了目前的经验,使我们能运用符号和想象去期待种种情境。语言能用无数方法把记录社会结果和预示社会前景的意义凝缩起来。自由参与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识字和未受过教育几乎成为同义词。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儿童认知的特点是心灵对于环境的吸收。
为什么物质环境的作用如此强大?因为儿童认知就是心灵对于环境的吸收。
6岁以后的学习,越来越多的是有意识的学习,是用头脑学习。
6岁以前的学习,更多是无意识的学习,是心灵从环境中汲取生长必需的阳光和雨露。声、色、光、形的刺激,苦与乐,爱与痛的体验,尤其是母语源源不断的滋养,与他成长中的小小的躯体发生了奇妙的精神化学反应,知识和体验,不仅进入他的大脑,而且促成大脑的发育。3~6岁,儿童开始对经历的事情有所记忆。3~6岁的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词汇爆发期。这个时候,孩子对于母语的吸收能力是异乎寻常的旺盛。新鲜丰富的语言就是滋养大脑和心灵的新鲜丰富的营养,仅仅日常生活语言是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对于母语的需要的——怎么办?大手小手同捧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起来、诵起来。
3.环境越温馨,吸收越充分。
环境温馨的意思是指诵读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这样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来说就是温馨的亲切的。儿童在阅读材料中的地位,就是儿童感知到的自己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地位。一定是让孩子们在其中能够读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否则就是纯粹的灌输和压迫。大脑过早成为容器,所学的东西只是儿童生命的填充物。
人生是分阶段的,下一阶段的充分发展,都必以前一阶段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现在是过去的未来,未来是正在到来的现在。眼睛盯着未来的人,其未来恰是虚无的,因为当现在的意义遭漠视,未来所立足的地面也塌陷了。反过来,唯有现在丰富、生动、连贯地展开,人才可能真真实实地拥有鲜活而美好的未来。
最初的诵读,一定要是“有我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是对儿童的呵护,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儿童来说,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否快乐、是否因此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否则,我们所做,和前辈好不容易废除的私塾,和害得中国落后挨打的封建教育有什么不同?
四、结束语
儿童是世界的希望。
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营养,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既是强健儿童的骨骼,也是丰满他们的血肉。既是给他们打造坚固的船体,也是为他们扬起漂亮的风帆。
本着教育的良知,本着对孩子的热爱,本着对幸福人生、清明世界及美好未来的向往,让我们携起孩子幼小的手,回到童年,回到母语温暖的怀抱,回到生命应有的完整圆润,健康美丽。
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让我们期待,让我们行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山、石”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我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愿意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前两课学习的生字)生字朋友认识的越多我们的本领就越大,你们愿意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好,这节课我就在给大家介绍5位新朋友。
二、整体感知。
打开识字第三课,看看这课一共有几幅图,我们要认识几位生字朋友?借助拼音叫一叫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
三、学习生字。
(一)识记。
1、学习:山。
(1)出示图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用图画引出“山”的象形字,进一步认识生字“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2)出示小朋友爬山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山”字呢?“山”共有几笔?课件演示按笔画记字形,同时认识新笔画“竖折”。(学生伸出小手和课件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
2、学习:石。
(1)看图认识“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石”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3、学习:土。
(1)看图认识“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4、学习:田。
(1)看图认识“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田”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5、学习:人。
(1)看图认识“人”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人”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课中休息:找朋友
(二)指导书写。
1、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观察后,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
山: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到下半格的中间靠上一点收笔。
第二笔“竖折”,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下边一点,注意竖短折长。
第三笔“竖”,起笔比第二笔竖折的“竖”略微高一点,要写对称。
石:第一笔是“横”,起笔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写,横不要太长。
第二笔“撇”,起笔在横中间偏左一点写,注意不要出头。
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第四笔“横折”的“横”靠近横中线,注意“口”不要写得太宽。
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土:上边是十,“横”要写短,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横上边的竖和下边的竖应一样长。最后一笔“横”稍微长一点。
3、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
4、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个。
5、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石”字,教师范写,具体指导。
6、学生照书上范字把每个生字再写一遍,写后评一评。
四、练习。
课件演示:数笔画。
五、小结。
六、作业。
写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说明
本次综合可以看做是本主题单位学习后的一次总结汇报和综合实践活动。前面主题单元的教学中,第一课都有对本次活动的铺垫。如搜集了关于地球资源、鸟类生存状态、绿色工程、身边的环保小事等资料,积累了相关的词语,句段和表达方式。这次综合活动即可以组织成一堂环保主题的班队会和一次设计创办,环保宣传报的竞赛。
教学目标
1、开展系列环保活动,提高认识、增强实践能力。
2、通过阅读及系列环保活动,体会环保的重要性与责任感。
3、激发学生由环保意识转为参与环保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开展系列环保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倾听家园的呼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完成《综合活动》,开展有关环保的一系列活动。
二、完成《综合活动》,提高认识。
㈠走进家园。
1、展示交流:小小导游介绍自已知道的名山大川的优美景色和生态环境。并展示与大自然交朋友的图片,照片等资料。
2、简要说明:小小博士介绍鸟儿的生活习性方面的趣闻和鸟儿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㈡倾听家园的呼唤。
1、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空气、河流、绿树等所遭到的人为破坏与污染。
2、展示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鸟类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
㈢身过的环保小事。
1、引发讨论:说说该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动手保护我们的家园?
2、以小组接力的形式,每人写一件我们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环保小事,然后全班交流。
3、把全班学生写出的环保小事整理成环保行为规范,在教室内张贴。
㈣筹办环保宣传栏。
1、讨论宣传栏标题。
2、小组内合作讨论确定宣传栏的.内容,汇集、资料、设计版式。
3、学生汇集准备的资料,确定讨论后的版式方案。
4、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
三、总结活动评价。
对各组的环保宣传报张贴进行展示、评比。
四、课外延伸。
每人出一张环保宣传的手抄报。
五、布置作业。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
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2)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
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
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姿态各异的奇石,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找出各节中概括节意的句子,了解并体会各节是如何围绕概括句写具体的。
3.掌握本课15个生字,积累课后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10个。
4.学习用“每当……就……”的句式造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节。
教学重点:
读懂每一节意思,了解怎样围绕中心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认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段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2.师用曲线划出“黄山风景区”。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请你来谈谈。
3.师介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1)“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
3.理解“奇特”
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
板书:奇特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
4.板书课题:
15、黄山奇石
(奇特)
二、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用“——”划出,交流
板书:仙桃石
猴子观海
15.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
(奇特)五老奔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四、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
2.标序号,读通课文;
3.完成课后2、3题。
检查自学:
1.注意“状”和“琴”的写法。
2.“形”和“雄”的部首(右边)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课后2、3题。
“每当……时候……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
五、熟读课文,理解第一节
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交流:
第一句:地理位置。
第二句:写山上多奇石,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通过想象和联想,给它们起了一些有趣的名字。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
3.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词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5人分节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2.交流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15.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
(奇特)五老奔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二、学习课文
(一)第二节“仙桃石”
让我们来读懂这一节的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弄清
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讨论理解:仙桃石奇特在哪里?请你用曲线划出有关词句。
归纳板书:
①形状像桃子;
②巨大;
③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
④险,“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
⑤牢,尽管它与下面的山石接触面很小,但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
3.在引读和提问中理解:
看到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就会使人想象到——(它似乎……落地太快)。因为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石盘子)。因此第2、3两句是作者的想象。
第3句是什么关系的句式?(因果)通过想象将“仙桃石”神化的两个词是——(似乎、也许),突出了仙桃石的奇,也使文章生动有趣。
(继续读)尽管——(这样……)还是——(牢牢……)。这组关联词是什么关系的句式?(转折)进一步写出了“仙桃石”之奇。其中的`“这样”就是指——(只有……石盘子)。
4.齐读并小结:我们通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懂了第二节,了解了仙桃石是块奇特的石头。
(二)第三节
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三节,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
交流板书:形象逼真
2.再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一动不动,蹲,仿佛在观看)——拟人手法。
(三)第四节
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第四节。
1.首先请自读,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
板书:特别有趣
2.再读,请你用曲线划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在哪儿的句子。交流。
3.这写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你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和“五老”神态、心情的词。自读体会。
4.引读:
“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每当……啼叫),可是,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走来)。原来“金鸡”和“五老”是同一山顶上的一组大石头。
同一组石头为什么会有两个有趣的名字?书上哪句话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板书:变)
小结:同一组石头,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却不一样,真是特别有趣。
5.齐读第4节
(四)第五节
1.读文,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还介绍了哪些?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
2.作者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节;
2.仿照课文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来写,看谁写得最生动。
板书设计:
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仙桃石:像桃子、巨大、飞、险、牢
猴子观海:形象逼真
15.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
(奇特)变特别有趣
五老奔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02-04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02-12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06-13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2-27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