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21 11:52:09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8篇【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8篇【荐】

美术教案 篇1

  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图腾,从古代人的崇拜对象演变为现代人的装饰品,更由于其神秘美丽、风格独特的造型,也成了广场、公园、浏览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利用图腾奇异的造型和神秘感抓住学生的好奇特点,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图腾柱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艺术。

  能选择绘画方法,并运用各种相形组合一个图腾柱。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与发现活动中,感知于腾柱的造型特点,物象形态与色彩特征。

  在欣赏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对图腾柱艺术的感受。

  3.情感:对图腾柱艺术发生兴趣,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

  用绘画的方法,运用各种形象组合一个图腾柱。

  教学难度:

  能创造形态夸张,变化的图腾柱漂亮的造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中欣赏浮雕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图腾柱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你见过图腾柱吗?它有什么造型特色?哪些材料可以设计制作柱体造型?造型独特,夸张变形怪异神秘。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图腾柱给你什么感受(细腻,粗犷,古朴,现代,神秘,怪异等)在哪些地方有这种感觉?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欣赏中的各种图腾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图腾柱艺术作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图腾柱术品。你准备用绘画形式画出什么样的图腾柱作品。

  (三)作业布置:

  创造出与众不同、夸张变化的神秘图腾柱。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运用展示)

  (二)继续欣赏图腾柱的各种图片

  1.看,由一个串一个的形态夸张的怪人怪兽构成的'图腾柱,多么神秘,怪异.

  2.图腾柱今天已成为公园广场游览区的艺术品.

  (三)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2.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图腾拄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3.课后思考题:你把吹具与餐具的图片下节课带来。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使学生初步了解篆刻从实用走向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风格、审美取向,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鉴赏、陶冶性灵、增进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精力充沛,教师应以鼓励和支持为主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平时对印章并无多大的了解,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增添学生对传统艺术兴趣,还可以自己创作作品,使学生有成就感。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师准备:

  篆刻刀,印床,砂纸,印谱,印尼,毛笔,小刀,橡皮,白纸,印章数枚。

  学生准备:

  1、课前了解篆刻的基础知识,收集资料并于同学交流探讨。

  2、用篆体练习自己名字的书写。

  3、小刀,橡皮,铅笔,白纸

  教学步骤:

  一、检查课前学生准备,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篆体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引入课题,通过讲解两位同学的书写—引入课题篆刻艺术趣味;

  三、思考讨论:古代有些字画上钤有很多枚印章,这些印章是不是同个人的?用途分别是什么?

  四、篆刻的定义: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

  五、秦汉印章艺术—审美特征:秦印带有田字格风格优美秀雅汉印,是印章艺术上的繁荣时期风格雄浑;

  六、古代印章与我们今天的普通印章有什么不同?

  七、篆刻如何布局;

  八、篆刻的.制作步骤;

  九、学生练习:

  十、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一、思考与讨论;二、篆刻的定义;三、印章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名称;四、古今印章的用途;五、制作步骤。

  教学反思:

  在初中阶段进行篆刻学习有助于倡导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篆刻拓展课教学为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经过本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印章很有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对印章的作用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印章的作用和发展的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眼见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课堂的内容较多,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学生的认知,接受过程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剪、贴、画等技能的综合运用,巧妙利用夹子开合的特点,创造性地制作夹子玩具。

  2.体验废旧材料创意制作带来的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1.范作若干。

  2.废旧夹子、硬卡纸、彩纸、油画棒、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二、探索方法,尝试练习。

  1.讨论:他们玩了什么游戏呀?为什么他们的嘴巴都能张开呀?(夹子)张开的大嘴巴里面还有什么秘密呢?

  2.示范:让我们邀请更多的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猜猜老师请来了谁?以灰太狼为例,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嘴巴”的制作方法,学习粘贴在夹子上的技巧。

  三、实践操作,创意无限。

  1.讨论:你想做谁“张开了大嘴吧”?里面藏了什么呢?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制作。

  四、分享展示,快乐游戏。

  1.引导先做好的.幼儿向朋友介绍、分享自己的作品。

  2.游戏“张开你的大嘴巴”。

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蔬菜做的印章印画,并能用棉签添画叶.茎部分.

  2.能用印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印画,并对印画产生兴趣.

  3.通过印画来锻炼幼儿小手臂的肌肉发展.

  二.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印章(莲藕节.青椒.大蒜.青菜.萝卜)等.

  2.各色水粉颜料.棉签.白纸.

  3.幼儿每人一件工作衣.抹布若干.

  三.活动重点:掌握印画的要求和步骤.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师: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平常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花儿?

  幼儿回想,并自由回答.

  师:你们见过的花儿真漂亮呀!那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录这些漂亮的花儿呢?

  幼儿发挥想象.

  师:你们真榜!可是我没有这些东西,我只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蔬菜!看看都有些什么呀!

  幼儿一起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蔬菜和水粉颜料来记录你们见过的'漂亮花儿!

  2.幼儿自己动手试画.

  3.根据幼儿的作画情况,来讨论作画步骤和要求.

  a.把蔬菜印章放在水粉颜料里蘸一蘸,然后印在纸上

  b.要记得变换印章和颜色.

  c.要记得用棉签添画花的茎和叶.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作画步骤和要求.

  5.点评

  出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评价.

  6.结束

  现在我带大家到户外采野花,走喽!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颜六色。我通过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鱼儿,诱导学生表现鱼儿的欲望,启发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剪刀、灵巧的双手以画、剪、撕、捏等制作方法来描绘美丽的鱼儿,和鱼儿做朋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必拘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及形状,要大胆、富于想像,装饰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鱼儿的结构,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增长学生的知识,懂得珍借自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大胆想象。

  3、在画、剪、撕等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

  课前准备:水彩笔、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画片,大家想看吗?(课件:《海底总动员》) 师:这是《海底总动员》里的一个小片断,谁能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生从故事情节、鱼的样子两个方面交流)

  师:这个动画片不但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里面的景色也十分的迷人。

  师小结:其实,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在这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五彩缤纷、形状各异的鱼,他们在海洋里快活地游着,同时也上演着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精彩的动画片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动画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鱼儿们之间精彩有趣的故事。)

  二、观察、比较

  师: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鱼类的图片,想看吗?老师有个要求看完之后要说说海底的鱼类长的都是不是一样的,哪不一样?

  师:是一样的吗?鱼类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鱼头、鱼尾、鱼鳍、鱼鳞、眼睛、嘴

  师:鱼一般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那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1、形状:

  师:常见的鱼都有哪些形状?(生说师在黑板上画)

  2、颜色:

  师:除了形状不同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这些鱼和我们平时见过的不一样,他们都穿着鲜艳的花衣裳。你们看,这条鱼穿着蓝黄相间的条纹衣服,这条穿着红白相间的衣服??

  3、总结:鱼的种类很多,世界上大约有13000种鱼类,他们五颜六色,形状也是千奇百怪,只要我们画出鱼身体的形状,在添上鱼头、鱼尾、鱼鳍、眼睛、嘴,无论多么美丽的鱼我们都能很容易的画出来,在装饰一下,给他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更漂亮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鱼儿之间的不同点,让学生感受到鱼儿种类之多,形状、颜色各不相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欣赏

  师: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鱼,不仅因为鱼美丽、可爱,还因为他象征着吉祥和富裕,所以人们喜欢用鱼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作品

  师:不但小朋友们喜欢鱼,很多艺术家也很喜欢。让我们看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和艺术家们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课件出示用各种材料创作的鱼)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同龄人和艺术家用不同材料创作的作品,在学生感受鱼儿美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创作

  师:我们欣赏了动画片里尼莫和马林的精彩表现,欣赏了小朋友笔下的鱼以及艺术家们用不同材料创作的鱼,你

  心中最美的`鱼在干什么?

  生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心中最美丽的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把他表现出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

  生:捏、剪贴、画

  师:现在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剪、可以画、可以捏将你心中最美丽的鱼表现出来吧!画完之后可以为你的起个有趣的题目。

  生创作,师巡视。伴着动听的音乐播放鱼儿的图片。

  五:展示评价,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巧手通过画、剪、捏创造了一片美丽的海底世界,这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不大? 谁愿意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说说你创作的鱼是什么样的,在干什么?

  生介绍自己作品

  师:介绍了自己画,谁想下来评评别人的画?哪个地方画的好,你要向他学习,哪个地方还有不足,需要改进?

  六、总结

  师:海洋里的鱼类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很是漂亮,他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是由于人们过度的捕捞和对环境的污染,大海里的鱼种类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灭绝。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周围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海洋,让鱼儿生活的更加快乐,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交流鱼儿在干什么,让学生感受鱼儿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也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因为鱼儿的可爱和美丽而想要保护海洋、保护环境。)

  展示:鱼的结构图 介绍:鱼的各部位有着不同的作用: 1鳞片:是鱼体表一种呈瓦片状的披覆物。 2鳍:俗称划水,是鱼的运动器官。分为背鳍、腹鳍、臀鳍、尾鳍。 3侧线:侧线是鱼体两侧面的两条直线,侧线是鱼类用来测水温、水流、水压的器官。 4鳃:是鱼呼吸器官。鱼的鼻孔无呼吸作用,有嗅觉功能。 5眼:鱼眼大多数没有眼睑,不能闭合。 6口:是鱼类的摄入器官,与呼吸密切相关。 7触须:是鱼的一种感觉器官。

  “鱼游动时尾巴用来控制方向,游动的是鳍。鳍是鱼类特有的运动器官,在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中,尾鳍对鱼的运动作用较大。它不仅可结合肌肉的活动使身体保持平衡,而且还能像舵一样控制着鱼的游泳方向。同时,鱼尾鳍的运动,也是配合全身肌肉运动,推进鱼体前进的动力之一。”

  “分析鱼群的快活姿态:

  1)弯曲身体 2)摆动鱼鳍 3)晃动尾巴 4)上下穿梭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广州有花城美誉,说一说新年里家里和广州的变化。

  2、能大胆撕纸,有意图地用彩色纸进行添画,表现出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能根据撕出的色纸的形状和色彩,展开想象,并能将其进行再现。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进行花的造型想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根据回忆,把春节家里摆放的花用撕下纸的外形进行表现,并用同类色或对比色突出花朵。

  教学准备:

  学生方面:各种颜色彩卡纸、固体胶

  教学方法:

  开放式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教师引导为主。

  教学反思:

  本课是新学期第一课,刚过完年,问大家怎样过春节的,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分享。广州有花城美誉,我连忙引导学生说一说新年里家里和广州的`变化。很多学生对家长去买花布置家印象很很深。我也就抓住这一点开展节后的第一课。从学生作业情况看,老师能让孩子关注身边的事物他们在创作时会更有激情。最后一长作品的学生把心爱的玩意水晶宝宝也贴到画里了,他说想让水晶宝宝也开出漂亮的花呢。

美术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 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 画 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 力载体。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 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表现对象 的色彩关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 的感情特征,对于触动人的心理和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 辽阔超凡。 ? 《千里江山图》后来被当时的宰相 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记述了 宋徽宗指点王希孟,收他入翰林书 画院的经历,王希孟在二十多岁的 时候去世,关于他的史料很少。 《千里江山图》后在清乾隆年间收 入宫中,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欣赏

  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 配色。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 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 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 世界

  《出水芙蓉图》

  【名称】宋吴炳出水芙蓉图 【类别】中国古画 、扇面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欣赏

  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污泥而 不染”的纯洁、娇艳的资容与 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 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 艳动人的艺术境界。

  《干草垛》

  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 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 “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 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 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 多幅画作。

  作品欣赏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夺目,与天空 和远处的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一曲 色与光的交响。 马蒂斯

  亨利· 马蒂斯(Hei Matisse ,1869— 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 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 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 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 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 我的生活,而它主宰 我。”

  作品欣赏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 快的色彩效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 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 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

  于非闇(暗)

  于照,画家。生于一八八八,字非 厂,别署非闇,又号闲人,山东蓬 莱人,久居北京。著有《中国画颜 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 画》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选》、 》、《都门钓鱼记》、《都 门艺菊记》、《 都门养鸽记》等。

  作品欣赏

  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各 黄鹂鸟,强的色彩对比,生动地表 现出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 好春光景象。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初步的空间辨别能力。

  3.引导幼儿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蝉。

  活动准备

  1.课件-花灯片:折纸步骤图示。

  2.课件-声音:蝉的叫声,图片:蝉

  2.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

  趣味练习

  涂色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声音:蝉的叫声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在叫?

  (蝉)

  2.出示图片:蝉

  引导幼儿观察蝉的外形特征

  二、展开

  课件:步骤示意图

  1.引导幼儿学看步骤示意图,认识折纸符号。

  看看折纸步骤图上有什么符号?(箭头)

  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2.帮助幼儿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

  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折纸示意图,请幼儿讲讲折法。

  3.教师逐步演示折法

  (1)对折成三角形

  (2)再对折成三角形,在中间形成一道折痕线

  (3)沿着折痕把一角向上折

  (4)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5)把上折的一角向下折

  (6)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7)翻过来把,把第一层纸的角往下折

  (8)把剩下的一个角向下折

  (9)把两个末端向后折

  (10)把两个小角向前这一点(头)

  一只蝉就折好了

  4.你认为蝉的哪一步分最难折?

  让幼儿讲讲还不清楚的地方,老师再细讲。

  5.鼓励幼儿看着折纸步骤图示,尝试折蝉

  (1)提醒幼儿每个步骤都要折齐,压平

  (2)引导幼儿根据步骤图示,最后画上眼睛。

  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幼儿。

  三、结束

  1.把幼儿折的蝉,都插在大树背景图上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8-10

美术教案【经典】08-23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经典】美术教案08-04

美术教案【精选】07-30

美术教案[经典]07-29

[经典]美术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