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正确掌握文中丰富的实词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2.体会文中记叙描写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理解作者抓住特点表现初春景象的写法及其渗透的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
五、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开门见山,介绍作者直接导入。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其为领导人物。他一生写了很多山水游记,明张岱曾说写山水名家柳宗元之后就当数他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最具代表的山水游记《满井游记》
(二)、朗读课文,读准子音,停顿
1.教师范度,正音正字,学生听读,作好标记
燕
廿二日
土膏
鹄
髻鬟
浅鬣
蹇
呷浪
堕事
恶能无纪
2.重点句子的朗读停顿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会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夫不能以游堕事
3.学生自由放声朗读一到两遍,力争读熟
4.生齐读,老师再次纠正错误
(三)、默读课文,正确掌握文中丰富的实词的`词义,疏通文意
1.实词
冻风时作
土膏微润
娟然如拭
呷浪之鳞
冰皮始解
浅鬣寸许
髻鬟之始掠也
泉而茗
堕事
恶能无纪
2.虚词
“之”
结合课后练习三学习
“而”
表转折
而城居者未知也
表修饰
红装而蹇者
如倩女之会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勾画出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可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共同学习),文章虽有不少难解词语,但课下注释很详细,再结合合作式学习,疏通文意,也并不和困难。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齐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2.选几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
明确:作者用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满井春光图:水、山、柳、麦、人、鸟、鱼,人与自然相映成趣。
3.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题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谈)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一致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师予以肯定,并稍做点拨:请同学们思考文中关键语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及“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内涵。(此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结合作者本人的性情,经历来思考)
明确:前句是写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后句则表明自己与庸俗之人的区别,表达了他对官场、大自然、及人生的态度。
(五)、赏析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妙处。
学生阅读课文,谈谈你认为本文写景有那些精彩之处?
(学生可做小组学习,将心得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组内派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小结:
1.白描: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初春景物生动的形象,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将舒未舒,柔稍披风”,笔法极为简练,却又鲜明如画。
2.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欣喜、舒朗的心情;以新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以新装倩女比喻被雪洗过的山峦,生动又传神。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3.文中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如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学生自由散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可背诵
(七)、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改写课文第二段
2.整理记忆本课重要的实词
附板书设计
城中余寒
总;满井全景
满井春色
分:水
山
柳
麦
人
鸟
鱼
点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结束全文
表明寄情山水的意趣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文学常识以及本文作者的基本情况;
2、把握小说的情节,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多元化,通过课文对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人性有一定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情节,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本篇课文是一篇科幻小说,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文章讲述了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于是,各色人物围绕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小说充满神奇的想象,更使我们陷入深思。同时,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微型小说,学生对故事本身很容易产生兴趣,而忽略了它所折射的现实社会,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以我将探究文章想象与现实的关系作为重点。
教学难点:关注文本的多元化,通过文本对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人性有一定的思考。
文章表面看来只是在讲环境问题,但文章更深层的是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但是由于初二学生的人生社会经历,在平时对人性这一方面思考比较少,需要教师补充引导。
三、教学准备:
PPT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安排学生早读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熟读课文对课文有一定的`见解)
(一) 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吧?柯南在身体变小前名字叫工藤新一。新一这个名字取自日本的一位科幻小说家,他的名字叫星新一。这位作家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我们先来看看有关星新一的介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快速导入)
PPT:星新一简介:
星新一(1926-1997),堪称日本科幻界奇才。他以创作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微型
小说”闻名于世,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
星新一的作品除了科幻小说外,还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及随笔。在科幻方面,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天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长篇小说《声之网》等。
师:这里再给同学们补充介绍下科幻小说的相关知识。
PPT:科学幻想小说
简称“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海底两万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二) 整体感知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篇科幻小说就出自星新一这位日本科幻届奇才之手。值得提一下的是,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所以从另一方面说是一篇微型小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我请同学们来读一下。
(学生自由读)
师请两个同学读。
(预想:其中一个读得比较好,读出了拖音。课文依据“一个年轻人对着洞口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声音应该响亮,有破折号要注意拖音,说明“喂”字延续的时间长。师分析后全班一起读一遍。)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篇课文围绕着一个什么东西展开的?
生:一个洞。
师:星新一的小说往往选取一个巧妙的角度,以小见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珑的小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今天我们就透过这个“洞”好好看看这个社会有什么问题。根据投影上的提示,简单复述故事。
PPT:复述故事:
洞现——探洞——填洞——洞变
(请一个学生简略复述故事,师简单点拨)
PPT:复述故事:
洞现 —— 探洞 —— 填洞 —— 洞变
↑ ↑↑ ↑
风吹庙倒, 各路人马, 新奇公司,石头飞出,
深洞出现 各显神通 专收垃圾 危机出现
师:刚才我们把故事复述了一遍,下面请同学们在下面句子中填上一个词,“这是一个__的洞”,并在文中找到能支持你观点的句子,言之有理即可。
(预想:学生可能用“神奇”、“深不可测”、“来者不拒”、“任劳任怨”、“慷慨大方”等词,相关语段教师可采取指导朗读的方法。)
师:看来,这是一个任劳任怨、慷慨大方、深不可测的洞,可以吞下一切垃圾。但是这个洞真的任劳任怨吗?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第五十二段到最后。
师:年轻人的声音出来了,小石头也飞出来了,大家想象一下,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东西出来? (学生各抒己见。)
师:人们倒进洞里的垃圾全都跑出来,人类的悲剧就要降临了。大家说说这是谁的过错?同学们,现在各色人物都被推上了法庭,你们都是法官,现在请重新钻研课文,有理有据地讨论问题:谁应该成为被告?
PPT:人物:
村里人(年轻人、老年人、村长、村民们??)
新闻记者
科学家和学者
看热闹的人(投机商人)
警察
政府官员
城市里的居民
??
预想:每个同学观点都不一样,学生也可以从每个人分析。
1、 村里人,村民为了一点私利就把洞卖给了商人,村长开始不想卖,但是后来没有坚持
原则动摇了;
2、
3、
4、 新闻记者,他们没有及时向大家传播正确信息; 政府,有关政府部门在不清楚情况之下就发给了营业许可证,不考虑后果不负责任; 城市居民,大家都往里面丢东西,大家都有罪;
(重点分析投机商人和学者)
5、 投机商人,利欲熏心,只顾眼前利益,开办填洞公司;
师指点:看来商人开办了填洞公司,他的责任相当大,文章也用了很多笔墨写他,我们把这个商人特别揪出来。请找出成立填洞公司前这个商人的想法的句子。
PPT: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牟取什么利润,要不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
师: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商人?
生:从“反反复复”、“贪婪”、“盘算”、“牟取”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精明、奸诈的商人,只想着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后果的商人,利欲熏心。
6、 学者,他没有搞清楚这个洞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说要赶快把它填掉,他要不下这个定
论,商人也不敢来买,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
师指导:找出描写学者的语句。
PPT:
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及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二十四段)
第二十六至二十八段
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学者?
生:虚伪、没有真本事、虚荣、死要面子,明明没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却轻易地下结论,缺乏社会责任感。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是一个正直的法官。但是现在老师要问另外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你会往洞里扔东西吗?请说实话。
预想:学生大部分肯定说也会往洞里扔东西,比如垃圾或者一些秘密的东西之类的。
师:是啊,同学们,换个角度想想,我们似乎又能体谅故事中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把自己也放入这个故事里,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思考。我们应该从这部科幻小说里看到现实,进行人类的自我反思自我审判。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
PPT: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在他的作品《萧萧》的“前言”中说:我只建造一座小庙,在这座小庙里,我供奉的是人性。
师:沈从文先生说他要在一座小庙里供奉人性,那表明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丢失了人性。我们联系课文,课文开头也提到了一座庙,这座庙被台风吹走后才出现那个洞。大家想想,平时人们去庙里干什么?
生:拜菩萨,祈求平安幸福,希望菩萨保佑。
师:那庙可以看成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我们安宁幸福的象征。可是,文章一开始就说庙被台风吹走了,那表示——
生:人性的真善美被吹走了。
师:庙被台风吹走了,真善美被台风刮走了,于是,洞出现了。这个洞,哪里是自然的洞,那分明是人性的漏洞。大家想想人性的漏洞有哪些?联系课文和我们的实际生活。 生:自私自利、虚伪、虚荣、利欲熏心??
师:是啊,这些是人类人性的漏洞。我们从这篇文章不仅读出来对环保问题的思考,更读出了对人性的思考。所以,课文的题目“喂——出来”不单单是课文前后的一个照应,我们更应该读出作者对丢失的人性的呼喊。大家翻到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二题,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多元化的文章,这三点都可以从这篇小说里看出来。
(三)作业
课后第三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理解名言“我的采蜜集”,朗诵背诵《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2、口语交际“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2、在朗读、想象中感悟诗歌意境。
3、在敞开心扉的开放式的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告诉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使学生心灵得到自由与解放,感受到自然的美、朴素的美、真实的美。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3.引导学生虚心、冷静地听取来自个方面的声音,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4、小笔头意在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的乐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采蜜集”
1、学生自渎。
2、指生朗读。
3、借助工具书或者结合语境理解个别词语意思,例如“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个人的理解。
5、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创作的关于激励自己或他人的话。
6、摘抄在小本本上。
二、读读背背
1、教师介绍作者概况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青纱帐、田野录像,创造意境)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畅谈感受。)
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6、幻灯片出示姚振函的《乡村小学》和《扁豆角》,朗读。
三、口语交际
1、导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在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时,有时会出现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也许你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此时,你必须冷静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准确,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别人对你的,你就能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那么今后的进步就会更大。
2、小组交流: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包括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优缺点等。组员进行。
3、全班交流:请典型同学发言,班内其他同学和老师对他进行。
4、思考表达:
当你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其他熟悉自己的人看法不一致时,你有什么想法?你现在能全面认识自己吗?
学生冷静思考,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
“我的小笔头”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播放《小小少年》,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不自觉地回忆起生活中的.点滴烦恼,激起表达的欲望。
(二)漫谈生活中的“苦”和“乐”。
1、小组交流,走进成长中的苦恼,彼此“支招儿”。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烦恼,引导学生说具体
2、集体交流,互相支招,化解苦恼。
(1)学生将在小组交流中解决不了的烦恼呈现出来,发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2)教师追问:“你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真实感受”,“联系你的生活体验”。
3、敞开心扉,分享快乐。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介绍,把自己的成功之作与。(在学生分享快乐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快乐的理解和快乐的缘由,对快乐的意义加以引导。)
(三)我手写我心
构思酝酿,自由,鼓励学生写己的真实感受。
(四)集体评议,分享提高
1、小组交流作品,评选出本组的最佳习作。
2、小组推荐或自己举荐集体赏析、评议学生作品。
3、教师针对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
(五)修改习作
结合评议、赏析过程中得到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小组互评互改。
姚振函简介
振函(1940—),河北枣强人。当代乡土诗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作协第四届主席团名誉委员。主要诗集有《我唱我的主题歌》《土地和阳光》《感觉平原》《时间擦痕》等。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我唱我的主题歌》等。
乡村小学
青砖红瓦的校舍
阳光照着低矮的墙头
从教室后窗外面传来
爷爷和二叔说话的声音
那是他们在地里种棉花
院墙外的一棵老榆树上
榆钱已按时长出来了
去年的鸟巢被风吹得有点歪斜
这些都作为一种景色
被多次写入
和中
师范毕业的老师
本是村里的原住居民
她第一次夹着备课本走进教师
有两个学生不喊她老师
而喊她姑姑
放学了
学校的钟声告诉村庄
村庄的炊烟呼应着学校
背书包的学生蹦跳着回家
可爱的小狗在家门口等候,翘望
扁豆角
一棵棵扁豆角总是自鸣得意
傻乎乎地生长
别看它只占据农家的
一个角落
真的,农民一点也不把它当事
他们日夜忙活
没有工夫
看它一眼
扁豆角不计较这些
一代一代
它已习惯了被冷落
等到秋天已过去,大地萧索
农民从地里回到家中
正赶上扁豆角的盛产期
他坐在当院里安闲地吸烟
悠然四顾
眼睛这才亮了一下
哦,扁豆角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4个生字,学会其中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筝、体育场、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老鹰、端端正正、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斑纹、热闹、宇宙、飘荡”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3、 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难点:
根据课文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2、 搜集有关风筝的图片。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观看放风筝图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欣赏。
2、 谈话:大家刚才看见的风筝漂亮吗?春天,万物复苏,春风和煦,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你放过风筝吗?你愿意参加放风筝的活动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放风筝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 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 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词。
3、 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2、四人小组内交流哪些字难记,哪些字难写。
4、 全班交流。重点指导:
“鹰”、“嚷”、“墨”等字的写法。
5、 检查读课文情况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哪些问题在初读之后可以解决。
五、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并家听。
2、 熟读课文,思考: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新词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1、 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2、 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放风筝)
学习“怎样放风筝”的部分
1、 出示课文插图,观察画面
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心情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自己的观察所得。
2、 图文对照,课文中哪一段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
(1) 合作学习第三自然
同桌同学按照下列步骤,合作学习。
A、 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B、 画一画。,段中描写“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C、 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2) 表演复述。
A、 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观众评说。
B、 对比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举着“大蜻蜓” 拽着风筝 才收住脚
拿 拉 停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的意思,“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3)体会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活动中的情景写得清楚具体?
(要写得清楚,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要写得具体,要朱雀抓住活动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4)指导有感情朗读。
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通过朗读表现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三、 学习“‘大蜻蜓’放飞前”的课文内容
1、“大蜻蜓”飞上天空以前,有哪些风筝?
(1) 观察画面说一说。
(2) 对照课文——课文是怎么写的'?
A、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B、 通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或切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表现了风筝鲜艳的色彩、多样的形态。)
C、 具体说说在天空中飘荡的风筝有什么颜色,是什么样子的?想象说词说句。出示:
( )的老鹰 ( )的鹦鹉
( )的仙鹤 ( )的蜈蚣
用“( )的( )在天空中飘荡。”说一句话。
四、 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二、 学习“‘打蜻蜓’放飞后”的课文内容
过渡:“大蜻蜓”放上蓝天后,又多了些什么风筝?
1、 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
(1) 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有哪些风筝?
(2) 你觉得哪一只风筝最好看?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 对比句子,体会写法。
金黄的小蜜蜂,在空中飞来飞去。
金黄的小蜜蜂,翘着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小结:第二句不仅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风筝的样子和好像在干什么,通过想象,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鲜艳美丽的图画。
3、 想象续说。
(1) 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课文描写的这些风筝呢?从哪里看寻出来?
(2) 天空中这么多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挑选你最喜爱的一种或以前你放过、见过的一种,学习作者的写法,画一画,说一说。
三、 总结全文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放风筝时所看到的热闹欢乐的情形和各式各样的风筝
在天空中争奇斗艳的景象,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课后,让我们一起去放放风筝吧!
四、 作业
1、 摘抄课文中描写风筝颜色、姿态的词句。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预习第二课。
4、 (选做题)小练笔:把自己课外放风筝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 放风筝
放 举 跑 放线 松手
高兴
风筝 多 热闹 鲜艳 美丽
语文教案 篇5
目标预设
1、“我会说”:能正确读出平翘舌音,边鼻音八个声母,并感受它们读法的不同之处,能正确连线。
2、“读读比比”:能说出每组字的异同处,逐步养成仔细看,认真写,牢固记的良好的习惯。
3、“我会找”:能找出图中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那些是走之底。
4、“我会读”“读读说说”:能正确读出题中词语,会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画鸡》,试总结背诵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绕口令
2、讲清要领:要想读得快准,就要弄清字的读音
3、展示和比赛
4、小结过渡
二、我会连学字母
1、出示卡片,齐读,抽读。
2、齐读题中汉字
3、教师黑板示范,完成第一组的.连线
4、学生自连二、三、四组。
5、同桌互相纠正
三、我会找,学偏旁
1、板书三点水,走之底,学生自读两个偏旁。
2、创设情景
3、出示板贴画。男女比赛找“苹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激发兴趣
孩子们,你们喜欢当主持人吗?
二、我会读,学词语
1、学生自由读,教师强调要求
2、同桌互读,强调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3、抽学生读,师生评
三、读读说说,用词语
1、读句子
2、说句子
3、扩句子。
四、读读背背,积累词语
1教师读《画鸡》,指导学生看图,简介诗意。
2、学生读诗。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4、学生背诗。
5、请背得又快有准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样背下来的,总结背诵方法。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二、赠汪伦
教学目的:
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达到会背,会默写。
3.欣赏李白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写好的书法作品:李白的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故事引入,激起兴趣
1.出示图画,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录音:有关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小故事,和《赠汪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二、自读自学,领悟诗意
1.检察预习,你查了什么资料,了解了什么知识?
2.自读古诗,说说读懂了哪些内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连起来说说诗意。
5.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怎么写的`?你从哪里体会出李白和汪伦的情谊深?
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
配乐有感情朗读,提高兴趣,体会感情。
四、表演诗意,创造理解
表演诗中描绘的场面,创造性地理解古诗,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扩大阅读,欣赏古诗
先回忆学过的李白写的诗,感情朗读。
然后欣赏小学生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是老师事先写好的书法作品,扩大阅读面,激起兴趣,为课后题奠定基础。
(附课后选做题:举办一次书法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写成书法作品,比一比谁写得好。)
语文教案 篇7
《5、雨后》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重、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2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3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冰心
二 初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树梢 赤脚 使劲 妹妹 拍打 发射
兴奋 咬牙 糟糕 小辫 唇儿
(1) 自己轻声读
(2) 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3)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 教学字形,同时新授两个偏旁
(5) 全文一共有几节
3开火车读全文
4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做记号,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7指导朗读一长句
(1) 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 教师范读,个别练习
三 总结延伸
1小朋友,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2师总结归纳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 第一节
1指名读
2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你们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3指名读第2句
4什么是神仙?
5谁能把孩子们快乐的样子读出来。
6指导朗读第一节
(二) 第二、三节
1 指名读
2 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
3他拍着水淋淋的泥裤子,直喊“糟糕”,嘴上这么说,内心却感到什么?
4自读2~3节
5指导朗读
6试着背诵
(三) 第四节
1指名读
2小妹妹是怎么跑的,表演小妹妹的动作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上一交呢?
5指导朗读
三总结延伸
1齐读课文
2回忆自己曾经在雨中怎样地玩耍。
板书 5 雨后
快乐 似 神仙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够根据情景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出谁的设计好。
“日积月累” “我会读” “展示台”学习准备:
“我的发现” 归纳识字方法 积累字词
小组合作
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归纳小结,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3、学生识记生字:甘 埋 闯 掰 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日月齐照,大放光明。(明)
眼睛流水,泪水汪汪。(泪)
二 “日积月累”
找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
选字填空,然后读一读。
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远 圆 园 做 坐
笑( ) ( )方 ( )好
学( ) 花( ) 请( )
( )体 团( )
三 “我会读”
1 、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 、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设计的桥。
想一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 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三 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大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四 拓展创新
1 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 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 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三课时
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教后记: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新词语。
3.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分段,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穿插于说明间抒发情感的句子,在感受长城伟大中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的赞叹之情。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情感。
1、出示长城图片,问:这是什么?谈谈自己对长城的了解。
2、你想进一步了解长城吗?板书:万里长城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观看课文配套录像,说说对长城有哪些新的了解。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长城的哪几个方面?
3、按预习要求自学,进一步锻炼自学能力。--
三.交流。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作业本》第1题。)
2、形近字选字填空。
御 卸 峦 恋
防( ) 山( )
四.指导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出示课后练习第2题:按照“长城伟大、长城的特点、我们民族的.骄傲”给课文分段。
3、交流,理清文章脉络。
五.作业:
1、《作业本》第1-3题。
2、思考课后第一题。巩固字词,鼓励探究。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快速读课文,找出重点段。
2、交流。
二、研读重点段
1、回顾读懂重点段的方法,复习第三单元训练重点。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3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并板书:
气魄雄伟 建筑年代久远
工程浩大 施工艰难
3、课文是怎样分别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
(1)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长城的气魄雄伟?讨论理解并板书:
像一条巨龙:崇山峻岭、起始点(鸭绿江、嘉峪关)蜿蜒曲折
高而宽:宽5-8米,顶部可以并行五六匹马,高8-10米
“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计策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朗读最后一句,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和我国人民对长城的热爱。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
(2)学习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
然段具体介绍了哪三个时期的长城?试用一句话分别介绍不同时期的长城。(自己试说,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历史时期--为长城做了什么--长城在当时的作用
战国时期--修筑长城--防御外敌侵略,对外贸易的商业大道
秦 朝--连接长城
明 朝--整修与扩建
(3)学习第4自然段,思考:工程浩大和施工艰难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要采制……用自己的生命修筑了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4、质疑问难
5、概括段落大意
(1)引导:怎样用摘录法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2)尝试概括段落大意。
(3)集体交流。
(4)方法,进一步掌握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如果要摘录几句话才能概括全段内容,要把这几句话成通顺连贯的句子。
三、朗读课文
1、录音范读
2、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在读中感悟长城的伟大。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题(2)和第5题(2)。
2、阅读与长城有关的书。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气魄雄伟 年代久远 工程浩大 施工艰难 结晶 骄傲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三段
1、读第一、三段,思考:第一、三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自由读,结合课后第四题,划出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4、集体交流。
5、学习了这课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你有什么感想?很多同学去运长城,当你登上长城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和背诵。
三、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这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感受等)
2、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6题。
2、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气魄雄伟
长城伟大 建筑年代久远 结晶 骄傲
工程浩大 施工艰难
教学后记
在学习体会长城的施工艰难时通过想象训练进行较好,它能让学生在深思和惊叹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先人非凡智慧的崇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猫》教案01-11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树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