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生命物和非生命物,初步理解生命的概念。
2、教育幼儿要珍惜生命、爱惜生命。
3、培养幼儿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动物植物图片,人生长过程图片。小蝌蚪变青蛙课件,植物生长课件。大转盘。大耳朵图图动画片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生观看大耳朵图图片段。
2、提问: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你们是从那儿来的。
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二、探索有生命的物体:
1、了解人的生长过程:
提问:我们是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出示人的成长图片。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是从小慢慢长到大,在长大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阶段。
2、了解动物的`的生长过程:
提问:小动物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呢,我一来看看这只小动物是怎样长大的。
出示小蝌蚪变青蛙视频:
小结:小动物和我们人一样也是从小慢慢长到大。
3、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观看植物生长课件,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小结;植物也是从小慢慢长到大。
4、解释有生命的物体:
提问:看了视频和图片后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人、动物、植物。都能生长,都是经历从小慢慢长到大,一直到死亡。所以它们都是有生命物体。
三、探索无生命的物体:
提问:世界上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如:石头,文具盒等。为什么。
小结:世界上的物体有的是有生命的。有的不是。像石头等都不能生长,不会死亡,所以像他们一样是无生命的。
四、区分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
1、游戏大转盘;幼儿转动大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所指的物体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请幼儿说出。
2、出示有生命物体与物体图片幼儿进行分类。
五、有生命无生命的舞蹈。听音乐幼儿表演:
结束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有生命无生命物体。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有二十五名幼儿参与,大部分幼儿表现很好,课堂气氛活跃,目标完成很好。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
(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案和结果。
(3)能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
(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建议。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污水。
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
(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
(2)学生回答。
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
(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
A.家乡水资源状况;
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
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D.水污染的`原因。
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
4.外出考察: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
5.整理阶段。
课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做认真的分析,可以查阅一些书籍等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报告中可以包括考察情况分析、各种建议等。
6.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各组将研究报告贴在班级黑板报中。
(三)课后延伸:
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考察项目,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加深对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课前准备:
配合教学用的录像、照片及其他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类还面临着其他一些环境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关于大气污染:
1、说一说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原因。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大气污染状况和原因的内容,请学生谈一谈感想。
3、讨论,哪些做法污染大气?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介绍一些空气质量好的旅游、名胜地,简要说明那里为什么空气质量好。介绍几个著名的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4、说一说,我自己能做些什么?
关于白色污染:
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白色污染的内容,谈一谈感想。
3、讨论,我们平时的行为在加剧白色污染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4、人们想出了什么应对措施?比较、认识可降解塑料。教师介绍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效果。
三、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欣赏教科书插图中的珍稀动植物。你认识他们吗?请学生介绍他熟悉的珍稀动植物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2、他们为什么稀少?阅读教科书,了解人类活动对这些动植物生存的影响。
3、人类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师介绍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4、讨论,人类的活动对环境起着怎样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板书设计:
5、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
乐观、积极地对待 。
现 状 原 因 对 策
大气污染
白色污染
物种灭绝
速度加快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感知、探索物体的弹性,初步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一些弹性的物品和各种球(皮球、塑料球、石球、沙袋球、弹力球、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
1、 师;“小朋友,你喜欢球吗?你都见过哪些球?”
(幼儿自由回答皮球、弹力球、足球-----)
2、 师:“你们知道哪些球能拍?哪些球不能拍呢?
3、幼儿一边回答,教师一边画出各种球类并进行分类。
二、动手操作
1、师:“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球,我们一起来玩拍球的游戏。”
幼儿自愿选择球类来拍。
2、教师;“小朋友玩的真高兴,那么在玩拍秋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秘密呢?”
为什么有的球能拍,幼儿球不能拍呢?
幼儿自己总结:皮球、足球有弹性,能拍起来。玻璃秋、石球没有弹性,不能拍起来。
3、教师准备一些有弹性的`握力,请幼儿玩一玩,拉一拉看看发现了什么,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的物体变化记录下来。
如有弹性的物体下面画“ ” 没有弹性物体下面画“ ”
三、幼儿探索中尝试
师:“小朋友,你试一试、想一想能把大海棉塞进小瓶里吗?为什么?”
师:“你能把很短的橡皮筋变的很长吗?为什么?”
幼儿通过动手发现后总结经验:橡皮筋、海绵有弹性,手拉、捏都会变形、松开手后这些东西又恢复原状。
四、发散幼儿思维,生活中寻找弹性物体。
1、幼儿寻找幼儿园、家里和生活中那些物体有弹性?
2、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有弹性?
五、互相交流
请小朋友说一说“弹性”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带来哪些好处?
六、幼儿自制弹性玩具。(弹力球)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冬天到了,我们也随着进入了《冬天的故事》这一主题活动。孩子们对人和动物怎样过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树木是怎样过冬的还知之甚少,因此我设计了《树木过冬》这一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故事简单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及常见树木的不同过冬方式。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简单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
2、了解常见树木的不同过冬方式。
3、懂得要爱护树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了解常见树木的不同过冬方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柳树、杨树、松树等几种常见的树。
物质准备:幻灯片、故事录音、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趣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师:谁知道我们是怎样过冬的?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大树朋友是怎么过冬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树木过冬》的故事,小朋友要仔细听,故事里都讲了哪些树,它们是怎么过冬的?
二、欣赏故事
(一)边出示幻灯片边分段欣赏故事边提问:
1、欣赏第一段故事,提问:
⑴小白兔在去小松鼠家做客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树?
(2)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3)像柳树、杨树这样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的树叫什么树?
(4)小结:像柳树、杨树这样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小白兔都着急了,他还要到小松鼠家去做客呢。我们看看它走到哪里了。(继续放幻灯片和录音)
2、欣赏第二段故事
(1)小白兔又来到哪里?
(2)小白兔来到了松树林中又看到了什么树?
(3)松树在过冬的时候落叶吗?
(4)像松树这样不落叶的树叫什么树?
(二)再完整欣赏一遍故事,使幼儿加深印象。
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树木过冬》。那为什么到了秋冬季节落叶树就要落叶,而常绿树却不落叶呢?让我们再仔细听一遍故事。
(再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提问:
(1)像柳树、杨树这样的落叶树为什么到了秋冬季节就要落叶?
(2)为什么像松树这样的常绿树不用落叶就能过冬?
(因为松树的叶子像针一样,外面包着一层像蜡一样的东西,水分不容易散发掉,所以,松树不用落叶就能过冬。
(3)常绿树是一直都不落叶吗?它们是怎样落叶的?
三、小结
师:听了这个故事后,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除了柳树和杨树外,你还知道什么树是落叶树?
师:我们小朋友还有好多不认识的树,不知道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然后再来和老师和小朋友交流,好吗?
情感教育:
师:冬天天气又冷又干燥,我们的大树朋友的树枝很容易折断,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大树朋友呢?
幼:我们应该保护大树,不折树枝。
四、游戏:
师交待游戏规则:小朋友自己选择扮落叶树或常绿树的树叶宝宝,我们一起随音乐翩翩起舞,音乐停止时落叶树的树叶宝宝飘落。扮常绿树停止摇摆,但不落叶。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以“冬天来了,我们是怎样过冬的?”“你们知道我们的大树朋友是怎样过冬的吗?”自然地导入主题,然后边出示幻灯片边放录音分段欣赏故事,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故事,使幼儿初步了解了落叶树和常绿树,以及树木不同的过冬方式。从整体上看基本完成了活动目标,但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我在活动中采用了边出示幻灯片边放录音欣赏故事的方法,没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想如果采用边出示幻灯片教师便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的方法,也许会更吸引孩子,活动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2、在活动中提出的有些问题有些难,比如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白兔是怎样问柳树公公的?柳树公公又是怎样说的?”因为故事中柳树公公说的`话很长,幼儿很难听两边故事就能复述,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有一名幼儿能较好地复述出了柳树公公的话。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充分地考虑幼儿的能力。
3、在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没有要求幼儿说完整话,这不利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4、在活动中没有面向全体幼儿,只是对举手的幼儿给予的较多的关注,忽略了没有举手的幼儿,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活动中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向其他的教师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树叶的特征,简单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探索、发现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特征,通过动手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树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茶叶是树叶的一种。
活动准备:
1、落叶树叶和常绿树叶; 2、石臼、擀面杖、剪刀、鹅卵石、记录表; 3、茶叶包一个、茶壶、热水、布;4、投影仪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音乐《小树叶》进入活动室。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凉了,树上的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飘落下来的?(幼儿可以用语言、动作等表现)让我们一起来和小树叶跳个舞吧!(教师一边和幼儿舞蹈,一边洒落树叶,幼儿每人捡起一片树叶。)
二、基本部分:
一)运用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师:“树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师出示树叶外形结构的图片,使幼儿知道大多数树叶是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
2、幼儿讨论,初步了解树叶每部分的作用。师:树叶是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的,那他们对树叶来说都有什么用呢?(幼儿讨论)教师演示树叶每部分作用的图片,向幼儿分别讲解叶柄、叶片、叶脉的作用。
二)通过幼儿动手实验,发现常绿树叶和落叶树叶的区别,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找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2、如果树叶宝宝从树上落了下来,慢慢地它会发生什么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使幼儿知道树叶宝宝离开了树妈妈,就会一天天地干掉,枯死,变成一片枯叶。
3、教师出示一片枯叶:枯叶和小朋友手中的绿叶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质感的不同、大小等方面回答)教师介绍记录表,教会幼儿记录的方法。幼儿选用桌上的工具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问:谁来说说你刚才是用什么工具,发现了什么秘密?
三、使幼儿初步了解树叶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师幼讨论,初步了解树叶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变魔术,知道茶叶是树叶的一种。小结:茶叶是一种特殊的树叶,它可以泡水喝,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而且有些树叶可以制成药材,给人治病;有些树叶可以制成树叶食品、树叶饮料,有利于人体健康。
四、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教师与幼儿一起到户外找一找哪些树是常绿树,哪些树是落叶树,搜集落叶,做叶子粘贴画。
小结及反思:
小结:使幼儿明白枯叶与绿叶的根本区别:易碎、不易碎;没有叶汁、有叶汁。
我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相关内容和同领域中不同内容的整合,比如:既有音乐体验,又有动手操作;既利用了图片投影,又添加了小魔术,使孩子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课后反思:
这次活动是大班“多美的秋天”主题中有关《秋天的树》,我选择的是孩子们最常见的也是现在这个季节有明显变化的叶子——树叶。
从整个活动设计上来看,内容非常丰富,它是由几个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内容组成的,。从整个活动过程中来看,孩子们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出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有肢体语言、有实验记录、有语言描述等等,动手操作的小实验让孩子更感兴趣,我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开放性的材料,发挥了他们最大的自主性,使孩子们在不断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同时,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也动了脑,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记录,在每一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知道了枯叶和绿叶的区别,进一步了解了树叶特征。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玩沙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玩沙可以让幼儿感到快乐,玩沙可以让幼儿尽情地发挥想象去创造,玩沙可以让幼儿自主地尝试、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感知沙的特性。选择沙作为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让幼儿用各种辅助物创造性地与同伴合作玩沙,尝试在沙堆上筑沙堡,用沙子种植物、养动物,初步学习制作玩沙工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对沙的了解,更可以使幼儿感受到玩沙的乐趣。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沙子的特性,培养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的兴趣。
2、让幼儿在亲身体验、观察、实践中学会比较和判断。
二、活动准备:
沙池;铲子、印模、筛子、漏斗、小喷壶、小水桶等工具。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
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一起到沙池去玩沙好吗?”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不扬沙,不用手揉眼睛。”
3、引导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探索沙子的特性:
⑴沙子看上去是什么样的?(一粒一粒的,细小的)
⑵沙子摸起来有什么感觉?用力抓一把,把手打开会怎么样?(摸起来感觉有的粗粗的,幼儿教育网有的`细细的;用力抓会从手指缝里掉下去,打开手沙子就散开。认识沙子是松散的。)
⑶把沙子放在漏斗里、筛子里,有什么发现?(沙子是松散的,很快漏光了。)
⑷水倒在沙子里,怎么不见了?(水渗透到沙子里了。)
4、比较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⑴湿沙摸上去什么感觉?(软软粘粘的)
⑵抓一把湿沙放在漏斗里,有什么发现?
⑶分别用干沙和湿沙来印模,有什么发现?(干沙不容易成形,容易塌掉,湿沙容易成形。)
⑷讨论为什么湿沙会比干沙容易成形。
5、了解沙子的用途:
讨论:沙子有什么用处?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沙坑、沙包可以用来给运动员训练;沙漏可以用来计算时间;粗沙和水泥用水搅拌后可以砌房子;可以做沙球当打击乐器;可以制作沙画等。)
6、延伸活动:
提供一些工具和辅助材料,让幼儿玩沙,巩固幼儿对沙子特性、用途的了解。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以自我欣赏的眼光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头部特征。
2、尝试在同伴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面镜子,足量的纸,笔。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一、猜猜是谁。
1、观察活动材料的画面,看看他们是什么?
2、同样是树叶,同样是斑点狗,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
二、特别的朋友。
1、翻看幼儿活动材料第7 页的照片。这里有三位小朋友,他们都说自己很特别,你们看出来了没有?听听
2、找一个好朋友,仔细比一比我们的长相,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3、教师鼓励幼儿两人合作,用自己的方式和符号记录观察结果。
4、教师参与与幼儿的观察、记录。引导幼儿从关注身高、胖瘦等明显特征转向关注有趣的、不太明显的细微特征,如手的大小、手指的弯曲度,头顶的旋涡、眉毛的浓淡等。
5、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幼儿的观察记录汇总到大的.记录表中。
6、我们原来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三、寻人启示。
1、我要找我的好朋友,但我不说他的名字。你们可以问我他是男孩还是女孩,长的什么样,然后通过我的回答,猜猜他是谁。
2、教师根据幼儿观察记录上的特征,有选择的进行描述,请幼儿裁裁老师说的是谁?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11-26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精选)09-01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精选)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