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大象教案

小班大象教案

时间:2024-01-17 13:56:2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大象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大象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大象教案

小班大象教案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身躯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幼儿心情愉快,参与活动。

  3、培养幼儿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1、掌握躯体前进的基本动作。

  2、将沙包放至后背,参与游戏并完成所学动作。

  活动准备:

  1、大象头饰、沙包若干。

  2、欢快节奏的磁带。

  活动过程:

  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热身运动

  听欢快的音乐,幼儿随老师做小兔跳、骑马、小鸟飞、大狗熊等小动物的走路动作。

  2、出示大象头饰,练习基本动作

  (1)提问:"这是谁?"

  (2)"大象是怎样走路的?"(让幼儿自由做动作)

  (3)提出要求"有什么办法让大象走起路来,两条腿是直直的?"

  a、可以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

  b、教师示范真确动作,两腿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上体前屈,两手握住膝盖——踝关节,从左脚开始,两脚交替向前行进,或者横向移动。

  (4)幼儿自由练习。

  (5)比赛看谁走得快。

  3、游戏:大象运粮,结束活动。

  出示沙包,开始大象运粮的游戏,可将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提高幼儿参与热情。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小班大象教案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认识大鼓、手铃、响筒。(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伴随乐器讲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而且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小班大象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接唱感叹词,体验歌曲中诙谐的生活情趣。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创编简单的节奏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

  3、感受家在一起游戏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演示用教具一套(母鸡、蛋、蓝子)、节奏图谱、请配班老师和好伴奏、人手一块纱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请幼儿看看有谁?在干什么?

  二、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表演唱,下出的蛋送进蓝子里。

  三、幼儿学习接唱,熟练后和上老师的教具演示,也将下出的蛋送进蓝子里。

  四、创编母鸡下蛋的节奏

  1、教师引出:“母鸡下了蛋,高兴地叫起来。听听母鸡是怎么叫的?咯哒咯哒咯咯哒”同时在黑板上用蛋形符号标记出。

  2、幼儿创编,在教师的助下形成完整的节奏,同样用蛋形符号标记出。

  五、游戏《下蛋》

  请全体幼儿用纱巾打扮成母鸡,边唱边下蛋。最后,下出了蛋送进小蓝子里。

  说课:

  选择《下蛋》这样一个歌曲,是因为它很有生活的情趣。在前一阶段,我们走廊布置的`时候,孩子们就已经对母鸡下蛋很感兴趣了,放在现在进行歌曲教学应该说在时间上很适宜。

  原来的歌曲中没有感叹词,是我在处理教材时为了让歌曲富有生活情趣临时加上去的,从活动效果看,应该说改编起到了作用。

  整个活动分为三部分。前面的感叹词接唱,中间部分的创编节奏,后面的完整表演。节奏创编部分一开始我设定的目标是幼儿自主创编节奏,但通过对幼儿前期水平的了解,发现存在困难,立即改为在教师的助下进行,目标水平的降低,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小班大象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9月10日是我们中国的教师节。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关心关爱老师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二、 活动准备:

  1.幼儿早已学会儿歌《老师本领大》。

  2.多张老师平时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照片,制成幻灯片,录音《生日快乐》。

  3.每人一个小盘子,各色皱纹纸一小块。

  三、 活动过程:

  1。用儿歌《老师本领大》引出主题。

  以前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老师本领大》,我们一起说一边。

  老师本领大

  老师老师本领大,

  会折纸,会画画,

  唱歌跳舞顶刮刮,

  我们大家都爱她。

  2.说一说你身边最熟悉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我们班有几位老师?谁能说一说咱们中三班的老师都长的什么样?(请个别幼儿说)

  3.看幻灯片,了解老师的劳动。

  看看老师们每天都在干什么呢?(逐一放幻灯片)老师们每天工作都很辛苦。

  4.让幼儿说说怎么尊重老师的劳动,怎么关心老师。

  吃饭的时候不浪费粮食,活动的时候听老师的话等等。

  5.讲解教师节的'日期和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

  我们中国为了宣扬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特意确立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是我们教师的第一个节日,教师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6.做长寿面,庆祝教师节。(教师巡回指导)

  我们全中国的教师都很高兴,9月10 日这一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老师过节了,我们也庆祝庆祝好不好?一般过生日、过节都吃什么?(蛋糕、长寿面)我们就做一碗长寿面送给在座的老师们好不好?咱们再在面里加上果汁蔬菜汁,使长寿面更有营养,让咱们的老师们吃了以后身体棒棒的。

小班大象教案5

  活动目标:

  1、 有兴趣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在重复听故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好朋友在一起快快乐乐表演杂技的优美意境。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 故事画册。

  2、 大象,小猴,小熊,小老鼠,绿鹦鹉木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 欣赏故事《大象杂技团》。

  (1)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或一起听录音带。提问:“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大象走出森林,要去干什么呢?

  (2)再听一遍故事。

  2、 边看木偶表演边欣赏故事。

  (1)师:“大象杂技团里有哪些小演员”它们要到哪儿去?”

  (2)在木偶表演的引导下,让宝宝自由谈谈小动物们在表演什么,它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3、 边看画册边跟着老师讲故事。

  活动建议:

  提供几本宝宝画册放在阅读区中,让宝宝自己阅读。

  附故事:大象杂技团

  “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大象走出森林,要去给小朋友表演杂技。小猴子也要去,它坐在大象鼻子上,给大象套上了美丽的花环。小熊也要去,它用脚打起小花伞,在大象身上拿大顶。小老鼠也要去,它跳上小花伞,在伞上转圈翻跟头。绿鹦鹉也要去,它站在伞尖上一路唱歌:“杂技团来了!杂技团来了!” 小朋友们夹道欢迎,大家说:“多么漂亮的大象杂技团啊!”在“六·一”庆祝会上,精彩的`表演开始了。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是语言活动中重要的能力培养之一,在理解故事内容的环节中,要注意观察幼儿倾听的能力。讲故事分段进行讲述,并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回忆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小班大象教案6

  本周教学目标:

  安全与常规:

  1、清点好班上幼儿人数;

  2、教育幼儿爱护园内公共物品,了解危险区域,教育幼儿保护好自身安全;

  3、教育幼儿不吃、拿陌生人的东西,不告诉陌生人自己家人的信息;

  4、不带危险物品入园;

  5、不玩危险游戏,人多的时候不在操场快速奔跑。

  5、学习整理自己的东西。

  语言:

  1.通过为四季选太阳,理解散文诗所表现的内容。

  2.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仿编内容,发展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太阳、要太阳,感受参与仿编的乐趣。

  美术:

  1.通过意愿画表现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抒发喜欢春天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合理布置画面。

  科学:

  1、向幼儿介绍太空有许多星球,他们都是朋友,如:太阳、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每日生活环节:

  一、来园活动

  1、认真做好晨检工作,检查幼儿有无带危险品入园,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2、组织幼儿晨间游戏。

  二、安全教育。

  1、清点幼儿人数。

  2、讲解当天幼儿特别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

  三、早操

  1、组织幼儿排好队伍认真早操;

  2、要求幼儿排队迅速,早操动作整齐。

  四、教学、游戏活动

  五、放学前安全教育

  1、清点好要回家吃午饭幼儿并组织排队;

  2、提醒幼儿带好随身物品;注意交通安全。

  六、组织幼儿有序离园。

  七、组织在园幼儿安静午餐、午休。

  八、下午来园活动

  1、认真做好午检工作

  2、清点幼儿人数。

  九、教学、游戏活动

  十、放学前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

  2、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拿陌生人的东西,离园时主动告诉本班老师。

  十一、组织幼儿有序离园。本周详细教学内容如下:

  语言活动:四个太阳活动目标:

  1.通过为四季选太阳,理解散文诗所表现的内容。

  2.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仿编内容,发展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太阳、要太阳,感受参与仿编的乐趣。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四个太阳》,操作用的四季背景图一幅、四种颜色的太阳各一个,磁性黑板一块。

  2.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四季的特征,对四季的景物变化有一定的.基础经验。

  重点: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仿编内容,发展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能用散文诗的格式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激发兴趣。

  1.教师出谜:“有位老公公,满脸红彤彤,天晴就出来,一早就出工。”(谜底:太阳)

  师:老师非常想知道在小朋友的眼里太阳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能告诉我吗?在老师眼里太阳也有许许多多的颜色,我最想要四个太阳,红的、绿的、黄的和彩色的。

  (二)幼儿选太阳。(幼儿的表述为理解诗歌内容做辅垫。)1.出示四个太阳,让幼儿来为四季选太阳。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出示图片)如果真的有四个太阳让你选,你会给什么季节选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请个别幼儿先来说说想法。)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意见。

  (三)欣赏、学习散文诗《四个太阳》。

  师:老师也为四季选了太阳,你们愿意来听听吗?1.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散文诗《四个太阳》第一遍。 2.提问:老师把什么颜色的太阳都送给了什么季节?

  3.带着问题“它们又带来了什么呢?”欣赏散文诗第二遍。

  提问:“四种颜色的太阳都带来了什么?”(边说边出示字卡)3.师生共同读散文诗一遍。

  (四)幼儿表述仿编——我想要的太阳。

  师: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什么?你们有想要的太阳吗?你想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你会送给谁,它会带来什么?下面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画画自己想要的太阳,然后说一说,你画了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你会送给谁,它会带来什么?1.教师用范例来引导幼儿用诗的格式来仿编。

  2幼儿自由交流想要的太阳,教师引导幼儿用诗的格式来进行仿编。 3,请个而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述,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地说清楚自己仿编的内容。

  附:

  我想要四个太阳送给四季,红的、绿的、黄的和彩色的。

  我想要一个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它会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我想要一个绿色的太阳送给夏天,它会给火热的空气带来清凉,

  我想要一个黄色的太阳送给秋天,它会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果实

  我想要一个红色的太阳送给冬天,它会温暖小朋友的手和脸。我还想要许许多多的太阳,去送给需要他们的人??

  教学反思:

  科学活动:月亮和太阳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太空有许多星球,他们都是朋友,如:太阳、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放大镜一面,黑色纸片一张。

  2、宇宙图片一张。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太阳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活动难点:知道地球、太阳、月亮之间运转的形式: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宇宙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问: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儿这样回答)[教师出示宇宙图]

  2、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们之中谁是地球的好朋友呢?为什么?

  小结:月亮离地球最近,一直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二、介绍太阳

  1、实验一:昼夜之分

  师问: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你知道要多长时间?(一年)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师运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实验操作)

  小结: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是,自己也在自转,地球转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实验二:利用太阳光使纸燃烧,介绍同样的作用。

  师问:太阳是一个燃烧的巨大火球,温暖的阳光能使地契上的动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做那些事情吗?

  (太阳灶;太阳船;太阳能电池可用于手表、计算机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还可用来发电??)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瞧瞧太阳光的威力吧!(在太阳光下利用放大镜演示纸片燃烧)

  三、介绍月亮

  师问: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转,晚上,我们可以看到皎洁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发光吗?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太阳的光。)

  四、延伸活动

  师:在广阔的宇宙中还有许多星球,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金星、水星、木星??)

  它们隐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小朋友长大了去探索。

  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主题意愿画《春天》活动目标:

  1.通过意愿画表现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抒发喜欢春天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合理布置画面。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户外观察“春天”。

  2.收集关于春天的照片,制作欣赏范例《春天的故事》相册一本。 3.空白画册一本。

  4.油画棒、彩笔、棉签(多于幼儿数)图画纸(同幼儿数)。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讲述

  眼里的春天天气给小朋友什么样的感觉?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用好听的词说一说春天的变化

  二、集体欣赏《春天的故事》相册,感受春天的整体特征

  (一)说一说

  1.春天刚来时候是什么样子的?2.小草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3.谁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有什么变化?

  4.春天里有哪些花开放了?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5.小朋友在春天里做了哪些开心的事。

  (二)找一找春天的色彩

  在花、草、小河、小动物及小朋友身上找一找认识的颜色。并说一说春天哪种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三、创作

  (一)出示空白画册,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思考

  最想画什么?怎样画会画得更美?用什么工具绘画最合适?

  (三)示范使用不同绘画工具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线条的粗细变化提示幼儿:画大的轮廓时使用棉签,画细小的地方使用彩笔,大面积涂色时使用油画棒或者棉签。

  (四)指导幼儿绘画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眼中的春天。

  2.提示幼儿把最想画的东西画得明显些、注意物体的颜色、大小、位置等。 3.指导不同能力的幼儿绘画。

  (1)引导能力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解决绘画上的困难。

  (五)展评

  1.集中幼儿作品,放到画册里2.组织幼儿欣赏并自由讲述。 3.教师简单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四、延伸

  (一)将幼儿集体作品——《春天的画册》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春天使用。

  (二)将准备的材料放置美工区供幼儿进行组合式绘制春天画册使用。

  教学反思:

小班大象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通过拼图和模仿表演大象的长鼻子,进一步感知大家的主要特征。

  3、爱护动物,初步具有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公象、母象图片各一张,不同姿态的大象拼图若干幅。

  二、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可用谜语导入,老师说一个大象的谜语,请幼儿猜出出谜底。

  2、观察大象,认识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大象图片,请幼儿观察: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大象看上去怎么样?它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耳朵呢?它的尾巴看上去怎么样?它的腿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图片,提问:这两头大象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朋友都喜欢大象的长鼻子,这长鼻子有什么用呢?

  大象喜欢吃什么?

  3、智力游戏:拼图

  引导幼儿将画面剪成块状,进行拼大象的活动,比谁拼得快。

  三、游戏活动《碰一碰》

  提问:你拼出了什么?你喜欢大象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用双手合起来做大象的长鼻子,你想用长鼻子做什么呢?

  让幼儿自主地做一做动作并带领小朋友学大象走路。

  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玩“碰一碰”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边唱边表演大象走路,并根据教师的评议指令,碰一碰身体的相应部位。 活动准备时除了准备了教学挂图,还从网上搜集了不同姿态的大象图片若干。为了让幼儿理解因为环境问题导致动物们生活困难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感知来激发保护自然的情感。

  四、活动反思

  用谜语导入活动一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另外因为教学挂图很清晰,很直观,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加上幼儿对大象充满了好奇和喜欢,所以活动中幼儿始终很认真。很多孩子对大象已经有所了解(平时在电视里、动物园里和书上看见过,也听过大人讲过),因此在活动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专心听老师讲解。通过活动幼儿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来公象长着长长的象牙而母象没有,知道象喜欢站着睡觉,象的鼻子会做很多事情等。幼儿都表示要爱护大象,要保护自然。

小班大象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2、通过讨论简单的配器,使幼儿初步了解高音和低音的音色特点。

  二、活动准备:

  1、大森林背景图,大象、小鸟图片。将活动室布置成大森林。

  2、音乐磁带,打击乐器:大鼓、碰铃、沙锤、圆舞板。

  3、大象、小鸟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情景化的语言将幼儿带入音乐背景里,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小朋友去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

  2、教师和幼儿一起走进“大森林”里。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大象和小鸟的角色特点。

  1、教师边用大象和小鸟的口吻说话边用身体模仿大象和小鸟的形象。

  2、引导幼儿理解:

  (1)大象说话声音粗粗的、重重的、沉沉的,走起路来慢慢的。

  (2)小鸟说话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飞起来快快的。

  (三)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第一遍欣赏音乐。

  (1)师:听!大象和小鸟在说话唱歌呢!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名字就叫《大象和小鸟》,我们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哪一段音乐像大象出来的声音,哪一段音乐听起来像小鸟出来的声音。(幼儿欣赏音乐)

  (2)提问:

  ①刚才我们小朋友在音乐里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②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③是粗的还是细的?

  ④粗的听起来像谁出来了?

  ⑤细的听起来又像谁出来了?

  (3)师:在我们的音乐里除了有好听的声音还有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大象的声音,粗粗的重重的',高音就像小鸟的声音细细的轻轻的。

  2、第二遍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一支手模仿大象鼻子,一支手模仿小鸟飞。

  (四)通过讨论简单的配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音乐中的角色特点,初步区分高音和低音的音色特点。

  师:看这边这么热闹,小乐器也想我们小朋友一起活动呢!

  1、和幼儿一起讨论配器。

  2、一部分幼儿用大鼓演奏大象出来的音乐、一部分幼儿用碰铃演奏小鸟出来的音乐。

  (五)请幼儿用整个身体进行表演。

  师:小乐器的声音真好听!大象和小鸟可高兴了,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表演呢!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在大森林玩的真高兴,时间不早了,我们给大象和小鸟再见吧!

小班大象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感受ABA的结构,能准确分辨轻快与深沉有力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并胆根据音乐创编动作,丰富音乐形象。

  3、在有秩序的游戏中体会合作游戏的愉快。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经验准备:

  孩子们感受过低沉和轻快;听音乐粉角色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林老师给家带来了一段故事,故事里说的是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故事: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气真好,今天是哪位小动物第一个起床呢?(教师动作模仿)对了,是象(播放课件),象摇着长长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向我们走来,(教师哼唱乐句) 1 1 | 3 1 | 1 3 | 1 |,象边走边说:“啊,新的一天开始了,小动物们都赶紧起床吧!”(教师用低沉的声音来说)

  提问:象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粗、低、重)

  这时象说话的声音被一个小动物听见了,是谁呀?(教师身体模仿)对,是小鸟(播放课件),它拍着轻快的翅膀,飞起来了,(老师哼唱旋律)小鸟一边飞一边说:“新的一天开始了,象先生,你好!”(教师用清脆的声音来说)

  提问:小鸟的声音和象的声音比起来,小鸟的声音怎么样?(细、清脆)

  二、理解音乐

  1、第一次倾听音乐

  林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里说的就是象和小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听在音乐里哪儿听起来像象的声音?哪儿听起来比较像小鸟?我和你们一起听。

  倾听时教师的指导语:这里听上去是谁?记在心里,这里呢?注意听这里有几个声音?对两个一起的。

  提问:刚才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谁?你们怎么听出来的?你听到的声音是粗的还是细的?你们听到的那个比较粗、比较低的声音,那是谁?(象)还有个声音是谁?小鸟的'声音怎么样?

  2、了解高音和低音

  教师小结:在音乐除了有好听的旋律以外还有一种叫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们今天听到的象的声音一样,听上去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音乐里还有高音的部分,听起来就像小鸟清脆的叫声,像小鸟在天上高高地飞翔,因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变化,所以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谁是象谁是小鸟。

  3、第二次倾听音乐

  带着问题倾听音乐:这次我们来仔细听听在音乐里谁先出来,接着又是谁?最后音乐又有什么变化?

  三、角色游戏

  1、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你们都能听出哪里是象,哪里是小鸟吗?那当你听出它们是谁,就学做它们的动作,可以吗?

  2、用两只手分别表现象和小鸟。

  刚才小朋友是用整个身体来表演象和小鸟的,那如果让你们用一只手当象,一只手当小鸟,可以吗?如果听到象的声音,我们就用右手慢慢地摆动,如果听到小鸟的声音,我们就用左手在天上飞翔?如果听到两个一起呢?对了,两只手一起动,我们把小手准备好,和着音乐来试一试。

  2、分角色表演

  (1)看屏幕,找游戏规则。

  象和小鸟也听着音乐做起了游戏,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是随便走的,还是听着音乐走的?听到低音谁走?象怎么走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地、重重地走。听到高音呢?小鸟怎么飞?低音高音同时出现时,象和小鸟做什么了?恩,它们走到一起,一只象找一只小鸟做朋友,相亲相爱真温馨。

  (2)幼儿分角色表演

  孩子们想玩游戏吗?谁愿意表演象?谁愿意表演小鸟?听着音乐来试一试。

  (3)创编动作

  象们有什么更漂亮的动作吗?(喝水,抖抖脚、洗澡、喷水)小鸟们有什么更漂亮的动作吗? (旋转飞,高飞、低飞、吃虫子)

  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四、延伸活动

  象和小鸟有点累了吧,我们找个位置休息一下吧,家休息时,我请来了两个小乐器(鼓、三角铁)。

  教师演奏鼓,提问:你们觉得这是谁的声音?(象)

  教师演奏三角铁,提问:这个听上去像谁?你们想敲吗?我们下次用小乐曲演奏出象和小鸟的声音好吗?

  建议:老师可以选择低音、高音交替进行的音乐。

  教学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小班大象教案10

  活动目标:

  1、 有兴趣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在重复听故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好朋友在一起快快乐乐表演杂技的优美意境。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 故事画册。

  2、 ,小猴,小熊,小,绿鹦鹉木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 欣赏故事《杂技团》。

  (1)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或一起听录音带。提问:“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走出森林,要去干什么呢?

  (2)再听一遍故事。

  2、 边看木偶表演边欣赏故事。

  (1)师:“杂技团里有哪些小演员”它们要到哪儿去?”

  (2)在木偶表演的引导下,让宝宝自由谈谈小动物们在表演什么,它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3、 边看画册边跟着老师讲故事。

  活动建议:

  提供几本宝宝画册放在阅读区中,让宝宝自己阅读。

  附故事:杂技团

  “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走出森林,要去给小朋友表演杂技。小猴子也要去,它坐在鼻子上,给套上了美丽的花环。小熊也要去,它用脚打起小花伞,在身上拿大顶。小也要去,它跳上小花伞,在伞上转圈翻跟头。绿鹦鹉也要去,它站在伞尖上一路唱歌:“杂技团来了!杂技团来了!” 小朋友们夹道欢迎,大家说:“多么漂亮的杂技团啊!”在“六·一”庆祝会上,精彩的表演开始了。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是语言活动中重要的能力培养之一,在理解故事内容的环节中,要注意观察幼儿倾听的能力。讲故事分段进行讲述,并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回忆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小班大象教案11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老师设想让幼儿跟着这段音乐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但要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去选材、去设计,幼儿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增强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老师要做一个要做孩子的发掘者、引导者。

  2、重点难点

  重、难点:幼儿能用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性质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2、幼儿能理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3、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图三张、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律动激趣,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来了”的律动进场。

  2、故事引入:

  *师:“今天还会来一位动物朋友跟小朋友做游戏,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呢?”教师出谜语引出大象。“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比手还能干。”

  *师:“你们喜欢小鸟和大象吗?大象和小鸟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教师讲故事《小鸟和大象》幼儿认真领会小鸟和大象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

  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整天飞来飞去,做游戏跳舞,玩的可高兴了。一天它们又快乐的和大树做游戏,忽然听着了“”的声音,小鸟们吓坏了,它们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他们以为怪兽来了,就赶紧藏到大树后面。这个时候,从小河那边来了一群大象,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小鸟这

  边走了过来,只见他们有的伸着鼻子,晃来晃去,有的吸了小河里的水,再喷到另外一只大象的身上。玩得可高兴了。藏到大树后面的小鸟,再也忍不住了,它们一个个飞到大象的身边跟大象做起了游戏。有的小鸟和大象跳着邀请舞,有的小鸟飞到大象的身后和大象捉迷藏,还有的大象在给小鸟洗澡,他们玩的'可高兴了

  3、听音乐分辨小鸟和大象的歌曲,幼儿想象自编动作。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也讲了这个故事,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有几小段?”幼儿完整听音乐,老师在旁边根据着音乐分别指三幅图。

  *师:“这首音乐有几段?第一段是谁出来跳舞了?”(小鸟)“我们一起来学小鸟跳舞吧!”

  *放小鸟音乐,幼儿听小鸟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飞翔、唧唧喳喳叫、跳圆圈舞等。先让幼儿集体做,老师发现好的动作后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并加以提炼。

  *师:“接着又是谁出来跳舞了?”(大象)“大象是怎么跳舞的呢?”

  放大象音乐,幼儿听大象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吸水、喷水、洗澡、跳舞、走路、转圈等。(方法同小鸟)

  *师:“后来小鸟和大象怎么样了?”听大象和小鸟游戏的音乐幼儿自由结对,舞蹈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洗澡、转圈、跳舞等动作。并在集体中进行提炼。

  *教师小结提醒幼儿:大象因为特别大、身子象小山一样,所以它跳起舞来动作比较笨重。小鸟因为比较小,身体轻,跳起舞来动作灵巧、可爱。

  4、律动。

  *师:“我们刚刚表演了小鸟和大象,现在想不想听着音乐完整地表演啊?那谁来当小鸟,谁来当大象?”老师请幼儿自选胸饰小鸟和大象。

  *介绍游戏方法和规则: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玩呢?”老师随即提出要求:a、要听清楚音乐,什么时候小鸟出来;b、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大象出来跳舞的时候,小鸟就蹲下来别动表示躲起来;c、最后呢?它们一起跳起了舞。

  *播放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老师在旁边提醒、指导,鼓励幼儿创编各种动作。最后教师说“天黑了,小鸟和大象互相再见回家去了。”幼儿互相做再见的动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出游戏中发

  现的问题,游戏再开展一次。

  *交换角色表演一次。老师退出。

  5、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大象和小鸟玩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小朋友们也要象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样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跟你们做朋友。

  *听小鸟和大象游戏的音乐,幼儿出活动室做户外游戏。

小班大象教案12

  一、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二、教材分析:

  小班幼儿在学会了区别“l”和“许多”的基础上,可以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谓的“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在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一一对应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物与物的一一对应和物与数的一一对应。比较常见的形式有相关物体的匹配、数和量的对应匹配、颜色的对应、形状的对应、大小的对应等。小班第二学期的幼儿对5以内的数量关系、物体的明显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物体简单的排列(横排、竖排)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相关事物(小猴子与香蕉、小兔与萝卜,小猫与鱼等)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为进行一一对应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他们对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较感兴趣,一一对应的活动正是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玩一玩、排一排的'过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数、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目标分析: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

  2、初步感知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3、能够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分析: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体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通过尝试一一对应的操作匹配能较好地为幼儿进行“比较活动”作好准备,并初步感知运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物体变成一样多。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不能持久地参与活动,而且他们对自己感知到的东西缺少表达的习惯和方法。因此萌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四、重难点分析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感知一一对应的现象。

  2、活动难点:初步感知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分析: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获得一一对应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一一对应的方法,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五、准备分析:

  图片(猴子、香蕉、小椅子五个其它小动物、动物食物若干)大象手偶一个铃鼓一个

  分析:小班幼儿注意力比较分散,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对活动探索欲望。

  六、教法和学法:

  1、情境创设法: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激发幼儿的兴趣。

  2、演示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给幼儿直观正确的信息。在摆放时要从左向右摆放,并对齐学习一一对应。

  3、练习法、指导法:通过操作与语言的紧密结合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用简洁的、游戏化的语言进行演示与讲解,易为幼儿所理解与掌握。

  4、游戏法: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本节活动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既体验游戏般的乐趣,又能获得比较物体多少的经验。

  七、活动过程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一、情境导入,以为大象过生日引出主题。

  二、出示图卡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小猴子和香蕉(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然后又进行物体数量多少的比较,使它们变成一样多,进一步扩展了幼儿的思路,感知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物体变成一样多。

  三、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数与量的对应,将一一对应提升一个高度。

  四、趣味游戏活动结束

  大象伯伯请客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

  2、初步感知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3、能够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

  活动难点:知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活动准备:图片(猴子、香蕉、小椅子五个其它小动物、动物食物若干)大象手偶一个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是大象伯伯生日,它请小猴子来家做客。

  二:集体活动

  学习一一对应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的方法。

  1、瞧!小猴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只小猴子呢?(出示5只小猴子图片,引导幼儿从左至右点数有五只小猴子)

  请小猴子坐下,(出示5把小椅子)一只小猴子坐一把小椅子,从左至右摆放小椅子。

  教师提问:小猴子和小椅子那个多那个少,还是一样多呢?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每只小猴子都有小椅子坐,小椅子和小猴子是一样多的。(让幼儿感知一一对应)

  2、小猴子都坐好了,大象伯伯还给它们准备了香蕉,(教师出示4根香蕉)

  教师提问:小朋友,我们看看香蕉多还是小猴子多?还是一样多?

  请幼儿送香蕉给小猴子从左至右,对幼儿操作进行评价,鼓励幼儿边摆放香蕉边说“一只猴子送一根香蕉”。

  教师:咦?有只小猴子没有香蕉,引导幼儿说出小猴子多,香蕉少。

  教师提问:现在怎么办?小猴子和香蕉一样多。引导幼儿说出再添上一根香蕉,或去掉一只小猴子。

  3、小猴子都有香蕉吃了现在大象伯伯要变魔术了,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当老师说“芝麻开门”的时候你才可以睁开眼睛。

  ·拿走一只猴子提问:现在香蕉多还是小猴子多?并想办法让它们变的一样多。

  ·拿走两只香蕉提问:现在香蕉多还是小猴子多?并想办法让它们变的一样多。

  教师小结:我们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它们谁多谁少,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让它们变成一样多。

  4、幼儿摆一摆,说一说

  大象伯伯请了许多小动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先请这些小动物排上整齐的队伍,再请他们吃水果,就像我们给小猴子分香蕉一样,要一一对齐。

  (让幼儿说说你请的是什么小动物,动物和食物哪个多哪个少,怎样让它们变的一样多。)

  三、结束活动

  大象伯伯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请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抢椅子》。

小班大象教案13

  设计意图: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寻找合适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在“好朋友”主题中歌曲《小猪像大象》,不仅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在简短的几句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的小故事。

  在活动中,我动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演一演的过程增进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充分感受的同时又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的学习环境,也让幼儿通过音乐的感受习得有关小猪和大象鼻子的不同特点的常识,使音乐和科学知识相匹配,力求音乐活动多元化。在活动中,还为他们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刺激幼儿的视觉,引领他们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歌曲。但在学唱时,由于课件中速度快,所以从新录制了稍微慢一点的歌曲,有利于幼儿跟上速度。最后让幼儿通过动作和演唱的有机结合感受歌曲形象的可爱、滑稽,愉悦心情,享受、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究小猪和大象鼻子的不同特点,尝试用肢体来表现小猪和大象的鼻子。

  2、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喜欢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小动物鼻子的特点与功用资料。

  小猪胸饰、小猪、小象图片、动画课件、录制的歌曲、律动音乐。

  活动重难点:能尝试用肢体表现小猪和大象的'鼻子。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小猪吃得饱饱》

  “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猪,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吧。”

  “猪宝宝们吃的饱饱,又睡了一觉,现在开始学本领咯。”

  二、幼儿理解感受猪鼻子的特点

  1、说一说:小猪鼻子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用?

  2、你们说的真棒,能知道小猪鼻子有这么多的本领,我们来学一学小猪鼻子的样子。

  3、小猪与大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猜一猜在小猪旁边的也长的胖乎乎的是谁?(出示胖乎乎的身子——再出现长长的鼻子)

  大象的鼻子长得怎么样?它又什么用?(引导幼儿做大象卷鼻子卷木头的动作)

  课件小结:大象的鼻子长长的、粗粗的、可以吸水、还可以卷东西。

  4、虽然小猪的鼻子和大象的鼻子不一样,可他们长得都怎么样?过度:小猪很希望自己长得像大象,可惜就鼻子短又翘。

  三、课件欣赏“小猪像大象”

  1、歌曲里说的是谁?说了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2、幼儿有节奏的跟讲一遍歌词。

  3、幼儿跟唱(慢速)

  4、加上夸张的动作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表演引起幼儿学唱的兴趣,体验模仿和探索带来的快乐。重点唱:可惜少了条长鼻子,和哈哈、哈这个节奏。

  5、表演唱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演出来,特别是胖乎乎和长鼻子、以及鼻子短又翘。

  四、结束活动

  “今天小猪宝宝们表演的真棒,大象本领大不大?妈妈想学学大象的本领,你们想学吗?

  (听音乐做大象得动作出教室)

小班大象教案1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对乐器缺乏了解,《大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并通过故事情节尝试让幼儿来运用打击乐配音。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区分大鼓、串铃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音色。

  2.尝试使用乐器,并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大鼓、蛙鸣筒、串铃每人一个。

  2.《大象和小蚊子》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1.敲打乐器,引起兴趣

  教师敲大鼓“咚—咚—咚—”,请幼儿闭上眼睛听,猜猜是什么动物走来了,引出《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2.欣赏故事,师幼交流

  (1)大象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3.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打击乐器的配合

  (1)认识几种乐器,玩一玩,听听它们的声音。

  (2)教师讲述故事,在有声响的地方暂停,请幼儿选择一种合适的.乐器配音。

  (3)教师分别用三种乐器为故事配音,请幼儿感受三种乐器的不同特点:慢敲大鼓表示大象走路,连续刮蛙鸣筒表示大象赶蚊子,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跺脚。

  4.请幼儿为故事配乐演奏

  请幼儿分组,进行演奏。教师用故事情节提示幼儿,在合适的地方为故事配乐。

  5.教师和幼儿共同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活动延伸:

  (1)请幼儿玩玩乐器,说说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还像什么。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自己还认识什么乐器。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小班大象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3、要求幼儿学习倾听,能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串铃

  2、一面大鼓。

  3、一个蛙鸣捅(可用其它能连续敲响的乐器代替)。

  活动过程:

  1、幼儿听老师讲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着,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时,小蚊子就要躲远点,不能让大象尾巴碰着,当大象尾巴不动时,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劲跺脚时,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儿模仿练习。

  2、幼儿听老师用打击乐表现故事内容,先缓缓敲大鼓,再连续刮蛙鸣筒,接着轻轻摇响串铃,最后使劲敲大鼓。这样,让幼儿知道: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鸣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气使劲跺脚。

  3、幼儿每人拿一个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飞,在老师的提示下知道摇动手臂。

  4、幼儿在老师敲击乐器声中和讲故事清洁的提示下做游戏。扮蚊子的幼儿练习先听着蛙鸣筒声往后退,当什么也声都没有时,就边摇串铃,边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师或高大幼儿扮演)身边,当听到重纵的敲鼓声时,蚊子就躺下死掉。

  5、不用故事提示,幼儿随鼓声,蛙鸣筒声玩游戏。

  附:故事: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拉!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用夸张的声音念),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用较慢的、不太强的声音念)。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们就围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刮--刮--刮--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拉!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小班大象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大象》09-04

小班健康大象运粮教案02-02

小班体育教案:大象运粮07-07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09-16

小班教案《大象和蚊子》10-30

小班音乐《小老鼠与大象》教案04-10

小班幼儿音乐《大象与蚊子》教案02-21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象》09-30

小班《大象和小鸟》音乐教案04-21

小班音乐小老鼠与大象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