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土拨鼠教案

土拨鼠教案

时间:2024-01-26 07:40:31 教案 我要投稿

土拨鼠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土拨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土拨鼠教案

土拨鼠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乐曲ABCA’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优美等特点。

  2.能通过音乐图谱、故事感知等方式,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特点及乐段的变化,能用肢体动作体验和表现土拨鼠一天不同的心情。

  3.激发幼儿根据音乐大胆想象,体验随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休闲的男子》;音乐图谱、心情图谱、土拨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它今天带来了三种有趣的表情,我们一一看吧!(出示三张表情图:快乐、紧张、舒心)

  教师。

  二、完整欣赏

  1.师:土拨鼠把这三种表情藏在了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分别藏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2.提问:土拨鼠先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接着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最后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排列表情图)

  3.再次完整欣赏,验证表情匹配结果。

  三、分段欣赏

  1.欣赏A段

  (1)师:有一天,土拨鼠要去草丛中找土豆,它踩着快乐的脚步出发了。(边听A段音乐,边欣赏教师A段动作。)

  (2)引导幼儿学土拨鼠走路的样子。(出示口令图: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刨刨刨刨︱土—︱刨刨刨刨︱土—︱)教师喊口令,幼儿练习节奏,速度以快到慢。

  (3)幼儿听音乐完整练习。

  (4)师:土拨鼠一共去了几个地方找土豆呢?(边听A段音乐,教师边在身体四个部位做动作。)

  (5)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4句。

  (6)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现A段乐曲。

  2.欣赏B段

  (1)师:土拨鼠一边找土豆一边玩得真开心,听!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土拨鼠会那么紧张呢?(欣赏B段音乐)

  (2)师:你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音乐有力)

  (3)你们紧张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演看!(幼儿自由表现)

  (4)这时土拨鼠显得非常紧张,看看它紧张了几次,每一次有什么不同?(再次欣赏B段前半部分并出示图谱:!)

  (5)师:这时,机灵的土拨鼠会想出什么办法?(幼儿自由想象)

  (6)这时,土拨鼠看见了一堆高高的草丛,它爬呀爬呀,爬呀爬呀,滋溜一下滑了下去!(教师边说边画图谱:)

  (6)幼儿听B段音乐表现动作。

  3.欣赏C段:

  (1)师:逃离危险后,土拨鼠会做什么呢,心情会那么舒畅呢?(欣赏C段音乐,教师画图谱:)

  (2)师:你觉得这时土拨鼠可能在干什么呢?为什么?(音乐优美)我们来想象一下土拨鼠的`样子?(幼儿自由想像表现小动物翩翩起舞的样子)

  (3)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现C段音乐。

  4.欣赏A’段

  (1)师:天黑了,听!土拨鼠该怎么了?(欣赏A’段音乐)

  (2)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表现土拨鼠跑回家的样子。

  四、完整表现

  1.教师:这段好听的乐曲叫做《草丛中的土拨鼠》,它一共有四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幼儿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完整地表现乐曲一遍)

  2.请幼儿做土拨鼠排好队伍,听着音乐完整地表现乐曲。

  3.请能干的幼儿扮土拨鼠妈妈,带领幼儿游戏,走出教室,结束。

土拨鼠教案2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大班春季)中的主题活动《不同的爱好》之分主题"喜欢养的小宠物"。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有一个小朋友提到和妈妈在一景桥里看到了可爱的小白鼠宠物,孩子们都觉得特别惊奇,老鼠也能成为宠物吗?我抓住机会,在丰富幼儿关于鼠科动物种类的基础上,让孩子们了解到,除了小白鼠,人们也喜欢饲养其他的鼠科动物,如土拨鼠在美国已经成为热门宠物。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欣赏活动《快乐的土拨鼠》。

  在音乐中,诙谐、欢快、跳跃的乐曲将孩子们带入丛林的一角,仿佛看到一群可爱、调皮的土拨鼠,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森林的丛林角落,悠闲地走,快乐地跑,紧张的听,调皮地玩,生活简单而悠闲。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游戏、音乐故事等,让幼儿进入音乐童话的意境,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标

  1.感受和理解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

  2.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音乐。

  2.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切土豆教师:看,这里有一个大大的土豆。

  1.教师:我们来切土豆吧。

  教师将右手变换为手指合拢,手尖朝上,作刀状,跟随语言节奏作切土豆状。

  语言与节奏说明:

  二﹑欣赏乐曲

  1.情景导入,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部分旋律。

  教师:森林里的草丛中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是谁躲在里面呀?;看,草丛中露出了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

  ①教师轻声哼唱,幼儿初步感受部分旋律。

  ②电子琴弹奏旋律A段,幼儿初步感受A段旋律。

  2.幼儿完整感受与理解乐曲,分享聆听与想象。

  ①幼儿初次完整感受音乐。

  ②借助身体动作,幼儿再次完整感受音乐。

  ③借助音乐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记忆音乐。

  3.教师和幼儿玩手指游戏,感受体验乐曲A段。(前面四小节)①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手掌上行走。

  ②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身体的不同地方行走。(在鼻子上行走,在肚子上行走)③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椅子上行走。

  ④师幼的土拨鼠踏步行走。

  4.教师和幼儿玩游戏,完整感受体验乐曲。

  ②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中的故事。

  ②幼儿排成一队,作土拨鼠团队,跟随音乐情境游戏。

  活动反思

  歌曲《土拨鼠》是贝多芬在1789年——1792年于家乡波恩时期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根据德国大诗人歌德同名诗创作的,这首歌曲表现了流浪者带着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情景。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6/8拍子,弱起节拍。本课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唱好《土拨鼠》这首歌,体会歌曲的风格。难点是唱好弱起句和6/8拍的节拍。第一乐段,旋律平稳,第二段旋律上扬,情绪略显激动,最后回到平静,歌曲深情略带忧伤,感情真挚淳朴,犹如歌中的主人公在平静的诉说一样。

  在教学中,让学生复习3/8拍的特点,然后再引入《土拨鼠》旋律,让学生感受两首曲子的共性与差异。找出歌曲中的相同的部分,降低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两首曲子都很轻快,不同的'是《土拨鼠》的旋律有点像波浪荡漾的感觉。

  最后通过拍子的学习,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有较深的印象,再通过声势动作将歌曲的旋律演绎出来,感受68拍的旋律特点,体会游子到处漂泊流浪,思念故乡的情感。用语言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通过力度记号p、mp、mf、f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歌曲,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不同方案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最后拓展贝多芬及作品简介:请学生回忆自己听过或唱过的贝多芬的其他作品,播放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段欣赏。通过分层次一步一步的实施,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情感内涵就会把握到位很多。

土拨鼠教案3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 「7 - - - 「1 7 6 - 「7 - 1 - ‖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 《土拨鼠》

  情绪热情、欢(明)快忧伤、低沉

  力度强弱

  速度快慢

  结束音1 6

  色彩明亮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环境、心境。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 「7 - - - 「1 7 6 - 「7 - 1 - ‖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 《土拨鼠》

  情绪热情、欢(明)快忧伤、低沉

  力度强弱

  速度快慢

  结束音1 6

  色彩明亮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环境、心境。

土拨鼠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作品的特点,从音乐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吸收一些音乐的知识素养。

  2、让学生能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3、力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对音乐有所兴趣。

  教学过程:

  与学生谈话

  能有机会与同学们度过这四十分钟,我非常高兴,说明我们有缘。在你们学过的歌曲中你们最喜欢那些歌曲?能否让老师来欣赏一下你们美妙的歌声呢?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那条河?多瑙河蕴育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同时也蕴育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家,你知道哪些音乐家吗?是的,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位,被世人尊称为“乐圣”。课件1:出示贝多芬画像下面请听赏贝多芬创作的《欢乐颂》

  1、听赏《欢乐颂》课件2:出示《欢乐颂》

  提问:从作品中你能感受到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课件3:出示贝多芬的两句名言

  2、贝多芬的一生为全人类留下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创作的歌曲《土拨鼠》课件4:出示歌曲乐谱

  二、新歌学习

  1、听全曲,歌曲传达了怎样的一种情绪?课件5:播放歌曲

  2、听老师范唱,你还能感受到怎样的情绪?(老师自弹自唱)

  3、学唱歌谱,要求学生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

  (1)换气(2)弱起(3)乐句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4)容易出现的错误

  4、学唱歌词,还是提醒学生要专注,去发现(1)“许多”两字的唱法(2)第一第二句的结尾(3)第三句结尾不要与第一句结尾混淆(4)第三和第四句的.不同,一种是还没有结束的感觉,一种是结束的感觉。

  5、唱歌情绪的处理

  (1)跟琴唱全曲(2)清唱全曲(3)第三第四句的处理(4)节拍的要求(5)跟随伴奏演唱,老师指挥。出示课件6:歌曲伴奏

  6、歌曲教学小结

  四、听赏童声版的欢乐颂结束全课。导语: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但愿我们在音乐大师的感召下走进音乐的殿堂,去陶冶情操,去收获更多。出示课件7:童声版的欢乐颂。

土拨鼠教案5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根椐新课标对六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和认知、感受、技能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法:

  根据新教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置画面情境,激发审美动机,形成初步印象。

  2、音乐素材类比,获得音乐技能,展示表现形式。

  3、了解人物生平,感受音乐形象,审美情感升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乡德国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为了生活有随身带着土拨鼠(旱獭)到处流浪的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养猫、狗,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歌曲是两段体结构,有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a+a1+b+b1,6/8拍子,弱起节奏。歌曲感情真挚纯朴,乐句中可按歌词的分句进行呼吸。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

  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

  (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

  (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

  (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五、贝多芬作品赏析

  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关于贝多芬的生平你都了解什么?

  2、贝多芬的作品赏析(多媒体展示)

  请学生回忆自己听过或唱过地贝多芬的其它作品,我在其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重点欣赏。

  要求:说出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表演形式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你最喜欢哪一句。

  a.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部分,说说听后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此作品的战斗性和号召性,了解作曲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b.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第四乐章片断。说说听后的感受、乐曲的创作背景、演出盛况。主题部分大家来演唱,体验这部作品的恢弘气势、不同的演唱形式及乐曲所表达的作曲家的理想:亿万人民成兄弟和自由、平等、博爱。

  c.弹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主题部分学生们进行哼唱,并请学生说说关于乐曲的传说。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丰富情感。

土拨鼠教案6

  一、 教学内容

  唱:《土拨鼠》

  二、 教学目的

  启发同学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

  三、 教材分析和重点、难点

  《土拨鼠》是贝多芬在波恩时期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根据德国大诗人歌德的同名诗而作。当时有的穷苦人为了谋生,常随身带着土拨鼠到处流浪,这首歌表示了流浪者带着他的宠物——土拨鼠四处奔走相依为伴的情景。歌曲采用小调式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旋律平稳,第二乐段旋律上扬,情绪略显激动,最后又回到平静。歌曲深情而略带忧伤,感情真挚质朴,犹如歌中的主人公在平稳地诉说一般。

  重点:唱好弱起乐句的.韵律。

  难点:唱好弱起乐句的韵律。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小放牛》

  2. 新授:

  (1) 点题:学唱《土拨鼠》

  (2) 出示歌谱,复习6/8拍拍号的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让同学边读数边用声势动作表示出来。然后请同学跟琴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在数完“5”之后唱“我”,注意提示这个“我”处在弱拍上,应唱的较轻。

  学唱歌谱:

  歌谱共有四个乐句,且每个乐句都从弱拍开始,因此在演唱时需要用急吸缓呼的技巧,急吸的感觉犹如吓一跳,注意提醒同学不要挺胸耸肩,吸得深一些,然后呼出。

  分析: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3) 学习歌词:

  解释歌名:

  土拨鼠又名旱獭,属鼠科,身体粗壮,长约0、5米,头阔而短,耳小且圆,四肢短而有力,体背土黄色。前肢爪扑特别发达。尾短略扁。生活在草原旷野地带,穴居,群栖,以植物为食,有冬眠现象。毛皮较珍贵。我国四川等地也有旱獭分布。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哼唱歌词。

  跟录音伴奏带演唱。

  3. 小结。

  4. 安排作业:背唱这首歌。

  5. 结束下课。

土拨鼠教案7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略带悲伤地的情绪,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

  用优美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唱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3、

  了解大、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掌握大、小调音阶的构成。教学重点:用柔和连贯的声音和略带悲伤地情绪表现歌曲。教学难点:

  1、弱起节奏

  2、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及其音阶构成。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土拨鼠》

  1、了解贝多芬与歌德

  师:刚才大家吹奏的《欢乐颂》是谁作的曲?(出示贝多芬图片)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2、朗读歌词

  师:与贝多芬同期的著名大诗人歌德和贝多芬有着同样地性格特点,他们都憎恨压迫,同情底层人民,向往“自由、平等、博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歌德的一首诗《土拨鼠》(出示诗歌)请大家朗读一下。(生朗读歌词)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提问,师随机出示土拨鼠图片,生了解土拨鼠)师:诗中的我指的是为了生活到处流浪的流浪者,大家想想流浪者有家么?身边有亲人么?

  现在陪在她身边的只有谁?当他冷时谁为她取暖?

  当他思念亲人时,他的思念向谁说?当他被人欺时,他的屈辱向谁说?

  师:土拨鼠是他唯一的伙伴,也是他心灵上的依靠,如果我们是那名流浪者,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读这首诗?

  (生再次朗读,师弹奏《土拨鼠》旋律)

  师:同学们朗读歌词时,老师弹奏的旋律是贝多芬专为《土拨鼠》这首诗而谱写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歌德与贝多芬珠联璧合的经典名作《土拨鼠》。(板书:土拨鼠

  播放歌曲《土拨鼠》)

  4、

  学习旋律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生答)

  看来贝多芬的谱曲更增添了诗歌的悲伤情绪,词与曲的完美结合深深打动了我们(出示歌页)提问:调号是什么?拍号是什么?

  视唱曲谱

  演唱歌曲师:这首歌曲中,流浪者悲伤孤独,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个可怜人的悲伤呢?(平稳柔和的声音,气息要连贯)

  5、认识大、小调式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孤苦无依的流浪者形象,如果用《欢乐颂》的曲调来配《土拨鼠》的歌词,不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换曲演唱)

  师:请你们说说换曲后的感受?师:同样的歌词,《欢乐颂》的曲调就不能表现出忧郁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请音乐博士来为我们解答(出示大、小调式知识)

  师:由此可见,《欢乐颂》是一首大调式的歌曲,歌曲明亮,气势恢宏。我们来看一下,结束音是不是“1”,《土拨鼠》的结束音是“6”,所以,是一首小调式的歌曲。音乐比较柔和。

  6、用竖笛分别吹奏大小调式音阶

  7、对比演唱

  分别演唱《欢乐颂》和《土拨鼠》,感受大小调的调式调性

  二、总结

  师:音乐真奇妙,当我们忧伤时用音乐来排遣内心的痛苦;当我们快乐时又可以用音乐来释放内心的快乐。希望每个同学都能通过音乐来感受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音乐拥有我们美好的生活。最后让我们再次拿起竖笛吹奏出我们心中的《欢乐颂》。

  《土拨鼠》教学反思

  走进音乐世界第6册的《土拨鼠》这首歌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乡德国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为了生活有随身带着土拨鼠(旱獭)到处流浪的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养猫、狗,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学生随着伴奏演唱歌曲并用体态感受6/8拍子的韵律是教学的重点。学生能按歌曲弱起拍的规律换气歌唱,这是本课的难点。

  通过对这一课的教学后,有如下体会:

  一、成功之处:

  (1)课题导入部分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头脑,本课在“课题导入”环节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及介绍土拨鼠和贝多芬创作歌曲《土拨鼠》的背景,有利于学生用准确的情感和歌声表达歌曲。这是人文知识的介绍,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音乐生活,而不是一个人造的音乐生活。(2)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自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生活过程中,大家都知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往往在实际中,出现教师主导是实,学生主体是虚,几十年来的教育习惯于教师唱,学生学,教师做,学生跟,束缚了学生的头脑,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本课大胆解放学生,让学生从听、从感受入手,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随音乐律动、随旋律模唱、为歌曲伴奏等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氛围,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在律动表演中去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3)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的演唱、演奏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没有自己去感受,没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是难以表现出真情实感受来的,只有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他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用听觉直接感受音乐外,还强调运用视觉,手脚动作来帮助听觉,来感受音乐,促使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积极活动。《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歌词、分析乐句、教师的范唱等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进行一系列的演唱、演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不足之处:

  在执教完本节课后,总感受有遗憾之处,对学生的思维拓宽程度还要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生活化,必须充满活力,让我们将学生带进广宽时空,不只课堂,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不只在课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只成绩,让我们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创造音乐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不同功能,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生活音乐化,必将充满成功与欢乐,成为一生最可记念的金色时光。

土拨鼠教案8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大班春季)中的主题活动《不同的爱好》之分主题"喜欢养的小宠物"。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有一个小朋友提到和妈妈在一景桥里看到了可爱的小白鼠宠物,孩子们都觉得特别惊奇,老鼠也能成为宠物吗?我抓住机会,在丰富幼儿关于鼠科动物种类的基础上,让孩子们了解到,除了小白鼠,人们也喜欢饲养其他的鼠科动物,如土拨鼠在美国已经成为热门宠物。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欣赏活动《快乐的土拨鼠》。

  在音乐中,诙谐、欢快、跳跃的乐曲将孩子们带入丛林的一角,仿佛看到一群可爱、调皮的土拨鼠,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森林的丛林角落,悠闲地走,快乐地跑,紧张的听,调皮地玩,生活简单而悠闲。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游戏、音乐故事等,让幼儿进入音乐童话的意境,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标:

  感受和理解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

  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和音乐游戏的快乐。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音乐。

  2.电子琴。

  活动过程:

  节奏游戏——切土豆 教师:

  看,这里有一个大大的土豆。我们来切土豆吧".

  情景:

  教师将右手变换为手指合拢,手尖朝上,作刀状,跟随语言节奏作切土豆状。

  二.语言与节奏说明:

  欣赏乐曲:

  1.情景导入

  ①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部分旋律。教师:

  森林里的草丛中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是谁躲在里面呀?‘’看,草丛中露出了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教师轻声哼唱,幼儿初步感受部分旋律.

  教师:

  森林里的草丛中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是谁躲在里面呀?看,草丛中露出了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①教师轻声哼唱,幼儿初步感受部分旋律.

  ②电子琴弹奏旋律A段,幼儿初步感受A段旋律。

  2.幼儿完整感受与理解乐曲,分享聆听与想象。

  ①幼儿初次完整感受音乐。

  ②借助身体动作,幼儿再次完整感受音乐。

  ③借助音乐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记忆音乐。

  3.教师和幼儿玩手指游戏,感受体验乐曲A段。(前面四小节)①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手掌上行走。

  ②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身体的不同地方行走。(在鼻子上行走,在肚子上行走)③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椅子上行走。

  ④师幼的土拨鼠踏步行走。

  4.教师和幼儿玩游戏,完整感受体验乐曲。

  ②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中的故事。

  ②幼儿排成一队,作土拨鼠团队,跟随音乐情境游戏。

  活动反思

  歌曲《土拨鼠》是贝多芬在1789年——1792年于家乡波恩时期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根据德国大诗人歌德同名诗创作的,这首歌曲表现了流浪者带着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情景。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6/8拍子,弱起节拍。本课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唱好《土拨鼠》这首歌,体会歌曲的风格。难点是唱好弱起句和6/8拍的节拍。第一乐段,旋律平稳,第二段旋律上扬,情绪略显激动,最后回到平静,歌曲深情略带忧伤,感情真挚淳朴,犹如歌中的主人公在平静的诉说一样。

【土拨鼠教案】相关文章:

《土拨鼠》音乐教案06-18

快乐的土拨鼠教案02-22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土拨鼠》反思12-14

土拨鼠儿童故事05-30

《土拨鼠的故事》儿童故事05-30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