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贝多芬》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贝多芬》教案1
教材分析
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又是一篇描写人物的传记。作者抓住贝多芬的性格特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各有侧重地描写他的肖像、行动和语言,让读者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了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并穿插了确切的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将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学习本课要探寻贝多芬的生命足迹,学习他的'顽强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贝多芬有所了解,多数同学也喜欢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指导学生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更多地是关注他的内心世界,展示伟大人物的“平凡”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他作为一个平凡人的苦恼与不幸,进而体会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3、揣摩文中有关语句,体会其深刻含义。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近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本文写作技巧。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小组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贝多芬》教案2
教学目标:
1. 走进文本,感受贝多芬,体味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
2.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
教学重点:
感受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启迪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来看一下这里出现的文字,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形式来读?我们一起来用你的第一感觉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你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生答,并背诵。
师:这就是贝多芬自己对生活的宣言,音乐家也正是按着他的宣言去生活,去奋斗的,带着战斗的宣言,我们一齐走进音乐家的心灵世界。
二、 课文品读
1. 化身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以人物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贝多芬,搭建巨人和同学之间的心桥。
师:以往我们都站在文章外鉴赏文章,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学习课文,让我们化身为课文中的人物,用人物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同学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巨人”和同学之间搭一座心桥。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重新调整位置,分小组讨论。
学生向同学介绍讨论所得。
教师准备:
女佣:心地善良、性格孤僻、生活简朴孤独、处境艰难、自立自强
客人:他是一个可敬的人,在诸多的生活重压下能够创造如此奇瑰的音乐;但他又是一个可怜的人,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他有太多的磨难却少了人们的理解,我要把他的真实的好灵魂告诉众人,让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伟大的音乐家,他不仅仅只有厌世和孤僻。
贝多芬:谁能知道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寂灭的世界里;谁能懂得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缺少温情的世界里。只有音乐一直那么忠实地跟随着我,于是我在音乐里抒发我的孤独和苦闷,抒发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谁能读懂我的音乐,谁能?只有音乐才是我永远的知音。
2. 提问、反思
师:桥梁已经架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巨人”,在对话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问,生答,师点拨。
教师准备: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子的毛”——体现贝多芬在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幽默善良的心灵,使得他能够在被打扰的情况下这样表达他的吃惊。
“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其一、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向往那种纯净和谐的环境,暗示出这个时候的他处境不佳;其二、同时也透露出他自己对现状的深深地无奈,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响,而他作为一个人,却跟人世远远的隔离了……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永恒指的是浸透贝多芬心灵的音乐。可以从创作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从挚爱的角度去理解。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内希望写出的音乐!”——贝多芬创造的音乐蕴涵着贝多芬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乐队无法很好的解读贝多芬的心灵,因此他们无法完美地表达音乐家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
……
师:学到这个时候,让我们静静地思考一会,你觉得贝多芬身上最感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生生交流。
师:是的,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在无声的寂灭中创造音乐的辉煌,他能用痛苦谱写“永恒”的快乐,他深深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了命运的主宰者。正是贝多芬这样的坚韧不屈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永远值得后人缅怀、追忆。
3. 贝多芬的启示
这个时候,你从贝多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
生答。
师:让我们牢牢记住那成就巨人的原因,也希望我们在座的有一天就会出现巨人。
三、 结束
大家还能记住贝多芬对生活的宣言吗?
让我们在齐背中结束这堂课。
结束。
《贝多芬》教案3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以形传神”的描写方法。
2、感悟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培养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导语:
讲课之前,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巨人”?
(①身材高大异乎常人的人 ②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而往往有神力的任务③比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物。)
音乐家贝多芬”身材矮小粗壮。“病魔夺走了他短暂的生命。他为什么能称之为“巨人”?
(音乐上的杰出贡献)
仅仅因为如此吗?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音乐大师的心灵空间,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初识名人
课前大家广泛搜集了贝多芬的资料,哪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合作成果?
(生平简介、为人、侄子、成就、演奏会盛况。)
听《命运交响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觉很震撼,很有气势,仿佛是激烈的敲门声。
生2:我感觉悬念极强, 。
这部宏伟的充满哲理和英雄史诗般的巨作,贝多芬创作了6年时间。此时的他已在无声的世界里孤独地挣扎了二十余年,靠纸笔与人交流。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为人类酿制出玉液琼浆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默读课文,对照大屏幕解决疑难字词。
思考:以来访的客人的身份,叙述访问的全过程。
(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与贝多芬会面——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
四、解读名人
小组合作 探究
1、假如你是来访的客人,请你介绍一下访问的`收获。
形式: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贝多芬。
交流
(按常理、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物遵循的规律,应该是曲外表到内心。哪个小组先为我们描画贝多芬?)
①外貌:(双肩、眼睛、嘴)—坚忍无比
写法:以形传神
仿写练习:抓住某位同学的一个面部特点写一、二句话、交流。
②内心(语言)
古语说:言为心声,透过贝多芬的语言,我们走进他的心灵。
a 一株树:苦闷、绝望 热爱自然 (他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离群索居……惟有自然是他唯一的知音)
b 火山: 坚强 与厄运抗争、献身音乐 (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
c 心里的音乐: 用生命创作 (我是为人类酿制玉液琼浆的酒神,是我给人们精神上的神圣癫狂。
d “永恒”:超越自我 音乐相伴 (用苦痛换来欢乐)
五、感悟名人
1、作者为什么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
信念、巨人、贝多芬
2、拓展延伸:
贝多芬不屈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们,然而,以顽强的意志搏击神圣风浪险滩的又何止贝多芬一人?
请你说出直面人生苦难的杰出人物有哪些?
—(他们,都是信念的巨人)
3、再次欣赏《命运交响曲》 打开贝多芬的画像 凝视他的双眼,写出你的感言。
交流
4、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不屈的信念、人生道路上难免有凄风苦雨、险滩急流,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信念做桨、意志做帆。我们坚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贝多芬》教案4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何为的一篇人物传记,他通过写一次会见,描写了主人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来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抓住特征,用词精当而生动。特别是肖像描写,将人物的精神世界、独特气质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读促写,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响我们的心灵时,就会使我们想起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虽然一再遭遇命运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消沉,而是用他的心灵,热情乃至全部的生命弹奏出一首首流传不朽的音乐之作,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之歌。之所以称其为音乐巨人,不仅在于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更是因为他的音乐渗透着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勇气和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我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了解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五部(《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弥撒曲两部等
三、出示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观。
四、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1)、注意生字词:
重荷hè愁苦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巴望锁闭suǒ磐石pán惹人注目rě琐事suǒ喧嚣xiāo杂乱无章不见天日门槛kǎn厌恶wù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3)、圈点出文章中人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它们的作用?
五、再次快速朗读课文并思考:
在女佣眼里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客人眼里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贝多芬是怎样剖析他自己的`?我对贝多芬的印象是?
(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解释说明)
答:他是一个处境困难,生活简朴孤独,性格孤僻,但心地善良的人,他面对困难,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为追求音乐梦想不惜牺牲一切。
客人:他是一个有着坚韧无比意志的人,他把音乐作为自己的生命。虽然遭受耳聋的打击,但他还是能在生活的重压下,创造出奇归瑰的音乐。他和命运作斗争的精神不得不让人敬佩。他有颗好的灵魂,我要告诉周围的人,让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伟大的音乐家,他有的不仅仅是厌世和孤僻。
贝多芬:我的世界充满了孤独和苦闷,在这个缺少温情和理解的世界,惟有音乐与我为伴,我只有在我的音乐里,抒发我的孤独和苦闷,抒发我对大自然的热爱。身体的残疾,生活的窘迫算什么!谁能读懂我的音乐?谁能?只有音乐才是我永远的知音!
我对贝多芬的印象是: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六、仔细思考,自行设计一段与“巨人”对话,谈自己的学习感受或受到的启发。
(1)贝多芬叔叔,虽然命运给你您关上了一扇门,您却开启了另一扇窗!将您心中的音乐让人们倾听,让您有着对音乐超凡的热爱,这不是耳聋所能阻挡的,因为您有着坚强的意志。
(2)虽然您的耳朵聋了,但是您并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在无声的世界里您创作了无数动听,悦耳的音乐。您坚强不屈的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使我倍受鼓舞。
(3)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您却有一个好的灵魂,您敢于和命运作斗争,正如您说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而我一个健康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就容易退缩,你是我学习的榜样,你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4)贝多芬叔叔,虽然你离我们很远,但现在您真正的走进了我的心灵,您有音乐为伴,与永恒为伍,您的坚忍无比的意志,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将始终鞭策着我!
七、结束语:
是的,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在无声的寂灭中创造音乐的辉煌。他能用痛苦谱写“永恒”的快乐,他深深的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了命运的主宰者,正是贝多芬这样的坚韧不屈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古今中外像他一样深深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多不胜数。司马迁忍受宫刑,最终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即使身体的翅膀折了,心灵也要飞翔”,海伦、凯乐是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的人,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此了,她却用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最终成了美国声名显赫的教育家、作家。法国大仲马说过:“人生是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却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应付一切的不幸。
同学们学完了《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你一定要记住贝多芬的这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学习贝多芬用他的痛苦谱写着“永恒”的快乐的坚强不屈的意志。
八、作业: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师:同学们听过“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吗?
对联描写的人物是谁?
生:弥勒佛(展示弥勒佛图片)
师:对联概括出弥勒佛的什么品性?从哪几个字看出品性的?(板书:品性)
生:大肚容难容事——宽容,开口笑可笑人——乐观
师:那么,品性到底是什么含义?
生:人物的品性是指人物在气质、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特征。
师:这幅对联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此描写方法与品性结合点在哪儿?
生:肖像描写:肚大——宽容;神态描写:笑口——乐观
师:听一段文字,猜猜他是谁。突出这位同学什么品性?
(迎面走来一个中等个儿,瓜子脸,水汪汪的大眼睛下方顶着一个高鼻梁,鼻子下方是一张小嘴巴,一双耳朵分列脑袋的左右,相隔不远却不能相望。学习一般。)
——这只能说明,他是个五官具全的人而已。
生:猜不出来,因为此人的肖像描写品性不能凸现。(板书:凸现)
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人物的描写,就得凸显人物的性格,让人物活灵活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贝多芬》教案5
一、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
课文以女佣的介绍、“客人”的观察和贝多芬的自述三个视角,通过语言、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及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为我们展示了人物矛盾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同时也无比真实的音乐巨人形象。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看,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
2.从能力目标看,我力求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我试图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把重点放在透过人物外在的表象来把握人物内在的个性特征上;
把难点放在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上。
四、教法学法
【这个环节又包括学情分析和和教法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名人话题比较感兴趣,对贝多芬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若是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则需要老师结合课堂加以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课将采用品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猜测形象,走进音乐巨人
在这一导入环节中,我首先会让学生看一副贝多芬像,然后接着请他们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人物外表与内在的双重性,以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随后,我将会顺势结合这种双重性对文题中的“巨人”和贝多芬本人作一解读和介绍,并与学生交流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入到预习检查环节。
(二)初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简单小结学生资料和快速解决生字词之后,我将让学生速读课文,并用一句话畅谈对贝多芬的印象。接着,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理清文章思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这个问题我打算先是让学生圈点勾画找出答案,然后再交流,最后由我引导他们明确。
(三)品读课文,重点分析肖像描写
初步了解文章之后,我会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并说明理由。接着让他们重点精读课文第6至9段,勾画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联系贝多芬生平经历说说这些句子展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征?重点分析这里的原因是因为
要让学生明白,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上,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来重笔刻画,才能做到以形传神,以便使用到日常写作中去。
(四)研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再者,为了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外表与内心的矛盾与统一,并通过这个过程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思读课文,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自己的语言,看看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是比较触动人心的,并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过后由我进行点拨,并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提到而又比较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如:第20段的“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和第22段的“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等句子。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相信学生对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我会再一次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再次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以及他与命运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在这同时从贝多芬的精神方面作一简要的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总结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结合本文所学到知识,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表现其个性特征。
《贝多芬》教案6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通读课文,了解贝多芬的生活历程,感知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追求博爱而毕生不懈的执着追求的伟大情怀、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和音乐创作方面非凡的才华,逐步走近大师的内心世界。
课前学习:
阅读《贝多芬传》,了解贝多芬的生平,欣赏其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阅读课文,根据内容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布置任务:结合课文说一说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历程。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二、精读课文内容
1、导入:组织学习阅读课文,划出表现贝多芬对欢乐的讴歌、展现贝多芬非凡的毅力和超人的才华、歌颂贝多芬高尚的道德的精彩语句。阅读勾画。
2、组织交流评价。
3、布置任务,通过精彩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怎样的一种情感?学习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师生交流评价。
4、学习评价:请用一句评价性的语言概括贝多芬的创作过程和生活经历。思考,畅所欲言。
三、语文活动:欣赏贝多芬的作品
欣赏贝多芬的.《英雄》、《命运》。
课后学习:
搜寻贝多芬的有关资料,加深对贝多芬的了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知细腻传神的音乐表现力,学习本文极富抒情色彩的描写方法。
2、品味本文叙事、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
3、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课前学习:
阅读月光曲传说,感悟贝多芬的人格风采。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体会。畅所欲言。
2、创设问题情境:贝多芬的生活历程用文中的词语可概括为“苦难”,然而他是怎样面对的,对你有何启示?阅读思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师生共评。
二、精读课文内容
1、欣赏《第九交响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五段,思考:在《第九交响曲》中作者对欢乐的追求是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
3、布置任务:快速阅读第七段,找出所用的表达方式。阅读思考,发表见解。
4、学习评价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情感体验,从贝多芬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做人的启示?思考自由发言。
三、语文活动
再次欣赏《第九交响曲》。学生默读课文,细细体会交响曲中所蕴含着的作者追求欢乐的情感。
课后学习:
以“走近贝多芬”为专题,学习小组合办一期手抄报,在班级内展览、交流。
《贝多芬》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贝多芬。了解贝多芬对世界音乐发展的贡献。理解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贝多芬音乐作品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理解政治经济与艺术的深层联系,提升历史问题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贝多芬的音乐贡献。
【难点】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命运交响曲》,请同学们谈一谈听完音乐后的感受。之后追问: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他的音乐作品有什么特点?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以此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贝多芬人物
教师课件展示贝多芬照片,组织“贝多芬人物介绍会”,请同学们分小组介绍课下搜集的关于贝多芬的故事或作品。通过介绍会师生共同总结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和音乐代表作品。
贝多芬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和失恋的痛苦折磨,却创造出了许多卓越的作品,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二)贝多芬音乐
1、教师再次播放《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片段,组织学生聆听,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贝多芬音乐的创作风格。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强调贝多芬的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大,饱含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教师强调这一创作风格也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使得其音乐有如此鲜明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后,师生总结:
(1)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
(2)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
(3)贝多芬本人经历坎坷。
3、教师介绍: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同时也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作业:请学生课下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并阅读关于贝多芬的传记。
四、板书设计
《贝多芬》教案8
教学目的:1.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题,互相切磋
2.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3. 阅读方法,以抓重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1.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阅读方法,以抓重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难点:1.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阅读方法,以抓重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设想 抓住课文中的两大重点加以深究,突出重点,旁及其余,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格列拂游记》,让盲人为画家调色。贝多芬,从不可思议到创造奇迹,期间的艰辛不言而喻。
二. 整体感知,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三.概括那天发生的事(要求:以女佣的口吻、小组之间比较)
四.我们无法与贝多芬交谈,在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之前先看看他的外貌,找出文中描写贝多芬的.外貌)
五. 结合贝多芬的名言体会他的内心
六. 结合贝多芬的生平理解文中几句话
七.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则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都死亡了,贝多芬不曾死,他是生活的巨人,音乐的巨人。推荐罗曼罗兰的《约翰克理斯多夫》
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开门见客
1.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介绍主人情况
2. 你们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 参观主人工作室
3. 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 主人与客人交谈
巴望挣扎出来。 主人与客人共进晚餐
4. 主人回忆往事
《贝多芬》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学习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观。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非常开心!
一、音乐激思,了解贝多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
师: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呢?(生1:我喜欢听流行歌生2:我喜欢听古典乐曲。)
师:喜欢听流行歌曲的,我们今天换一种风格;喜欢听古典乐曲的,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下面播放一段古典乐曲,请大家用心聆听,播放《命运交响曲》)
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
(生1:热血沸腾。生2:山崩地裂,似火山爆发,令人惊心动魄。生3:雄浑激昂)
师:这首叩击心扉的乐曲,它的曲名是什么?是谁创作的?
(生:是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
师:他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师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速读课文,了解贝多芬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重点写了哪几件事?(出示ppt)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三、合作探究,赏析贝多芬
1、合作探究,赏析人物:
1师:请大家速读课文,了解生活中的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生速读课文)
(生: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平凡的伟人。)
师: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1:贝多芬面对耳聋的打击,却不沉沦,创作出不朽的音乐,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伟人。但他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文中写道:“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大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生2: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坚强的人。文中写道: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生3: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文中贝多芬说到: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学生上台写贝多芬的性格特点,老师同学补充,出示ppt)
师:同学们归纳贝多芬的性格说得不错。他确实是一个平凡的伟人。他有着和凡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但是贝多芬之所以是伟大,之所以是巨人,不仅因为他是一个音乐家,更因为他是一位勇于与命运作斗争的人.他的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竟是在全聋后所作,聋子能创作音乐已是妙谈,何况所创作的又是最伟大的杰作。
2、举例子,谈感受: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身处逆境,却不沉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生1:张海迪,半身瘫痪,可在轮椅上自学成才,写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
生2: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她的世界无声、无光、无语,可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出示:ppt)
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在困难面前,你是退缩了还是战胜了它?
生:
师:愿你付出汗水,收获希望。
师:在你身上,看不出任何忧伤,你用灿烂的笑容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师: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也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
四:精读品味,人物速写
1、师:刚才我们已经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外貌如何?文中是怎样描写贝多芬的外貌的?(请听读文章6-9段,体会这些外貌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一生读,其余生勾画重点句子)
师:文中的外貌描写,以形传神,展示了人物的生活遭遇、独有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
师:齐声诵读6-9段,用心感悟并体会外貌描写的技法。
2、探究写法,总结规律:(出示:ppt)
A: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重笔刻画,要以形传神,不要面面俱到。
B:外貌描写时要加上性格特点的语言,要反映出人物的内心和思想。
C: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3、学以致用
师:根据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她(他)是谁。
(出示ppt: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进行外貌描写,
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看看谁的作品以形传神。)
学生写作、互评,论其写法得失。
五、走进音乐,走进贝多芬
师:(出示ppt)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生活中的贝多芬正如罗曼·罗兰所言。
(出示ppt,师生齐读:他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是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贝多芬带给我们的欢乐吧!
(播放《欢乐颂》结束新课。)
《贝多芬》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肖像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肖像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贝多芬和作品;阅读时,注重以人物肖像描写训练为主;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贝多芬的痛苦,学习他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贝多芬“心里的音乐”;理解贝多芬语言的含义。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我听到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苦闷——绝望——不屈——抗争……)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挣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3.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1)“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与“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与“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的情形。
(2)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
(一)品读赏析不同视角塑造人物形象
1.女佣眼中的贝多芬:
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书中哪些语句谈到贝多芬的哪些情况?
——需要孤独和安静,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不拘小节。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
作为初次拜访的客人,贝多芬的外貌会首先映入客人眼帘。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客人眼中贝多芬的形象。请找出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
(1)学生精读6——9段,找出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找出后,让一生读第9段,其他学生看投影的贝多芬画像,揣摩这些描写的作用。
讨论明确:
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性格。
外貌描写:(神情、脸、头发、鼻子、嘴)——是一位具有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透出坚强无比的意志。
这几段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贝多芬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外貌描写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进行外貌描写时使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两处描写,一是远处,一是近处,也就是先概括后具体、逐渐描绘了贝多芬的形象。
作用:为下文更好地写贝多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作了铺垫。
(2)教师点拨: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3)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钟人物速写,所刻画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学,不说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互评,论其写法的得失。
(二)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触动心弦的句子。四个人合作讨论、理解、然后明确,师适时点拨与补充。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你如何理解。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5、“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以上问题仅供参考。课堂中还出现其他问题恰当处理。
四、体验与反思:
1.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2.仿写阅读,说评价的话。
仿照范例,给贝多芬的事迹和精神,写一段评价性的话。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3.听《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内容,你从一代音乐大师的身上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
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到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以后,与生命顽强的斗争,创造了音乐的辉煌,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他这种精神,做生活的强者。
4.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5.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附板书: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外貌描写:
远处
近处:神情、脸、头发、鼻子、嘴
性格:刚毅、顽强、善良、执着
《贝多芬》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 了解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对他的评价。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概括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 了解评传的特点,学会阅读评传类传记作品,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2) 掌握作者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大无畏精神,教育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不低头,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评传的特点:史述和评论相结合。
(2)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凸显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凿壁偷光,匡衡才成为学者;呑毡饮雪,苏武才完成使命;卧薪尝胆,勾践才成就帝业。很多时候,磨难和痛苦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弱者磨损意志,让强者成就伟大。今天,我们把阅读的视角转向欧洲,去拜访一位天才的音乐家--贝多芬,去听一听他那摄人心魄的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板书: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二、讲解文体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人物传记阅读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设题方式如下: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主人公的?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针对这些题型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本文:
①阅读全文,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
②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③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④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按照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本阅读。)
三、文本学习
(一)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把握人物的品质特征。
1、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提问:课文哪一段主要描写贝多芬的肖像?(明确:课文第1段。)
2、这段肖像描写抓住了哪些特征?
身材:短小臃肿,外表结实,运动家般的骨骼(强健,旺盛的生命力)
脸色:土红到黄黄的(病态)
额角:隆起而宽广
头发:浓密而逆立(不修边幅、倔强不屈)
眼神:威力而有犷野的光(孤僻冷峻)
鼻子: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
牙床:结实得厉害
嘴巴:细腻而下唇前突
表情:忧郁,哀伤
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作者细致地雕刻了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尽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和气质。
3、从这些肖像描写可以看出贝多芬怎样的性格和气质?
性格倔强,意志坚定、外表强悍有力、内心慈悲善良,这也是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战胜悲苦的资本。
(二)讨论探究,概括人物事迹。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哪些磨难和挫折呢?
提示三个方面:物质生活条件 身体健康状况 爱情亲情体验
物质生活窘迫 身体残疾多病 精神孤独无依
(三)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品质特征。
1、贝多芬不是命运的宠儿,他的一生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这些苦难落到我们身上,会怎样?
逃避/酗酒/面对……如果出生贫穷,有人可能会埋怨:我怎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母;如果身体有残疾,有人可能会悲伤,甚至自暴自弃;面对困境,弱者的选择往往让人失望,强者的选择才会让人敬仰。)
2、在这苦难的深渊里,贝多芬是如何选择的?(大家用原文语句回答)
“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
3、这是来自灵魂的呐喊,贝多芬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
创作音乐
4、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灵魂创作音乐的天才;对侄子像儿子一样的慈善家;世界没有给他欢乐,却创作欢乐给予世界的大师;是与命运抗争的强者;是战胜了平庸和痛苦的英雄。
四、延伸拓展,走近生活。
1、思考:我们总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其实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大家想一想,除了贝多芬,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像贝多芬那样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也取得了成功?
例如:古代的:凿壁偷光的匡衡、卧薪尝胆的勾践、“史圣”司马迁
外国的:保尔、霍金、海伦凯勒……
中国的:邰丽华、张海迪、半丁、杨光……
2、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所熟悉的人。这些人物都很了不起!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迪?
出身卑微,如果努力奋斗,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身体残疾,如果意志坚定,也能到达成功彼岸;
身处逆境,如果顽强拼搏,也能创造人生辉煌。
五、课堂小结
三日不眠,才有名画《日出》震惊画坛;十年辛酸,才有名著《红楼》震惊文坛;一生苦难,才有名曲《命运》震惊乐坛。下面我们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体会乐曲中所蕴含的欢乐情感,汲取精神的力量。
六、作业布置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成就突出的人,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以自己的视角为他写一篇简评,6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外貌特征—特异(不同于常人)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出生背景—卑微平凡 战胜平庸
童年回忆—不幸窘迫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物质生活—贫困艰难 战胜命运 走向成功!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爱情经历—孤独无依
抚养侄子—叛逆无情 战胜痛苦
身体素质—残疾多病
教学反思
收获:
一、课堂语言要干净、精炼、准确,同时也要富有美感。此次讲课的课堂语言一部分出自自己的思考,还有一部分是同事的帮助。精炼准确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更有效,也能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二、课堂组织的学生活动要有效。刚接触新课改时,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课堂活动,但是现在想来,其中有很多都是无效的活动,既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又没有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课堂上组织学生活动时,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活跃、热闹,一定要精心设计,并且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
三、课堂要围绕文本展开。语文教材所选都是经典篇目,经得起岁月的磨洗,经得起我们细细的品味。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为了拓展、拔高而完全脱离文本,那样只是舍本逐末。
《贝多芬》教案12
教学目标
欣赏课文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学习作者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写法。
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探究贝多芬的人物形象。学习贝多芬不屈的奋力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请给下面重点的汉字注音。
门槛(kǎn)捏(niē)弄惹(rě)人注目清晰(xī)重荷(hè)
深邃(suì)喃喃(nán)沉郁(yù)小心翼翼(yì)
磐(pán)石喧嚣(xuān?xiāo)下颏(kē)踌躇(chóuchú)
注意下面这些多音字。
(1)校(xiào校规;jiào校订)(2)壳(ké弹壳;qiào地壳)
(3)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4)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
解释下面的词语
徒劳:无益地耗费劳力。
踌躇:犹豫。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惹人注目:引起人们注意。
凝重:庄重。
作者链接
何为,原名何敬业,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背景链接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开始创作生涯。1820年两耳失聪,但从未辍笔,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理想,其主要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出人类的英雄气概。其创作成就极大地深化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交流点拨】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己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贝多芬》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贝多芬生平。
2.欣赏文中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学习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 3.体会音乐巨人贝多芬刚强勇毅、坚韧不屈的个性;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欣赏贝多芬的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刚强勇毅的个性特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趣味导入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学法指导
讲授指导,交流指导,点拨指导。
一:趣味导入: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问:从音乐中你听出了什么?这首交响曲的作者是谁?——贝多芬。谁来说一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2、你还听过他的其他作品么?
答: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还听过他的《致爱丽丝》,《月光曲》。
你认为这样的作曲家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然而他伟大的成就背后却伴随着悲惨的命运和一个不屈的灵魂。他8岁登台表演,20岁成为钢琴家,28岁患上耳疾,忍受了29年的病痛折磨,50岁是完全失聪。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包括我们刚听的那首《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个音乐家,他敢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于命运抗争融入音乐之中。他在28岁的时候开始听不清楚声音,一直到57岁逝世,其间有二十多年的时光全是处于半失聪的状态,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在这时期完成的。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我们要真正的认识贝多芬不仅仅要熟悉他的音乐,更应该了解他和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在平常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形象,看看这样的贝多芬是不是和你想像的一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
重荷:hè沉重的负担,荷,负担。
深邃:suì深奥。踌躇:chóu chú犹豫。
沉郁:低沉郁闷。锁闭:封锁、闭塞。
2.“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是什么?主要写了几件事情?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写了三件事:“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自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可能存在疑问的句子:
(1)“你们竟敢到兽窝里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第2段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
(3)第22段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教师点拨:
(1)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自喻老狮子,别人感觉他很可怕,难以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令贝多芬吃惊。
(2)一棵树能和大自然交流,能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而他呢?
(3)这一题较有难度,火山——比喻贝多芬,熔岩——创作激情,他虽然耳聋,他仍撑着创作的激情,写出对事业的热爱,与命运斗争的决心。
(4)音乐正是贝多芬生命的象征,正是贝多芬的全部,已在贝多芬心中成为永恒!
三、学习外貌描写:
在学习文章描写手法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描写手法”。
1.什么是描写?描写分为哪几类?
描写,描,描绘;写,摹写;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人物、景物的具体状态。描写是记叙文等文体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快速浏览,找出文中关于贝多芬的描写手法有哪些?——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品读外貌:
(1)速读勾划: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外貌描写。请你找出文中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段落和句子,这些句子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颠倒,因为是有顺序的:先写身高、两肩,再写衣服、手、头和面部(由整体到局部);写面部先写脸,然后写头发、眼睛、嘴、下颏,(由上到下)。
(2)出示贝多芬的照片,对照文字看描写是否形象。
(3)提问:如此传神的外貌描写,体现了贝多芬的什么性格特点?
——表现出贝多芬刚强勇毅、坚韧无比、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他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吗?
(1)善于观察;
(2)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
(3)要有一定的描写顺序,如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等;
(4)一定要用描写而不是描述。
注意:成的外貌描写是神形皆备,以形传神的,切忌脸谱化、千人一面。(肖像描写:身材,衣着,细节,外貌)
三、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可以通过外貌细节等方面来体现,文章在描写贝多芬先生的外貌的时候也有相关的性格描写,你能不能找出来?
四、小试牛刀:
仔细观察下列三幅人物图画,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对图中人物进行外貌描写,50字左右。(学生现场写作练习,教师点评)
五、提问环节:
1.你对这篇文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2.最后,老师提一个问题,看看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掌握情况。
提问:文章标题为什么要叫“音乐巨人贝多芬”?贝多芬是巨人吗?他身高只有158cm呀。
——因为他音乐成就高,而且他面对命运的摧残顽强不屈,坚韧无比,这是精神的巨人。此标题表现了作者对贝多芬的崇敬之情。
五、课外拓展:
阅读两则材料,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某中学15岁女生一向成绩优秀,后因考试成绩下降,被老师指责几句,就喝下农药自杀。
材料二:
江西赣州人张立勇,现任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组委会主席。为减轻家境负担,高二辍学,曾做过建筑工人、搬运工。1996年6月——20xx年10月在清华大学第15食堂从事厨师工作。在清华做厨师期间,坚持自学英语、法律、计算机等课程,先后通过国家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参加托福考试,考出了630分的高分。他曾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建筑工地、劳教所等开展200多场公益演讲活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待,被称为“英雄神厨”。
教师寄语:命运往往垂青那些勇于拼搏,勇于抗争的人。尽管我们的肩膀没有贝多芬那么宽阔,但我们也要像贝多芬那样,用肩膀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份使命!作业设计
(1)以《由贝多芬想到的》为题,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随感。(500字左右)
(2)假如你是小记者,请你对文中任意一个人物进行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他(她)将如何回答?写一篇采访词(500字左右)。(二选一)
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手——大而有力——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脸——愁苦和力量的音乐
头发——火一样蓬勃
透出眼睛——深邃凝重不可逼视鼻子——长而笨重嘴——紧闭下颏——方形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作者要刻画的贝多芬先生,是一个“能挑得起生命的重担,能弹奏美妙的音乐,有着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仅仅采用外貌描写是不够的,因此文章的作者还采用大量的语言对话描写,以求呈现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贝多芬形象。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在贝多芬说的这些精彩的话中最能触动你的是哪一句?
《贝多芬》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千手观音”视频,激情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文章
学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把握字词。
踌躇( )磐石( )头颅( )下颏( )深邃( )含蓄( )
2.引导学生以“客人“的身份,给大家叙述一下自己拜访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过程。
(友情提示:注意表达的角度,要把主要事件表达清楚。)
参考示例:女佣给“我”开门——女佣给“我”介绍贝多芬的情况——“我”见到贝多芬——贝多芬与“我”谈话——贝多芬与“我”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贝多芬给“我”讲了一些过去的事情)。
四、探究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
1.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品味对贝多芬进行描写的语句,明确描写的角度。
示例1: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示例2: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示例3: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洁的。
示例4: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
示例5:课文第9段。
2.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第9段,明确描写人物的技法。
明确:6-7段属于轮廓式的描绘,从身材、服饰等方面展开描写。
9特写:对人物脸部特征进行描写。
这样不同层次的描写使人获得对人物的整体印象。
3.齐读。再次感悟人物形象。
4.引导学生透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速读课文,用文中的词句填空。
贝多芬是一个的人。
答案示例: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5.仿写,深入认识人物性格。
例句: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任长霞)
合作仿写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五、比较阅读
《音乐巨人贝多芬>>与《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进行比较阅读,思考一下两篇文章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异同?讨论交流。明确:共同点:都有人物语言描写,都表现了人物为了科学或者艺术事业献身的精神。不同点:《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主要运用了典型的劳动场景描写来衬托居里夫人的顽强毅力和为科学献身的的精神。而《音乐巨人贝多芬》有对人物的典型的外貌描写和典型的语言描写。
六、总结
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收获和人生感悟。
七、推荐阅读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贝多芬传》
《贝多芬》教案15
教学对象:
初一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目的
(1)了解贝多芬及其主要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3)通过欣赏作品,体会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使学生领略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感触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音乐家?好,同学们都回答的很棒,那今天我们要了解的音乐
家是贝多芬及赏析他的作品《田园交响曲》
(2)贝多芬简介(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贝多芬”)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
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他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3)作品创作背景
作于1807-1808年,这首交响曲表现了贝多芬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挚爱。贝多
芬从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贝多芬在维也纳多次搬家,他的墓葬也在维也纳。在值得纪念的贝多芬生活遗迹中,有一处是著名的“贝多芬小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贝多芬常在这里散步,他的第六交响曲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
(4)乐曲特点
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
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贝多芬对这部交响乐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在总乐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贝多芬怕人们误解他的音乐,更明确地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临摹自然。
(5)乐曲赏析 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
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
式,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形成恬静清
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
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
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音乐富有诗意。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快板,F大调,3/4拍子,谐谑曲。这个乐章的主
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
欢乐的舞蹈。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
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
(6)欣赏视频,并学会哼唱主题旋律。
(7) 同学们谈学习后的感受
(8)教师寄语
【《贝多芬》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4-0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2-16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1-06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09-02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03-24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03-3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15篇04-0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07-29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反思06-25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