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华)有理数教案范文4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理数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理数教案范文1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计算以及训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经历对有理数的运算,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知识重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原则
复习知识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四道题目,让学生分析是运用哪条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而进一步总结复习有理数加法法则。
师提问:有理数加法运算能不能更简便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
(出示课题)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的运算在实际中是很简单的,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1.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自主运算.
注意:符号的确定是由几种情况决定的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2.观察四组算式中的加数和他们的和,提问:有什么发现?从加数的位置,和的角度探讨.
3.通过练习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4.两个运算律分别是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得出交换律的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推导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1)(小组合作)自主做题,将步骤和答案写出,并将答案在小组里订正.
(2)交流汇报.从运算顺序,和的角度进行探讨.(各学习小组的汇报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3)说一说运用的加法法则是什么?(①运算顺序,②和)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结合律.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a+(b+c)=(a+b)+c
(用投影仪展示)
有理数加法交换律: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有理数运算使用的两个运算律,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相应,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相加运算时进行相应的步骤,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
①交换律是两个加数相加,结合律是三个加数相加,那四个数相加或者更多的数相加也可以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教师巡堂随时进行相关的指导,关注每一们学生及各个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做好引导.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板书或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例1计算:
下列运用加法交换律的变形中,错误的是() A.30+20=20+30
B.(-5)+(-13)=(-13)+(-5)
C.(-37)+16=16+(-37) D.10+(-20)=20+(-10)
教师板演,让学生说出加法交换律的应用方法.
例2计算:
(+23)+(?12)+(+7)
例3计算:
(1/3)+(?5/2)+(?2/3)+(+1/2)
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加法应怎样运用两条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学生活动:请学生总结做题过程中运用哪些方法可以简化运算。 注意点:
(1)学会运用运算律解题.
(2)教师板演的例题要完整体现过程,并要求学生在刚开始学的时候要把中间的过程写完整.
(3)体现化归思想.
(4)这里增加了两道题目,要是让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课堂练习
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让学生口答)
本课作业
必做题:阅读教科书第47页,教科书第49页练习题1、2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原则,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教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加法运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总结出来,但是同时运用两个规律解题就不知道怎么来运算。要引导学生从做题过程中总结几种方法,课下多加练习进行巩固。
有理数教案范文2
一、课题有理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3.计算:
(1)3×(-2); (2)-3×5; (3)(-2)×(-5).
(二)、导入新课
因为3×(-2)=-6,所以3x=-6时,可以解得x=-2;
同样-3×5=-15,解简易方程-3x=-15,得x=5.
在找x的值时,就是求一个数乘以3等于-6;或者是找一个数,使它乘以-3等于-15.已知一个因数的积,求另一个因数,就是在小学学过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讲授新课
1.有埋数的倒数
0没有倒数,(0不能作除数,分母是0没有意义等概念在小学里是反复强调的.)
提问: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答: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求分数的'倒数是把这个数的分母与分子颠倒一下即可;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这个小数化成分
数再求倒数.
什么性质
所以我们说: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定义对有理数仍然适用.
这里a≠0,同小学一样,在有理数范围内,0不能作除数,或者说0为分母时分数无意义.
2.有理数除法法则
利用有理数倒数的概念,我们进一步学习有理数除法.
因为(-2)×(-4)=8,所以8÷(-4)=-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学过的除法法则仍适用于有理数除法,即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0不能作除数.
例1 计算: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计算:
3.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
观察上面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商的符号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掌握符号法则,有的题就不必再将除数化成倒数再去乘了,可以确定符号后直接相除,这就是第二个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0).利用除法法则可以化简分数.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例3 计算:
(4)(-7)÷3-20÷3(-7-20)÷3=(-27)÷3=-9.
(四)、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重点是除法法则.
2.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商的符号;(2)把除数化为它的倒数;(3)利用乘法计算结果.
七、练习设计
习题2.12 1、2、3、4、5、6题
八、板书设计
略
有理数教案范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能力目标: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1、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符号法则的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引入新知
(1)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学生活动:
我们把一张纸对折后裁开,可以裁成几张纸?对折两次后可以裁成几张纸?对折三次呢?
猜想对折10次后可以裁成几张纸?
对折20次后的纸张的厚度比我们大唐发电厂的烟囱的高度还高,你信吗?
学完这节课后,你就知道结果了。
(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学习新知:
(二)、自主学习新知:
1、阅读书了解什么是乘方?还有那些新的概念?
2、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乘法与前面学习过乘法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引入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板书: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一个数可以表示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3、提出问题: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来说,我们学过的运算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运算结果叫什么?(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板书问题答案)。
板书答案: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结果:和、差、积、商、幂
4、检验学习:
在这里,我设置了三组题,第一组学生组内完成,采用组内互检方式完成。
第二三组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由组长检查,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三)探究乘方的符号法则
设置了四组习题探究规律:
1、完成下面的计算: 22= 32= 43 = 104=
(-3)2= (-2)4= (-3)4=
(-3)3= (-10)3= (-2)5= 02= 03 = 04= 06=
2、思考:根据上面计算的结果想一想:正数的幂的符号与指数有何关系;负数的幂的符号与指数有何关系?
师生总结: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板书结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四)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乘方的方法。 1、每组一个计算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
2、解决引例折叠20次后纸张的厚度。如果一张纸的厚度为0.2毫米,试用计算器求出结果。
(五)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目的:为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有理数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加减统一为加法对简化计算所起的作用
2、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讨论、积极思维探索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设问题情况
+(-1)-(-2)+(-3)-(-4)+(-5)-(-6)……(-50) 鼓励学生发言、讨论交流
1、出问题
(1)如何解该?
(2)如何将减号进行转变?
三、新课讲授
根据上题,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是先把它化为有理数的加法,即加减统一成加法
例:(-8)-(-10)+(-6)-(+4)如何统一成加号? 省略加号如何表示?-8+10-6-4
注: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刮号与它前面的加法省略不写
如何读呢?
按和式读做“负8,正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做负8加10减6减4
例1、把(+1)+(-3)-(+2)-(-4)-(+6)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原式=(+1)+(-3)+(-2)+(+4)+(-6) =1-3-2+4-6 学生板演,练习用两种方法读出
例2、计算
(1)-24+3.2-1.6+3.5+0.3
(2)0-21+3-(-0.5)-(-6)-(+4)
解(1)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
-24+3.2-16-3.5+0.3 =(-24-16)+(3.2+0.3)-3.5
=-40+3.5-3.5
=-40 .
(2)0-21+3-(-0.5)-(-6)-(+4)
=0+(-21)+(+3)+(+6)+(-4) =-21+3+6-4
=(-21-4)+(3+6)
=-25+9
=-16
提问:如何解?(多种方法)
法一:按正常顺序来解(从左到右)
法二:运用简便方法来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运算律?该如何灵活运用? 如何使得计算简便?
1、正数和正数放在一起,负数和负数放在一起
2、互为相反数的放在一起
3、同分母的放在一起
4、能凑整的放在一起
四、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并说出他们的两种读法 (1)(-12)-(+8)+(-6)-(-5) (2)(+3.7)-(-2.1)-1.8+(-2.6) 2、计算
(1)-30-11-(-10)+(-12)+18
(2)3 1/2-(-21/4)+(-1/3)-0.25+(+1/6)
五、小结:
1、加减法统一为加法
2、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注意点
(1)互为相反数放在一起
(2)同分母的放在一起
(3)能凑整的放在一起
(4)小数与小数放在一起,整数与正数放在一起(等等)
六、作业:P47习题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