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2、鉴赏这首诗歌。
3、理清全文脉络(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是否喜欢中国的古音乐?
音乐是中国的国粹,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琵琶演奏曲《霓裳》。
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音乐,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篇与音乐有关的古典
诗歌。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听录音
三、自由读课文
文题全解: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白居易名著,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全文以三次演奏为主线:
第一次演奏(暗写)诗人送客闻琴,第二次演奏(明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江洲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四、赏析序言
序言交代了写作动机,请问:
1、写作动机是什么?
2、序言一共七句,与正文彼此相对应的段落是哪几段?
五、全体同学速读第一段
问:本段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了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析:时间、──夜,地点、浔阳江头,“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从侧面烘托琴技,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六、全体同学精读第二段
第二次演奏(明写)江心聆听琵琶曲。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
1、请找出表现诗人心情的动词心情矛盾的句子。
2、全诗描写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地方是?
析1:“寻”“问”“移”“邀”“添”“回”“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
析2:乐声描写是这个精彩段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以“急雨”、“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XX。
第二层: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XX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别有幽愁暗狠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
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这一层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XX又嘎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XX中陡然结束。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出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七、全体同学读第三、四段
问:请同学们概括三、四段的段落大意,并找出本文的主题句。
析:江中听诉身世苦,同病相怜感慨多。写由弹奏结束到自叙身世的动作和神情。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面写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介绍籍贯和住处,接着写自己才貌双全、色艺出众,极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作铺垫。后面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生活道路发生大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嫁作商人妇过着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青美貌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主题揭露黑暗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任谏管时,因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洲司马,(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相同)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
八、分析第五段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江洲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映,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最后,用问句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
一问一答,形象地说明了全诗的主题,江洲司马之泪,既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余地
九、讨论
1、琵琶女为何选择嫁给商人?
(提示:是不是商人有钱?可不可以嫁给“董永”那样的农民呢?)
2、她的选择是自愿的,还是无奈?
3、琵琶女值不值得同情?
4、白居易会不会爱上琵琶女?
(提示:同情与爱情有区别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
音字组词。
(2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同音字组词
1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大家读一读。
3学生抄写词语。
4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学生读句子
2找出加点的词语
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
五、课外作业。1写词语。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
1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自己试写谚语。
4、集体评议
金钥匙:
1、启发谈话
2、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指名反馈、查目录。
4、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小结
3、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总结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通课文,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
2.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反复品读,理清情节,玩味内涵,深挖主题。
态度与情感
从故事中领悟,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难点
领悟其中的道理,在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导入
解题
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吧:《神笔马良》。但你要知道,神笔只有在马良的手中,才能够妙笔生花。同样穿墙术只有在劳山道士那里,才能运斤成风,在心术不正的人,比如王生那里,只能碰壁。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下劳山道士的庐山真面目。
简介
劳山
崂山道教 可追溯到晋代以前,唐宋以后最为兴盛,宋末元初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第一代弟子,也就是“全真七子”来到崂山之后,此地所有庙宇都皈依了全真派;最著名的当然就是丘处机。 后来张三丰,13岁时首次到崂山,在山洞中修行达10年,如一屡轻烟般失了踪影,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至今留有草鞋及布褂为证。
学生回忆《神笔马良》故事。
利用资料书了解作者及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小组自学
布置小组自学内容,然后进行检测
1、小组内互读课文,找出难以读准的字词,查工具书解决
2、找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小组交流
3、解释下面加点词
词类活用:
请师之 ( )
月光辉室 ( )
诸门人环听奔走( )
“乃”字用法:
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 )
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 )
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 ) 乃以著掷月中( )
4、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小组内进行概括。
就组员的表现,组内进行评价,并选出代表,参与全班交流(诵读代表及讲故事代表)
以学生自主感悟为主,教师也可从书本出发给予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找书中相关句子,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在探讨中基本形成共识。
全班交流
引领同学对课文进行结构梳理:开端(第一自然段):求师学法。
发展(第二自然段):看师演法,
再发展(第三自然段):师父教法。
高潮结局(第四自然段):演法失灵。
1、选小组代表分自然段诵读课文,全班品评。
2、就难理解的字词、句进行全班交流、讨论,师相机进行引导。
3、选代表进行故事概括PK
全班分组再读课文,进行题目抢答:
1.劳山道士的法术怎么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有了这样法术高深的师父,王七学得怎么样?你是怎样看待王七的?
3、如果你碰到了王七,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4.我们可不能步其后尘。让我们写下对自己最有警醒作用的相关名言,以激励自己。
5、 如果王七继续在劳山待下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你认为王七怎样做师父才会教给他真正的本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还可以怎样改编出一些新的含义?
作为自读课文,我以学生自读为主,师讲导为辅。这篇课文的教学,课文比较活跃,学生能积极参与。
让学生试试改编使它有一些新的含义。拟小标题,讲故事,合作演一演,这些形式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求异思维能力。
课外活 动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中优秀的篇目(《青凤》《席方平》《辛十四娘》《画皮》《促织》《红玉》《口技》《姊妹易嫁》,《胭脂》等
板书设计
劳山道士
拜师求法 看师演法 缠师授法 演法失败
. 不畏艰辛,才获成功. 投机取巧,终究成空
《崂山道士》教学反思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相信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能从这精辟的话语中感受到黄老师对于我们语文课的殷切期望。而我们的《课标》也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如何使孩子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我想黄老师所说的“教什么,怎么教”这六个字尤其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思。
08年,我无比有幸跟随黄老师学习,黄老师给予我的指导,给予我的教学理念让我一时间豁然开朗,原来语文课应该这样上,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黄老师让我明白了《课标》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依据课程标准在准确把握分析教材及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学生年段及已有知识能力水平并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富有实效的语文课堂,才能使孩子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因此,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孩子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成为了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崂山道士》是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拓展阅读文章,文字浅显易懂。无需过多分析。对于这样一节课仅仅读读说说就能使孩子得到发展吗?这时黄老师的一句话启发了我: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于是在深入研读教材并结合前测了解学情后,我跳出了只是简单了解拓展阅读课文的内容及揭示道理这一浅层次的备课思路,而是创造性地、大胆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并调动激发起学生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着一节语文课的实效性及学生的参与性,为了从上课伊始便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导入上打破了以往的模式,而是出示了孟郊的《登科后》,让学生意识到一首诗、一个词的背后都可能潜藏着一段历史,初步感受古诗词独具的趣味,并由孟郊的经历自然而然的引到蒲松龄,在巧设的悬念之中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课标》中提到: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如果孩子在有意识使用工具书的同时能够具备一些简便实用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一定会大大提升阅读的兴趣,所以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中由“提心吊胆”一词引出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断,由此帮助学生总结梳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让孩子能够得法于课内,在实践中能够有法可循。
如何简洁准确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孩子必须掌握又是难以掌握的.能力,从前测中反映的情况并不理想,所以我根据黄老师给予的理念在课堂中“给方法,抓落实”,引导学生掌握概括的方法,并及时针对概括的难点给予指导。
为了让学生了解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的用意,我利用自己业余时间浏览了《聊斋志异》全书,选出了一篇容易理解且与《崂山道士》形成对比的文章《义犬》,并在译文中保留了部分文言文,引导学生利用课上总结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阅读并思考蒲松龄写作这两篇文章的态度。这样便避免了教师一味的灌输作者写作的意图,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做课之后,在黄老师的点评和分析中我更加意识到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因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会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教材和课堂。而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着力点更应放在孩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黄老师认可的真实、朴实、扎实、舒服的语文课堂,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到、很、名、想、本、领、识、永”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停顿,尝试读出“不以为然、不耐烦”等语气。
3、认识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名、本、领、识”。
4、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需要有耐心,否则什么也学不会。
重点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认识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领”。
2、在阅读中知道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朗读课文时,尝试读出“不以为然、不耐烦”等语气。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问:“你们认识它吗?”
2、师简介:蝉以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雄蝉能鸣叫,因为雄蝉的腹部有个音箱一样的鸣叫器官。蝉也叫知了,(多音字“了”注音、拼读)。因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这样的叫声很单调,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来教蝉本领。
3、齐读课题。(蝉:注意读准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
师:蝉的叫声很单调,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来教蝉本领。
1、 朗读出示的句子,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出示句子)——蝉的叫声很单调,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给它一些本领。
(1)同桌互读句子。
(2)学习生字:到、很、名、想、本、领
正音:“很”注意读准前鼻音;“名、领”是后鼻音;“本”前鼻音。
字形:“到”至的`横改成提。
“很”,右半部分没有点,不是“良”。
“名”找朋友。(名人、名气、名字)
“想”复习心字底。(忘)
媒体演示: “本”木加一横“本本本”。
“领”合起来的方法:令+页“领领领”。
初步理解“有名”“本领”的意思。
(3)自由读,齐读,把句子读通顺。
(4)齐读第一小节(媒体出示第一节)
第一小节中都是长句,而且很难读,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蝉一天到晚/趴在树枝上叫,它的叫声/很单调。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给它/一些本领。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符号。
2、引导学生设疑。
师:在没读课文前,你有些什么问题想知道的?
交流的基础上梳理板书:
课文中写了哪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蝉是怎么学的?
结果,蝉学会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向别人没想到的”这样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 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教学评价方案】
1 达标测评
参评人数( )
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2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声有色地讲述课文内容,讲后互相评价。
2、训练学生在讲述中准确使用本课积累的好词语,正确使用表示范围的词语。
3、在讲述中加入自己丰富的想像,使内容更生动。
4、教育学生加强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有声有色地讲述课文内容,讲后互相评价。
教学难点:
在讲述过程中准确地使用本课积累的好词语,正确使用表示范围的词语,并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词语字条。
教学过程:
1、回忆、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指名说并板书课题)
谁来说说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答:a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b懂得了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安居乐业、置若罔闻……
c知道了课文可以分三部分
d知道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具体说说)
2、今天,大家还想学到什么?
3、归纳学生所答,出示教学目标。
4、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讲故事)
为什么要用讲故事的方法?(课文故事性较强,对话不多)
讲故事应注意什么?
5、归纳学生回答,出示讲故事要求(大屏幕)
a有声有色地讲故事,内容完整。
b用上一些文中的好词语及表示范围的词语。
c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
6、小组合作,选取喜欢的一部分,按要求讲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大约准备15分钟左右,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评价。评价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按刚才提出的讲故事的要求评价,并具体说出他们所用上的'好词句好在哪,以及想像的是否合理,有什么好处。如果词句使用不当或想像不合理,可以进行补充和修改。
教师随机出示本课应积累的词语和一些表示范围的词语。
如:安居乐业置若罔闻萎靡不振鸟语花香
铺天盖地手舞足蹈无影无踪跃跃欲试
大臣们任何人妖魔鬼怪
7、森林王国为什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通过读这个故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8、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围绕课前目标说具体些)
希望同学们都来**护环境的小卫士,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板书设计:
安居乐业
失踪的森林王国 砍树破坏环境
无影无踪
爱护环境 植树造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母鸡教案04-18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跳水》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