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26 12:07:0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实用6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二、 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电脑、贝投各一。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只一圆的硬币、一只篓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行、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开心吗?姜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位客人要来做客呢,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一:硬币来了。通过硬币的介绍,进一步感知圆形,初步感知球形。)

  这是谁呀?他是什么形状的?转起来呢又是怎样的?

  二、通过硬币的引见,导出球体,体现圆与球的特征。

  1、球和硬币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二:球和硬币的'区别)

  2、请幼儿看一看,球与硬币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比一比,球与硬币谁滚的快。

  4、请幼儿讲一讲,球与硬币的特征。

  5、小结:对,小朋友讲的真好。我们来听听硬币和球体是怎么说的?

  (课件三:通过硬币与球的比赛,以及形象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硬币与球的特

  征:硬币圆圆的、扁扁的,就象一张纸;球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圆的,不管从哪个方向滚都可以。)

  三、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1、通过课件四,引出圆柱体。(五个硬币叠在一起变成圆柱体。)

  2、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课件五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老师叠起来的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4、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课件五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5、小结:(观看课件六。)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他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一个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四、通过讲讲生活中的圆形、圆柱体、球体,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1、象硬币这样的圆形,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2、哪里看到过球体?比一比谁想的最多。

  3、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五、游戏:找家

  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圆形、球体、圆柱体,老师的电脑里也有,你们看——他们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1、电脑游戏:找家

  (给各种圆形的物体、圆柱体的物体、球形物体分别找到各自的家。)

  2、综合游戏:找家

  你们都想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好吗?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拿出垫子下面的图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把他送到图形宝宝的家。

  六、变一变,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球体、圆柱体。

  你们给图形宝宝找到了家,还想用球体、圆柱体制作一些好玩的玩具,可是球体、圆柱体不够多,我们来帮他们一起做球体、圆柱体,有困难吗?

  (孩子们开始积极地寻找制作球体、圆柱体的材料,有的孩子选择报纸做金箍棒,有的选择长方形纸张做望远镜,有的把圆形图片叠在一起做柱子,有的用橡皮泥做球……蔡浩翔拿起毛线绑来绑去的,说“太难做了”我走到他身边,捡起地上的毛线团起来,立刻高兴地说,“我会了,把线团起来就可以变成球了。”开开拿起碎布也团团团,变成球。……)

  七、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区分溪、河、江、海的不同特点,感受水的不同来源和特性,初步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2、仿编对话诗,并能大胆表述,进一步理清水的流向顺序。

  3、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重难点:

  区分溪、河、江、海的不同特点。

  大胆表述所仿编的对话诗。

  活动准备:

  《浣熊与小溪》课件,汉字“溪、河、江、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这是什么声音?这四种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四种声音是四种不同的流水声。

  过渡语:这四种水声就藏在散文《浣熊与小溪》里,我们一起听听它们到底是谁。

  二、欣赏感知

  1、欣赏散文

  小溪的好朋友是谁?他们手拉手变成了什么?小河的好朋友是谁?很多很多的河水又变成了什么?很多很多的大河汇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大江流向哪里呢?

  2、感知四种水的声音特性。

  小溪水、小河水、大河水、大江水在向前流时,都发出怎样的声音,为什么它们的声音不一样?

  小溪水流的时候发出怎样的声音?小河水怎样向前流?谁发出了“空通空通”的声音?大江水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

  小结:原来,不同的水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来。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响,水少了发出的声音就轻。(听四种声音,进一步区别。依次出示四个大小不同的圆,感受四者的不同。)

  三、对话诗

  你们的耳朵很会倾听,能说出四种不同的水声,相信你的.嘴巴也很会表达,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

  玩法:教师扮演提问者,幼儿分成4组,分别扮演溪、河、江、海。

  1、教师用对话的语言提问不同的扮演者,幼儿可先用自己的理解的语言回答。

  2、听散文诗《浣熊和小溪》中的对话,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词语,初步理解散文诗中语言的韵律美。

  3、表演对话诗,幼儿互换角色,用诗中的对话进行练习。

  附对话诗《浣熊和小溪》

  小溪水,向前流,流到哪里去?

  叮咚叮咚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小溪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小河。

  小河水,向前流,流到哪里去?

  哗啦哗啦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小河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大河。

  大河水,向前流,流到哪里去?

  空通空通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大河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大江。

  大江水,向前流,流到哪里去?

  轰隆轰隆(哗哗哗哗)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大江水,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海洋。

  四、游戏:不同的水

  引导语:你们的嘴巴很会表达,能说出那么优美的对话诗,相信你们的耳朵也很会倾听,接下来,我们再来听听这四种水声,请你把听到的水声说出来。

  1、再次听四种水声,仔细辨别感知不同水的特性。

  2、改良版:马兰花开

  让幼儿以“溪、河、江、海、洋”的大小顺序,“溪”的口令为一人,“河”的口令为二人拉手,“江”的口令为三人拉手……

  活动反思:

  《浣熊与小溪》是首很美妙的散文,散文中清晰的语言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本次活动是集语言习行与科学探索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有故事、游戏、识字、仿编、探究寻找。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对对话诗充满了兴趣。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教育的契机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捕捉和把握,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深入思考和有效的组织。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上周李睿涵拿来一本关于海洋的书,班里的孩子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总是聚在一起讨论海底有什么东西,它们都长什么样子。为了让孩子们对海洋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加幼儿的常识知识,我对“海洋”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本次活动是一节美工综合课,在幼儿已基本认识海洋的基础上增加幼儿对海洋的兴趣。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活动准备

  ⒈课前请幼儿观赏过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观察过鱼缸里各种观赏鱼的外部特征。

  ⒉本班幼儿已初步掌握画鱼的技能。

  ⒊大幅挂图--《美丽的水底世界》。

  幼儿美术工具:水彩笔、彩纸、剪刀、固体胶等。装废纸碎纸的小盒子、各种鱼的图片、光碟等。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鱼的知识了,认识了很多鱼,也学会了鱼的各种画法。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非常有趣的光盘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来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东西。

  放光碟:幼儿欣赏

  二、引导幼儿想象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并观察图片。

  ⒈教师:小朋友在刚才的画面里都看到了哪些鱼?他们长的怎么样?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

  幼儿发言后,教师总结:鱼的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的。

  2、出示海洋图片

  看,我们大一班也有一个漂亮的海底世界,在这个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可是他们太少了,没有朋友跟他们玩,他们都感到寂寞了。怎么办呀?小朋友帮他们想个办法吧。幼儿想办法。我们一起来为小鱼找朋友吧。

  3、幼儿进行制作

  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鱼。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对美工基础较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更多与众不同的鱼,帮助美工基础较弱的幼儿掌握难点,完成作品,提醒幼儿将剪下的废纸放进碎纸的小盒中,制作完毕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4、请幼儿把制作好的小鱼贴到海底世界去。

  5、活动点评:幼儿将鱼贴到挂图上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请幼儿上来讲讲哪条鱼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么鱼?教师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剪的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

  三、 总结:今天咱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可真漂亮,小班的小朋友一定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海底世界。我们一起把这幅画带给小班的小朋友一起欣赏吧!

  四、教师带幼儿走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本,文来源:大;考.吧幼;师网『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

  (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教学反思:

  《风筝》这一活动,其目标主要是让幼儿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在此次活动开展前,我就组织幼儿开展了收集风筝、放风筝等活动,为本次绘画活动作了铺垫。

  在作画前,我还是先让幼儿欣赏风筝,并在观察欣赏之后,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观察十分仔细,有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风筝上的图案是左右对称的。于是,我就向幼儿重点介绍对称装饰的画法,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对称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风筝图案,满足了幼儿自我表达的愿望。幼儿发言积极,气氛十分活跃。在看看,讲讲中,幼儿对风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准备工作。在作画过程中,幼儿能运用对称法来装饰风筝且此方法掌握得比较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前给幼儿提供的图形存在局限性,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及创作空间;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实物风筝的提供,对部分幼儿的创作有所限制,有的幼儿只是模仿,缺乏创造意识。有的幼儿想的很好,但能表现出来的却是很少。

  绘画是幼儿表达心境的一种形式,也是对于自己感受生活的一种体现方式,所以,美术教育应重在亲身感受的体验和个性的表现。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适宜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方面的指导,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身边的自动投币机,知道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乐趣。

  2、能用各种材料大胆表现表达。

  活动准备:

  1、多媒体制作及录象

  2、材料准备:

  (1)制作材料:各种废旧纸盒、图画纸、手工纸、吸管、记号笔、纽扣等

  (2)工具材料:剪刀、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引出话题

  1、教师清讲故事:

  T:我们的朋友小老鼠昨天在街上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2、故事后提问:小老鼠在街上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

  预设:这个大箱子是什么?为什么硬币掉进了洞洞里会变出好吃的东西?

  3、出示自动售货机的图片

  T:那你知道怎样从自动售货机里买东西吗?(幼儿任意讲述)那么,让我们看一段录象,是不是像你们刚才所说的呢?

  4、播放录象并提问:

  二、了解自动投币机的功用及种类

  1、你觉得投币的自动售货机好吗?为什么?

  2、在生活中,除了有投币的`自动售货机,你还看见过或者使用过哪些投币的机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T:的确,投币机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乐趣,所以我很希望我们的城市中有更多的投币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方便、更快乐了,你们觉得呢?那你希望我们的城市中再增加一些什么投币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幼儿讨论这里有许多纸盒、小材料、小工具,你们可以先找几个朋友一起去商量、设计,然后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为我们的城市再增添一些投币机。

  三、幼儿制作

  四、展示交流

  T:你们设计了什么投币机?怎么使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盛产茶叶的国家。

  2.在观看茶叶制作和饮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3.尝试利用各种叶子和花泡制各种不同口味的茶饮料,并乐于品尝。

  活动准备

  1.各种茶叶若干,杯子、透明茶壶等。

  2.幼儿用的配料:茉莉花、玫瑰花、金银花、茶叶、竹叶。

  3.幼儿用品:茶壶5个、纸杯若干、记录单5张、托盘5个、手绢5块。

  4.场景布置:茶水屋、各种茶水杯、音乐、暖壶、托盘。

  5.视频两组:美丽的茶园、茶叶的加工。

  6.示范记录单:“茶博士”茶饮料记录单。

  活动过程

  参观茶水屋:

  观察茶叶,小组交流

  1.请幼儿观察茶叶展区,看一看,闻一闻,互相说说自己看到的茶叶的名称,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气味怎么样,猜测一下味道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绿茶、红茶和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三种茶叶的不同。

  观看茶水屋微电影:介绍茶园和茶叶的制作工艺及过程

  幼儿观看视频,对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有个大致的了解,知道茶叶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是深受国人喜爱的饮品。

  (评析:幼儿对茶叶的认识由近及远,从对眼前茶叶的观察,到通过镜头一下子推及到茶园和加工厂。对茶叶的认识也不仅仅局限在成品茶叶上,而是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茶水屋品茶:感知茶叶的种类和味道

  教师冲泡茶水,并讲解冲泡的方法。请幼儿分别品尝绿茶、红茶和茉莉花茶,对比观察茶水的颜色,闻一闻茶水的清香,说一说三种茶水的不同味道。

  (评析:教师对冲泡方法的讲解是对茶文化的一个小小展示,也为下一步幼儿自制茶饮料打下了基础。茶水颜色、气味的差异,会让幼儿对茶叶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看到茶叶泡水前后的变化,对后面的调制混合茶饮料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香飘茶水屋:

  幼儿自制茶饮料

  1.品尝“茶博士”的自制茶饮料,激发幼儿自制茶饮料的愿望。

  猜猜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幼儿交流之后,“茶博士”介绍自己的茶饮料的配方。

  2.介绍泡茶饮料的原料,幼儿分组商量:打算泡制什么口味的茶饮料,用哪些叶子和花。

  3.幼儿将小组商量好的用料情况填写在记录单上。

  4.幼儿根据记录单的内容领取配料,泡制茶饮料。

  (评析:“茶博士”出示的茶饮料配方,是对幼儿如何使用记录单的一个示范。在操作记录单的同时,幼儿知道茶水和茶饮料是不同的,凭借对常见的茶饮料的经验,开展自制活动,巩固对茶叶的认识,学着调配与混合,自制出与茶有关的茶饮料。)

  茶水屋茶展:

  幼儿品尝交流自制茶饮料

  1.幼儿品尝自制茶饮料,说一说茶饮料的颜色和味道。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茶饮料。

  3.幼儿品尝其他小朋友制作的茶饮料,评出最好喝的茶饮料。

  活动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独具特色,我们这里不是茶乡,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闻、品,对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闻茶叶的香味;品——品尝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感知和了解。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也调动了他们的基础经验,因为他们大都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与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这里将各种材料冲泡的茶饮料作为幼儿尝试操作和记录的主体,让幼儿对茶、茶饮料的认知更加具体形象,从而对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仿佛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门,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富有韵味的形态会吸引孩子们继续去探究。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电梯》教案04-14

礼物大班教案04-18

《烹饪》大班教案04-19

时钟大班教案04-20

《寻宝》大班教案04-20

大班微笑教案04-09

《伞》大班教案04-10

运球大班教案04-10

《睡觉》大班教案04-10

《动物》大班教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