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2 09:17:15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语文教案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我选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6课。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王宁在班会上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事。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文中还安排了一幅插图,画的是第3、4自然段的内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本文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一篇内容深入浅出,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儿童阅读和学习的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认识“委”、“补”、“室”、“宁”、“愣”、“切”、“集”、“掌”8个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员”、“宁”、“样”、“切”、“响”、“青”、“室”、“校”、“教”、“班”10个字。

  ⑵继续认识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学习每段中的重点词句。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朗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讨论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树立为大家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特别是王宁回答老师的三句话要读懂,读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引导学生体会王宁的好思想。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毛遂自荐。)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谁吗?(让学生自由说,)有小朋友说对了,这是“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跟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后来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是一位同学,他也像毛遂一样,站在大家面前,说:“我选我。”

  (出示课件,自由读课文,说说“我”是谁?选自己做什么?为什么选自己?)

  二、认读生字,再读课文

  1、同桌朗读课文,互相检查课前自学情况,要求做到:

  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后,由学生领着同学们读;表扬同桌成功地进行合作学习。

  3、检查课文初读情况,全班齐读课文。

  4、屏幕上出示全文(本课生字用红色字显示),老师范读。

  三、字词分析

  1、难点:

  ⑴本课生字中“掌”“室”声母是翘舌音。“宁”“愣”“掌”韵母是后鼻音。“切”“宁”是多音字,在本课中分别读“qi蔓níng”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确。 ⑵“委”“宁”等字,可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愣”“掌”“补”三个字的偏旁和字义有内在的联系,可结合语境,让学生说说三个字的意思和偏旁。 2、重点:

  ⑴“青”:

  下边“月”的第一笔是撇不是竖。

  ⑵“教”:

  右边共四笔而不是三笔。

  ⑶“切”:

  第二笔是竖提,一笔写成,不是提土旁。

  ⑷“室”:

  写紧凑一点儿,防止拉长。

  四、结课

  布置作业──练习读课文,练习念准生字,练习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探索新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自读、齐读、接龙读,用自己喜欢的字组词造句。

  二、细读课文

  1、齐读第1自然段: 师:看看这一段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在读这一段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如:

  “他转到/别的学校/上学了。”

  2、讲读第2自然段:

  师:小朋友,这一段有四句话,是哪四句话呢?

  (指四名学生各读一句。)

  ⑴班里没有了劳动委员怎么办?

  指导学生理解“补选”示缺少了补上去的意思。

  ⑵“大家都在想”想什么?(出示课件)联系第二句回答。

  ⑶“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⑷正在大家认真思考时,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课件)理解“突然”。

  3、(出示课文挂图)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⑴为什么大家听到王宁说:“我选我”时愣住了呢?(出示课件)什么叫“愣住”了?请小朋友们做一做愣住了的样子,好不好?

  ⑵当林老师问王宁为什么选自己时,王宁时怎样回答的?(出示课件) ①读王宁说的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王宁和李小青是好朋友。) ②读王宁说的第二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李小青爱劳动、爱集体,当劳动委员很负责。)联系实际想一想,李小青可能做了哪些爱劳动、爱集体的事? (扫地、擦黑板、关门窗??) ③读第三句话,联系上句想想什么叫“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王宁说“像他一样”是什么意思?

  ⑶把王宁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老师小结: 王宁的话告诉我们,李小青和他是好朋友。李小青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王宁决心像他学习,所以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说明王宁又为大家服务的好思想。

  4、齐读最后一段:

  ⑴师:“刚”是什么意思? ⑵“一片掌声”是说同学们都鼓掌了,掌声很响,很热烈。王宁的话刚说完,为什么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呢?

  三、指导朗读,感悟文意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篇课文。

  2、请大家准备一下,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3、你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没读懂,提出来大家讨论。

  (课件出示重点句,老师先范读,学生模仿。)

  句一: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大家在想什么?带着你的想法读这句话,读出疑问的语气。从“静悄悄”、“想”看出大家都在认真思考选谁当劳动委员。

  句二: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从“突然”中体会到什么?想象王宁突然站起来说“我选我”的情景,体会王宁坚决的态度和激动的心情。

  句三:

  “大家都愣住了。”(读出惊讶的语气。)

  4、创造性演读课文:

  ⑴师生表演。

  ⑵小组内表演:

  分别扮演老师、王宁。

  ⑶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四、读读说说

  1、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全班练读。

  2、仿照“我会读”的句式说句子。

  五、结课

  1、拓展思维,深化理解: 师:小朋友,最后我们对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一事,小组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2、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3、课后作业:

  ⑴认识8个生字,认真书写10个字。

  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预期效果】

  1、优点: 成语故事揭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思路清晰,基本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讨论等,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多媒体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结课时注重拓展学生思维,深化理解,又不忘加强字词训练,朗读练习;质疑环节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课后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能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2、局限:

  时间分配上较难掌控,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时间仓促感;进行识字教学时,方法

  单一;板书设计形式过于简单,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内容。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音机

  学习设置:

  课文感知:《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课前二分钟:讲述成语故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课文导入:学生朗读文章《会飞的蒲公英》,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刚刚读过的文章中,母亲从小就为我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那是一颗怎样的种子?(蒲公英的种子——希望的种子)在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诗歌当中,“我”的母亲也为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首诗歌《在山的那边》,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颗种子是怎样生根,发芽,结果的。

  (导入二: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②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③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朗读课文:《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

  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教学方式: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c.朗读指导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布置作业: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②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代讲是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

  1.重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惴栗(zhuìlì) 榛莽(zhēn)

  衽席(rèn) 灏气(hào) 颓然(tuí) 冥合(míng)

  2.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2.解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

  (1)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记,文体的一种。 (2)余自为僇人:僇(lù)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 (3)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 (4)恒惴栗:恒,常常。惴栗,忧惧的样子。 (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 (6)则施施而行:施施(yì),缓慢行走的样子。 (7)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 (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 (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 (11)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 (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拨开。 (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 (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 (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特别。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

  (1)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 (2)缘染溪:缘,沿着。

  (3)斫榛莽:斫(zhuó),砍。榛(zhē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 (4)焚茅筏:焚,烧。茅筏(fá),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5)箕踞而邀:箕踞(jījù),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 (6)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 (7)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8)岈(xiā)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 (9)若垤若穴:垤(dié),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10)尺寸千里: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 (11)攒蹙累积:攒(cuán),聚集。蹙(cù),缩小。累积,重叠积压。 (12)莫得遁隐:遁隐,隐藏不见。 (13)萦青缭白:青山和绿水萦绕在一起。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14)外与天际:际,连接、结合。天际,天边。 (15)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1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 (17)不与培塿为类:培塿(pǒulǒ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 (18)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 (19)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20)引觞满酌:引觞(shāng),拿起酒杯。引,拿起。 (21)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22)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23)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 (2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 (25)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

  (26)故为之文以志:为,写。志,记,记叙

  4.请学生整篇翻译。

  四 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①未始 古义未尝,从来没有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义没开始

  ②累积 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今义积累

  ③然后古义 这样以后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④于是 古义从此,从这时游于是乎始。今义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

  ⑤更 古义,动词,更换交替。醉则更相枕以卧。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⑥披 古义拨,拨开。到则披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⑦就 古义接近颓然就醉。今义就是

  ⑧向 古义从前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朝

  ⑨志 古义记故为之文以志。今义志气、志向。

  ⑩是 古义代词,这 是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①异A称奇始指异之。B独特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②特A特别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B超出一般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③为A成为 自余为僇人。B作,写。 故为之文以志。

  4则A连词 就 醉则更相枕以卧。 B 转折连词 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动词 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名词 模范 榜样 以身作则。

  5 与A 动词 连接 外与天际。 B 介词 和 悠悠乎与颢气俱 。

  C 连词 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其 A代词 我的 日与其徒上高山 。 B代词 那些 其高下之势 。 C 代词 它的 而莫得其涯。 D 表反问的语气助词 其如土石何?

  E 代词 这种 专其利三世矣!

  7 而 A 连词 表修饰 则施施而行。 B 连词 表转折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 连词 表承接 卧而梦 D 连词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E连词 表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 F连词 才 穷山之高而止。

  (3)通假字:

  ①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②趣,通“趋”,往,到。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4)词类活用:

  1 箕踞而邀 名词作状语 像簸箕一样。

  2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 每天

  (5)文言句式

  1故为之文以志。 省略句 “志”后省宾语。

  2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4皆我有也。 被动句 “我有”即“为我所有”。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字,略知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提问:请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l段):概述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自以为游遍了永州,却不知还有一个“怪特”的西山。

  第二部分(2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

  第一层(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始指异之”):写偶识西山的欣喜。

  第二层(从“遂命仆过湘江”到“穷山之高而止”):写登山的经过。

  第三层(从“攀援而登”到“不知其所穷”):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之阔大。

  第四层(从“引觞满酌”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写宴饮之乐。

  第五层(从‘心凝形释”到最后):抒发感受。

  3.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露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提

  4写法借鉴

  1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的西山,而从多角度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

  2借景抒情:如文章开头写以往游览,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

  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出自己高洁的人格。

  四.欣赏品味:

  本文根据表达的需要,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语句或长或短,或偶或散,或上下钩连。试举例说明这些语句的特点。讨论并归纳:。

  (1)“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对偶句,描写出游时慢步徐行,任意西东的悠闲。叠词连用,描摹生动。

  (2)“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散句、短句。运用顶针,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出游未能真正的投入,并照应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加西山之怪特。”散句。长句。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下文游西山做铺垫。

  (4) “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短句、将主观感受融于景物描写,运用比喻描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

  (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散句,抒写作者对西山高峻的感受,并喻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6)“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长短句搭配抒写作者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五、作业:

  1熟读成诵全文。

  2完成必修一教材第94页“积累与运用”第4题,积累“而”“乎”“其”“且”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语文教案 篇4

  教具准备

  1.春天的声音:春雨声、春雷声、小鸟叫声。一段春天的音乐。

  2.带认读字的笋芽儿,字取出后是一张张笑脸(唤唠 扭抚揉 漆滋润 钻辫冈 豪笋轰)。

  3.一段带认读字的短文。

  教学目标

  1.会认“笋、唤”等14个生字,会写“冈、世”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感受春天的美好及笋芽儿成长过程中勇敢、顽强的品质。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春天山冈图)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到春天的山冈上,听听春天的声音吧!(播放春雨声、雷声及小鸟叫声)沙沙的春雨、隆隆的雷声、可爱的小鸟在呼唤谁呢?

  ⒉(出示带拼音字卡:笋芽儿)谁会读?(注意儿化音“芽儿”的读法)

  ⒊请看图找找笋芽儿,看清它是什么样的。把它的模样说给小伙伴听。

  ⒋(出示笋芽儿实物)同学们,这就是竹子的芽,冬天长在地底下,外面这一层一层的叫笋壳。

  ⒈学生看、听

  ⒉个别读,再齐读。

  ⒊互相交流对笋芽儿的认识。

  朗读感悟

  ⒈下面让我们来读读笋芽儿的故事吧!

  翻开书第8页,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

  ⒉课文读完了,小朋友,和我们一起说说是谁把笋芽儿唤醒了?笋芽儿表现怎样?

  3.你们愿意怎样读这篇课文?

  ⒋好,我们合作读书,在小组内分角色练读,好吗?老师就做笋芽儿的妈妈,欢迎我这位妈妈加入吗?

  (指导学生读好三处地方,指导的同时谁愿意读谁跟读)

  ⒌刚才,我们是合作读书,现在,我们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⒈学生自读。也可邀请伙伴一起读。

  ⒉生一:是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唤醒了笋芽儿。

  生二:笋芽儿开始很娇气,后来勇敢地往地面上钻,最后终于钻出了地面,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⒊我们想分角色来朗读。生一:我喜欢春雨姑娘,我想把春雨姑娘的美读给大家听。

  生二:我想做威武的雷公公,我想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儿。

  生三:我想读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的美景,真是太美了!

  ⒋欢迎

  师坐于生中。小组反复练读

  师生分角色美读

  指导:①春雨声要轻,

  ②“扭,钻”引导做动作读

  ③春光美好语气稍夸张一点,突出美

  ⒌自由展示读。

  第二课时

  识字写字

  ⒈在美好的春光里,笋芽儿不再是娇气的沉睡在地下的竹宝宝了,她已经努力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笋芽儿多高兴啊,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个有趣的游戏呢!(出示带认读字的笋芽儿)谁能准确地读出它们肚子里的字,它们就会露出笑脸来,小朋友,我们一起试着读一读吧!(唤唠扭抚揉漆滋润钻辫冈豪笋轰)

  ⒉下面我们用字卡开火车识字。

  ⒊小朋友,我们再比一比,看谁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面一段话。(课件展示:带认读字的一段话(认读字用红色标出)老师把印的发给学生。

  ⒌这几个粗黑的字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认的生字,我们现在看着老师这里的生字卡片,再来读一遍吧!

  ⒈学生试读,自由认读。

  学生开火车识生字。

  生自读,再齐读。

  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它在春雨的爱抚和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它站在山冈上,自豪地说:“我长大啦!”

  ⒌认读字卡

  词句积累朗读欣赏

  ⒈这篇课文描述春天的句子真美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⒉可以抄在写字本的后面,还可以把你们喜欢的词语抄写下来。

  ⒊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轮读,在朗读课文中我们一定也会为笋芽儿自豪,一定也会拥有一份与笋芽儿一样自豪的心情。

  ⒋这篇课文描写笋芽儿的成长过程真美呀,春雨姑娘低声唤醒她,雷公公大声地呼唤她,竹妈妈百般呵护她,明亮美丽的世界吸引着她,激励着她,笋芽儿从一个撒娇的.小姑娘,到钻出地面,长成健壮的竹子,让我们在春天的乐曲声中一齐把课文美读一遍吧!

  (播放春天的声音,音乐。)

  ⒈我想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抄下来。

  ⒉(学生积累词句,抄写。)

  ⒊分小组轮读

  ⒋孩子们齐声在配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师引读)。

  指导写字

  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坐端正,写几个漂亮的字吧!

  ⒉(出示本课要写的字词)小朋友,你们发现今天写的与以前我们写的有什么不同吗?

  ⒊对,咱们写词语的时候要注意词语要连在一块写,可不能把它们拆散了。小朋友,这可要记清楚哦!

  我们先写左边的三个字

  冈:与“风”区别,风往外吹,“冈”往里钩。

  轰:两个“又”紧挨“车”下,不能分开。

  喊:里面的小横不能丢

  再写三个词语

  世界:师范写“世”字笔顺,首横长,竖折不能写成竖折钩。“界”字撇捺宽。

  笋芽:自己观察自己写

  呼唤:两个都与“口”有关,左窄右宽才好看。

  ⒈生准备书写。

  ⒉今天要写的不但有字,而且还有词语,以前光写字

  ⒊先练习写词。

  相机展示一下孩子写的字

  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它在春雨的爱抚和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它站在山冈上,自豪地说:“我长大啦!”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军鸽奥斯卡和维娜为救人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认识一些动物是人类值得敬重的朋友,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4.学习根据事物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军鸽奥斯卡为救人类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鸽子的知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题导入

  看到文章的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理解和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及提出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同桌互读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就集体解决。

  3.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

  1.按照理解给短文划分段落。

  学习第一段

  为什么要放两只军鸽去送信?

  学习第二段

  两只鸽子在送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哪些语句感到了你,请你有感情的朗读能打动你的语句。

  这件事是实际发生的故事,还是作者的联想,这种写作有什么好处?

  学习第三段

  他们为什么要隆重安葬这两只鸽子,碑文写的是什么?

  你此时有什么感想,请你拿起笔写一段话,写写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升华

  作者加进合理想像使文章生动感人,你还能加进自己的合理想像吗?两只鸽子在送途中还会发生哪些事情?请说一说或是写一写。

  五、总结作业

  读《向动物致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流程:

  一、感情朗读

  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一段。

  二、字词教学

  在小组内学习字词,不理解的全班进行交流。

  三、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本上。

  3.把两只鸽子送信途中再进行合理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写下来。

  四、迁移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

  惑 载 蜓 披

  域 栽 挺 疲

  2.仿写

  水上飞机被北极风压得离不开水面,犹如一只掉在海中的死蜻蜓。

  ……犹如……

  五、语文实践

  课外收集一些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在班级开一个故事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3.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赞扬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路旁的橡树。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写这棵橡树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等等。)

  2.听老师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四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五岁起担任一个农村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

  过渡: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写了《路旁的橡树》,内容是什么呢?

  二、打开书,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词义查字典。

  理解词语仅供参考。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

  延伸:延长;伸展。

  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楔子:插在木器缝里的木片,这里指可以打进地里的木片。

  责备:批评指责。

  沥青: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成胶状,有天然产物,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做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称柏油。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三、默读课文,思考。

  1.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句子用“--”画下来。

  四、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1、因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看到了路旁那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都产生了怜爱之心,他们认为这棵橡树非同一般,应该受到保护。于是他们修改了筑路计划,既要修路,又要保住这棵可爱的橡树,因此本应该是一条笔直阔阔的大路,中间却出现了一个马蹄形。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根据弯曲的路及路边的树,都能判断出筑路人为了保护这棵树而使道路弯曲,他们体会到了筑路人为树让路的一颗高尚的心。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石榴》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