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苏幕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苏幕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3 08:07:1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幕遮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幕遮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幕遮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值炎炎夏日,如果我们走到路边看到一枝荷花、一片清新的荷叶,会感到丝丝清凉,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情思。历代文人咏荷诗词多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苏幕遮》清新淡雅,浑然天成,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他的这首好词。

  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三、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节拍)

  3、读出情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四、整体感知

  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五、课堂探究<分析上片>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的前面后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3、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4、王国维认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明确:1.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2.燎 呼 窥 举

  3.燎:烧,点燃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呼/窥:拟人的修辞手法

  呼:充满人性化,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举: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4(1)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构造,让读者过目不忘。

  (2)这两句用词精炼,“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色勾勒出来。“举”字最为人们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 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找一个学生画出“雨后荷塘”图

  上片小结:上片写景,词人用这些动词把它们生动的联系起来,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苏幕遮》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以肯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突出了词人乡愁之深。

  E.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15.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的关联密切。请问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D(B项没有比喻,且“呼”并非描摹小鸟呼朋引伴的情态,“呼晴”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将由雨转晴。D项“以肯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错,应为揣测语气,作者猜想朋友是否在想念自己。)(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给满分5分;答三项及以上记0分。)

  15.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2分)。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2分)。此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1分)词人的家乡在钱塘,五月家乡荷花开得正艳。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苏幕遮》练习题

  一、知识应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D )

  A.踏莎行(suō) 征辔(pèi)

  蓑衣(suō) 雨横风狂(hèng)

  B.百啭(zhuàng) 渺邈(miǎo)

  溽暑(rù ) 苒苒(rǎnrǎn)

  C.红衰翠减(shuāi) 追旅思(sì)

  悼亡(dào) 争知(zhēng)

  D.恁(nèn) 记省(shěng)

  颙望(yóng) 小倅(cu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元是今朝斗草赢 元:通“原”,原来

  B.争知我、倚阑干处 争:怎

  C.渐霜风凄惨 渐:逐渐

  D.想佳人、妆楼顒望 顒望:举头凝望。

  3、.填空。

  ①欧阳修,北宋 家、史学家。字永叔,号 ,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 ”、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 。

  ②范仲淹,字希文,卒谥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     亦杰然可观。散文 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③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其词擅长 ,多表现诗酒生活和 ,语言婉丽,颇受南唐 的影响。

  答案:.①文学 醉翁、六一居士 明道 古文运动的领袖 ②文正 军事家、文学成就  《岳阳楼记》 ③小令 悠闲情致 冯延巳

【苏幕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苏幕遮教案01-26

《苏幕遮》教案03-05

初二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10-12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07-26

范仲淹苏幕遮教案08-26

初二的语文上册教学计划04-02

初二语文的教案02-26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10-12

语文上册教案《鲸》01-30

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