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手”部(手字底)
读懂课外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能通过观察图画、讲述故事,使学生懂得谦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有对人谦让的美德。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让学生懂得孔融为什么拿小梨,教育学生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口头复述故事的能力。
教时: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会生字的读音,理解字词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谦让的道理。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向你们提出的家庭礼仪要求吗?(指名讲讲)(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给长辈)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个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
18.孔融让梨(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写谁?(孔融)写他的什么事?(写他让梨的事)。
指导看图,了解课文大意。
图中哪个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小孔融是怎样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正音:让(rang):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韵母。
岁(sui):读准平舌音。
拿(na):读准鼻音“n”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新词。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课文共有五句话,四个带“。”(句号)的句子,1个带“?”(问号)的句子。全文分为两个自然段来写,第1、2句为第1自然段,第3-5句为第2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低两个格写。(认识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讲读第1自然段:
第1小组读第1句,学生思考回答: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小主人叫什么名字?从图中哪里看出故事发生在“从前”?(图中人物的衣着是古时候的衣服,他们的头发梳妆也不同于现在,说明时间距离现在很远很远。)
课文不用“从前”,可以换个什么词?(“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
谁能用“从前”说一句话?
第2组朗读第2句,思考回答:
孔融那时有多大?一天他和谁干什么?
(“四岁”说明孔融那时很小,相当于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比我们现在还小两三岁。)
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讲读第2自然段
孔融和哥哥一块吃梨时,他是怎样做的,课文哪一句告诉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第1句)
看图,问:“拿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做“拿”的动作。孔融拿小梨是别人要他这样做的吗?(不是,是他自愿拿的)。
这时谁看见了?他的神态怎样?(感到奇怪)。
孔融在家里是最小的,他先拿梨,可又不拿大的,却拿小的,这时候,爸爸看见了,感到很奇怪,他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2句)
指导朗读爸爸说的话(幻灯显示)(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老师提示:“问”:有不懂的地方向对方提出来。所以句子要用“?”(问号)。
你从图中哪里看出爸爸是在问孔融?(因为爸爸对着孔融)。
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样回答?(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
(9)孔融怎样回答的?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10)孔融和哥哥一块儿吃梨,他为生么吃小梨?从他的法和说话中,可以看出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11)你们现在知道课题中的“让”字是什么意思了吗?(让学生说说)。
老师归纳:“让”的意思是把好处给别人。课文是指孔融把大梨留给其他人,自己吃小的。这是一种对人谦让的美德。
(12)把第2自然段的三句话连起来读读。
(13)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第2自然段。
朗读全文。
问:你们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应怎样做?(四人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说)。
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要点:
复述课文、指导写生字。
过程:
复习:背诵课文。
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一个念旁白,一个当爸爸,一个演哥哥,一个淹孔融)
复述课文。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要讲得生动、完整,重点要抓住孔融和哥哥吃梨时,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自由讲、四人小组讲、指名讲、师生评议)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让:左右结构,左边“讠”(言字旁),右边“上”,合起来就是“让”。
前:上下结构,上面“丷”(八字部),中间“一”,左下“月”,右下“刂”,合起来就是“前”。
岁:上下结构,上面“山”(山字部),下面“夕”(“多”的一半)合起来就是“岁”。
拿:上下结构,上面“人、一、口”,下面“手”(手字底),拿起来就是“拿”。
问: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口”,合起来就是“问”。
老师示范板书,学生在练习本上开字头。
用以上生字口头组词(开火车讲)。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语文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
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活动重点
①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类整理。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
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利用国庆节搜集资料,调查、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③将资料整理成PowerPiont讲稿或将小组资料整理文字材料。
活动方法:竞猜
活动手段:多媒体
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见课件)
二、小组确定活动目标
1、从媒体学语文2、从名字中学语文3向人民群众学语文4从传统文化中学语文5从广告中学语文
三、小组成果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五作业(见课件)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节所复习的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七年级也需要运用灵活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等,都可以使文言文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被动为主动,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复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2、品味精彩语句,培养自己的语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复习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培养自己的语感,品味精彩语句。
难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媒体课件,学生做好自主复习,为更好地理解复习内容做准备。
授课过程
准备行囊(字词复习)
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乘着时空的列车,穿越时空的隧道,来一次惊险的的旅游。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一家人还在睡梦中,这一危急时刻,是真是假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背起行囊出发一起体验一下吧!哦,对了,出发前检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自我检查
(1)给下列划横线字注音。 呓yì语齁 hōu声? 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
曳yè屋许hǔ许声? 几jī欲先走
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①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 ② 施八尺屏障? 施:设置,安放。
③少顷:一会儿。 ④ 既而:不久,紧接着。
?⑤几欲先走? 几:几乎。 ⑥众妙毕备? 毕:全、都。
? ⑦未几:不久。 ⑧意少舒?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 ⑨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⑩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
翻译句子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划分节奏
会|宾客大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老师强调 文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 沂水县西片区联研学校校级教学能手评选
教学设计比赛
姓名: 单位: 学科:
------密------封------线------
2、互相检查
(1)、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
(2)词类活用:宴(举行宴会)
妇抚儿乳(喂奶)、名(说出)
会宾客(举行宴会)
(3)、一词多义乳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妙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绝 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呼 忽一人大呼
呼呼风声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检查,有些同学准备的十分充足,也有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刚刚整理完毕,希望你平时细心些,夯实基础方能前行。生活总会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加油!
拜访老朋友(作家作品)
一缕轻盈的风,一曲优美的歌,让我们心灵得到一丝欣慰,几分充实。更让我们高兴的是途中遇见了一位老朋友,然后我们一起拜访一下。
1、《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
文章选自《虞初新志》,这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大一统的汉朝》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内容。本文不仅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同时强调了西汉武帝时期是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第一个鼎盛的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
过渡语: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仅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是历史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又存在看待问题重表象、轻实质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锻炼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树立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教法学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将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心怀期待地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中去。为此,我采用视频导入法导入新课。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汉天子》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1.汉朝的建立者是谁?2.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究竟有哪些贡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大一统的汉朝》。由此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景之治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期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表格的运用,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在直观清晰的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
第二部分:汉武帝的大一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会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并回答:“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预设学生能得出“年轻有为,知人善用”。
接下来给学生5分钟时间,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概括出汉武帝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在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总结出: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会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老师在学生讨论总结后给出答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点拨。
在讲解推恩令时,我会展示它实施的`示意图,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讲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然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学生轻松地理解学习。
第三部分:东汉的统治
这一子目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作为自主学习部分,所以我会对其进行简单处理。学生在阅读全文后,请学生对“光武中兴”进行简单定义,并自主发表对东汉灭亡的看法。通过观点的分享,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树立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且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知识。
作业:汉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两汉的经济发展如何?
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取了列提纲的板书形式,既简明扼要,又条理清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石榴》教案02-16
语文教案(经典)08-07
语文教案12-04
语文教案12-04
语文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