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17 08:38:4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优选7篇)

语文教案 篇1

  预习提示:

  课前搜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通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尝试解答课后题。读课文,批注感受、体会。积累文中优美词句段。讨论课文习作特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为什么叫“金字塔”?

  (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课堂检测)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

  (从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

  二、讲读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2、看图,品味文字。

  (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

  (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

  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

  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指名读这两句话。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结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读有关句子。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

  (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2)轻声读课文,回答上述两个问句。

  (3)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小结。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五、练写片断(课堂检测)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手法,写一个片断,介绍校内的雪松,要写出雪松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

  3、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三、课堂检测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前置作业: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然后同桌相互读一读下列词语,互教互助。

  倒塌 弥漫 腐烂 臭气 呈现 探测仪 废墟 液压钳 挣扎

  搜索犬 协助 属于 范围 狂吠不止 任务 载誉而归 闻名遐迩

  2、再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3、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画出相关语句,认真读一读,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展示地震图片,学生谈看后感受,老师介绍阿尔及利亚地震。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再次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引入课题,板书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阅读资料袋,了解中国救援队的相关资料。

  二、出示前置作业,学生自主学习。

  三、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

  四、班内交流回报:

  (一)、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完成作业1)

  1、读生字条中的生字,边读边组词。及时正音。

  2、认读前置作业1中的词语(自由读、领读、指明读、齐读)

  3、说说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二)、完成作业2

  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发生了什么事、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来回答,指名汇报,其余补充。)

  (三)、讨论:中国救援队真棒!棒在哪里。 (划出句子,交流 感受,完成作业3)

  1、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当时气温高达 34 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 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 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 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 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

  2、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3、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探讨: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什么感激中国国际救援队?

  4、总结: “中国万岁!“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过渡: 是呀,爱是永恒的,爱可以超越国家,超越种族,不管我们的肤色如何,不管我们的语言是否相同,但是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

  五、拓展训练:

  老师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

  1、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日本救援的纪实报道。

  2、图片赏析。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出现在阿尔及利亚,世界各地哪里出现了危险, 哪里就有中国救援队的身影。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可敬的队员们说:

  4、教师小结:是啊,我们有很多话想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五、结束全文。 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呼: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过程:

  1.指名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任务。

  (1)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最后她成功了吗?

  (2)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在相关的段落旁可以做适当的标注。

  3.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人鱼矛盾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小人鱼的善良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重点语段的预设:

  (1)“小人鱼知道了这个消息,觉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结婚后,自己就会变成泡沫。为了王子,她离开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然而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心在碎裂”,极言小人鱼的伤心和委屈。为了王子,离开了家庭,她承受着离家之痛;为了王子,被贪心的巫婆要去了美丽的声音,她承受变哑无声之痛;为了王子,鱼变人,她承受着肉体之痛;她所做的一切王子却一点也不知道,她承受着感情之痛;用王子的血可以复活自己,要么自己死去变成泡沫,她承受着生命抉择之痛。

  (2) “小人鱼掀开紫色的帷帐,看到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转向王子。刀尖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忽然,小人鱼把刀子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小人鱼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觉得她的身体在一点点融化成为泡沫……”

  看新娘,这是夺走她幸福的女人;看尖刀,把目光转向王子,要么用王子的血让自己复活,要么自己死去变成泡沫;“刀子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具体的描写,细致地刻画出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在这生命抉择的时刻,善良、崇高的小人鱼选择了自己化成泡沫。“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她是在向自己深爱的人诀别,向自己的生命诀别。

  在讨论“最后小人鱼成功了吗”这个问题时,要允许学生个性的理解:可以说她没有成功,因为她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王子与别人结婚了,而她自己变成了海上的泡沫;也可以理解为她是成功的,尽管最后小人鱼变成了海上的`泡沫,但是在追求爱情和幸福的过程中,因为她的勇敢、善良,被超生到了精灵的世界,她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永存。

  三、读写结合、感情升华

  1.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练笔:小人鱼变成了透明的小天使在天空飞翔着,在世界的上空撒播着快乐微笑和爱心……小人鱼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四、拓展延伸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选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在阅读欣赏课上再交流读童话的心得。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伽利略的先进事迹,了解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了解本文巧妙构思的作用。

  2、实验演示与文本阅读相结合,概括伽利略的伟大发现;品味文中精彩描写的'词句,体会人物精神。

  3、学习伽利略不盲从权威、崇尚科学、不断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阅读人物传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情示标

  1、走近“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学生介绍搜集来的有关科学家伽利略的生平事迹。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根据拼音写汉字:qí do(祈祷) 卷zhì(帙) 妥xié(协) 威xié(胁) hè hè(赫赫)英名

  解释下列词语:默默无闻 一劳永逸 心不在焉

  二、自主学习,引导思考

  1、浏览全文,想一想文中主要介绍了伽利略的哪些方面的事情或哪些时期的经历?

  2、默读文章8~12段,想一想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孩童、求学时代就已经具备了哪些科学家的“伟人细胞”。

  3、人物传记通常是依什么来安排内容的顺序的?而这篇文章是怎样安排的?这样的安排好吗?为什么?

  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一)赏析“斜塔上的实验”写作特色

  1、精读文章第三部分(13~19段),作者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让“斜塔上的实验”一事写得生动形象,让伽利略这位科学家栩栩如生,吸引读者?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欲扬先抑,层层铺垫(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3)场面描写,渲染氛围(4)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相结合。

  (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伽利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哪些精神)

  师明确:不盲从权威、崇尚科学、不断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结合探究练习二

  四、探究发现,创新运用

  学了本文之后,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要怎样才能有创新精神?

  五、巩固练习,反馈评价

  拓展延伸,积累为科学献身者素材

  1、了解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而遭受的磨难。

  2、在网络上搜索一下,看看古今中外还有哪些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勇于献身。

  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一、发现摆的规律 不断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孩童求学时代 崇尚科学、甘于奉献

  三、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不盲从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精神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能配上合适的动作。

  2、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1、轻声音节“我喜欢,星星”等的朗读。

  2、指导学生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分清“这里和那里”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二、学习词语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公园看看美丽的鲜花和星星,好吗?

  可是守门人,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有信心闯过他吗?请你自己先练一练。

  生:自己练读.

  2、谁来闯关?读对了跟着他读。

  生指名读。

  3、我们一起读一读,将这一关闯过去。

  生: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闯过字词关,我们一起把书捧起来,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画面。

  生齐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精读课文。

  1、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我们去找一找有没有你喜欢的花。

  (播放各种花的图片或视频)

  喜欢吗?

  说说你看到()的鲜花?

  2、小朋友说得真好。你能把你对鲜花的喜爱读出来吗?(出示第一部分)

  指名读。

  夏天来到时,有的小朋友喜欢冰淇淋,有的`喜欢西瓜,有的喜欢空调,但是我们最喜欢什么?

  谁会读?

  鲜花多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生:满地。

  3、夏天满地都是鲜花,这里也有,那里也有,到处都是,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一起说?

  生齐说:这里一朵,那里一朵。

  你能做一做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的动作吗?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离我们近的就是这里,离我们远的就是那里。

  你能用“这里”说一句话吗?“那里”呢?

  这么多的鲜花,真比…………

  生:天上的星星还多。

  4、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站在满是鲜花的草地上,各种各样的鲜花围绕在你的周围。

  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什么?

  你闻到什么?

  你想到什么?

  (1)你能把你刚才的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生指名读。

  (2)请你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同桌互读。

  (3)谁还想站起来读给其他小朋友欣赏?

  指名读。

  (4)小朋友一起读给老师听,让老师欣赏欣赏,好吗?

  5、哪个聪明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合适动作呢?

  指名表演。

  6、我们一起看着这片草地美美地表演,加上你喜欢的动作。

  7、天渐渐的黑了,到了晚上,星星出来了,看,挂在夜空中的星星,你觉得这些星星像什么?

  出示:星星像()

  (1)花儿去哪儿了?

  生:睡了。

  (2)那里可别把它吵醒了呀!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3)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才能?

  师生评议。

  (4)请你听听看你的同桌是怎么读的,互相取长补短。

  生互相读。

  (5)哪个小朋友能加上合适的动作?

  指名读

  (6)我们一起加上动作美美地来表演这么美的文字。

  三、指导朗读,背诵。(完全不看书)

  1、看着小朋友这么多可爱的笑脸,老师觉得好像站在花丛中一样,忍不住也想读一读这课文了,小朋友们来扮演花朵好吗?花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花朵的动作。

  (1)那花儿睡了,是怎么的呢?

  生:作花朵睡觉的样子。

  (2)真好,鲜花们,准备好了吗?

  师背诵课文,并作动作。

  2、想不想像老师一样完整地表演这首诗呢?那你首先能把这首诗美美地背出来。谁会?

  指名背。

  其他小朋友可以帮他配上动作。

  3、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美美地背诵这首诗。

  现在哪个小朋友能当当小演员,边朗诵边表演这首诗了?

  指名表演

  4、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诗好吗?

  齐背课文。

  5、小朋友表演地这么好,可是后面的老师却看不清楚,我们转过身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

  齐表演课文

  四、拓展训练。

  过渡:看小朋友们这么一表演,老师觉得夏天真是太美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夏天美,到处都充满了美,

  请你当当小诗人,编一编这首诗,先在脑子里想一想。

  指名说。

  请你打开补充习题,完成题目。

  结束语: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当一个有心人,多发现生活中的美。

语文教案 篇6

  观 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特点的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或学生听录音朗读。学生思考: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 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 再读课文,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

  2.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学习目标: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四、读中感悟,深入理解。

  1. 默读有关段落(主要是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形态的.语句,把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天奇观”的语句画下来。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尝试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3. 结合学生的、交流,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进一步体会那雄伟壮观的景象。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5、理清顺序,学习方法,尝试背诵。

  六、 指导写字,抄写生字。

  七、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3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二、 引入新课。

  1. 潮来之时声势浩荡,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的情景?

  2.学习课文第二、五自然段。

  三、 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让学生以台记者身份,以课文为蓝本,加上自己合理的想像,写一段解说词,练习观潮“现场直播”。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生字复习巩固。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摘抄课文中精彩生动的句子和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难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方法

  1、课件教学。小组学习。教师导学。

  2、整体引导,个别点拨,学生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走进作者

  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 、《漫长的旅途》等。这是延森以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风光人物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其中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就是是《安恩和奶牛》,曾作为丹麦的语文教材,广泛流传。

  二、正音释词

  miǎn tiǎn 腼腆羞怯; biě 干瘪瘪 ; zhě 七皱八褶;

  Cáo 嘈杂 ;xiè 卸货 ;wēi依偎 ;jiàn 相间

  xiá cī 瑕疵 ;dú小犊 ;zīzhū 锱铢必较 ;

  chóu chú 踌躇

  三、整体感知

  安恩为什么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读了全文你觉得安恩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初识安恩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安恩的?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头奶牛?写奶牛对表现安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五、走近安恩

   阅读课文3-19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安恩对买牛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六、人物形象归纳

  年老贫困、勤俭朴素、

  沉静安详、善解人意、

  善良慈爱、自尊、富有同情心

  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朋友,像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极富慈爱之心。

  七、课堂小结:随着我们对文字的亲近和深入,心中的不解和惊奇被温暖和感动代替。安恩,这一平凡而特殊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被她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升华灵魂。

  就让我们翻开文学史,走进色彩斑斓的文学长廊,和大师交谈,认识他们用心灵与智慧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感受文学的魅力与风采。

  文学“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希望同学们亲近文学,推开这扇神奇之门,真正步入神圣的文学殿堂,领略其绮丽的风光。

  七、预习布置:第五课的预习

  课堂练习 一、整体感知

  1、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要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

  2、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2 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分:§3 -§19 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

  课堂小结 随着我们对文字的亲近和深入,心中的不解和惊奇被温暖和感动代替。安恩,这一平凡而特殊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被她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升华灵魂。

  就让我们翻开文学史,走进色彩斑斓的文学长廊,和大师交谈,认识他们用心灵与智慧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感受文学的魅力与风采。

  课外作业

  学习文章中作者对安恩老太太的人物刻画的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描写人物的短文。

  板书设计人物形象:

  年老贫困、勤俭朴素、

  沉静安详、善解人意、

  善良慈爱、自尊、富有同情心

  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朋友,像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极富慈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