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本课生字。
2、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发射场面的壮观,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课堂练笔。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自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引导、阅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时空背景,了解主要内容。
1、走进背景:同学们,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人类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昨天我们查了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万户飞天,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是啊,没有什么比飞天更让我们激动的了!进入新千年,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还记得那是哪一天吗?(20xx年10月15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画出文中表示时间段的词语,想一想各时间段作者都写了什么。
三、反馈,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要求。
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准确、读通顺的情况。
3、指名反馈,文中表示时间段的词语。
4、学生再读,用自己的话归纳各个时间段所写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收集有关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习“飞天过程”,引导读悟交流。
出示自学指导
自读勾画:默读课文,用括号把你感到激动的地方标出来。标好之后,大声地读一读,用心地体会体会。
了解概况:告诉大家,哪些地方让你激动?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板书)
是啊,千年的等待,千年的梦想今朝就要实现,我们多么希望看到飞船升空的那一刻啊。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场面!默读课文4、5自然段,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激动的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1、10秒倒计时。
(出示)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
☆谁来读?此刻,看着高高耸立的神舟五号,人们会想些什么?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此时人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激动、有紧张、有担忧、还有期待。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那,在你看来,这是怎样的10秒呢?
☆这是怎样的10秒呢?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
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
科学家们的呕心沥血凝结成的10秒!
让人们激动、紧张、担忧的10秒!
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
(出示)只见发射架两边淡黄色的浓雾腾空而起,震耳欲聋的一声长吼,撕破了大漠的沉静,“神舟”五号稳稳地冲向辽阔碧空。
1、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是那样壮观,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体会着读读。
2、抽读评价:腾空而起—气势之壮;震耳欲聋—声音之大;稳稳地——升空之稳。
3、自读——齐读。
飞船在天空中的变化。
(出示)9时02分,“神舟”五号在人们激动的喊声中抛出了一条乳白色的烟雾,好像银练当空舞。随着银练的不断扩散和拉长,飞船与逃逸火箭分离,在碧蓝的天穹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伴随着轰鸣声的渐渐远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天空里一颗晶莹夺目的星。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激动的词句,体会体会,再大声地读一读。
2、动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注意表现出你想象出的画面。
3、谁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专心听,看你的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交流汇报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自读——齐读)
二、朗读抒发情感,给孩子一个梦。
(出示)啊,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遥望那颗星,不知不觉涌出了幸福的泪花。因为那颗星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期待,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自强梦!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1、感情朗读
2、结束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3
周学习内容:第七单元《地名》
一. 周学习内容:周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地名》、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一类字5个, 二类字4个;
2. 积累: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3. ▲ 阅读“语文天地”中的好词好句。
▲ 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笔下生花”等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我表现的能力。
4、作文:(1)、写调查报告
(2)、编旅游故事
两项中选取一项进行写作。
写作要求:▲内容形式不限
▲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三.周学科融合:,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四.周学情分析: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地名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是一个开放的单元。
地名命名的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其他多种形式命名。
学法
教师导法
设计各种实践活动
学生学法
由学生先查找资料,以备上课使用。课堂上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学习重点
一、了解丁丁家乡的地图
1、出示:丁丁家乡的地图
2、做识图游戏:一生说地名,另一生在图中指出。
3、小组讨论:你发现丁丁家乡的地名有什么特点?
4、交流:
5、师简介孙中山的'资料。
6、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在关地名的小故事,体会地名的文化内涵。
二、日积月累
1、指名看日积月累,找找共同点。
2、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也收集了不少各地的地名,谁来说一说?
3、现在我们也来给这些地名找找他们的同伴,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板书。
4、教学日积月累"读一读
(1)、师出示词语:一马平川、千山万壑、亭台楼阁、断壁残垣
指名读。
2、师出示练习:(连一连)
二 、举办"地名游艺会"
有关地名的知识丰富又有趣,接下来,我
们就一起来开一个地名游艺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选择的项目进行活动。
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形式可以有:
1、猜城市名
2、找一找诗中的地名
3、抢答,说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
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说出带"海"字的三个城市名。
4、填成语,组地名
5、查找资料,介绍一个地名的来历。
6、把地名串在一起,编一个有趣的旅游故事。
四、学习《趵突泉》。
1、初读探究
1、自由阅读
2、学生质疑或互问,师结合学生发问适当点拨
质疑;文章从几个方面写趵突泉?
3、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样?
4、分组朗读短文,要求读出趵突泉的美。
5、指导背诵经典段落。
五、略读《秦皇岛的来历》
1、自由读,
(1)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指名说出这篇短文的一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全班交流。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拓展延伸: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地名,需找背后的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4
一、谈话导入
谈话:在你的成长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有的让你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的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有的则让你烦恼至今,还有的让你感悟到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个机会,请你向大家说说你的事情,让大家共同分享你成长的时光。
二、多形式展开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1、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2、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3.教师点拨写法
(1)、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2)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五、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六、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七、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八、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文章。
②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鼓励学生投稿。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5
一、习作要求:
1.本次习作,安排了写“我敬佩的一个人”的内容,要求我们进行习作指导。
2.可以写的人物的范围没有限定
3.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人物的精神品质。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目标
1.深刻体会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2.学会在描写时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加入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学会评改写人的作文。
三、习作备课准备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
·描写人物的方法·生活细节描写·什么是人物特点
2.关于口语交际课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说一说。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2.搜集相关的作文,阅读体会写作方法
4、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分组,每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并进行组内评比;第三,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写的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具体进行评价。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让学生明确:
第一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第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第三,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
2.同学们交流自己敬佩的人是谁。他有什么特点值得敬佩。
3.同学们敬佩的人真多,我相信大家经过学习和练习,一定能完整今天的写作人物。写的好的同学将获得小作家奖。同学们想不想当小作家?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习作欲望,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思想,这就是学生习作的快乐之本。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老师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诗句,帮助大家搜集了一些写人的成语,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注意说出为什么喜欢。
亭亭玉立风华正茂文质彬彬仪表堂堂格外健壮外貌丑陋举止文雅汗流浃背前俯后仰昂首挺立攥拳击掌揎拳撸袖卷袖摩拳扬手拍掌搓手呵气拍手打拳攥紧拳头挥手致意招手示意握手言欢低头沉吟点头微笑摇头晃脑埋头苦干垂头丧气浑身颤粟浑身乱颤体如筛糠战战兢兢瑟瑟发抖轻移脚步大步匆匆大步流星大步飞奔大步腾腾欢天喜地赏心悦目心神振奋春风满面心旷神怡谈笑风声开怀畅笑心花怒放大快人心欢欣鼓舞兴趣盎然乐不可支放声大笑嫣然一笑热情洋溢心满意足欢欣鼓舞春风得意
4.师:同学们,“敬佩”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有很多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的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地去写,写你最敬佩的那一方面,并且要用一二件事突出表现他(她)的好品质。比如,你要赞美的人物的特点是拾金不昧,你要钻则意见拾金不昧的事例来写。这种方法就是:人物特点→具体事例(先概括后具体写人)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5.师: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身上还有许多许多是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看,更应用心去体会。比如我们要写人是一个同学,你佩服他能歌善舞,你应该通过具体的事儿,让别人读了特别感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具体事例呢?或者说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述呢?请大家联系学过的课文说一说。
6.学生交流,老师总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细致地描述,突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具体事例指导。教师表演(一母亲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放学,她走来走去,时常看表,孩子出来后,妈妈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
师: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妈妈很焦急,而且她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那你能把刚才看到的一幕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吗?平时你注意过这样的动作举止吗?注意好词佳句的运用来表现出这种焦急和爱。
8.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从具体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方面来具体描写一个人。
9.组织学生讨论,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要重点写好几部分,怎样突出人物的品质等,互相启发。在心里想好写作提纲,小组内交流体会。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根据特点选生活素材,指导选材,要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引导学生择取最能反映这个人让人敬佩的事例来叙述,形成生命的律动和个性的张扬。
(三)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为了写好这篇作文,老师特意写了一篇下水作文,请大家欣赏。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一段文章,说一说您的理解。展示下水作文:
可爱的小虎子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孙孙,名叫小虎子。听,多帅的名字呀!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我佩服小虎子的顽皮。每当见了我,他总要搂着我的腰,大声说:“好爷爷,亲爷爷,还有那个老爷爷。”惹得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别人说他有多动症,“不会走路,只会跑”,我觉得也是。
我还佩服小虎子很爱好画画。每次我到他家,他总缠着我,要我教他画画。他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我更佩服小虎子会作打油诗。自从小虎子上学以后,每学一首古诗,他总改成自己写的诗。就拿《春晓》这首诗来说吧,学了《春晓》这首诗,他就在家里左思右想,最后终于想出来了──《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听,多有趣呀,调皮的虎子又增添了几分幽默色彩!
小虎子实在太天真了,太活泼可爱了,虎头虎脑的,怪不得小名叫虎子呢!
2.学生读后讨论。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和内容(特点和事例)两方面探讨。
设计意图:老师的“下水作文”自然算不上“典范”,却给了学生很大的鼓励。“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首先能增强老师作文教学的信心,增加老师的写作体验,在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时,就可能避免“公式化”、“雷同化”。其次,能锻炼和培养老师具有稳定的创新品格。最重要的是,学生从中能够获得感性启发,并受到老师的人格鼓舞。另外,这样的教学过程始终能贯穿民主活跃的气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6
教材简析
《哈尔威船长》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营救旅客。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忠于职守,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从容镇定、指挥有方、舍己救人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课文中蕴涵着的“舍己为人”的思想内涵就是本单元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3个自然段。
3.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得到升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铺垫情感(有条件的配上图片和音乐)。
师讲述:在157年前的一个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迷漫。一艘在当时看来既漂亮又安全的大船——“诺曼底”号在海上缓缓行驶着。大约凌晨4点钟,突然,沉沉夜雾中出现一个小黑点,它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它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向“诺曼底”号飞驶而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读书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章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三、细读理解,激发情感
(一)自由读课文前6个自然段。
1?边读边想:发生撞船事件的原因,为何后果如此严重。
2.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梳理。
(1)第3自然段:“雾愈来愈浓,……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因为当时雾大,又是凌晨最黑暗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在这样的天气里,在这个时间段,最容易发生撞船;凌晨又是人们睡得最熟的时候,意外发生,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是惊恐万分,一片混乱。
(2)第5自然段:“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玛丽”号是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速度快,负载又特别大,所以撞上“诺曼底”号,发生了严重后果。
(二)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哈尔威船长优秀品质的相关语句。
1.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重点语句(投影出示),体会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最后,必须把60个人都救出去。’”
①明确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读一读。
②启发学生理解“吼道”一词。
(预设:联系前文两船相撞以后极其混乱的情景,只有用船长的威严才能让大家不再混乱,从而听命令有秩序地逃生。)
③理解以后感情朗读,读出“吼道”的味道。
(2)“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①又一处语言描写,先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一系列对话,读一读,说说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了解这样情况?
②再读出示的句子,启发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这样说?
感受当时环境的混乱与危急,体会人物的果断与坚决,从中也能看出哈尔威船长关心弱小。
③引读:“正因为哈尔威船长的果断与威严,所以……”学生接读(投影出示):“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3)“把克莱芒救出去!”
人物语言,表现他关心弱小。(“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2.抓住描写人物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与品质。
(1)齐读“20分钟到了……海水把船尾浸没了。”所有人都得救了,那哈尔威船长怎样了?
(2)(投影出示)“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物的神态描写,读好这句,读出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3)读句子,说一说自己对语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屹立、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鼓励学生结合词语含义进行个性朗读,从中深入体会人物品质,使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学生再有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第2课时
一、朗读课文,回顾内容
指名朗读课文,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崇高精神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二、默读课文,展开想象
默读课文,想象假如你就是哈尔威船长,此时正在随着轮船下沉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
假如你是被救旅客当中的一员,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投影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三、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3.指名朗读重点段落。
四、识字、写字
1.检查字词读音情况,注意“弥(mí)、呛(qiàng)”的读音。
2.指导写字。
“弥”的左半部是拉弓射箭的“弓”;“呛”的右半部不要与“论”的右半部相混淆;
“德”字左窄右宽,左侧是双立人旁,右半部要写得紧凑,强调右半部心字底的上面有一横。
“志”字的上半部是“士”,上横长下横短,不要写成“土”。
五、积累内化
1.分类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镇定自若……屹立在舰桥上……
描写景物的:薄雾弥漫……雾愈来愈浓了……
运用修辞方法的: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2.背诵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六、扩展练习(灵活安排)
仿照课文的写人方法,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表现同学的优秀品质。
教学反思:
断尺
教材简析
《断尺》是由一名学生的习作改写的。作者回忆了一把断尺的来历,以及由这把断尺引出的故事,表达了少年儿童之间纯真的友谊和作者对这种友谊的珍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
3.了解并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
4.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质疑
师出示一把断尺,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围绕这把断尺,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同桌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主要围绕以下3点引导学生读书。
1.断尺的来历。
(1)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断尺对“我”的重要性?
(“完了!”我心里急得发慌,“没带尺子怎么做题呀!”我紧张地望了望周围的同学……我简直急得不知所措,头上渗出了汗珠,嘴里不住地念叨……)
(2)这时的“我”还像刚开始答卷时那么胸有成竹、毫不在乎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我”的心情?
(紧张、慌乱、不知所措……)
(3)“不知所措”是什么意思?
(4)你能体会“我”的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心理吗?读一读这几句话。
2.王瑶有哪些优秀品质?
(1)在第2自然段中有几句对话描写,读一读,你认为王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大方、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会关心人等)
(2)同桌配合朗读对话。
3.“我”对这段友谊是如何珍惜的?
(1)从“我”的哪些动作中能看出作者特别珍惜这把断尺?动笔画一画。
(“不!妈妈!”我冲妈妈大声说完,马上跑到厨房,从簸箕中的垃圾里翻出那把断尺,像宝贝似的捧着、看着。)
(2)为什么非要把断尺捡回来呢?
(断尺象征着友谊,“我”特别珍惜这段友谊。)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了解倒叙的写法
1.交代倒叙的写作方法。
这篇文章先写了事情的结果———铅笔盒里的一把断尺,再写事情的起因、经过———断尺的来历。这种写法就是倒叙的写作方法。
2.齐读第1段。读了这个开头你最想知道什么?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倒叙的写法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
3.你还读过这样的文章吗?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倒叙的写法。
五、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2.提示学生“簸箕”的“箕”在这个词中读轻声,它的本音是第2声。
六、扩展阅读
学生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第35课《梨花老师》,并回答课后问题。
七、拓展练笔
你们知道吗,《断尺》这篇课文是一位学生的作文。那么你的人生中有值得纪念的事情吗?请你学习本文倒叙的方法,写一写。
给予的故事
一壶水
“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材简析
《给予的故事》包括《一壶水》和《“给”永远比“拿”愉快》两篇文章。《一壶水》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了路,在饥渴至极、几近死亡的时候,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所做出的选择:照纸条上说的去做,将水倒进吸水器里,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课文《一壶水》说明了一个道理———真诚地相信别人,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考虑怎样帮助别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快乐。故事赞美了高尚无私、真诚奉献的品质。
《“给”永远比“拿”愉快》一文记叙了发生在高尔基与其儿子之间的小故事。高尔基在一座小岛上休养,看到他10岁的儿子在院子里栽种的花开放了,感到无比喜悦,就给儿子写信,鼓励他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课文表现了父子间美好的亲情和高尔基时时注意对儿子进行人格培养的拳拳爱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感悟真诚是人的美德,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考虑怎样帮助别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快乐。
3.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培养学生高尚无私、勇于奉献的品格。
4.认识4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濒临、抉择”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感悟文章中讲述的道理,学习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2.理解“濒临、抉择”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高尔基画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质疑
1?揭示课题,指导读准字音:给jǐ予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
(1)这壶水是从哪里来的?这壶水与家里的水有什么不同吗?
(2)为什么要以“一壶水”为题目呢?
(3)“给”和“拿”为什么加引号?
(4)“给”是什么意思?“拿”是什么意思?
(5)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呢?
二、先学习《一壶水》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围绕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住主线,交流感悟
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板书:道理)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一找文章是围绕着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板书:抉择)
1.理解“抉择”。
(1)这个人面临的艰难抉择是什么?
(是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还是把这壶水直接喝下去保住自己的生命。)
(2)为什么说这个抉择是艰难的?在书中标画出有关语句。
①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
②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是,后来的人呢?
(3)结合上面的句子谈谈理解。
(4)在重要的(本文是生与死)关口的选择,叫做“抉择”。
是什么给了他力量使他在生与死面前做出了正确的抉择,照纸条上说的去做了呢?
2.理解“道理”。
(1)“一种朴素的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再读纸条上的话。
(“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上水来。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
(2)从纸条上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①告诉人们喝到水的方法:不能直接喝水,而是要先把水倒入吸水器,才能有水喝,并且在走时还要再装一壶水,为以后的人着想。
②上面的话说得很中肯,相信纸条上的话,也就是相信写这张纸条的人对人的真诚和无私。
③一种朴素的做人的道理给了课文中那个迷路的人一种力量,使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如果不这样做,他的良心会得不到安慰。
(3)读了纸条上的话,本文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先把水壶装满,再自己喝个痛快?为什么又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
(4)从他一系列的动作中你能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品质?
(真诚、无私,相信别人且勇于奉献。)
(5)文中还有谁也具有这种品质呢?谈谈你的感受。
(他只不过是重复了在他之前的那些人的同样做法,他们是一群真诚、无私的人。)
三、学习《“给”永远比“拿”愉快》
(一)回读课题,回顾提问。
1.回顾先前提出的问题。
“给”指的是什么,“拿”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给”永远比“拿”愉快?
2.出示高尔基的画像,介绍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
在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在不懂的地方,画上问号。
2.合作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感悟道理。
1.理解文中“给”指的是什么,“拿”指的是什么。
(“给”指的是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是付出、是奉献;“拿”指的是高尔基欣赏儿子栽种的鲜花,是接受、是索取。)
2.为什么“‘给’永远比‘拿’愉快”?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理解。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1)自己的付出和奉献能给别人带来好处时,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2)当你给予别人好的东西时,也就是无私奉献时,不仅能使别人得到益处,而且会因为别人的需要而感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的,自己是有存在的价值的,那么你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3)“拿”是索取,是接受别人带来的美好的东西,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没有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说“给”永远比“拿”要愉快。
3.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感受过“给”比“拿”愉快的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乐于奉献”的理解。
四、回归整体,加深感悟
再次朗读这两个故事,加深对文中哲理的感悟。
五、巩固识字
以卡片形式检查巩固4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六、综合实践活动
学了《一壶水》《“给”永远比“拿”愉快》两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在自己的班级里,或到你居住的社区,找一找“无私、乐于奉献”的人进行一次采访,了解他们的境界,然后办一期手抄报,歌颂我们身边这些乐于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给予的故事
一壶水“给”永远比“拿”愉快
灌水——打水——装满水“给”是奉献
“拿”是索取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值得赞颂的事
教材简析
《值得赞颂的事》是本单元“能说会写”中的习作训练,主题是“舍己为人”。本次习作的内容是该单元阅读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提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范围和要求;第2部分为一幅插图,表现了一个救落水儿童的场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本设计力求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鼓励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和从各种媒体收集的值得赞颂的事,培养学生养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2.进行写事的训练,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并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发生在本班或本校学生、老师中的值得赞颂的事;收集最近媒体报道过的值得赞颂的事,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何为“赞颂”?
2.说一说在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值得赞颂的事。(指名说)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要求。
如何才能把你知道的这些“值得赞颂的事”写具体?
师逐条整理并板书习作要求:
1.写最受感动,最值得赞颂的事。
2.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要把经过写具体。
4.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指导看图,启迪思路
1.仔细看图。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插图,说一说这幅插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看图想象。
根据这幅图想象一下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把原因、经过、结果3部分串联起来,说这件事情的经过。
四、指导选材,先说后写。
1.想想自己见过、听过的值得赞颂的事。
提示: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要它感动了你,你就可以去赞颂它,自由地抒发你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
要求:选取你印象最深的画面、你认为最值得详细描写的情节。重点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下功夫。
2.组织好语言,同桌互相练习说一说。
3.选取典型当众说,大家评一评,重点是细节描写。
4.根据评议,充实构思,动笔写作。
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构思有问题的学生选材、构思。
五、品读赏析,体验成功乐趣
1.指名朗读习作,集体评议。
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
2.根据评议,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3.指名读修改后的习作,共同分享习作的乐趣。
六、激励总结,提升情感
同学们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每一件“值得赞颂的事”,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动,完成了本次习作,你们真棒!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精彩就在你们面前,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感动。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03-16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02-04
第七单元统计的教案02-26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03-20
语文上册单元作文11-05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05-21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04-14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精选22篇)08-10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