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在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实践统计的基础,到了大班,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通过现在穿的衣裤和以前穿的衣裤的比较,知道自己又长高了,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我长高了》。通过幼儿的实践讨论记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测量自己的身高,让幼儿学习测量的基本方法,知道自己长高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初步了解正确的测量身高的方法。
2、 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运动、睡眠等)
3、培养幼儿的测量兴趣和探究欲望。
4、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身高尺、铅笔、记录好身高的表格与空表格各一张、幼儿测量身高的录像片段、记录纸。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量物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过程:
(一) 比较刚进幼儿园时的身高与现在的身高的不同,体会自己长高了
1、 刚进幼儿园时你有。
多高?我们班谁最矮?谁最高?
2、 现在你长高了多少?谁长得最快?(充分利用课前幼儿的记录表)
小结:每个小朋友在进园的时候都是小小的个子,小朋友是最高的,小朋友是最矮的。现在每个人都长高了,说明我们都长大了。
(二) 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 你现在有多高?(出示预先测量的数据)
2、 和老师给你们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吗?(比较与正确数据间的差距)
3、 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观看录像,帮助幼儿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小结:测量的方法不对,测量的结果会不正确。人是否站直、尺是否放平、穿鞋与否、女孩辫子的高度等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幼儿互相测量,再次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 交流讨论,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1、 你长高了吗?长高了多少?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
2、 怎样才能快快地长高、长大?(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平衡营养、加强运动、保证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快快地长高长大。
(四)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长得高,有的长的矮?怎样才能让自己快快长高呢?
小结: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强营养、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都可以帮助我们快快长高。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用正确的方式测量他人的身高,布置“成长快乐”的宣传画,请幼儿到中班和小班进行健康宣传。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的事件,让幼儿将自己生活中的知识带到活动中,使幼儿感到无比的亲切。“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活动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探索得知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大胆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
活动准备:1.大小不一的瓶子若干,气球若干。
2.幼儿记录纸6份,哭脸娃娃和笑脸娃娃若干,记号笔。
重点难点:1.通过猜测.探索知道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
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能大胆探索记录。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气球,激发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 二. 基本活动
1.教师请两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并将吹大的气球固定住,然后进行提问。 教师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用力吹才能吹得大大的。
一.
教师以探索闯关的形式出示小瓶子,将气球塞进瓶子中并让幼儿记录猜测。
师:气球装进瓶子里还能吹得大大的吗?幼: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记录纸并介绍(?代表猜想,“小手”代表实验操。)
1.教师让幼儿在猜栏做好自己的猜测记录。 2.拿出材料让幼儿操作实验并在“小手”栏,记录实验结果。
3.师幼讨论。 4.教师小结:原来,光靠猜测不一定正确,还要动手操作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二. 探索用大小不一的种瓶子吹气球。
1.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猜一猜试一试。 师:原先能吹大的.气球能吹大,为什么现在不行了呢?
幼:幼儿自主回答
2.幼儿先记录猜测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表格,教师指导。
3.师幼讨论,教师请几个幼儿说一说他的出来的结论。 教师小结:原来能不能吹瓶中的气球与瓶子的大小也没有?
关系。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三. 幼儿再次探索,寻求成功的秘密。
1.激发幼儿成功的欲望 师:我们两次的实验结果怎么样?都没有成功是不是,现在你们是不是很失望,别急老师这里有个好办法。
2.出示幼儿表情贴纸,交代要求。 实验要求:1每个瓶子都要试一试。2认真做好记录3如果成功了别忘了找一找瓶子宝宝身上的秘密,并贴上相应的表情。
3.幼儿实验操作,教师指导。 4.师幼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幼儿自主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瓶子的身上有洞就可以把气球吹大。
三.结束部分
1. 总结实验结果,提升经验。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其中的原因,教师总结科学经验。
师:为什么气球放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起来呢?请你们来说一说。
幼:自主回答。
2.教师总结: 师:原来,这里藏着一个科学道理呢!因为瓶子里装满了空气,吹气球的时候慢慢变大的气球就把瓶子里的空气从小洞里挤了出去,没有洞的瓶子里的空气排不出去,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四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开小洞的方法成功地在瓶子里吹大了气球。仔细观察一下记录表我们还有那一栏没填?老师这里有一根吸管把它竖在瓶子里再吹气球,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我们一起回教室去实验吧!和客人老师再见,带幼儿走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目测群数的能力。
2、激发幼儿热爱秋天小昆虫的情感。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画有7——10个不等点子的瓢虫教具、大树一棵、骰子一个、有洞的树叶一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秋天有许多小昆虫,你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根据主题经验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引导幼儿介绍不同的秋虫,如天牛、蟋蟀、蚱蜢、瓢虫、纺织娘、小飞虫、蜘蛛、蝴蝶、蜻蜓等及时的给予回应和肯定。)
2、瓢虫宝宝来到妙妙班了,用你们的亮眼睛来数一数?(任意分几处摆放黑板上)
提问:一共来了几只瓢虫?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
(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提升数数的方法:两个两个数;加法;目测接着数等)
重点介绍目测接着数的方法:先看一边的瓢虫有3只,然后先把3记在心里,然后从3接着边看边数数,一只一只数下去4、5、6、7很快就数完瓢虫一共有几只了。
追问:还可以先看哪边,然后再接着数?(先看上边的,再接着数;先看右边的,再接着数;先看下边的,再接着数;数出来都是7,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
3、请个别幼儿尝试群数的方法,老师进一步讲解指导。
二、找瓢虫朋友(幼儿尝试新的数数方法)
1、树上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是几星瓢虫?用接着数的方法去试一试?提问:你的朋友是几星瓢虫?你是怎样数的?
他已经学会了这个好方法,还有谁也用了这个好方法?(请用接着数方法的幼儿介绍)
2、瓢虫玩累了想到树上休息一会儿。(请幼儿轻轻地送它们回家)
三、游戏:捉害虫
1、出示有洞树叶,提问:这片树叶怎么了?(引导幼儿说出是被害虫咬的,引发幼儿捉害虫?)
2、讨论:它们当中谁是害虫谁是益虫?
(七星瓢虫喜欢吃叶子上的蚜虫,会保护田里的庄稼,是益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瓢虫喜欢吃植物的茎和叶子,专门破坏庄稼,是害虫。
3、这样下去这棵美丽的大树要完了,赶快把害虫捉掉呀!
介绍玩法:
(1)分成两队(星星、月亮,人数相同)
(2)报数(1—6),请幼儿记住自己的号码。
(3)教师滚骰子。当其停下以后,面上是几个点,轮到的.幼儿就去找相应点子的瓢虫,速度快的那对加一分。
(4)听老师口令,如红色的九星瓢虫。(既要看颜色又要看数字)
一轮下来分数多的队获胜。
4、护林小卫士颁奖。
活动反思:
1、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是确定目标,构思活动的基础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关注孩子所关注,能从中埔捉到有利于教育幼儿的信息。最近看到幼儿户外锻炼时一直在谈论瓢虫。鉴于此,我知道孩子们对瓢虫很感兴趣,于是,我开始着手这次活动的准备。
2、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幼儿创作的机会
整个活动的设计围绕新《纲要》的理念,创设能使幼儿自由探索,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地参与进来。活动中的四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通过数数方法的不同,学习接着数的方法事实证明幼儿掌握得很快。
小百科: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理论依据: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相邻数的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
实施策略:(1)设置角色游戏的情景,通过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数量充足、有趣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本活动中还采用了猜测法、模仿法、游戏法、操作法、验证法等教学方法;提问方式也将采用个别提问和集体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让幼儿在听听、猜猜、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融入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
(3)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邻居关系”、复习数的排列、数与数的关系,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学习2的相邻数是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从而为探索3、4、5的相邻数作铺垫。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1、用设置情景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背景图两幅,课件,小羊服饰及头饰,数字卡片,操作材料,卡通汽车一辆等。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复习6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欢迎吗?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呢?”教师依次出示几种小动物的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幼:“小猫、小狗、小兔、大象、小鹿、小猴。”
师:“嗯。不错。今天我还给这些小动物们建了房子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你想让它们住在那所房子里呢?”
(幼儿将动物随意贴到相应的房子里。)
师:“哦,现在,所有的小动物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了。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房子都是有门牌号的,可小动物们的房子还没有门牌号呢,他们的朋友们来找他们玩,认错门可不好。怎么办呢?”
幼:“给他们的房子上贴上门牌号。”
师:“好吧。那我来试试。”(老师将1—6的数字随意贴到房子上。)
幼:“老师,不对,3在2的后面,你怎么贴到4后面了呢?”
师:“哦。是么?我贴的不对么?为什么3要在2的后面?”
幼:“3就应该在2的后面,在4的.前面。数数的时候就是这样数的,先数2再数3,然后数4。”
师:“哦,你的意思是3的好朋友是2和4喽。”
幼:“对。”
师:“哦,我明白了。我改正。那现在我贴的对吧?”
幼:“对了。”
师:“看我把1的位置贴的对不对?”
幼:“对。”
师:“看我把4的位置贴的对不对?”
幼:“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幼:“4应该贴到3的后面。”
请一个幼儿上来贴到正确的位置,并请幼儿说说4的好朋友是谁。
师:“那5的位置贴的对吗?”
幼:“对。”
师:“5的好朋友是谁呢?”
幼:“是4和6。”重新确认一下1—6的位置,正确以后请幼儿说说2、3、4、5、的好朋友都是谁。
2、学习1—5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师:“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都住在几号房子里吧。”(小猫1号、小狗2号、小兔3号、大象4号、小鹿5号、小猴6号)
师:“嗯,那我们再试着找找他们的邻居都是谁呢?”
幼:“小狗的邻居是小猫、小兔;小兔的邻居是小狗、大象… …”
师:“小朋友们还真是聪明。小狗的邻居是小猫、小兔,那小狗住在几号房子里呢?”
幼:“2号。”
师:“那2的邻居应该是谁呢?”
幼:“1和3呗。”
师:“那3的邻居呢?”
幼:“2和4。”
师:“那4的邻居呢?”
幼儿:“是3和5。”
师:“5号的邻居呢?”
幼儿:“是4和6。”请多个幼儿起来说,进一步巩固相邻数。
4、进行纸张练习,巩固知识。
师:“你们可真聪明。我一说就会了。现在呢,我要考考你们了,我给大家准备了几道题目,你们可要认真做哦。”
教师出示题纸作业: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些圆点,先请幼儿说说他们的相邻数是几,并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圆点。
(幼儿做练习,教师指导。)
5、习题展示,鼓励幼儿。
6、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刚才做的真好,老师很高兴。现在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是《数字娃娃》。”
目标:1、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复习1—5以内的相邻数。
准备:1、1-5的塑料立体数字5套
2、1-5的“数字娃娃”图片5个
7、教师先教会幼儿学说儿歌,多数幼儿掌握以后,向幼儿交代游戏的玩法。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在背诵儿歌的同时传递“数字娃娃”,儿歌结束时“数字娃娃”落在谁手里,谁就从“数字娃娃”的兜里抽一张数字卡,抽出的数字卡就是他的幸运数字,然后他便从摸箱里为自己的幸运数找到朋友。
提醒幼儿传递“数字娃娃”时,要匀速、稳拿,避免忽快忽慢。
8、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跟着音乐演唱歌曲《春雨沙沙》,并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春雨悄悄下的情景。
2、感受春雨美好的景象。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幼儿感受过春雨、春雨的声音、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相互交流。)师:前几天啊,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幼儿园里寻找了春天?那春天来了,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变化呀?(幼儿自由讲述:花开了/蝴蝶飞来了/发芽)师:(小结幼儿的话语)我们都发现春姑娘是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她让花儿都开放了、她把小蝴蝶都引来翩翩起舞,她让我们的小草们一个劲儿得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她让树枝上的枝条爆出了嫩嫩的绿芽…(师:春姑娘让我们穿上了花衣裳、漂亮的裙子;春风吹在脸上真舒服呀。咦,还有谁也是春姑娘带来的?
二、欣赏歌曲
1、听春雨声师:你们听,猜猜看这是什么声音?,(小雨、春雨)(引出春雨,并感受春雨的轻快;所以呀,我们唱"沙沙沙"的时候要轻声唱)师:春天到了,春雨也跟着春姑娘高兴地从天上落下来了,一会儿飘飘起舞、一会儿轻轻唱歌,都争着来到我们身边。
师:那你们听到的春雨是什么声音的呀?
2、完整欣赏师:那春雨落到那儿了?它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呀?(落到了种子上,春雨说雨水好甜啊)(听清歌词,尝试用歌曲里的话来讲述)师:是嘛?春雨是在说…嘛?那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3、再次欣赏师:下了春雨后,种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发芽就长大了,这时候种子心里怎样的?(引导幼儿表现活泼优美的情趣)三、学唱歌曲(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师:咦,刚才啊,老师在唱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也已经在表演春雨落下来、种子发芽的样子啦。
师:我们把这里当花园,喜欢当种子的小朋友快快到当中来。种子种下去,种子种下去。
师:我们休息一会儿,再来听听春雨和种子是如何唱歌的。
幼儿学唱歌曲数遍(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表现歌曲的优美)演唱形式:
(1)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
(2)分组对唱歌曲(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春雨和种子)
(3)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老师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孩子扮种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发芽。")
(4)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歌曲的节奏。
师:刚刚啊老师看到XXX跟着歌曲啊情不自禁的摇摆了起来四、表现歌曲(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感受春雨的美好景象。)
1、春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好的动作大家一起学)
2、幼儿完整进行歌表演。
师:小朋友们自己想想动作,来扮演一下春雨和种子(引导幼儿表现出春雨的优美)
3、幼儿有表情的表演。(个别幼儿表演+照相机拍下来欣赏)
活动反思:
《春雨沙沙》是一篇非常好听、活泼、欢快,富有动感的歌曲。它描写了春雨中迷人景色。歌曲节奏较简单,歌词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较清楚的演唱歌曲。活动中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将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在支持中进行有效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回应幼儿,不仅能梳理提升幼儿的经验,还能肯定鼓励幼儿激发幼儿思维学习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非常好,幼儿兴趣高,能感受歌曲的优美,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而且幼儿是以角色的身份来演唱。演唱的时候非常有感情,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