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9 10:37:5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食盐地水里溶解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辨别常见的几种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认识溶解的几个特点,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实践“鉴别各种物体是否能溶解在水中”,知道什么是“溶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感受“溶解”的几个特点。

  教学准备

  1、 9种可溶解或不溶解于水的.物质。(生活中常见的)

  2.实验必备仪器。(烧杯、玻璃棒、聚气瓶、勺子、滤纸、漏斗、铁架台)

  3.探究用的表格,1张。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质疑激趣

  1、老师讲一个关于溶解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谈谈对溶解的认识。

  (二)演示实验,学会操作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烧杯、聚气瓶、玻璃棒、勺子,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在烧杯内装一定量的水;

  第二步:把盐加入水中;

  第三步: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第四步: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情况。

  (三)亲自实验,了解“溶解”

  1、小组分工合作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4人,根据各自的特长,组内分好工。

  2、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3、小组讨论汇报

  各小组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所做实验是“溶解”实验还是“不溶解”实验,说说依据。

  (四)分离实验,解释“溶解”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漏斗、滤纸、铁架台、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课件演示实验步骤

  第一步:折滤纸:先把滤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把滤纸打开,一面三层,一面一层,跟漏斗一样的形状;

  第二步:放滤红:把滤纸小心地放入漏斗内,滤纸要比漏斗低一些,用一点水把滤纸湿润,使滤纸与漏斗紧贴。

  第三步:放漏斗在铁架台铁圈下放好一个量杯,再把漏斗放入铁架台铁圈内,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第四步;引流,把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将烧杯斜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漏斗,不能漫过滤纸。

  3、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哪些物质和水混合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五)总结实验,拓展延伸

  1、解释溶解

  观察实验表格,了解溶解的特点,知道溶解是指:物质放入水中后,变成肉眼看不见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的一种现象。

  2、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课后研究如何帮冬冬把盐找回来。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

  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提升幼儿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和懂得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在家询问爸妈,自己家中的电器的`名称、用途、用法、注意事项。

  2.活动材料:教材想一想 说一说

  活动过程:

  一、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加油家用电器吗?都有哪些电器?(让几个小朋友说一说,他们家有哪些家用电器。)

  2.结合教材,教师归纳小结:小朋友们家中都有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

  二、指导与启发

  1.结合幼儿在家中爸妈出得到的信息。提问:你把喜欢那些电器?你妈呢?你呢?(充分让幼儿们相互交流,然后让几幼儿说一说)教师的引导

  2.在,让幼儿充分讨论: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的用途、用法,以及给全家带来的好处。

  3.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说明使用这些家用电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如:安全用电小常识、爱惜保护家电、以渗透安全保护意识、节约用电)

  4. 让幼儿打开书,认识教材中的电器。然后指几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爱惜保护家用电器)

  效果分析:

  通过教学,幼儿们对家电的有关知识非常感兴趣,幼儿们发言热烈、竞相参与。子教学内容若带领孩子们参观实物。教师边教学边结合实际效果就会更令人满意。

科学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科学教案 篇5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探索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2、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4、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6.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1.讲述: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2.小结:对,同学们真聪明,要从数据上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一定要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3.谈话:你们想测量吗?那测量前我们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制订好方案呢?下面就请每一小组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制订好方案。

  4.出示思考题:

  (1)如果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

  (2)除了身高、体重,你还喜欢测量什么项目,准备怎样测量? 5.汇报:你们小组想测量什么?怎样测量?

  6.小结:同学们想测量的项目可真多,那老师就给你们充足的时间去测量,测量要认真,测好后要记录。身高、体重每个同学都要测的,测完后可测量其它项目,请组长负责。

  三、绘制身高、体重的曲线图

  1.提出要求: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2.学生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4.提问: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长情况,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四、总结、拓展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自己的成长情况,通过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成长的痕迹除了课上研究的这些内容外,还有许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寻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在长大 身体发生变化 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教案 篇6

  工具——人类的帮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分析某一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一种标准对知道的工具进行分类。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发现技术的发展对工具发展的影响。

  3、能对某种工具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方案。

  4、能根据生活或学习的某种具体需要,独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设计一种工具。

  5、能从不同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考察自己设计工具的市场效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是,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2、能把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ST-SE

  1、能从效率、省力、效果等方面说明使用工具的好处。

  1、 能说明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具的发展——结构日益复杂化、功能得到了极大加强;同时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分类结果记录表、不同类工具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把你知道得写下来。

  每组一张白纸,小学生分组统计各种工具及对人类的帮助。(3分钟)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结果,师把各种工具用统计大表展示出来,

  评价并表扬优胜小组

  二、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

  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师提示:

  1、注意安全

  2、确保在比较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相同,只是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这组变量。

  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课上练习

  所做事情 是否需要工具 所需工具的名称

  开铁罐头盒

  冷冻食品

  去远方旅游

  观看星空

  随时了解国外

  小朋友的信息

  做健康检查

  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三、给工具分类

  师出示写有各种工具的统计大表

  师:工具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望远镜能帮助我们望得更远,飞机能帮助我们飞得更快更高,让我们试着把这张表中的工具分分类好吗?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分类标准,并设计记录表

  生汇报各组的分类标准,师相机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分类标准。

  学生在小组内分类

  交流展示分类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不需要统一或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

  四、小结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第二课时

  一、工具的发展历程

  课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师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发展史并讨论工具的发展趋势。

  师:工具的发展如此之迅速,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以自己选的工具为例,谈谈技术是怎样促进工具发展的。

  师生交流

  二、工具的改进

  师:工具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生活中使用工具时总会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把你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

  学生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各种工具的优点和缺陷

  鼓励学生得质疑精神,(列举一些科学家的发明就是从找缺点找问题开始的,引导学生向科学家学习)

  生完成自己的改进方案

  师生交流改进意见

  三、布置作业

  1、继续完善自己的改进方案

  2、市场调查,了解自己的改进工具是否受到欢迎。

科学教案 篇7

  用实物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带来了柿子、苹果、弥猴桃、西瓜、橘子、哈密瓜、山楂、火龙果、橙子、冬枣、等等。活动一开始这么多的水果拓展了幼儿的视野,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么多的水果中有2种形态:圆圆的、弯弯的。每一个幼儿都对自己的水果感兴趣,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水果的形状,“老师,我的苹果是圆的”“老师,我的也是圆的”在孩子的回答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活动中要求孩子用“圆圆的xx”“弯弯的xx”回答,这样孩子就会说“老师,我这是圆圆的.苹果”“老师,这个是弯弯的香蕉”。在了解的水果的形状之后,让孩子说一说还有什么是圆圆的(弯弯的)?孩子就会说“月亮是弯弯的”“太阳是圆圆的”……幼儿语言完整规范,并激发了孩子说话的欲望,调动幼儿思维的活跃性。

  用图片帮助幼儿回忆:在问到幼儿:“你还知道哪些水果”的问题时,小班幼儿由于经验少,好多孩子说“我还知道苹果(香蕉)(橘子)”虽然一再引导说“说别的小朋友没说过的,看看谁知道的多”,但是孩子们举手回答的依旧是眼前的一些常见的水果,只有极个别孩子会说“我还知道草莓、我还知道荔枝”,幼儿吃过的水果虽多但是回忆起来有些难度,眼前的水果实实在在摆在面前而且确实是经常见到、吃到的水果,难怪孩子只会回答这些答案。于是,我在网上找了许多的水果图片,并和幼儿一起看一看、说一说,你认识哪一些,这样既丰富了幼儿的经验又能调动所有的孩子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想“我吃过这种水果,它叫xx”。

  让幼儿大胆用语言描述: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是多种多样的,在活动过程中有“最喜欢的水果”这一环节“你喜欢吃哪种水果?”“为什么?”回答是多样的,”“我喜欢吃香蕉,因为他吃起来甜甜的”“我喜欢吃苹果,因为妈妈说苹果营养好”“我喜欢吃葡萄,因为葡萄酸酸的、甜甜的”“我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有好多的水”……孩子喜欢的原因是多样的,我的应答也是不同的“弯弯的香蕉,甜甜的”“红红的苹果最好吃”“大大的西瓜有许多的水份”老师给的回应有多样性,用肯定的话表扬了孩子的努力,通过描述性回应将幼儿零散的语言进行链接。知道回答问题得到老师不一样的回应,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更加喜欢动脑思考,引起幼儿共鸣,激发其他幼儿思维的活跃。

  不足: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好多小朋友在一开始看到有这么多的水果,都伸手去摸,还有几个手也没洗就悄悄的自己吃了起来。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就告诉小朋友活动结束我们会一起品尝水果,这样幼儿可能会注意力集中点。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2

科学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