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时间:2024-02-25 06:57:41 教案 我要投稿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

  2.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理解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惯性定律的内容及导出过程,强调它在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发现和发展。科学的发现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科学背景,同时,科学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置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又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本节课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的概念。

  本节课教学难点:

  1.消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3、惯性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电化教室、“3.1牛顿第一定律。”ppt”文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播放视频剪辑《汽车事故实验》,在视频剪辑中,我们看到撞车后假人和车子的运动情况。我们要讨论的是,人和车子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在力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运动学,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动力学。

  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中,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这三条定律总称为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这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牛顿运动定律。

  二、正课

  1、历史的回顾。

  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已经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可是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才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演示实验: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

  1.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在17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根据这类经验事实得出结论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两千年内,动力学一直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才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教师对亚里士多德做简单的介绍,以培养学生对科学家们的热爱。

  1.2伽利略(Galileo)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若阻力非常小,物体将做什么运动呢?

  课件演示实验:物体沿气垫导轨的运动很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设计时速430公里/小时。

  若阻力减少到零,情况又会怎样呢?

  计算机模拟实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结论: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而水平桌面上推物体物体动起来,不推物体就不动,正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了运动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对伽利略进行简单的介绍。

  1.3笛卡儿(Descartes)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讲解: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学的知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08-23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06-12

高中牛顿第一定律教案01-07

高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02-24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精选5篇)04-07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5篇)03-25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5篇03-09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03-10

《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稿01-06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