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教案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间( )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合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 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幸福在那里
三个牧童
寻找幸福
幸福的含义
幸福在对人类有益的活动中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审题入手,设疑激趣。
1、板书“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板书“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课文的前19个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1、自读这部分内容:
读懂了什么?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从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
从“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智慧女儿是这么说的,你会怎么对牧童说呢?请用四个“代表”说一句话。
4、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学习下文。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了解到什么?
二、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1、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①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②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点评:以上设计,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三、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举例:“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幸福要*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激发兴趣,畅所欲言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提及幸福,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可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无形中激起了学生读书找寻答案的兴趣。
文中自然段颇多,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是非常必要的。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作业设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目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做然酷似盛誉快慰栅栅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这一课,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学们的问题真多,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来读课文,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学习过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
1、检测字词。
2、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看一看能否读准它们。
3、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1、把你的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觉得战友们很珍爱中国石?
根据学生回答来学习课文,并指导朗读。(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
3、体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战士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弄清我发现中国石的经过,有条理地进行复述。
3、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导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中国石》。
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二、理清层次,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对国家的深切的爱。
1、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给学生标准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分层。
3、交流:全文分为三层:
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
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三、再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战士对国家的深深的`爱。
1、默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体会到的?切入到文章中去,指导朗读。(根据学生回答来学习课文内容)
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对祖国的爱?
A、(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B、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C、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D、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y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结合语文天地D4的读一读,注意引号。
E、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拓展:
1、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傣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
2、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吉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3、老师小结。
4、战士之所以将这块石头当作宝贝一样,是因为战士在这块像祖国版图的石头上面寄托了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这正是这它神奇所在,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石头的故事,请大家听听,说说这块石头又神奇在哪里?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猎人海力布。
四、指导生字:
1、姗、视、酷、偎等字的写法。
2、戈、繁、存、览等字的部首。
3、板和版、颗和棵的区别。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海力布的故事请给家人听,并和家人探讨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3、练习写生字。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堂作业3、4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新词。
二、讲读全文。
1、 指名读全文。
2、哪一部分课文写了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板书:掉到大水缸里)
3、齐读第二节。
4、 当一个小朋友掉大水缸里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怎么样?(板书:都慌了)
5、他们为什么会慌呢?(缸大水深,小朋友个子小,掉到大水缸里要淹死的。)
6、图上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其他小朋友都慌了?(让学生看图说说)
7、 课文中那些词语说明小朋友们多慌了?(板书:叫、喊、跑、找
8、用慌张的语气齐读第三节。
9、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怎么样?(板书:没有慌)
10、当时司马光心里会怎么想呢?(司马光心里会想:小朋友掉进缸?拿块石头把缸砸破,让水流出来,不就可以把小朋友就出来了吗?)
11、书上哪一节是写司马光砸缸救人的?
12、指名读第四节。出示小黑板:
司马光( )起一块石头,用力( )那口缸。
这两个括号里该填哪两个字?(板书:拿、砸)
拿和砸这两个动作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司马光是怎样砸那口缸的?(板书:用力)
什么叫用力?(用足力气)谁能做一个用力砸的动作?
13、司马光拿起石头,用力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结果怎么样?(齐读最后一节)(板书:得救了)
14、司马光救人的办法与别的小朋友哭着、喊着去找大人的.办法,那种好?为什么?
15、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一个孩子,你从这件是中懂得了什么?
(司马光是一个聪明、机智、遇事沉着、镇定、会动脑筋的孩子。懂得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意外的事情,也不要慌张,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16、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口头组词:光、朋、友、心、用、力、破。
2、抄写词语:古时候、小朋友、花园、小心、没有、石头、用力
四、作业。
课堂作业第4题。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本课是特殊偏旁的认识与识字。课文上面是两张图表。第一张图表中的鸟可以用“鸟、隹”两个偏旁来表示,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张图表中的'月亮、肉都可以用“月”这一偏旁来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重点是识字、写字。
学情分析:本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它吸收了传统识字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同偏旁的字写在一起让学生认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两各绿线内一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隹(zhui)。
2、认识一些特殊偏旁,看图熟读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看图学习偏旁隹,并学习与“鸟、隹”有关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4个偏旁,谁来认?(出示偏旁,指名认读)
2、今天我们学习识字8,再学习1个偏旁,看谁学得好。板书课题:识字8(齐读)
二、看图学偏旁
1、看图,指着鸟问:这是什么?
2、观察象形字:你们知道这两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吗?你们觉得“鸟”这样写怎样?
3、小朋友们,你们会写“鸟”字吗?(指名写并予表扬)还有一个偏旁也表示“鸟”的意思,你们知道吗?出示“隹”,指导读准,并指名写。
4、小结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鸟可以用哪两个偏旁表示吗?
齐读:“鸟、隹”各三遍。
三、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四、指导看图,出示词语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们,我们先看天空有什么在飞?(相机出示词卡:老雕、大雁)
2、树村上停着一只什么鸟?(贴词卡:海鸥)
3、再看,还有什么鸟飞得这么低?(贴词卡:乌鸦、麻雀)
4、大海上还有一只什么鸟?(贴词卡:海鸥)[
五、学习生字词
1、学习自由读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词义。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并加以指导。
3、小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小朋友们,第一行词语中的“鸦、鸥、鹃”都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表示什么?第二行的“雀、雕、雁”都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表示什么?
六、指导书写,出示生字:杜、麻、雕、雁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笔顺。
2、反馈。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
4、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语文教案 篇6
这一课的设计很平淡,从指导默字开始。然后再回味式地深入品读一些优美精彩片面。一方面是为了更深入把握文本。一方面还是为了给学生能完整背诵铺设台阶。最后围绕“背诵全文”一任务,引导学生能有感情地,再现地朗诵。
由于每一课时的任务都很重,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踏踏实实地以读书感悟为主线,没有什么较大的创新,只求学生能在读书中感受快乐,能在熟读中达到背诵。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深入感受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2、能初步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四季不同的景观。
教学过程设计:
模块一:创情引入
1、板书课题,指导读。 A、齐读。 B、是哪儿的海?让学生再齐读,突出“烟台”。
2、激问:那么烟台的海与其它的海有什么不同? A、生答出地理位置不同。 B、师总结。(以第一段为主)
模块二:整体感知
1、引入:由于是地理位置的不同,这就使得烟台的海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那么在一年四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在烟台的人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大家默默地,静静地想,并画出主要词语。
2、教师渗入指导。(提示学生画出重点词语,并查看学生默读效果。)
3、同桌可以简单交流一下。
4、师生交流,并根据生答板书:冬-巨浪排岸(气势汹汹)-观赏春-微波泛起(绿盈盈的)-播种夏-凉爽恬静(恬静温柔)-休息秋-湛蓝凉意(格外湛蓝)-收获(根据学生的概括,用书上的词语)
5、师指板书总结。在寒冷的冬天烟台的海――(生看板书答)――烟台的人们勇敢地――(生答)……
模块三:深入品读“冬天”部分
(一)、深入品读第二节 1、引入。现在,我们就用我们入情入境的朗读,把自己带入到冬天的'烟台,去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冬天烟台的海。
2、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边读边看,边读边感受。
3、指名读,指导读针对学生读不到位的地方可以暂停下来进行指导一番: A、表现“气势”时,也不能用声嘶力竭的声音去喊。 B、教师注意充分用手势来引读。
4、示意学生按刚刚的指导,再来深入品读一番。把那小山似的浪涛读到眼前来,把自己读到烟台去。
5、重点品读:(我们再走近一点读)出示- “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自由读读这儿,看能不能把这巨浪折岸的场面给映在自己的脑中,能不看书读出那就更美了。(让学生自由反复读) B、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C、指名不看书“读”(也即背)。
6、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吓人了,可是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他们却纷纷――(示意生接着往下说),还有的不顾被――(示意学生说)。
7、指名完整朗读。其他同学看图。
模块四:深入品读其他三季
1、从总结读书方法引入:刚刚大家读得很投入,大家是把这些文字,全都变成了真实鲜明的图象印在自己的脑中,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脑中就会很自然地浮现那一幅幅很动人的景象。下面大家就按着这种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海,把它给很生动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2、学生自选一个季节,示意学生多读,尽可能少看书,或不看书读出。
3、师生交流:根据时间指导: A、提示学生尽可能少看书,渗入背诵指导。 B、注重树立示范(教师指名读时,适当评价),引导没读这节的同学比较读一下。 C、对一些特别精彩的地方,多用些齐读的方式,让全体同学都能背出。 D、教师注意用自己形象的手势默契地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
4、收尾总结 1、与学生一起回味式总结:刚刚我们一起走过了冬天的――春日的――夏日的――秋天的――(学生可用板书的语言,也可用“凝重”等) 2、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让学生齐读)。
模块五:美读积累
针对每个季节中,拣最美的那个小场面再试着多读读想想,多回味回味,试着背下。 (如果时间不够,就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
这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太多,很重,太花的教学形式及太深入地挖掘与迁移都是不可取的。把某个季节移到下一课时品读,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在第二课时,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与表象,让学生能美美地读,把文章读得美美的。
教学设计与第一课时很相似,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方式,深入地了解本课的结构,即每个季节的海与人各有什么特点。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冬季”的海,想以此为范例来渗入读类似文章的方法。在品读这部分时,由整体的品读,转到对重点句的深入品读,让学生能较正确地再现(背)出重点句。渗入背诵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玩花样,而让学生在课后去背。但同样是背诵,也不能太枯燥,太直接。而应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深入品读中情不自禁地去背,不看书,少看书去“读”,也是一种背的方式。 刚刚说到,在教学“冬天”时,渗入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有动感的画面。接下来的三个季节的教学都让学生遵循着这个方法。这三个季节的教学,我采取的方法是自由选读,自由寻找一个最喜欢的季节去品读。(这个方法曾遭到专家们质疑,但这个方法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那就是可能调节一下教学结构,让教学有灵性。)鼓励学生达到熟读成诵,或能不看书“读”出一个小场面,即特别美的句子可以说出来。为了弥补这个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在学生背读交流时,再引导其他同学也来品读一下。
最后,也没有设计什么很有“新意”的迁移积累作业,只是让学生抽点时间,能熟背一文中一些精彩的地方。
在设计构思上,我尽可能用模块概念去对教学过程进行整全,加壳,五大模块,五个主题,有整体,有具体,有收,有放,最后一个模块可以根据时间自由调整安排。总体的设计思路就是先整体把握,再深入品读,通过读再现四季海与人的画面。在读中渗入背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教案01-21
语文教案(经典)08-31
(经典)语文教案07-31
语文教案【精选】07-27
语文教案[经典]08-02
(精选)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