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PPT;1-6的数字卡片和圆点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的关系。
小朋友,你们知道你的邻居是谁吗?好,我们来玩个"你的邻居在哪里"的游戏,我问到谁?请你们告诉我,你的邻居在哪里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学习2的相邻数。
(1)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出示数字宝宝)小朋友看看谁来了?(数字宝宝)它们刚刚讲了什么?你们听懂了吗?好的,让我来告诉你,原来数字宝宝2在找它的邻居,它们的邻居是谁啊?你们知道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这3个数字宝宝它们排的队排队了吗?是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不是)应该怎么排队呢?(1、2、3)的顺序。
(2)小结:好的,数字宝宝1、2、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
(3)通过观察相邻的点子初步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或少一的关系。
要想知道数字宝宝2的邻居在哪里,我们要请点点出来帮忙,你们知道数字宝宝1可以用几个点点表示啊?(1个)那数字宝宝2呢?(2个)我来问问一个小朋友,数字3可以用几个点点表示?(3个)你们看一看,这些点点越来越少了还是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说得真好,这就说明排在后面的数会越来越打,而且,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几个啊?比如:3个点点比2个点点多几个?(1个)说明3比2多几?(多1)我们找到2的一个大邻居了,它还有邻居吗?(有)是数字几啊?(数字宝宝1),为什么呢?因为1比2少1,所以,数字宝宝2的邻居除了是大邻居3,还有它的`小邻居数字宝宝1。
(4)教师小结:我们把它的大邻居和小邻居都叫做它的相邻数,1、2、3是按从小到打的顺序排列的,排在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1个数大1,1和3分别是2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那你们知道数字宝宝2的相邻数是几和几啊?(2的相邻数是3和1)
2、请幼儿玩操作板,找找3、4、5的相邻数。
(1)请小朋友先给点点找到和它相对应的好朋友数字宝宝,比如:一个点点用数字几表示?(1)好,请你们来做做。
(2)你们帮点点找到朋友了吗?我们来看看。
(3)提问: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3的相邻数是2和4),为什么?(因为2比3少1;4比3多1,所以3的相邻数是2和4)依次问4和5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小朋友真棒!帮数字宝宝们找到了它的相邻数。下面请你们根据提示帮小动物找找它的房子?请听。
(1)小鸟的家在2号房子,小兔的家在4号房子,小熊住在小鸟和小兔家的中间,请问小熊住在几号房子里?(3号)
(2)小松鼠说:"我的邻居是小鸟,请问我的家在几号房?(1号房子)
(3)小马说:"我的邻居是小兔,请问我的家在几号房?(5号房子)
(4)教师小结:谢谢小朋友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房子,小动物们谢谢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关相邻数的儿歌,好我们,回到班上再把这首儿歌学一学。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序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表达表述对图片的理解,会学说小动物的对话。
3.会有序翻看图书,对阅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头发痒痒》ppt
2.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想看吗?猜猜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怎么知道的?
2.共同阅读前六幅图。
这本书里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图1)这只可爱的小狗叫丁当狗,丁当狗在树林里玩耍,这时候,起风了,风把什么刮到了他的.头上?
(指图2、图3)正好呼噜猪来了,丁当狗会怎么说呢?呼噜猪又会怎么说呢?你们来学一学吧。树叶拿掉了,可是丁当狗还是感觉头发痒痒,怎么回事呢?你猜猜看?
(指图4、图5)看:草莓兔和呼噜猪怎么了?怎么会这么吃惊呢?怎么回事?
谁来学一学他们吃惊地说。
(指图6):你知道丁当狗的头为什么会痒痒了吗?谁来说说。
3.头痒痒要干什么?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按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看,看完后举手,待会说给大家听。
4. (指图7、图8、图9):呼噜猪要给丁当狗干什么?丁当狗愿意吗?丁当狗为什么不肯洗头?草莓兔怎么教小狗洗头?丁当狗会洗了吗?你这么知道的。
5.小朋友你知道怎么洗头了吗?除了要勤洗头还要勤洗什么?怎么洗?
6.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拿好你的图书和我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吧。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图书。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迷路之后该怎么办,了解如何正确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胆、礼貌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事内容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赵老师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帮忙。
2、师:我们一起听听它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ppt)
二、分段讲述。
(一)幼儿观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师:鼠先生遇到了什么问题?
2、师:鼠先生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为鼠先生迷路了)
3、师:鼠先生应该怎么办?幼:可以问警察,可以做记号等。
(二)观看故事后半部分。
1、师: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幼:找到了。
2、师:鼠先生是用了什么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儿:问了许多的小动物,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与幼儿角色扮演。
三、经验迁移。
1、师:鼠先生迷路了之后是通过问路的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们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迷路了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当给予提示、指导)
2、小结:迷路后可以使用的办法有,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父母手机号,打电话给家人;向路上的行人问路;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3、我们回家后可以问问家长还有什么好办法,下次活动时大家在一起进行交流。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帮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们高兴的.拥抱在一起,那我们也很开心,我们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通过情景表演、问题讨论等方法,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在幼儿的回答与表现中发现孩子们对城市里、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样求救比较有想法,能说出许多,但对于农村里、夜间怎样想办法求救,感觉有点困难,所以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培养,此外还发现班级幼儿中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名字、电话、住址都说不清楚,需要加强引导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蕴含的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幼儿学习的动机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动机完全依赖于对被认知对象感兴趣的程度。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针对学前班的孩子,凡事依靠父母,生活不也能自理,也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
让孩子们在即将不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时,让他们学会一些生活的技能,
真正的在生活上能自理。
活动目标
第一:认知方面,让孩子们基本掌握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情感方面,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在活动中,能互相帮助,领略团队的力量。
第三: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孩子掌握系鞋带的具体方法,如何去带动孩子的兴趣,主动去尝试系鞋带,加强孩子们的耐心,克服为难情绪。
活动准备
《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小白兔头饰一个,大号的红色鞋子一双,闪光纸制作的鞋子数只,鞋带数根。
活动过程
1,播放《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老师扮小白兔,穿着红色的大号鞋子(有一只没系好鞋带),摇摇晃晃的给孩子们打招呼,
(摇晃的动作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2,随着故意的摔倒,音乐停止,老师大哭,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红色的鞋子上,老师提问,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的所在,
有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时,抓住这个契机,
3,提问,如果鞋带没系好,会是什么样子,让孩子们自由的表演,互相模拟滑稽可笑的样子。
4,引发怎样去系鞋带?
5,通过儿歌和讲故事的形式,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怎样系鞋带?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系鞋带(两条小虫子,转山洞,变呀变,
变成两只兔耳朵,折呀折,绕一绕,弯一弯呀,拉亚啦,拉出蝴蝶飞飞飞!)
6,分发材料,分组练习,让孩子们反复的练习,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发扬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7.展示区,比比看,哪一组的鞋带最漂亮
活动延伸:可以带领孩子们用手指穿着鞋子进行角色游戏的表演;还可以用废报纸来制作鞋带和鞋子。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在选择材料时,不够新颖,应采取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旧报纸制作鞋子,这样他们更能提高兴趣;
第二,教学活动的思维不够巧妙,具体的细节,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乃至整个活动有些按部就班的感觉;
第三,在情感方面的引导有些欠缺,未能带动孩子和激发孩子去学会生活自理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小动物,乐意探究动物的鼻子。
2、认识动物的鼻子,了解其形状特征。
3、能通过鼻子的不同来辨认动物。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鼻子及动物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鼻子,而且人的鼻子还分不同的种类,小朋友们还记得有哪些吗?(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的种类)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小动物的鼻子?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动物的鼻子。
二、开拓视野。
1、利用课件,观察动物的鼻子。
教师出示大象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大象鼻子的特点,说说大象鼻子的'作用。
出示小猪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小猪的鼻子,相比大象而言,小猪的鼻子有什么特点?(猪鼻子短)
出示牛和马的图片,请幼儿观察牛马的鼻子,说说它们的特点。(扁、平、大)
出示小熊图片,请幼儿观察小熊的鼻子,说说其特点。(小熊的鼻子圆圆的)
出示小狗图片,请幼儿观察小狗的鼻子,说说其特点。
3、快乐游戏。
教师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用白色的纸蒙住,只露出鼻子,请幼儿根据鼻子来判断这是什么动物。
三、学习儿歌《不一样的鼻子》。
教师有感情地念一遍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活动应变
在介绍动物的鼻子外形特点时,也可以顺便介绍动物鼻子的作用。例如,大象的鼻子可以卷东西放进嘴里等。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探索动物的奥秘,例如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鼻子?鼻子都是用来呼吸的吗?
区角活动
益智区:
1、将动物图片和鼻子图片放在区域内,让幼儿将鼻子和动物逐一配对。
2、“给动物贴鼻子”游戏:将动物图片上的鼻子剪下来,请幼儿将它们贴回去。(剪下的鼻子部分形状要一样)
环境创设
主题墙展示区:贴上动物鼻子及动物的图片。
家园同步
请家长给幼儿搜集一些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它们的鼻子,并说一说其作用和特点。
随机教育
在日常观察小动物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小动物的鼻子的形状和作用。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
儿歌-《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大雨小雨
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
唱小于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 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出示图片-蜜蜂
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
他们都很勤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
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
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
三、结束 音乐游戏:种葵花
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