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解读写景和场面描写的段落,梳理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写作方法的梳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读点拨,梳理归纳。
【教学过程】(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
(一)、景物描写方法梳理
师:大家先来看看课文3、4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美景的?
生A:作者分别写了荷塘夜晚和白天的景色。
生B:作者写了荷塘的形状像月牙。
生C: 作者写了荷叶和荷花的颜色,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大家课文读的真仔细,这些方法大家要是能掌握,以后一定能把景物写的'很生动。归纳起来就是: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写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远近景结合;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加以修饰,就会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二)、场面描写方法梳理
师:除了美景,往事中有几个场面也描写的非常传神。请看屏幕上的打水仗的场面。画面中的是一群孩子,每个人虽然动作不同,神态各异,但是表现出来的心情却是一致的。
再看文段中,作者先是整体介绍:“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中间抓住关键点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详细描写,最后又是整个场面的概括性描写“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由此你能发现其中的写作特点吗?
生A: 作者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生B:作者能抓住关键点进行细致的描写,生动传神。
生C:作者的描写中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师:这也正是场面描写的写作要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描写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但必须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另外,屏幕上蓝色的这句话属于是环境描写,它对这段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有衬托作用。
师:在场面描写中适当的插入环境描写可以对活动场面起到衬托或是烘托的作用。
(三)、小结: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是写作中最常遇到的话题,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些写作方法,同时运用于平时的习作中去。
(四)、随堂练笔:写一处景物或一个热闹的活动场面。(如:校园一角,小区一角或打雪仗、跳绳比赛等活动场面)
(五)、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荷塘旧事》写作方法指导 微课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写作方法指导 微课教学设计 时间、空间的顺序 总分总的结构
写景 不同的角度 写场面 抓住关键点
运用修辞手法 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14个生字,并掌握其中6个生字。
2、教育学生遇事不慌,勇敢向前。
重点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
2、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文,画出生字反复拼读。
三、教学生字。
1、灯片出示生字,学生认真拼读。
不心叫笑出巴
桥竹乱跳乌流怕尾
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心:
笑:
(注意中间是一撇)
出:
中间是一长竖。
学生进行笔顺描红练习。
3、在书本上画出生词反复读。
教学反思:
8、小熊过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象声词不达意“哇哇、哗哗”的.意思。
2、培养学生遇事不慌、勇敢向前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象声词的意思。
2、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并指名口头组词。
2、听写、指名板写生字。
3、指名读文。
二、指导朗读。
1、通过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开火车读,指名轮读。
了解课文共有几句,每句写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读,理解词句。
灯片出示句子:“头上乌鸦叫”(生读)再出现句子:“头上乌鸦哇哇叫”(读)
比较一下哪句好一些,为什么突出乌鸦对熊的嘲笑把自己的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再读句子。
同样理解“桥下流水哗哗笑”。
三、拓展延伸。
1、想像:“走进桥上人乱跳”小熊心里会想到什么,
2、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二、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三、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内容。
2、师生讨论比拼方式与方法。
3、总结讨论结果: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分的为“演说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
4、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1)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3)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仅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1)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2)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3)几名学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4)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并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与鼓励。
比拼二:读悟警句。
1、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1)学生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2)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根据学生实际,难理解的名句进行趣味性操练:同桌互说。
(3)至少背诵5句中的2句,指名背诵成功者为本轮朗诵家竞争的实力派选手。
2、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小组长负责:比比本小组谁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记录姓名、条数报学习委员,由班长宣布本轮的收藏家,宣布前请老师鉴定。
(2)同桌互谈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组长推荐优秀者。
(3)小组长负责:竞选本组最佳名言警句朗诵家。
(4)各小组最佳朗诵家竞选班级朗诵家,朗诵前由小组长说明推荐理由。
(5)全班参与评选。
3、民主选举第二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
比拼三:推荐优秀书籍
1、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介绍。
2、通过谈话提问,了解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对文中提及的《根鸟》、《窗边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3、知识大比拼──课外书屋中,你认为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表演说,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看!
(1)发表演说要有称呼,有开场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音响亮,富有感情;态度自然大方。老师传授秘诀:设置悬念;用自己的话讲而不是读。
(2)自练。
(3)自荐,上台推荐书籍。
(4)学生举手上台挑战擂主。
(5)评价两位选手,确定新擂主。
(6)鼓励学生挑战新擂主,再作分析与评价。
(7)根据小组交流,推荐新的挑战者,产生新擂主。
(8)推荐本轮演讲家、收藏家、朗诵家候选人名单。
(9)对当选者表示祝贺。
比拼四:合创精美小报。
1、教师小结过渡:
通过一次一次紧张而快乐的比拼,同学们的收获更多了,体会更深了,对同学的了解更全面了,对吗?我想如果把这一块一块分散的比拼内容进行信息处理,知识整合,制作成一张一张精美的小报,不仅我们的同学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同学了解我们,认识我们,让他们也获得知识。让我们赶快行动吧!
2、寻找合作伙伴,要求:
(1)至少2人,最多3人。
(2)强强合作或强弱合作,杜绝弱弱合作。
3、比拼时间为一星期,要求书写整洁,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4、一周后评比,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若干名。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课程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看见一位商人。这时,商人走到林林的跟前,“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呢?”,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
(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六、作业
1、生字
2、组词
3、课后练习题一
8.将心比心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五、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奶奶将心比心
母亲护士将心比心
人人将心比心
六、作业
1、背诵第三自然段
2、熟读课文,在生活中做到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写作
3.积累词语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三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4.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语课本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3.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二、教学难点: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能比较流畅的通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朗读技巧。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总结:“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读得轻、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读得厚重。“夜里……”——读得轻,脆。
5、师范读。生揣摩,再读。给本段课文加上小标题。(板书:雪大夜静)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105页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先写静,再写( );先写(),再写近处。
2、课文,找到写“景物、人物”“色彩、声音”“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3、读下面2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4、指导朗读。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强调读好“嗬”“蓬松松沉甸甸”
“毛茸茸亮晶晶”等词语。比较枯枝被积雪压段的“咯吱”声与人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声的不同读法。
5、总结:通过语速语调的轻、重、缓、急表现人们雪后的愉悦心情。
6、根据老师的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说说这一部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合适。(板书:景美人欢)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说说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哪些“图画”。
2、师生补充“瑞雪兆丰年”的理由。
三、总结全文。
1、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瑞雪丰年图》
板书设计:
大 纷纷扬扬
瑞雪图 美 粉妆玉砌 希望
应时丰年
七、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说话:即席演讲。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教师指出,“不”字在不同的词语里,它的读音也有不同,那么,“不”字的声调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自己先默读第二行词语,自己读一读。
(3)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一行词语中的的“不”字与下面一行的读音有什么不同?“不”字的声调与后面一个字的声调有什么关系?
(4)请同学说说“不”字的声调与它后面一个字的声调的关系。
(5)教师归纳小结。
(6)学生齐读8个词语。
2、反馈练习。
四、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让学生讨论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交流汇报,说出这样的成语,并简要地说出成语出处的寓言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一一检查这些成语是否符合本项的练习要求。
3、练习。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再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4、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说说这道题有几个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6》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尊严教案02-04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