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激发“幼儿园是我家”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乱扔垃圾照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DVD
1.观看整洁、美丽的幼儿园
2.满地垃圾的校园 让幼儿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师清扫地面。
讨论:小朋友往口袋里捡垃圾,他做得对吗?有什么害处?应该怎样做?
小结:不对,有一些锋利的垃圾会扎伤小朋友的身体,还会弄脏小朋友的衣服和小手。
你看到乱堆放垃圾堆会有什么表现?
二、幼儿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
幼儿讨论:有了垃圾应怎么办?垃圾的"家"在哪里?
三、组织幼儿捡垃圾。
四、总结,教育幼儿担负起小主人的职责,爱护幼儿园。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和游戏中让幼儿理解“好”的意思,认识汉字“好”和英语单词“good”,知道单词“good”的字母组成。
2、引导幼儿向“好”学习,培养幼儿辨别施肥的能力。
3、复习句型:This is a……
活动准备:
1、教学配套挂图,汉字卡。单词卡,句型条。
2、挂饰:眼镜(g),左脚(d)各一个,鸡蛋(oo)两个。
3、录音机,双语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全体幼儿表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二、基本部分:
(一)认识汉字“好”和单词“good”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图片内容。
(二)巩固复习汉字“好”,和汉字卡片“好”玩游戏。
1、找汉字卡片“好”
2、用汉字卡片“好”玩游戏。
3、送汉字卡“好”回家。
(三)讲述单词“good”的故事,知道单词“good”的'字母组成。
1、出示图片,看图讲述。
(1) 教师请幼儿结合图片,自由讲述单词“good”的故事。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编单词“good”的故事
2、幼儿表演故事。
请幼儿戴上挂饰表演故事。
3、巩固复习单“good”,用单词卡“good”玩游戏。
(1) 找单词卡“good”
(2) 用单词卡“good”玩游戏:做好事
(四)复习巩固认识汉字“好”和单词“good”,玩综合复习游戏:拔河比赛。
(五)复习陈述句This is a book This is a good book
三 结束部分:
1、欣赏字母儿歌:
眼镜爷爷身体好,(g)
吃了两个鸡蛋在慢跑,(oo)
左脚先生向他学,(d)
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2、幼儿听录音看书。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在故事中感受"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故事的PPT、录音
三、活动过程
1.看图引出课题。
(请幼儿看图)师:小朋友们,你看看图画上的是谁呀?(大公鸡、小弟弟)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大公鸡和小弟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会是谁呢,难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吗,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倾听与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赏(录音)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赏(结合PPT)师根据PPT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提问如下:
①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②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到处都是?
③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④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
⑥小弟弟为什么哭了?
⑦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
⑧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3.引发讨论,体会故事主旨
(1)幼儿讨论: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师总结:漏嘴巴是一个坏习惯。小朋友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同时将幼儿的讨论结果编成一首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4.活动延伸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反思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教育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环节:
环节一是导入。我以看图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两大主人公:大公鸡和小弟弟,并且开门见山说出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这个"漏嘴巴"呢?请幼儿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这符合幼儿的好奇心理,让幼儿有听故事的兴趣。
环节二是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该环节是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铺垫,只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引发幼儿的讨论。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赏采取录音播放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简单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赏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赏时同时采用了PPT资料,并且随故事进展设立问题让幼儿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以及回答问题较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对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环节三是讨论环节。由于这是一次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上一环节对于故事的欣赏和理解只是该环节的一个铺垫。幼儿通过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个不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在进餐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为此特引发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进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以提问:"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为切入,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先自己探讨出好的办法,最后我及时地将幼儿的回答小结成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活动的延伸活动则是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