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2、认识金属坚硬、有光泽、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的特征,将特征与用途相联系。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出示一个密封盒子(盒子里有:泡沫和海绵),请一位同学从盒子里拿出海绵。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请你再次展示你的判断方法。(板书:捏) 师:用捏的方法可判断泡沫的硬度大于海绵的硬度(泡沫>海绵)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软硬(板书课题:哪种材料硬) 二、 探究活动 比较硬度: 1、提出问题
①出示木条、卡纸、铁片、塑料,并提出问题:你还能用捏的方法比较出它们的软硬吗? ②试一试。
③学生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④否定捏的方法,继续提出问题:那你有什么别的办法判断这些物品的软硬? ⑤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可判断这些物品的软硬。
⑥生汇报、师评判方法科学或正确与否,导出“刻划法”(画痕) 2、猜一猜
师:按硬到软的顺序排一排, 这四种材料的软硬。 3、实验验证 ①介绍刻划法。 ②解读表格及填表方法。
③示范操作,同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
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但用同一种材料刻划时不能换人,防止用力大小不同。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填写在记录表上,并把材料整理到材料盘中。
4、学生实验
5、交流汇报(汇报方法,展示记录表,得出结论)。 6、师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教育学生不在课桌刻划)。 三、认识金属
1、由上面的实验得出:金属坚硬
师: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一般金属都很坚硬。你知道金属有哪些用途?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教师的演示用气泡图表示金属的其它特性(有光泽、易传热、
能导电、有延展性)
师:金属的性质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来研究金属的有关知识。 四、 拓展与延伸
师:金属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包括我们喝的饮料罐,易拉罐也是由一种金属——铝加工而成的。你知道易拉罐是怎样由铝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让我们看看饮料罐的故事。
师:小小饮料罐经过了很多加工步骤才变成一个饮料罐,可是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就被人扔了。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它。
总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变废为宝的材料,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这样既能美化生活,又能节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了解热胀冷缩的科学现象。
2、大胆思考,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让乒乓球恢复原样。
3、积极参与科学互动,感受科学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1、国王图片。
2、乒乓球、温度计、热水。
3、PPT《变高变矮的国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国王图片。
师:你们看这是谁呀?
师:这个国王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他会变高变矮。为什么能变高变矮,秘密就藏着这本书里,请你们看仔细图,知道了答案举手告诉我。
二、阅读绘本,提炼科学知识。
1、教师讲述绘本。
师:国王什么时候变高?什么时候变矮?
师:炉子烧的旺旺的温度高,国王变高。炉子灭了温度降低,国王变矮。遇热变大,遇冷变小。
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实验,了解原理。
1、投放投影,教师将温度计放在热水冷水中,幼儿观看热胀冷缩。
师:这是什么?温度计里的红色水银,遇热膨胀,遇冷紧缩,这样的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2、乒乓球实验。
师:教室里有一些瘪掉的乒乓球,如果扔掉就太浪费了。想一想刚才学到的本领,我们可以怎样做让乒乓球鼓起来。
师:在你们桌子上放了瘪掉的乒乓球、装热水的杯子、筷子,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乒乓球。用筷子夹住乒乓球实验,注意小手不要碰到热水哦。
师:乒乓球恢复原样了吗?乒乓球热胀了。
3、教师黑板上边操作边解释原理。
师: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原来每一样物体里住着许多分子宝宝,分子非常小,肉眼看不到它,需要用高倍望远镜才能看到。分子宝宝在平静的运动着。当温度升高时他们就会很快运动“好热啊,好热啊,离我远点。”他们会拉开距离,距离一拉开,物体的个子悄悄长大,膨胀了。当温度降低时,他们运动会减慢“好冷啊”他们就会紧紧抱在一起,这样,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物体的个子就悄悄变小了,收缩了。这就是热胀冷缩。
4、分子宝宝游戏。
师:我们也来玩一玩热胀冷缩游戏。男孩子当乒乓球,女孩子当分子宝宝。当温度变高时分子宝宝你会怎样?温度降低时分子宝宝又会怎样?听好老师给的温度,你们来玩热胀冷缩的游戏吧。
四、提升经验。
1、生活中热胀冷缩。
师:生活中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师:这里有两个电线杆上面的.电线弯弯的,下面的电线紧紧的。你们觉得哪个是夏天的电线,哪个是冬天的电线?夏天温度高,电线就膨胀变长了,就弯弯的。冬天温度低,电线杆就缩紧,绷的直直的。
2、出示图片,热胀冷缩对生活的帮助。
师:密封的瓶子里的水不能装太多,为什么?夏天温度高,水膨胀。如果瓶子装满了会爆炸的。
师:微波炉里转牛奶,要把袋子的牛奶倒在杯子里。为什么?不然牛奶袋子会爆炸的。
师:夏天,能不能往轮胎里打很多气呀?气膨胀会爆胎的。
师:铁路上有空隙,为什么要有空隙?夏天温度高铁路膨胀,这个空隙就是留给铁路膨胀的哦。
科学教案 篇3
一、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多种多样的服装。
1、了解不同面料的服装。
教师: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带来的衣服,说出服装的名称。
2、请幼儿仔细摸摸自己和别的小朋友带来的衣服,有什么感觉?想一想,你在什么季节穿这个衣服,你穿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3、先让幼儿向同伴介绍,然后在集体面前向大家介绍。
4、教师小结:我们在一年四季中,都需要穿服装。在冬天穿的衣服叫冬装,冬装的衣料以毛和棉为主,有毛衣、皮衣、棉袄等,具有保暖作用;夏天穿的`服装叫夏装,夏装的衣料比较薄,透气性较好,穿在身上比较凉爽,有裙子、短袖、短裤等;在春天或秋天穿的衣服叫春装或秋装,也叫春秋装。
二、观看ppt,了解各种各样的服装。
1、师谈话:今天小朋友们带来的都是我们平常会穿到的衣服,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常我们不大会穿到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集体观看ppt,了解唐装、表演服、舞蹈服等特殊的服装。
3、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衣服有什么不一样?漂亮在哪里?
4、引导幼儿就服装的颜色和花纹来进行介绍。
5、原来服装有很多,服装是各种各样的,有唐装、中山装、舞蹈服装等等,都很漂亮。
三、集体游戏:服装归类
1、介绍游戏玩法。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启发幼儿分别将夏装、冬装、春秋装放进行分类,看谁放得对。
3、幼儿集体进行操作。
4、讲解幼儿操作情况
科学教案 篇4
“我喜欢吃香蕉。它弯弯的,像大海里的小船,又像天上的星星,还像奶奶笑眯眯的眼睛。”、“我最喜欢吃石榴。一粒一粒的,真好看。我真想用绳子把它串成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一定很漂亮。”、“我喜欢吃苹果,又香又甜,红红的就像过‘六一’时,小朋友抹的红脸蛋一样。”天气渐渐地暖和了,现在每天回家后孩子们都爱吃一个水果。上了幼儿园,还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的喜爱。
小朋友对水果的喜爱,促使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在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水果喜爱之情的愿望。
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乐于交流。由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构思、创造、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充分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描述探究的过程,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教学重点:
幼儿在一个宽松、可选择的环境下,能主动参与,乐于表现。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难点:
当幼儿已操作完成后,能大胆、清楚地描述活动过程,并对于别人的作品提出问题,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梨子、草莓、橘子、葡萄、菠萝等水果若干,水果沙拉,水果的图片及相关汉字。
2、榨汁机、碗、盘子、调羹。
3、录音机、轻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先参观教室里放置的各种水果,引出活动的内容。
1、出示实物水果,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说出水果的名称。
师:“你们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
2、让幼儿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说出它的名称。
引导幼儿认识一些不熟悉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猕猴桃等。
3、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水果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呢?”(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但都有水分,都能生吃,都是果实。)
4、让幼儿了解水果的作用。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梨子能使我们的喉咙变滋润;橘子能补充维生素C;苹果可以补充水分;荔枝能解渴;葡萄能制成酒,品味很好;香蕉可以做成香蕉干(片)、香蕉粉等,有着降血压的作用。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多吃水果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二、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幼儿在以“水果”为中心情况下,进行各式各样地活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1、向幼儿介绍周围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试试。
师:“在你们的周围有着很多水果,你们想象一下,如何将水果做成一个美味的食品。”
2、教师宣布本次活动规则,幼儿可以自由结伴分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帮助指导。
幼儿可以做水果沙拉、可以将水果榨成汁、也可以在水果上进行一些装饰。
3、幼儿开始进行具体操作,培养幼儿间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描述探究的过程,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介绍自己是如何做的。
1、“你做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你做的水果拼盘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很漂亮?”(色彩和图案很美)
3、师生共同小结:各种水果放在一起,加上色拉拌匀,就能做出水果色拉;用各种水果在盘中拼出美丽的图案和色彩,就会让你觉得舍不得吃;把水果放进榨汁机里,开动开关,就会榨出新鲜又好吃的果汁。
四、师生共享。
1、鼓励并表扬有创意的水果拼盘。
2、互相品尝,体验成功的快乐。
《各种各样的水果》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方式:1冬眠.2换毛。3南飞。4储存粮食。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通过看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初步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季节的关系。
活动准备:动物过冬图片。青蛙、蛇、刺猬、熊、蚂蚁、老鼠、蜜蜂、鸡、鸭、鹅、兔、羊、等图若干。房子四座。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是冬天?
师:天这么冷,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那你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变暖和?
师:我们小朋友可以通过运动、穿上棉衣、带上手套、等方法让我们变暖和,可是,许多小动物没有棉衣、围巾、空调、等,那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们吧!
二、基本活动
了解冬眠的动物。
师:呱、呱、呱,谁来了?我们一起来问问青蛙是能怎样过冬的?
幼:青蛙、青蛙、你是怎样过冬的?
让幼儿说说青蛙是怎样过冬的,教师解释什么叫冬眠。
师:还有那些动物和青蛙一样是冬眠过冬的,请看大屏幕。
了解飞到南方过冬的动物
师:出示天鹅,这是谁?你要到哪里去?
让幼儿说说天鹅是怎样过冬的?什么时候鸟?看图片
师:还有一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和他们不一样?请幼儿猜一猜?
了解换毛动物,请看图片。
三、互动
提问:冬眠动物有哪些?
换毛过冬的动物有哪些?飞到南方过冬的动物有哪些?
四、教师讲故事动物过冬,在讲故事时提问:故事中出现那些动物。他们又是怎样过冬的?
储存粮食的动物,请看图片。
五,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小动物们都很聪明,相出好办法来渡过寒冷的冬天,他们有的冬眠,有的换毛,有的南飞,有的储存粮食。他们是能干的小动物,其实,动物在每个季节里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这也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方法,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要捕杀他,要爱护小动物。我们要为它们度过每个季节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 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二、展开: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三、结束: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排除无关干扰,选择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2、尝试用光源照出影子,找出所需要的影子。
3、经历侦破案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影子的知识。
2、三顶帽子、统计表1份、幼儿记录表、记号笔人手各一、幻灯机、一个帽影、手电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评析: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创设富有探索性的侦破环境,这一环节设置了悬念,从而进一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二、幼儿讨论、猜想,第一次记录。
1、小偷是谁?为什么?幼儿第一次记录判断结果。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记录卡,记录卡的第一栏是小偷的帽影。下面是黑猫警长排查出的三只动物,你觉得谁是小偷,就在它的下面打“√”。(附表一)
2、教师用数字统计幼儿记录结果。(附统计表)
(评析:让幼儿自由讨论,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能根据已有经验大胆猜想,调动幼儿想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讨论:
1、究竟谁是真正的小偷呢?黑猫警长说,破案是要讲证据的,想想看,要破这个案子,找到真正的小偷,有条重要的线索是什么呢?(帽子的影子)
怎样才能找到三个动物帽子的影子呢?想想我们以前玩过的踩影子游戏,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因为有光),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光源能让我们找到影子呢?(月光、灯光、烛光、手电筒光……)
2、找找老师手的影子,(师示范找手影的方法),将物体放在光源的前面。
(从关注幼儿的兴趣入手,同时也帮孩子积累科学经验,回忆踩影子游戏,将幼儿的思维推向了**。)
三、幼儿操作实验,并记录结果
三个动物帽子的影子是什么样的?怎么找呢?黑猫警长给我们准备了三个动物帽子的图片,它说谁能帮它找到真正的小偷,就能成为大侦探了。
1、幼儿操作,尝试自己用光源找出影子,并做记录。
2、教师第二次统计幼儿记录结果。(表二)
3、师对比两次统计结果,小结幼儿操作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偷终于找到了,我们也明白了做什么事情不能光看表面现象,一定要通过思考、探索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快打个电话告诉黑猫警长吧!
(评析:让幼儿通过自身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大胆探索,一方面帮孩子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提高孩子的操作能力,通过照一照、找一找,激发他们对周围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游戏:侦探抓小偷。
帮黑猫警长找到了小偷,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来玩“侦探抓小偷”的游戏。
谁来做小偷呢?哦!黑猫警长说,你们都成侦探了,还是我来做小偷吧!(师戴上头饰扮小偷,幼儿做侦探,抓小偷,通过游戏进行思想教育。)
(评析:教师灵活地用“侦探抓小偷”这一游戏作为前一活动的巧妙延续,掀起了又一个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侦破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首先我根据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创设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侦破环境,第一次让幼儿猜想小偷是谁,并做记录;第二次通过实验操作并记录,验证谁是真正的小偷,通过前后两次不同的记录结果,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在整个活动中,我紧紧把握材料、探索、问题这三者的双向流动,引导幼儿围绕“小偷的帽影”,不断地探索、操作、观察,并鼓励幼儿多角度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想法。活动中,孩子们能利用提供的光源,初步尝试用手电筒、日光灯等光找出小偷的帽影,让他们经历侦破案件的过程,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同时让孩子们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附故事:
今天,是兔小姐的生日,她在家里准备了一个舞会,想邀请所有的动物朋友都来参加她的舞会,到了晚上,动物们个个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参加舞会了。大家在舞会上尽情地唱啊、跳啊,玩得可真开心!忽然,停电了,这时只见一个黑影闪过,兔小姐“啊”尖听了一声,过了一会儿,电来了,兔小姐发现“不好,我那条价值二十万元的钻石项链不见了,怎么办呀?怎么办呀?”打电话报警呀!动物们七嘴八舌地说,于是大侦探黑猫警长接到报警电话,立刻赶来了,当他询问项链丢失的情况时,兔小姐却拍了拍脑袋:“唉,瞧我连小偷是谁还没看清楚呢!我只记得小偷他戴着一顶帽子,帽子的影子是这样的。”黑猫警长看了看,说:“看来,这帽子的影子就是破案的唯一线索了。”于是黑猫警长立刻对在场的所有动物进行排查,发现当时有三个动物是戴着这样的帽子的,一个是小猪,一个是老虎,还有一个是小老鼠,这三个动物戴的帽子看上去都差不多呀!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小偷呢?黑猫警长左看看、右想想,可还是分辨不出谁是真正的小偷,这可怎么办呀?真急人呀!小朋友,你们听了着急吗?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帮黑猫警长把真正小偷找出来,好不好?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2.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3.感知蛋壳艺术美,并对蛋壳工艺感兴趣。
教学重点
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教学难点
让幼儿能够利用不同的工具区分生蛋和熟蛋,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纸盒,里面有两只玩具小鸡,生、熟鸡蛋每人一枚,盘子若干。
2.手电筒20个、放大镜20个,每个小组一盆盐水;小粘贴、彩笔若干、黑板、粉笔。
3.教师制作的蛋壳工艺品,如不倒翁、脸谱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律动:动物怎样叫,师生问答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引导创编:师: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
2.分组讨论
教师出示小鸡:“可爱的小鸡叽叽叽,小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再提出一个关于小鸡的问题让你旁边的小朋友回答好吗?”
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讨论,回答对方的问题。
(二)组织活动
1.启发思考
提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鸡的妈妈是谁?可爱的小鸡是鸡妈妈用鸡蛋孵出来的,是用我们平时吃的鸡蛋吗?熟鸡蛋能孵出小鸡吗?
2.尝试探索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龙平面图、拷贝纸、铅画纸、复写纸、印章、白纸。
3、彩纸、剪刀、小筐。
4、复印机、电脑、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复制的现象。
1、出示小鱼图。
提问:“这是什么?老师还需要一张一样的小鱼图,有什么办法?”
2、示范使用复印机操作过程。
师:我就请复印机来帮忙。看,一张一样的小鱼图出来了。
3、:刚才老师操作的过程就叫复制。复制就是做一模一样的`东西。”复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刚才老师用的是复印机来复制。
二、尝试简单的复制。
1、我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恐龙图、拷贝纸、复印纸用这些材料能不能来复制小恐龙呢?还有印章、模具,它们能用来复制吗?请你们动手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鼓励先完成幼儿尝试多种方法复制。
3、介绍复制情况。
(1)请个别幼儿来介绍是用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复制的?
师:请你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复制出这两个东西的?
(2)请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儿来介绍。
师:有谁也用了这些材料,但不是用这种方法来复制的?
(3)请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儿来介绍复制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复制的?请你也来介绍一下。
(4):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复制的。
(请你们把东西都放回筐里。)
(当幼儿讲到用复印纸等要讲解一下操作的过程和要点。)
三、感知、探索快速复制的方法。
1、师:“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大地震,现在那里的小朋友需要许多纯净的水,我们一起他们,好吗?”
“你们每一个的筐里有一瓶水,我们要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复制出更多的水。还有5分钟,运送水的车子就要开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快速复制。
提醒:废纸放桶里。
3、介绍复制方法。
(1)师:“时间到,请小朋友数数复制了多少瓶水。”
(2)请复制的最多幼儿来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复制的。
(3)请用不同方法进行复制的幼儿来介绍,比比哪一种方法好。如果同一种方法,想想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制出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们。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复制的办法?”
2、“复制的方法对人们有什么好处?”(方便、速度快)
延伸:了解电脑复制,结束活动
1、出示小兔图。“这是谁,小兔一个人觉得怎么样?”“怎样帮助她?”(复制的方法)“老师也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师电脑复制小兔。
“原来电脑也是可以用来复制东西的,家里有电脑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试一试,如果你们平时发现了不同的复制方法,再来告诉小朋友和老师,好吗?”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2、在操作实践、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迁移运用经验,探索让支架更稳固的多种方法。
3、初步了解支架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参与科学探索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纸棒、剪刀、双面胶、箩筐、幼儿课前人手制作一个不同形状的支架。
2、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支架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稳固问题的讨论。
1、幼儿看支架、说形状
瞧,昨天,我们一起用纸棒做了很多支架,看看有些什么形状的支架?这么多的支架想不想来玩一玩,玩的时候,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谁来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其他支架能变形)
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秘密?请把稳固的支架放到上面来。(幼儿检测自己的支架是否稳固)
4、看看稳固的支架是什么形状的?(同伴相互交流、置疑、发现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二、第一次探索,运用增添纸棒的方法让不稳固的平面支架变得稳固些
1、你们手里有那么多不稳固的支架,想不想把它变稳固呢?那边桌子上有一些工具、材料,我们去试一下怎样把它们变稳固?(幼儿思考加固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你们的支架变稳固了吗?谁来说说你的.好办法?
(1)(对角的)不过我还要来检验一下,手捏两个角轻轻拉一拉,哇,成功了。
(2)还有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支架怎样?为什么?
(3)同样是添了一根纸棒,为什么这个变稳固了,而这个没有变稳固呢?
4、小结:哦,我明白了:只要在变形的支架里用添加纸棒的方法变出三角形,这个支架就变稳固了。
三、第二次探索,幼儿发现问题调整加固支架的方法
1、我发现这里还有一个支架,觉得这个支架怎样?(观察、交流)
2、小结:三角形越多,支架就越稳固,(形成加固支架的共性特点。)
3、这么多的支架中还藏着不稳固的支架,想不想再去把它变稳固,而把稳固的支架变的更稳固呢?拿起自己的支架再去试一试。
4、来看一下我们这一次的作品,想不想听老师给你们的评价:超级稳固
四、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1、今天,我们玩了支架,开心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三角形支架。
2、小结:小朋友平时观察都很仔细,的确,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利用了三角支架,变的更稳固。
五、延伸活动:提升经验,尝试给立体支架加固。
1、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是不是添加的纸棒越多,支架就越稳固?
2、老师这里有一个支架,用了10根纸棒,你们觉得它稳固吗?为什么?
3、小结:添加纸棒要变三角形,才能稳固,三角形越多,支架就越稳固。
4、看,又来了一个支架,有什么不同?它稳固吗?这个支架又怎样来变稳固呢?我们呆会一起去试一试。(比较观察,尝试给立体支架加固)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10-04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科学教案12-03
科学教案12-03
科学教案12-03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