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出示图片。感受祖国山水美。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静、清、绿)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5、练习:
校园的花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___。
6、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7、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 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⑵ 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⑶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⑷ 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自学新知
1、出示: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⑵ 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⑶ 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 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
五、整合山水,学习背诵
1、你认为漓江的水美,还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读这段话,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样的语句构成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在这里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有顺序,空中──山间──江上。句子对称。)
6、试背诵课文。
六、拓展知识,学习导游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
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出示资料: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
4、指名导游。
七、课堂总结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2
【预设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读啊的变音,理解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欣赏音乐、图片,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音乐《我想去桂林》,试问:那位歌手为什么这么想去桂林呀?
(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
你们去过桂林吗?看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吗?老师这里有桂林山水的图片,想不想看呀?
2、学生欣赏配乐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师: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这几幅图或其中一幅图吗?
3、揭题,板书课题:
过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们的脑子里就出现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话中的故事那样奇特,怎不令人神往。自古以来,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和作者一道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好吗?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
2、反馈:
⑴ 检查生字、新词。
⑵ 指名分段读课文。
(再思考作者游览桂林后感受)
⑶ 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内容)
三、欣赏图片,感悟文本
1、自读自悟,感受文本之美:
⑴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找出相关句子,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
⑵ 反馈:
(板书:奇、秀、险;静、清、绿)
2、图文结合,欣赏文本之美:
⑴ 思考:桂林山水真有这样的特点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你能从这些图中感受到吗?感受到哪些特点?
(结合课件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⑵ 反馈:
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奇在哪里?理解:奇、拔地面起、奇峰罗列、开态万千,想像:还会像些什么?)
句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什么叫秀,桂林的山秀表现在哪里?理解:翠绿的屏障)
句3: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为什么说桂林的山真险,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⑶ 练习:
给图片配音(有感情的朗读)。
3、写法揣摩,仿写练习:
⑴ 出示整段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问:这里,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作者在描绘桂林山的特点时,写法上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把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险等与众不同的特点)
⑵ 仿写:
这种写法好吗?你们也游过不少地方吧?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段话吗?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第3段。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步骤
教学目的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体感知
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4
教学要求:
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⒊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
二、自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⒈出示表格:
前字韵母 “啊”的发音 举例
a、o、e、i、ü ya 真绿啊、真奇啊
u、ao、ou wa 真秀啊
n na 真险啊
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
⒉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
⑴指名四人朗读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文章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完成板书提纲:
总起:甲天下
静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 绿
奇
山 秀
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导学第二节
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
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来学习课文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法、步骤。
⒉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波澜壮阔、无瑕等
⑵分层:三层
⑶修辞手法:引读
第一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独特的美。第二句具体写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实在的意思。
(作者为何在“静、清、绿”前加上一个“真”字,后都带个“啊”字?通过朗读,体会“真”写出程度。“啊”抒发作者喜悦、赞美之情。)
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感觉或用比喻来具体说明,并把它们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最后一句写出江水之静。
⑷描写角度:引读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动态的角度写;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透明度的角度写;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从色彩的角度写。
⑸引读,说说你怎样读出语气,交流并指导朗读。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
朗读这一节,首先要把握平稳、清新的基调,其次要运用重音、速度等技巧,传递出对内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节的总起句,读时要平稳,声音可略低,“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读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顿。最后一句是再次写感觉,以突出漓江水的“静”,读时渐轻、渐缓。
读好排比句,注意节奏,几个“像……”要一气呵成。
个读,齐读。
⑹质疑,解疑
⑺小结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⒊背诵第二节,根据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课文背出来的。
(记关键词,列提纲,记每句第一字……)
⒋检查背诵
四、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⒊背诵并默写第二节。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5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文字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2、通过录像等想象手段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领会作者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桂林山水的美,品读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广西著名的游览胜地桂林领略一下那里的.山水风光。
2、课件演示。学生观看。
3、桂林旅游局需要一批宣传员对那里的山水风光进行宣传,大家来出个主意,该怎样宣传?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的一段话。
2、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甲的意思。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说说为什么这段话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
3、提出目标。
三、学生质疑,讨论筛选。
1、学生提出问题。
2、讨论筛选。
四、合作探究,品读体验。
(一)、提出学习方法。教师指导方法。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三)、交流:探究词句,品读体验。(研究桂林的水)
1、小组交流:桂林的水:
(1)、抓住水的特点静,清,绿来概括说说桂林的水的特点。
(2)、感悟出自己最深的地方,可以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来分析。看课件同时感受。(与大海,西湖进行比较。)
(3)、同时指导朗读。
2、积累语言,美读欣赏。
(1)、教师引读。学生接读。注意读啊。
(2)、熟读成诵,尝试配音。自由练习。看课件配音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宣传桂林的水。
(四)、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研究桂林的山。
1、学习说一说学习方法。
2、学生自学。
3、交流。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交流。(结合泰山,香山来比较。)
(2)、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同时进行分析。
(3)、可以用简笔画一画最喜欢的形状。同时想象。看课件。进行朗读。并积累语言。
(4)、通过学习多种形式宣传桂林的山。
五:总结。
板书设计:大海 西湖 泰山 香山 水 桂林 山 (甲天下)静 清 绿 奇 秀 险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6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 上一课,我们和诗人一起游历了洞庭湖、天门山,这一课我们要到哪里去观赏呢?请听——我国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写道:“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啊, 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就到有天下第一之称的桂林山水去看看。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欣赏图片。
二、整体感知,捕捉知觉
感觉怎么样呀?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一读?那就请大家读吧!可要注意读书方法哟!
用课件出示读书方法:
★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朗读,对你喜欢的语句还可以多读几次。
★思吧! 如果你和作者一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课文有关语句想一想、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味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好了吗,思好了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山中的溶洞)(漓江的水是静的、清的、绿的;桂林的山是奇的、秀的、险的;桂林的洞比童话里的洞更奇绝。)
小朋友自学课文,一定要学会抓住最主要的。漓江的水怎么美?把主要特点抓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静 清 绿)
为了让学生体会句式的整齐、排比的作用,组织安排一系列训练。
“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儿,就可组成一个句子?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还很绿。)
还可以怎么说? (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指点: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 (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
指点:“静、清、绿”几个字一重叠,语气加重了,程度加深了一些,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指导朗读:
“真静——啊”,轻轻地拖长声音,给人静的感觉。
“真清啊”,声音稍稍提高些,但又读得很轻,好像看到“江底的沙石”。
“真绿啊”,声音响些,饱满些,给人明快的感觉。
书上就是用感叹句。这样写,语气是加强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读者能感受到吗?
现在就请看书,我念上半句,人们念下半句。
(通过一系列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漓江之美。)
指点:这样写就很具体了,而且给我们美的感觉
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遐想旅行:漓江江畔,有好些小船正等着我们,老师和你们一起乘着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这就叫“荡舟漓江”。我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象一下,漓江的水怎么静、怎么绿、怎么清;体会一下“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什么情景。
一起轻轻地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怎样?
听着音乐观察、想象片刻。(音乐、图画加上教师的语言描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兴奋,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教师的语言又支配着学生想象的所在,从而把学生带入漓江畔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到漓江的宁静。)
你们还记得表示水流的声音的词吗?(潺潺、淙淙、哗哗、叮咚叮咚)
听一听,你们听见了漓江水流动的哗哗的声音吗?听到叮咚叮咚的流水声吗?潺潺的泥?淙淙的呢?
看一看,你们看见了漓江水在流动吗?
听不到,看不到,好静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你只觉得船在向前移。
现在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该多绿啊! (引导看图) 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翡翠”就是绿色的玉石,这块玉石上有斑点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无瑕”,指点:“瑕”是玉上的斑点。)
读了以后更觉漓江美,文章也写得美,所以我们爱读。如果还是这些内容,老师把它重新排列一下,效果会怎么样呢?你们体会一下。 (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老师读另外组成的'句式不整齐的一段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看得见。漓江的水绿得非常可爱,简直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我们再一齐把课文上的句子读一读,大家比一比,想一想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分句都是写漓江的美,课文就是把这些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排成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强语势,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这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结合教给知识。)
齐读。 (女生读第一分句;男生读第二分句;男女生齐读第三分句,逐渐加强语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讲分号——这三个分句是并列的,所以中间用分号,停顿和句号差不多。
指点烘托的手法——第二小节一开始,如果就说“漓江的水真静啊”,不是和第一小节联系得很紧密吗,为什么要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 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波澜壮阔”——是雄伟壮丽的美。) 两者都很美。然后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起什么作用?想一想和中心有什么关系?( 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
突出了哪一个字?( “甲” )
指导读。重点在哪儿?( “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
提示层次:先用对比方法说漓江水的与众不同,再用排比句式说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现在就请你按照这样顺序背诵这一段。
读写结合,延伸课外——语言训练。
(1 )出示:“我爱长江、西湖和家乡的小河。”谁能把这个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份)如:
我爱长江,我爱西湖,我更爱家乡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饰语)如:
我爱浩荡的长江,我爱明镜般的西湖,我更爱家乡弯弯曲曲的小河。
(2 )出示:“教室里真静啊,”
(3 )出示:“真啊,”
观赏了桂林的水,我们再游桂林的山。
用简笔画创设情境,通过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教师边说边画。
(1 )我们来到桂林会看到这样的山 (图 ① 略) ,你们说这座山像什么?你猜老人可能在做什么? (老人在望着远方;老人在思考;老人在沉思)
(2 )在桂林,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山 (图 ② 略) ,你们看这山有点像什么?骆驼可能在做什么? (骆驼像伏在地上;骆驼好像在沙漠上蹲着;我会产生一种联想,骆驼是不是在等我们骑上去。)
(3 )在桂林,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山 (图 ③ 略) ,你们看,这山像什么?大象站到漓江边想做什么? (大象好像在饮水;)
(以上三个图形逐一画出,组成一幅画。)
(4 )你们看这些山,姿态各不相同,变化很多,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形象万千” )“万千”表示变化很多。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5 )这一座座形态万千、奇特的山峰分开排列叫什么?(奇峰罗列)“奇峰罗列”中哪个字眼表示“分开”?(“罗”)
(6 )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非常险峻,书上说“危峰兀立”,这个“危”是什么意思?是“危险”的“危”吗?字典上有三种解释取哪一种恰切?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选择恰切的词义。危: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
(随手画图,图④略。)
(7 )在这些形态万千的奇峰中,有许多怪石叠在一起 (图⑤) ,这就叫——“怪石嶙峋”,如果是一块两块怪石能叫“嶙峋”吗,一定要怪石重叠才叫“怪石嶙峋”。
(8 )自学课文。
提出要求,词语的意思懂了,再读课文,要求能用上一课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然后要你们自己讲书。 A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B 、桂林山的特点,课文是怎么写的。
(9 )朗读比赛。
谁觉得自己能够把桂林山的特点读出来,就自告奋勇来当擂主,接受同学们的挑战,挑战同学要先对擂主做出点评再朗读。
四、感悟实践
这样的山拱围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山水间又有这样变幻无穷的洞,这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就请你用课下时间来自学整理,下节课就请你当小导游,为我们介绍“桂林的山、桂林的洞”,喜欢创造的同学可别忘记给桂林山水设计旅游广告词。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歌导入、触发情感
1、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一首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广西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不仅山歌有名,而且广西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幻灯出示: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幻灯出示: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吗?
3、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灯?)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进入情境
1、现在开始我们的桂林之旅吧,请先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师做文字说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看!这是骆驼山,呵!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潜心品读,体会情感
1、了解桂林的水:
⑴ 好,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全长有170多千米。
⑵ 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⑶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静、清、绿。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呢?
⑷ 这些句子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来漓江的特点呢?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
⑸ 指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静”的语句?
(指名读)
找到静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后,那你能读得更“静”吗?
(出示幻灯)
你们瞧,这就是漓江的水。你们感觉它在流动吗?听得见水流的声音吗?多静啊!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水平如镜的漓江水吧。
⑹ 接下来,谁愿意来自告奋勇说,我愿意读哪个特点的句子?
指名生读。
(生读“清”的语句)
刚才,我听你在读“清”这个字时,读得特别轻,这是为什么啊?
生答,你真会读书,其他同学是怎么理解的呢?
漓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呢?请大家再看这幅图片,看,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倒影在水中
(齐读)
让我们来由衷地发出赞叹:
漓江的水真清啊……
⑺ (生读“绿”的语句)
怎么样?读出“绿”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那你来试试,行吗?
这回,感觉满眼是绿了吗?
(让读的学生说说理解)
发言精彩的话,给予鼓掌,瞧,(幻灯出示)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漓江的水真美啊!让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乐曲来朗读这几句精彩的描写吧,再次来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独特的美。
⑻ 听你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突然有这样一个灵感:
这儿有一些跟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请你给图片配音。使图片更美有兴趣吗?
(有)
不过,给图片配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把这段话记住,然后根据画面激情地讲解,有信心吗?
(有)
那就试试吧。
谁愿意来当一回配音演员?
指名配音,怎么样?像个配音演员吗?为什么要配上“大海”、“西湖”句子?谁愿意来试试?
那么我们一起来过把瘾吧。让我们来深情地赞赞漓江的`水吧。
挺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出几个著名的配音演员呢!
2、了解桂林的山:
⑴ 过渡:
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地赞叹: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过你可别只顾着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这一段,与前一段做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⑵ 指名说,那快速回忆一下,我们怎么学习桂林的水那段的?
⑶ 小结:
找到桂林山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
⑷ 生自学,可同桌一起学习。
⑸ 交流:
奇、秀、险(板书)
⑹ 你对哪个特点印象最深刻?
(生读“险”的语句,并谈感受)
这么险的山峰高高的矗立着,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
(生答:危峰兀立)
(出示幻灯)
看,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脚或山顶。这里的“危”就是──
(生答:险)
多险?
(生答: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能把这句好读好吗?
⑺ (生读“奇”的语句,并谈感受)
幻灯出示,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能读好它吗?
课文中好象就写了三种形状啊?
请大家联系我们看过的图片,或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形态说得具体些!“像老人,像巨象,象骆驼……”
(示意学生说下去)
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首描写桂林山奇的诗。
(幻灯: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
许许多多的的形状,数不尽,这就是──
(生答:形态万千)
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山峰矗立在那里,就是──
(生答:奇峰罗列)
哪些同学对“奇”感兴趣,把这句话读好。
⑻ (生说“秀”)──在你的眼里,那些山都活了,能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吗?
⑼ 同学们,桂林山的一个特点就足以让我们欣赏,品味,如今,它集这些特点于一体。难怪作者要这样赞叹──
(生:我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是峰峦雄伟的泰山不够美吗?是红叶似火的香山不够迷人吗?而是──
(生:桂林的山实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别的山就逊色了)
师:因此,我们说,桂林的山──
── (生:甲天下!)
3、总体了解山水:
师: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绕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看──(出示剪辑的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有关图片)
师: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
(教师作适当提示,生根据画面描述──)
(生:围绕着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
师: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画!
(生:应该是“连绵不断的画卷”,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师:你们说的没错。可用画来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没错啊!
(师作迷惑不解状)
生: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特点很多,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画卷”来表达。
师:哦?这些特点都是孤立开来的?
生:不是!它们应该是浑然一体的!
生:因为这里的山很多,这里的水很长,这样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不尽道不完。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画卷”来表达。
师: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从桂林城到阳朔,航程有80多公里,这一路的风景怎是一幅画所能画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连绵不断的画卷”)
能把它读好吗?
(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难怪作者赞叹──(多媒体映示相关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当代著名作家贺敬之这样深情地赞美桂林山水──我们来一起合作深情地读读。
(多媒体映示《桂林山水歌》开头部分的诗句,师生深情吟诵)
师: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生: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师: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生: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师:水几重呵,山几重?
生:水绕山环桂林城……
师: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绿水中……
师:同学们,诗很美,课文中的语言也同样很美!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生各自练读,指名配乐朗读,根据画面提示试背)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真想由衷地赞叹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四、总体升华
1、同学们,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她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何止于桂林山水啊!同学们,让我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吧!
2、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听,顺着水流又飘来了好听的山歌:
常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五、选择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8
设计理念: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
设计特色: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就教学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就目的而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积累---顿悟”的教学思想。
设计意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那里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绝作,就连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丽的山水风光。
齐读课题《桂林山水》
二、整体感知,
带入情境带着愉悦的心情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和词语。读了课文,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整体感知,提炼评价)能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桂林山水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甲天下”)有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景能与天堂相媲美, 而桂林的山水敢称天下第一。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丽吗?就让我们坐上木船,赶快去欣赏一番吧!
三、漓江的水
1、小船缓缓地行驶着,一江碧水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便是美丽的漓江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读一读,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现出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注意三个“啊”的变调,教师指导朗读)
2、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漓江水有哪些特点呢?(静、清、绿)
3、同样是写漓江水的静、清、绿,如果老师把这三句话变一变,变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你看看是哪种写法好,为什么?(是原文中的好。写作中要求生动、具体、形象。)
4、如此美丽的漓江水,真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透过清澈的漓江水,你还看到了些什么呢?(小鱼、山的倒影、水草等等),能用上课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拓展练习: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5、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课文中说它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解释翡翠:翡翠是一种晶莹剔透的玉石,但是如果上面有个斑,我们就称之为“瑕”。漓江的水像一块翡翠,并且是一块没有斑点的翡翠。(幻灯出示翡翠与漓江水的对比图片)
6、漓江的水就是这么美,一起再来读一读。(老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四、桂林的.山
1、漓江水的“静、清、绿”,美得独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与众不同呢?让我们把木船靠边,欣赏一番桂林的山色。
教法迁移:
(同学们可以借鉴学习漓江水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划出来,好好读一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对比本地的山:
我们舟山也有山,但往往是一座连着一座,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连绵不断)
3、桂林的山——奇.再来看看桂林的山,好像从地里拔出来高高地挺立着,可以用什么词来说(拔地而起),而且一座座山有连在一起吗?(没有),这个就叫做(各不相连)。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拓展练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 )、像( ),像( )…….
对,这就是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课文中用哪个字来概括桂林山的这一特点?(奇),这个奇是奇怪吗?(理解“奇”的意思,解释为奇特,样子很少见。)的确,这样的山,在别处很少见,所以说是(奇峰罗列)。读出奇特的感觉来。
(理解桂林山的“奇”,在朗读中感受其奇特)
4、桂林的山——险
图文结合,理解“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除了奇峰之外,在桂林还耸立着又高又陡的山峰,我们称之为(危峰兀立)。
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的怪石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叠的?(怪石嶙峋)
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险)
(指导朗读,谁来念念这种山势险峻的感觉?)
5、桂林山水——秀
除了奇、险之外,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秀)
“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秀丽、秀美),由此可见,“秀”就是指“美”,你们看,如此美妙的景色,带着赞叹的语气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品位语言,感悟美景
木船渐渐划远了,看来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难舍。老师也曾用相机捕捉了这最后的迷人一刻,一起来看看吧!
(幻灯出示桂林美景)
相信一幅幅的美景,早已烙在你们的脑海中,你能来称赞一番这迷人的山水吗?
桂林山水( )! 六、课外拓展,加深感悟
这美妙的仙境让我们如痴如醉,难怪历来的文人墨客都愿不吝笔墨地大加赞赏,我们来听听著名诗人贺敬之是怎样称赞桂林山水吧!
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欣赏了如此迷人的桂林山水后,我们不由得为它的美景所折服。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树阴照水爱晴柔。枫叶红于二月花,红妆素裹更妖娆。”来形容桂林山水是再合适不过了。难怪乎,古人云——“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设计
桂 林 山 水
赞赏——描述
总述: 甲天下?——观 赏 先看图,进入佳景;
水(静、清、绿) 品文句,欣佳景;
分述 后想象,玩赏佳景。
山(奇、秀、险)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9
一、创设情景,诱发美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处你印象最深的景色?
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
(设计意图: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生活中,是那么可亲可近,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师: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板书课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播放桂林山水录像片)
学生欣赏,然后谈感受。
(设计意图:有声有色的录像是真实的生活情景的再现,给了学生直观形象的情景,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师:这么美的景,怎能让人不喜欢呢?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文字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我相信同学们能读得好!遇到难读的地方,向同桌请教,并多读几遍。(此遍朗读,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正确、读流畅)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4、回答: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设计意图:1、学生边读边感知课文,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自学能力。
2、“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这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享受激励、鼓舞和鞭策,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探究课文,品味美
(一)、读中感受美
1、感受“水”美
(1)、播放多媒体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漓江水的独特美。)
(2)、你能把漓江的水美美地读出来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
(3)、说一说: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清、绿。)
2、感受“山”美
(1)、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展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桂林山的独特美。)
(2)、你打算怎样来读桂林的山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文)
(3)、播放课文配乐(学生配乐读文)
(4)、说一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桂林的山奇、秀、险。)
3、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美
(1)、播放录像片断:游客成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情景。(学生感受情境
(2)、假如你也乘着竹筏荡游在桂林山水之中时,你想把那般情景描述一番吗?请带着你的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学生配乐朗读)
(3)、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课件和录像,给了他们活生生的生活情景,学生就产生
了初步的感受,然后重点让学生读课文,而且是让学生自己揣摩着读,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和作者的心灵对话,不仅能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到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文气美。在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和意境的美,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探究文本之美。)
(二)画中亲历美
师:通过同学们对桂林山水画面的感受,对描写桂林山水文字的'朗读,在你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许多美好的画面,那就动手画一画吧!画完后交流一下。(学生自由作画并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作画,学生又一次亲历语言文字,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在交流中相互探究促进,对桂林山水的美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
(三)、说中体会美
1、师: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不胜收,大家都很喜欢吧?你们也想赞美一下桂林山水吧?那就请同学们为桂林山水美言几句吧!可以是自己创作的小诗,可以是几句发自肺腑的感言,也可以引用名言或诗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桂林山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桂林,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更是在组织表达情感的语言中探究到了文本之美。)
四、启发想像,创造美
1、假如你是桂林山水的导游,你怎样想游客介绍桂林山水的美?
2、学生自主组织导游词并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转换角色、运用语言的训练,从而为将来走向生活进行的一次很好的锻炼,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活跃了学生思维,启发了学生创新。)
五、欣赏诗歌,升华情感
师:桂林山水是一副奇丽的画卷,是一首抒情的歌曲,是一段旖旎的诗篇,是一处温柔的仙境,让我们一起欣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老师朗诵,并配以画面展示)
学生欣赏诗歌
(设计意图: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六、自主质疑,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
2、观察一处风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组内还未解决的问题,并全班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和身边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的探究得以扩展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0
【教学目的】
1、运用自制CAI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抓住静、清、绿、奇、秀、险,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3、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计算机课件(高亮度投影设备或大屏幕彩电一台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 ,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
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好不好?(好)请同学们边听朗读看画面,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课件,配画配乐的课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欣赏、理解、学文
(采取变序法教学)
的确,桂林山水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景的?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初读,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学生质疑。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⑵ 观察,以说代读:
运用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漓江水的独特美。
出示:静、清、绿画面各一幅,指导学生具体观察漓江水的特点。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水的特点说具体。
⑶ 精读,理解重点:
勾画书上具体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反复读,找出重点词语体会漓江水的美。理解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作者把水比喻成无暇的翡翠,写出了水的颜色,是闪光的绿、透明的绿、迷人的绿、醉人的绿,贴切而精妙,这不仅仅只是比喻漓江水的绿,也是对漓江水静、清、绿三大特点的综合描绘,使我们对它的爱幕之心油然而生。
⑷ 深读,相互交流:
讨论: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一改,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课件:比较句子具体描写的好处:
①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②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自读句子,交流所得。
⑸ 品读,充分感悟:
漓江水的美,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轻声读、个别读、集体读、闭上眼睛试背)
真美呀!别说作者连我们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当作者从美景中醒过来,才发觉自己的船在前进,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船在前进的?
本段小结:
这一段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水的特点,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奇特美。
2、总结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刚才我们学第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方法,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思考: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抓住了哪些特点怎样写具体的?
(分组讨论)
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山的奇异、秀丽、险峻。根据课文结合画面,汇报讨论结果。学到这里你想对桂林的山说点什么?
小结: 这一段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特点。桂林的山奇异到山山不同,峰峰各异,秀丽得像苍翠壮美的屏风,像新生的竹笋;危险得叫人简直不敢站在它的下面,兀立的怪石好像时刻会栽倒下来。
(指导学生入情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都那么奇特,那么美,如果把它们合二为一,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范读,生思考: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齐读一二两个分句,想想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出示课件:山围绕水,水倒映山的画面,让学生理解山水交融的景象。
那么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就只表现在这些地方吗?出示课件: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桂林山水之美所表现的地方。
作者游览了桂林山水,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学习第一自然段:
正因为这里山美、水美,山水交融,加上绿树红花,竹筏小舟,更是优美奇绝,无与伦比,天下第一,所以,人们都赞美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什么意思?甲天下呢?人们为什么会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小结,回归整体
学生看着课件上的板书总结:因为作者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才乘船去游览,然后,具体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写出作者的感受,这里确实美,美如画,不愧为甲天下的美称,前后照应,结构十分完整,作者是采用什么结构来描写的?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把桂林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迁移训练,发散思维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老师根据它的特点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数不胜数,现在你们都是小诗人,请把你知道的风景胜地根据它的特点也写一首小诗。
(交流学习)
五、说话练习
桂林山水非常美,我最喜欢( ),因为( )。我真想( )。
结束语: 同学们,桂林这里之所以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因为桂林的人民保护好了桂林的山水,中外游客珍爱桂林山水,我们家乡的巴岳山也非常美丽。我们要热爱她,保护她,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让我们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1
设计理念: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
设计特色: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就教学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就目的而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积累———顿悟”的教学思想。
设计意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那里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绝作,就连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丽的山水风光。
齐读课题《桂林山水》
二、整体感知
带入情境带着愉悦的心情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和词语。读了课文,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整体感知,提炼评价)能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桂林山水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甲天下”)有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景能与天堂相媲美, 而桂林的山水敢称天下第一。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丽吗?就让我们坐上木船,赶快去欣赏一番吧!
三、漓江的水
1、小船缓缓地行驶着,一江碧水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便是美丽的漓江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读一读,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现出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注意三个“啊”的变调,教师指导朗读)
2、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漓江水有哪些特点呢?(静、清、绿)
3、同样是写漓江水的静、清、绿,如果老师把这三句话变一变,变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你看看是哪种写法好,为什么?(是原文中的好。写作中要求生动、具体、形象。)
4、如此美丽的漓江水,真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透过清澈的漓江水,你还看到了些什么呢?(小鱼、山的倒影、水草等等),能用上课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拓展练习: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5、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课文中说它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解释翡翠:翡翠是一种晶莹剔透的玉石,但是如果上面有个斑,我们就称之为“瑕”。漓江的水像一块翡翠,并且是一块没有斑点的翡翠。(幻灯出示翡翠与漓江水的对比图片)
6、漓江的水就是这么美,一起再来读一读。(老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四、桂林的山
1、漓江水的“静、清、绿”,美得独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与众不同呢?让我们把木船靠边,欣赏一番桂林的山色。
教法迁移:
(同学们可以借鉴学习漓江水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划出来,好好读一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经典之作,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抓住主线,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写作顺序。课文开头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第2、3自然段围绕这一名句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抓主线,使作者的思路和教者的教路有效融合,快速了解了课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读读悟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和点拨,应该说这节课中,文本的朗读是充分的扎实的,主要包括朗读整篇课文或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朗读(特别是通过“啊”在不同字音后面的读法更是提高了他们的朗读兴趣)。首先让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
三。启发想象,学生进入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呢?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桂林山美景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山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有的说“美女”“公鸡”“擎天柱”,在学生充分练说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很热烈,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然后学生再练读,感受山水的特点。
反思自己整堂课的教学,固然自己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对新时代有更高要求的孩子们,更要“多阅读 重积累”。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2
学习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②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④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①教学挂图。
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
朗读感悟
①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画面,听课文录音朗读。
②伴随录音,轻声朗读课文。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小组内轮流朗读,相互评读.帮助正音和顺句。
⑤师生引读。以第二自然段为例: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⑥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引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畅谈桂林山水的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和点拨。
理清文章思路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能察觉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能不能给课文列出一个写作提纲?
②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列提纲。
②归纳。
根据上述提纲练习背诵
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文章的表达等方面提出疑问。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甲天下”“翡翠”“瑕”等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②为什么在写漓江水和桂林山之前要先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
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对话,在对话中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品味词句和表达方式
师:桂林山水风光秀美,作者描绘的语言也美,你能感觉到哪些词句特别能引起我们欣赏的兴趣?
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圈点批注。
学生相互交流。
交流前,教师做一次示范;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一句,作者连续用了三个相同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音韵美,听着这些句子真让人陶醉。还有,作者用了很多确切的比喻,用无暇的翡翠来比喻水的绿。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点评。
积累和运用
①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②仿照课文,写句子。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背诵课文。
拓展延伸
自由读,读课后阅读材料《浓碧》,稍做指导:与课文比较,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课外继续搜集描写桂林山水的文章,比较体会。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
漓江 无瑕 翡翠 峰峦雄伟 屏障 竹筏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连绵不断
2.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讲述了桂林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理解用对比突出水美山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对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具设计]
DVD光盘
[设计特色]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流程]
一、巧用视频,开课激趣:
1、播放万里长城、颐和园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美景的向往,从而引入课题。
教师边展示桂林地区图边解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让我们乘上竹筏小舟,一起驶入那美丽的山水画卷当中吧。
2、(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出画面的内容?(生自由发言3-4个)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学习课文内容的.方法中选择你喜欢的,也可以自己创造新方法。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2、小组学习(播放3分钟轻柔舒缓的音乐)
三、选用视频,品读课文,感悟山水之美
导语: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桂林之行吧!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做一个汇报,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一)巧用视频,诵读水之清碧
1.先让学生感情朗读汇报的课文,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其他同学谈感受。(此时适时播放桂林的水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漓江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播放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参与评价)
(1)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教师进行示范。
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指导学生齐读。
(3)指导学生诵读。教师提示:表现三种情感,第一种水静是欣慰;第二种水清是惊喜;第三种水绿是赞叹。
4.指导对比写法的运用,突出漓江水别具一格的美
(播放图片:1、波澜壮阔的大海,2、水平如镜的西湖,碧绿的漓江水)
漓江的水有漓江自己的美。漓江的水静、清和绿。
总结板书:说西湖说大海,不是说漓江比它们都好,是各种景物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漓江的三个特点,第一个静。(教师板书“静”)第二个什么?(教师板书“清”)第三个什么?在课文表达绿的时候,还用了个什么词?(引导板书“碧”)
(二)精选图片,品读山之秀奇
1.学生汇报读书方法,读读汇报的课文。(师出示桂林山的画面,学生逐个朗读。)
2.学生谈感受。
3.指导朗读课文。(出示课文内容,生读课文)
课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重点指导:(1)读桂林的山的奇要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惊叹。
(2)指导“啊”的音变规律。
小结:同学们,由此可见,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功夫多深啊!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能在今后的写作中活学活用,同样的,就能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4.对比写法,突出桂林山独具特色的美。
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得出:桂林的山是奇、秀、险。
本环节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汇报,老师觉得你们真聪明,第一,能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举一反三的能力强。第二,发言积极,朗读有感情。老师为你们的进步由衷感到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三)感悟山水组合美
1.学生汇报课文的最后一段
学生读课文。(播放山水相依视频)
让学生谈感受。(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感悟山水相依,谁也离不开谁。)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
(齐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谈山水相依的桂林给我们的感受。
(播放视频)坐在船上,行驶在漓江里,桂林山水那独具特色的美,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2.指导朗读,边朗读边谈感受。
四、宣传策划,创意展示。
1.赞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用了这样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来赞美了桂林,老师用了一首诗来赞美她,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桂林呢?那请大家开动脑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广告语、对联、诗、歌曲等等,来赞一赞这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吧!
2.先小组讨论,再全班汇报。
(师作诗)慕名观赏荡轻舟,静水清流碧悠悠。奇峰竞秀拔地险,山水相依画中游。
3.让学生欣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播放视频)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收获: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用到的学习方法是:(生齐答:有感情地朗读、找特点谈感受)好了,这一课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作业设计
1.请把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写下来。
2.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景点图片,办一期桂林山水图片展。
总结语:同学们,桂林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也有梦幻般神奇的境界。它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它不愧是我国自然风光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亲自到桂林山水中细细游览。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漓江 静 清 绿 舟行碧波上
甲天下
桂林山 奇 秀 险 人在画中游
原因 特点 感受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4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语言美
本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写,语言简洁明了。同时,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一幅如画的桂林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琅琅上口,令人心驰神往。
二、文章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前呼后应、整齐划一的结构美
这篇课文是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地把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3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作者面前。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因此,学习本文,应把重点放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借助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色美,同时感受祖国的语言美。
二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前呼后应的谋篇布局法和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总之,本文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得力佳作。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注重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注意培养学生收集资源的习惯、能力及资料共享的意识。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观察图画、录象中漓江的水;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⑵ 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⑶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⑷ 这段的三个特点,排比得当。这个自然段之所以让人充分感受到漓江水之美,与第二句三个特点的排比大有关系。描写一个事物,抓住它的三个特点写,既全面又具体这里写漓江的美,连用“真静”“真绿”并列表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自然段中,三个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对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产生了相当好的语言效果,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⑴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⑵ 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⑶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⑷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⑸ 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⑹ 总结:
这一段作者同样用了一组包括三个分句的.排比句,写出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每个分句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使用了恰当的比喻,读起来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
⑴ 引导学生质疑。
⑵ 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⑶ 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⑷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⑸ 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这段写了什么?
写的是作者观赏桂林山水后的总印象。“画圈”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最后用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两句诗来概括?与开头一句关系如何?(作者把桂林的山、水、云雾、绿树红花、竹伐小舟融合在一起,用一个长句子写出来,勾勒出一幅彩色桂林山水图。作者泛舟漓江,如入画中,并把读者也领入那无限美妙的境界中去了。结尾诗句与开头诗句前呼后应。使文章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总结:本自然段写出桂林的山与水结合的美景。
录象的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带到优美山水的情境中,激发起阅读文章的热情。学生情绪激动起来,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一定会敏锐起来。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品味精美词句段,感悟语言表现力,不但体会到文中的思想感情,而且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朗读全文,整体背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2、播放多媒体课件中桂林山水旅游介绍。边看边想到文中哪些句子。学生不时发出惊叹声。
3、练习背诵。
4、提示线索,全班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根据影片回忆、想象,然后读出或背出与课文有关的或是正好能描述这些图片的句子,实际上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来描述图象,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的美,又亲眼观看山水的美景,这就是学语文、用语文的最好体现。
四、转换角色,运用语言
1、小结本课的写作特点:
本文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开头先总起“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分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最后把山水结合起来加以概括。首尾呼应,突出了中心。本文观察仔细,抓住景物的特点,加以具体描写。想象丰富,比喻生动,作者又使用了诗一样的语言,借景抒情,使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
2、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玩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桂林山水:
喜欢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喜欢写作的同学,仿照二,三自然段写公园的花或校园的树等一个片段。
3、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题词”、“导游词”、“广告词”、“仿写”等多种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感悟理解。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爱美的情趣。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了解分号的用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11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指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广西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吗?对!桂林山水(板书)。那么,谁去过桂林欣赏过这一美景,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么?
学生自由描述。
教师附和:是啊,大自然的美比人工雕琢的美更让人感到神奇。(听你这么一说我真想快点去看看呢。)咱们没去过也不遗憾,来,现在我们就随着作者到桂林去游山玩水,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我们快来读书吧,看看作者陈淼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这一遍读书,请同学们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没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一练。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一些较难读好的四字词要特别注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
3.指名读通课文。
三、整体感知,领略美感
1.教师: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大家预习时读课文了吧,现在又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2.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书:美)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要充分领略桂林山水的`美,这还远远不够。下面我们该怎样读书呢?(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提炼: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我们可以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我们可以欣赏作者的表达手法……
这就叫做“品味语言”。
四、精读第二段,品味语言
1.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二段课文,这一遍读书,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咬文嚼字地一边读,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能不能在脑海里再现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
你仿佛看到什么了呢?
学生若答:当我读到……,我仿佛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又看到了非常平静的西湖的水。
教师则教学:这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水平如镜)不知道你是否发现,这个词含有什么表达手法呢?(比喻)
指导读词。
教师:“波澜壮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海水一浪赶着一浪,奔涌向前。)声势浩大呀!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波澜壮阔。”和刚才的意思一样吗?看来,理解词语要联系句子才行,有时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完全不同了。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若答:当我读到漓江的水真静啊……时,我仿佛看见漓江的水非常的安静,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也看不到它在流动;仿佛看见漓江的水清澈见底,江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见;仿佛看见漓江的水非常的绿……
教师则教学:同学们都根据文中的词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也是一种品味语言的好方法。
2.比较句子。
看看,跟你们想象的一样吗???看配乐课件,教师旁白:这就是漓江的水,静静的,清清的,绿绿的,美吗?那么,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吧(估计多数学生会读第二句)。老师也是一读这一段就喜欢上了这一句,它好在哪里呢?
请看大屏幕,我们来比较一下??(出示一句就请同学读一句。)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多绿啊,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哪一句用在这里比较好?好在哪里?(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达的。使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它不仅用上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还用上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比喻非常具体,生动,形象,使我们一读就仿佛身临其境了……)
3.指导朗读。
漓江的水美,作者写得也美,还得靠我们读得美呀。谁再来读?(教师指名读,教师先指导读好第一句。)
这里的“真”是“真假”的“真”么???“多么”在这里是感叹、赞美的语气,该怎么读?大家都练练。
“我听出了一种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教师读。“我听出你控制不住对漓江的喜爱之情。”“你的声音很柔美,我感觉到你是生怕破坏了这江水的静谧。”“同学们的朗读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感情啊!”一起读。
这一句我们一起读得多好呀!下面两个分句,老师不指导了,相信大家能读好,练一练吧。
教师再一次指名朗读。
教师范读:大家都读得这么美,我也忍不住想读了??(画面出示,教师范读。)大家觉得美吧!那么就练一练。(学生再自由读,又指名读。)
4.背诵课文。
现在,我们这些游客已经来到了漓江边,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着导游来跟我们讲解了,谁来当导游?要当好导游,当然不能拿着稿子,请你准备准备,记一记导游词。(点名声情并茂地讲解。)
小结:读到这里,你明白了这样的水是什么样的水了吗???静、清、绿。(板书)
五、课堂小结,练写生字
1.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漓江的水美,下节课,我们还要去看看桂林的山。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全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1-22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08-26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09-03
精选《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三篇07-02
精选《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三篇07-17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5篇02-10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5篇)06-02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11-28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合集九篇04-04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合集9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