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7 10:03:0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实用(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梳理文章思路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基本的行文顺序。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引导学生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的行文顺序,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2、在设计提纲时,让学生合作讨论,体验拟写提纲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重温经典,任务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

  请任选任务一或者任务二表格完成。

  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

  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思路。

  (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我”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莎莉文小姐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创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 通过示例,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体会行文顺序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引入学写提纲的环节。

  (三)效法名家,学写提纲

  1、阅读课后短文“朱光潜谈构思”,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

  (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请你编写提纲。

  方法指导:

  (1)“自由联想”材料。

  (2)围绕主题筛选材料。

  (3)按照顺序排列材料。

  预设: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排列顺序: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归纳思路:按照学习的规律排列材料,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突出热爱学习的主题。

  3、思路清晰训练。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周记提纲,请你应用所学,评判一下是否做到了思路清晰。如果没有,请你帮他修改一下,并说明理由。

  主题:母爱

  1、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2、每天下班回家,母亲都会询问我当天的学校生活情况,还会为我准备丰盛的晚餐补充营养。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修改建议:三件事都可以表现母爱,但是三件事的顺序缺乏条理性。可以按照递进的顺序重新编排这三件事,达到突出“母爱”主题的效果。

  母爱的境界:照顾──教育──尊重,递进的层次。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编写提纲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写作前理清思路。

  (四)小试牛刀,写作实践

  以《二三事》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1、确定主题,编写提纲。

  2、当堂完成习作。

  3、同学相互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 1、学会布局谋篇,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2、注意行文线索,体会条理清晰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根据同学的点评与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2、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编写一个提纲。

  设计意图 巩固编写提纲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提纲对于思路清晰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认识十五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乐趣。

  教学难点:

  感受卡罗尔随着小猫来来去去而起伏变化的心情,触摸她喜爱小猫的童心,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伙伴,揭示课题。

  1.出示小女孩图片:图中的小伙伴名字叫——卡罗尔

  板书:卡罗尔

  2.亲切地喊喊小女孩的名字——卡罗尔。

  识字:读准“卡”“罗”“尔”。说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中的哪个字?(如:罗汉果、卡车、偶尔……)

  3.卡罗尔十分喜欢小猫,想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有没有得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个故事。

  4.补完课题,齐读——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一)轻声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软垫 绒线团 舒适 橱柜 厨房 抽屉

  滑稽 糊涂 多余 端出 一碟 点心 免费

  待在家里 黑白相间 滴滴答答(多音字带拼音)

  (1)同桌互读,正音。(2)开火车读。(3)齐读。

  2.交流识字方法: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

  可以用这些方法识字: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丢了小尾巴——免。

  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 厨。

  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三、分层默读,交流体会。

  (一)介绍默读。

  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板:默读 )什么叫默读?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二)第一次默读。

  1.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交流,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三)第二次默读。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出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想想有趣在哪里。

  3.全班交流,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看谁说得

  有趣,读得有趣!

  主要是以下几段,可随机出示:

  ▲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第7小节)

  (1)说说什么地方最有趣,也可以读出来。

  可以引导学生:小猫把叔叔的口袋当成什么了?(温暖的'小床、免费旅行……)

  (2)展示课文插图,师小结:瞧这些可爱的小猫,它们会跑去做些什么呢?

  (3)多么滑稽啊!齐读这一小节,重点读好“扑扑地、一个个、一……就……”

  ▲打这以后,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好多小猫都来了,什么样的都有。(第9小节)

  (1)说说会有怎样的小猫来到卡罗尔家?(可引导学生从小猫颜色、大小、神态等各方面展开想象。)

  (2)想象说话:好多小猫都来了,什么样的都有。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晚上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衣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第10小节)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让自己发笑的地方。

  可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小猫在抽屉里、衣柜里干什么?谁会

  被门后的小猫吓到,吓成什么样?小猫还会干些什么有趣的事?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第10小节。(读出有趣)

  ▲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

  (1)自由交流感悟。(2)齐读。

  过渡:小猫那么有趣,那么顽皮可爱,所以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

  (四)第三次默读。

  1.从那里可以看出卡罗尔喜欢小猫?边读边用“~~”画下来。

  2.四人小组交流:读读找出来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全班汇报。

  ▲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

  ▲卡罗尔端出一碟牛奶,还有一碟点心。她又把旧的软垫放在一

  个篮子里,就待在家里等起小猫来。

  ▲小猫喵喵叫着,卡罗尔说:“别难过,我会照顾你的。”卡罗尔

  让小猫喝牛奶,吃点心,还让它玩绒线团。

  ▲卡罗尔很伤心,整整一天,她都在和小猫告别。

  ▲卡罗尔眼泪都流出来了。屋里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冷冷清清的,

  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

  ▲卡罗尔高兴地叫了起来:“啊!是伯洛!”

  ▲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

  4.读读这些句子,体会卡罗尔心情的变化。

  板书:一直想要期待 终于有了 高兴 伤心 惊喜

  (五)总结全文,提出希望: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和谐相处。

  四、作业。(允许学生选择1—2项)

  1.学习写广告。

  小猫的得失直接影响着卡罗尔的心情,卡罗尔多么喜欢小猫啊!而小猫的得失都是通过“登广告”,广告的作用可真大。你想要什么小动物吗?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2.说说默读的方法,建议用默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3.自己觉得有趣的句段把它积累到本子里。

语文教案 篇3

  课时1

  教学目标

  1、训练按一定的目的从课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理解文章辨证立论,突出重点,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写法。

  3、认识治学中占有材料与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辨证立论,突出重点,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写法。

  难点:治学中占有材料与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具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提炼作者的观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一、作者简介:

  吕叔湘(1904-1998.4)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江苏丹阳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6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现代汉语八百句》等。他治学严谨,著述材料丰富,引证充分,阐述详尽,见解精辟。

  二、文章的出处:1980年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作的《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学术报告中,提出要处理好中和外的关系、虚和实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通和专的关系,为我国语言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实验中来。

  (二)理清文章的脉络:文章围绕“虚”与“实”的关系,广征博引,层层深入。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全文的.总纲,提出论题并表明了观点: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实验中来。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具体阐述理论和事实的辨证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着重论述观察和实验方面的有关问题

  四、作业:预习课文,思考文章是怎样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渎自悟。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黛 、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⑴ 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⑵ 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⑶ 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⑴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⑵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⑶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作者为什么而懊恼?用心读读作者的心情。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⑷ 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读读这句子,说说好在哪里?“河流”一词蕴含着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⑸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五、拓展实践

  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2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七、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4个会认字,学写6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悟出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二则,板书课题,认识“寓”。

  2.你听过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谁来给大家说说。

  3.听了这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吗?(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一个道理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的两则寓言,你发现了什么让你奇怪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述: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情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2.在看课文之前,你是否听过、看过这两则文言文?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对照译文慢一点读;(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思。

  4.指名学生说读的过程,需要帮助的地方。

  5.分别指名学生读一、二则寓言。正音:揠(yà)曰(yuē)槁(gǎo)鬻(yù)矛(máo)盾(dùn)。

  6.老师范读,听的时候自己不会读的生字注音,不会断气的做好标记。

  三、深入理解第一则寓言。

  1.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则寓言,对照译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把知道的字、词的意思用笔写上。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点拨理解以下词语:

  悯:担心

  揠:拔高

  者:指代人

  芒芒:疲惫不堪

  曰:说

  病:在课文里指累了

  槁:干枯的意思

  3.小组合作读、齐读。读的时候想一想它的意思,看能不能和译文的意思联系起来。

  4.挑战自己:不看译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说一句意思。

  5.指名上台讲述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揠:拔。助:帮助。

  (2)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2.讨论:

  (1)这个人帮禾苗长高了吗?为什么?

  (2)想一想这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寓、悯、趋。

  2.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寓”上下结构,下边不能写错。

  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趋:半包围结构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1.检查背诵《揠苗助长》。

  2.从《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自相矛盾》。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A:自读自悟。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B: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A:名学生读。

  B:指名学生说句子的意思。

  C: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夸的语气)。

  D: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三、总结全文,明白含义。

  1.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你能举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来吗?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自由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

  “矛”字不能丢掉最后一撇,“盾”字半包围结构,“陷”的右边两横不能连在一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只”

  1.课件出示“只”字,说一说“只”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只”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只”这个字。

  4.【本义】①手抓一只鸡。②一个豆类容器。

  5.师小结,量词:一只乌鸦。

  6.指导书写“只”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石。

  石 shí【字形】甲骨文、金文像从山崖上掉落头块之形。【本义】本义为从山崖上掉下来的石块:小石子。【引申义】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小石子 。

  (三)学习书写生字“出”。

  1.课件出示“出”字,说一说“出”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出”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出”这个字。

  4.师小结:穴播的.植物发芽。离开原来的地方

  5.指导书写“出”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四)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

  多duō【部件】①“夕”(月的省文)表示食用肉。②“夕”(月的省文)表示食用肉。【本义】两块肉。

  见jiàn【字形】甲骨文、金文像在“人”上增“目”(眼睛)之形。【本义】看到: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组字】在字中表示看到、见解等,

  (五)、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1.课件逐一出示“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11个认读生字。指名认读生字。

  2.11个生字同时出示,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

  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二、重难点

  1、重点字词、句式

  2、《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3、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

  三、教学设想

  可在教师指导下,以讨论、串讲、表演、做练习等方式,引导同学自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老师的讲授既要讲清楚重难点,分析好思想内涵,又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应以练为主。

  四、课型和课时自读课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1、导入:由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演忠臣、一位演奸臣,一位演皇帝,忠臣向皇帝进谏,要他多听从民意,广开言路,不要受小人蒙蔽,岂料奸臣在皇帝旁边挑拨离间,龙颜大怒,奸臣将忠臣推出去斩。由这小品导入古代臣子进谏若直接言明自己的意见(即“直谏”)会很危险,臣子进谏最好是讽谏,由此引出题目,并解释“讽”及课题的意思。

  2、点出《邹忘讽齐王纳谏》一课选自《战国策》,用幻灯片打出该学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怕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3、转入对文段的学习。

  (1)学习一、二段的字词和句式(重点字词用幻灯片打出)

  ①孰:通“熟”,仔细

  私:偏爱

  朝朝服衣冠:zháo:朝见

  ②词类活用:

  A名作状:[朝]服衣冠[暮]寝而思之

  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

  ③古今异义词

  尺:古;约合现在的23.1厘米

  今:约33.3厘米。

  窥:古:照

  今:偷偷地看

  寝:古:躺而不睡

  今:睡觉

  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处所

  ④句式: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个

  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被动句:王之蔽甚矣

  省略句:与坐谈

  4、先让同学翻译第二段,再请同学分别扮演邹忌、妻、妾、客、徐公以及请一位同学做旁白通过这种活泼生动的形式即串讲了课文,又让同学领会了课文内容。

  5、分析

  问:师(1)大家观看表演时有无发现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生:——有,都说邹忌美于徐公。

  师:(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语气上有何细微不同,可否找出?

  生:——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比妻稍为冷淡点,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

  客:用陈述句,语气更平淡。

  反问句

  师:(3)为何妻、妾、客都夸邹忌好看?

  生:——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师:(4)好,他们都是说邹忌美于起徐公,那么由文段看,实际上是谁更美呢?

  生:——徐公。

  师:(5)既然是徐公美,那么妻、妾、客的回答便是与事实不相符合了,那么也就是说,邹忌被怎么样了呢?

  生:——被蒙蔽了(写板书)

  邹忌

  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受蔽

  师:(6)好,那么回过头来看看,第一段讲什么?

  生:——邹忌比美的事

  师:(7)好,大家看看,第一段与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么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呢?邹忌比美的事与我们所要讲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何关系呢?(引导大家看板书及第二段)。大家看,邹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齐王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呢?——有,宫妇左右私齐王,朝廷之臣畏齐王,四境之内有求于齐王。(板书:)

  邹忌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巨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邹忘讽齐王纳谏..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师(8):好,那么邹忌之妻因事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而受蔽,现在齐王的情况亦与邹忘相同,那么他是否也应该受蔽呢?(生):是并且受蔽更甚。

  邹忌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受蔽(甚矣)

  那邹忌分析出齐王受蔽这结论时,是先说邹忘的情况与齐王的一样,而邹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齐王也应因此而受蔽。

  (9)好,那么象邹忌,这种推理方法就叫类比推理。(用幻灯机打出)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10)邹忌说到齐王受蔽这里就打住了,那么他是否只整指出齐王受蔽这事实呢?——不是,他是想说齐王须纳谏。

  (11)好,那么在家看齐王最后有没有接受邹忌的意见呢?——有

  (12)好,那么要向国君说明须纳谏这个道理是比较抽象又不容易使国君接受的,正如刚才上课前的小品中的忠臣进谏,忠臣向国君说明要广开言路,不然会被奸臣蒙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说他是想说国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后被杀。可是对比之下,邹忌就显得很高明了。他用比美这件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了齐王肥肉纳谏这个抽象的道理,使齐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见,象这种用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说理方法就叫做“设喻说理”。(打出幻灯片,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设喻说理”。)

  6、朗读前两段。

  第二课时

  1、以提问课后思考题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先朗读全文)

  2、学习字词、句式(重点字词写在幻灯片上打出来)

  [面]刺:当面指责

  谤讥:古今异义词古;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陷害,讥讽,贬义词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使动用法。

  时时而问进:jiàn间或断断续续地

  其年:满一年。

  朝于齐:朝见

  介宾后置句:战胜于朝廷。

  2、让同学串讲这两段,指出他们翻译得不好的地方。

  3、分析

  师: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得后思考题)

  生:“群臣史民……受下赏”。

  “群臣进谏……皆朝于齐”

  师:由此可见邹忌讽谏效果奇佳,那么,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引导学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方面去思考,为了帮助理解,可插入淳于谏齐威王的小故事以说明齐王是勇于接受别人的意思,从谏如流的。在说明邹忌这方面的成功时,着重说明是比关关事他亲身所经历的以及生活小事这两点,综合以上得出结论:(写在幻灯片上)。

  为何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5、邹忌形象分析(简单提上一下)——写于幻灯片上

  邹忌:①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②实事求是

  ③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6、解决未完成的课后题。

  7、体现多练原则,让学生当堂完成有关课文文段的阅读理解训练并评讲。

  8、朗读全文。

  六、板书

  设喻说理

  邹忌齐王

  妻→私→营妇左右

  妆→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类比推理受蔽(甚矣)

语文教案 篇8

  24唐诗二首

  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4.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一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第二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第三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跳水》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