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29 08:51:4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精选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 通过幼儿的操作尝试活动,感知沙的特性: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细小的、不溶于水的。

  2、 初步了解沙的用途及教育玩沙的安全。

  3、 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培养初步的探索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铲、胶碟 、 、耙等)、水、手巾。

  【活动过程】

  一、把幼儿带到沙池边,以玩沙导入学习活动,引出活动主题并进行安全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沙),对啦,你们喜欢玩沙吗?今天,我准备了很多玩沙工具,待会请你们用手玩一玩,用脚踩一踩,跳一跳,讲一讲你发现了沙有哪些秘密?告诉老师或者同伴们!不过你们玩的时候,请注意:不能把沙往上抛,要保护自己和同伴的眼睛和鼻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知道了吗?

  二、通过各尝试活动,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

  A、幼儿自由玩沙。幼儿通过团沙、踩沙、筛沙、把水放到手上的沙里,然后再把沙放进水里等操作活动,感知沙的'特征。

  B、师生一起归纳沙的特点:

  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细小的、不溶于水的等。

  三、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沙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师:你们知道了沙有这么多秘密,那么沙有什么用呢?(沙可以用来建房子、铺路、彩沙可以用来作画、装饰等等。)

  四、幼儿用沙进行建筑活动,感受沙带来的乐趣。

  师:好,我们来当建筑师,把你想建的东西建出来吧!(幼儿自由构建)

  (结束)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3.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2.知道排序的含义。

  3.认识古筝是一种多弦排列的民族乐器。

  4.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乐于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

  1.知道什么是排序

  2.认识排序的意义

  3.学会按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教学材料:

  食品塑料膜、食品保鲜膜、衣物塑料袋三种大小相等的矩形方块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早晨我们上早操的之前必须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排队是怎么排的呢?

  看看这些奥运冠军,他们都是什么项目的第一名?哪些同学在某某方面最强?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二、探索和调查

  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排列的练习。

  下面是科学家收集的关于声音在10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你能帮忙整理一下吗?

  学生讨论整理数据

  认识古筝,看一看古筝上面的弦是怎样排序的

  研究不同的塑料膜,然后对它们的物理特性进行排序知道排序的含义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反思和解释

  1.你是按什么依据来整理的?看一看整理之后有什么改变,有什么好处?

  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分类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从五个一组的材料实物中,正确归纳出其中的四个共同具有的特征,从而区分出哪一类不同。

  3.以指纹图是为标准,用找相同点的方法给小组同学的指纹分类。

  4.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5.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6.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2.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分类的科学证据

  2.善待自然界动物

  学习成果:

  1.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了解生物分类学的“双名法”

  3.学会找相同点分类的方法

  4.学会多极两分法

  教学材料:印泥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出示图片,商店里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示?

  二、探索和调查

  老师这里有一些文具,你能不能将他们分成六类。

  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的?

  人的指纹有三种,看一看你们的右手拇指上的指纹,在纸上按下你的指纹印,然后在小组中分一分类。

  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在下面的几个海洋生物中,指出哪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

  在活动记录纸上画一个这样的生物。

  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鱼、斑马、猫、鸟、龟、人,这几种动物你能为他们分类吗?之后还可以再分吗?

  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三、反思和解释

  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分的,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事例,想一想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给实物分类,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

  让小组中的同学分开站,分为一类的同学说明他们的指纹怎么样?

  请你选择8种水果然后用多积两分法为他们分类。

  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并对玩具及其他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意识。

  活动准备:

  玩具人手一个(有软性玩具、硬性玩具),其他各类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展示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这里有很多玩具,想不想玩?

  二、多次把玩玩具,感知玩具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

  1.幼儿自行挑选玩具把玩。

  (1)要求:①每人只能挑选一件;②用你的小手摸摸看,你拿到的玩具是怎样的?

  (2)老师指导幼儿用各种方式知道玩具的软与硬。

  (3)讨论:你发现你玩的玩具摸上去或碰上去是怎样的?(学习词:软软的、硬硬的.)

  2.幼儿再次玩玩具。

  和同伴交换玩具,尝试多种感知。

  三、学习归类

  1.游戏:把玩具送回家。

  软软的玩具有一个家,硬硬的玩具也有一个家,你拿的玩具是软软的就送软软的家,你拿的玩具是硬硬就送硬硬的家里。

  幼儿送玩具,老师指导。

  2.尝试给多种物品归类。

  让幼儿观察老师准备的物品。

  小结: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有些是软软的,而有些是硬硬的。只要用我们的小手去摸摸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送这些物品回家好吗?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

  2.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背景资料:

  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

  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使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

  好奇点:

  模拟昼夜的形成可能是学生的好奇点。

  课时安排:

  2课时,两个活动各用1课时。

  活动1 开个学术讨论会

  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活动建议:

  1.建议本活动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活动可直接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做准备。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活动2 模拟昼夜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

  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

  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实施建议:

  1.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

  2.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学校如没有地球仪,可用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

  以下具体实验步骤供参考:

  ⑴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⑵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⑶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⑷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⑸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4.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

  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一定要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员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制作资料卡片。

  2.能够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方便与快捷;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知道现代的信息传递工具及方式。

  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信息了第一节《生活中处处有信息》,并且一开始就指出了“信息就在我们身边”,那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感知“信息就在我们身边”的呢?

  学生回答

  归纳:我们感知信息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我们“如何”感知,就是信息“如何”被获取。

  二.猜想假设:

  小组内进行

  三、制定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四、实施探究:

  1、信息的获取

  人们通常用眼、耳、手、鼻、舌等感觉器官来捕获信息。但我们天生的感觉器官获取我们想知道的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或是有障碍的。例如,我们仅凭肉眼想去看到细菌,这样往往就是力所不能及了。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采集技术代替或延伸了任的`感觉器官。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可以使用显微镜。再例如,人老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退化,出现了耳聋、眼花等感知障碍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助听器、老花镜等科技产品帮助感知、获取信息。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例如,一种知识技能怎样才能从一个掌握者的手里传播出去呢?就是通过语言、肢体示范等等交流活动。例如:一个人搬砖头盖房子快还是多各人一起盖房子快?(学生回答:多人快)如果只有一个人掌握了盖房子的技术怎么办?(学生回答:传授技艺)那技术的传授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了!信息的交流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3、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肢体动作——>语言、行为——>文字书信——>烽火狼烟、击鼓飞鸿、飞马传书——>电报、电话、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卫星、网络

  信息传递的速度:慢——>快

  4、过渡:

  选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得到的信息量大、速度快,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必须的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原始信息,而原始信息往往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五、展示交流

  信息的处理

  举例:气象站每天都要记录一天的风向、风力、云层、雨情等等,那记录下来的这些数据都是“已发生”的,那么,这些历史数据的意义在哪里呢?人们经过分析和整理这些数据,就对天气的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掌握,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推测出未来的天气变化,就有了我们对我们生活有帮助的“天气预报”。要做出一次准确的预报,所需要的已往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那么人么对那些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就是对信息的一种处理。对于像例子里这样大量的数据,也就是信息的处理,如果是采用人力,那么付出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时候,人们就可以借助计算机这种有着高速度、高精确度、大容量存贮和逻辑判断能力的信息处理工具了。

  六、拓展创新:

  畅想未来的信息传递方式。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知道现代的信息传递工具及方式。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各种食物:黄瓜、方肉、豆腐干、青菜、胡萝、苹果、茄子、大蒜、切成两半的西瓜等。

  2、各种工具:汤匙、剪刀、小刀。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食物。

  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孩子们认识大部分的食物,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名称。说到大蒜时,有一个孩子说:“这是馒头。”于是,教师就引导幼儿剥一剥,闻一闻,尝一尝,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出“这是我们吃过的大蒜”的结论。

  2、预测“大变小”的可能性。

  师: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去吗?

  引导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有的幼儿不会表达,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他用语言表述;有的幼儿已能清楚地说出“能”或“不能”,教师就进一步引导他说说“为什么”;个别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能说出:“瓶子太小,东西太大。”

  师:怎样才能把东西放进去呢?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地运用一些动作提示,以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具。当幼儿看到教师将食物剪小时,兴奋地拍起手来:“变小了!变小了!”

  3、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放进瓶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并帮助幼儿记录。剪刀可以剪菜叶,但剪不动菜梗,于是忙忙又去拿刀。文文一直用刀切胡萝卜。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尝试用刀切苹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一点皮。星星说:“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师边观察幼儿操作,边用琅琅上口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如:“变变小,放进去。”由于小年龄幼儿常常用语言指导动作,所以他们会边操作,边和教师一起重复,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理解“大” “小”的概念。看到有的幼儿用剪刀将菜叶剪小,教师便有意识地提问:“你用什么把什么变小了,有的幼儿在工具选择上存在问题,如他们用剪刀剪土豆,用汤匙切菜,教师便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较容易“变”。有个别幼儿自始至终使用一种工具,教师便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大胆试用其他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儿放回原处,要幼儿用抹布擦手等,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4、师幼共同探讨。

  ①讨论问题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进瓶里的?

  有的幼儿说:“我把它变小了。”教师便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把它变小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操作过程,帮助幼儿说出工具名称,较清楚地表达过程,教师以绘画的形式为幼儿记录。

  ②讨论问题二:刀是什么样子的?刀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少,也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当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刀是什么样子时,一些孩子说出“刀是很快的”,有两个幼儿用手指着刀最锋利的地方,表现出“很可怕”的样子。

  教师通过绘画(如图),强调刀有“很锋利的一面”,提醒幼儿要用刀的这一面来切东西,但不能去碰。同时,引导孩子们观察幼儿园里用的刀和家里用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孩子教师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莱的刀有危险,不能玩。教师还准备了一份告家长书,及时将活动信息告知家长,以便家长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工具,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点评/运用工具,模仿成人的动作,是两岁半幼儿非常热衷的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做中学”的理念设计了这一活动,并在活动中体现了教育目标。值得称赞的是教师十分耐心地帮助幼儿运用他们能理解的图画形式做记录,这为幼儿将来自己记录作了很好的铺垫。教师还有意识地在活动过程中贯穿安全教育、家园合作理念,以确保幼儿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11-26

科学教案11-25

科学教案11-25

科学教案11-26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精选)09-01

科学教案(经典)10-04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8-18

科学教案(经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