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东海之大乐》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海之大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东海之大乐》教案1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2、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分组朗读)
(二)梳理内容:
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
第1节:
时:按时灌:流入尽:全旋:转过,调转
少、轻:形容词做意动,认为……很少,认为……很轻难穷:难以穷尽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见……于:被……
第2节:
拘:局限于:被虚:所处环境盈:溢出虚:减少过:超过
为:用数:计算自多:自夸不似:不就像……卒:聚集
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句
(三)探究
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
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大的`理想。
三、总结: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东海之大乐》教案2
【教材介绍】
《东海之大乐》是《庄子》中的一篇寓言,主要通过河伯、海神若的表现和对话,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脱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寓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蔽,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
【背景介绍】
庄子在文中宣扬人类精神的一种理想境界,即一种不受地域局限,不受时间局囿并且不受教育束缚的大境界。地域、时间和所受教育三个方面,都能够对人的见识和精神遭受蒙蔽。努力摆脱这些蒙蔽,才能使今年境界不断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2、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
3、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是本文的重点。
2、联系现实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分组朗读)
(二)梳理内容:
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似礨()空
三、阅读研讨小结:
1、实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东面而视。东面,向东面。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变化。面目,脸色。
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仰视的样子。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认为......少/轻。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虚,'墟',处所。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赞许。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受气,禀受自然之气。
之:
野语有之曰。说法,代词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标志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的,助词
虚词:于: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于,被。
拘于虚也。于,被。
今尔出于崖涘。于,从。
莫大于海。于,比。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于,在。
3、句式
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
探究
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
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大的理想。五、拓展阅读
1.评《秋水》
李性学云:不读《秋水》篇,胸襟终不开阔。细玩似未然。此犹是庄子皮肤语,第其议论痛快,笔势纵横发越,要自亘绝古今,所以人多喜之。(明·孙鑛批点《老庄合刻》)
2、《吕氏春秋·去宥篇》云:
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其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悦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指身)矣。
“此有所宥也”,毕沅疑“宥”与“囿”同,谓有所拘碍而识不广也。以下文观之,犹言“蔽”耳。此所谓“囿”,即《庄子·秋水篇》所谓“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之类。《去宥篇》所谓“凡人必别宥然后知”,意谓凡人必能看透自己由地域、时代、政教、风俗,以及其他来源所养成之偏见,方能知事物之真相。
四、总结: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五、作业:
1、课本上完成练习二
2、完成《课堂新坐标》本课练习
3、预习第2则,思考:匠石与栎社树议论的出发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河伯———自以为是旋面自责(知错,不应自满)
虚心自处
完善自我
海神若______谦虚循循善诱(语大理,不自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重、难点,师生配合融洽,教学效果较好。
【《东海之大乐》教案】相关文章:
《沙包乐》教案02-17
花生乐教案02-08
滚滚乐教案02-07
翻翻乐教案03-09
滚滚乐教案03-24
篮球乐教案11-26
泡泡乐教案03-02
《板凳乐》教案03-26
《叠叠乐》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