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时间:2024-03-01 06:58: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1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古诗词的意思。

  2.能熟练背诵古诗词。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时目标】

  1.感受此词所描绘的浙东江南美景,以及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在反复诵读中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背诵本词,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宋代词人王观写的一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①解题:“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

  ②“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

  浙东: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

  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题目点明了主要事件。

  3.简介作者:王观,宋代词人,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宋仁宗时中进士,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其词构思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

  二、初读词,正确流利。

  1.自由读。

  2.指名读。(字正腔圆)

  3.指名读。生评价。

  4.注意读出节奏,注意断句,押韵。

  三、理解词意,品读感悟。

  (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眼波横:眼波横流;眉峰聚:眉峰紧锁。

  2.意思:水像美人的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3.谁来说说这句词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起了怎样的作用?

  (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明净澄澈、波光粼粼和山的连绵起伏。)

  4.眼波横流,眼里有泪水,眉头紧锁。在怎样的情绪下会有这样的表情(离愁)?山水有表情吗?那这些表情是谁的呢?(这是词人的表情,是词人寄托自己的'感情在山水之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下一句,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二)“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欲:想要;行人:远行的友人;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眉眼盈盈处”指的是山水交汇的地方。

  2.上阕讲了什么,或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上阕写景,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三)“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1.才始:方才(刚刚才把春天送走,接着要送你回去)

  2.这里的“君”是指谁(鲍浩然)。送别时间:春天刚刚过去,正是春末夏初之时。春天是美好的,词人刚刚送走美好的春天,又要送走友人,你们认为此时词人内心有怎样的感受?(伤心,难过)

  (四)“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句词的意思是什么?(如果到江南可以赶得上春天,千万要和春天一起居住)。

  2.词人是喜爱春天的,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和春天同住,留住春光的愿望。

  3.赏析:上阕写景,间接表达词人情感;下阕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写对友人的深情祝福,淡化了离别的感伤,进一步表现出送别人的一片深情。

  4.教师总结:

  友人同春光一样,将要去江南,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留住繁花似锦的春天,享受江南的最后春光。

  四、引导背诵。

  1.自读。

  2.引导背诵。

  【板书设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2

  教学目标:

  1,感受此种所描绘的浙东江南美景,以及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了解比喻,寄情于景等手法在词中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这首送别词的表达特点以及词人的乐观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这首宋词与其他送别词在表达上的不同。

  教学过程

  导入:在面临分别时,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比如,你们的好朋友突然搬家了,是离你很远的地方,你们之后不能再常常见面了,你会怎么想?(请同学回答)古人在与亲朋好友离别时,会用诗词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送别词。请大家翻开课本,到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朗读:个读齐读

  在之前已经学过词的基础上,进行常识问答

  1,解释标题,词牌名,题目。

  2,词可以根据字数,分为哪几类?《卜算子》属于哪一类?

  分析

  1,第一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眼波横:眼波横流;眉峰聚:眉峰紧锁。

  题目一:这里说眼波横流,那你们想水有眼睛吗?(没有)那什么才有眼睛,而且眼睛会波光流动。(人)同样的,人才有眉峰紧聚。是人的眼波横流,是人的眉峰紧聚。

  题目二:一般的人会有眼波横流的感觉吗?你们想,如果一个眼睛很小的人,会有这种感觉吗,那只有怎么样的人会有这种感觉。(美人)

  问题三: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句话。

  (江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峦像佳人的眉峰紧锁)

  问题四:翻译出来之后,谁来说说这句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起了怎样的作用

  (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明净澄澈,波光粼粼,和山的连绵起伏)

  在同学回答比喻之后,会对怎样的作用有些疑问,这时候要说明眼波横流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泪水是怎样的,透明的,并为他们演示眉峰紧锁的样子,这样,学生更能顺利回答问题。

  问题五: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山水的特点,有了这些形容词后,请同学更加完整的翻译这句句子。(明净的江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起伏的山峦像佳人的眉峰紧锁)

  问题六:眼波横流,眼里有泪水,热泪盈眶,眉头紧锁。是在怎样的情绪下会有这样的表情(伤心)山水有表情吗?那这个表情是谁的呢?(实际上是人,是此人寄托自己的感情在山水之上,这是一种寄情于景的手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

  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下一句,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第二句“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欲:想要;行人:远行的友人;盈盈:清澈美好的样子

  问题一:这里的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之前把眉眼比喻成了山水,这里同样用了比喻的手法,意思是江南山青水秀的地方)

  问题二:这个话透露了怎样信息,告诉了我们什么?(友人要去哪里)

  问题三:我们把上片学完了,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上讲了什么,或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间接含蓄的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3,第三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始-刚刚;

  问题一:翻译“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刚刚才把春天送走,接着要送你回去)

  问题二:这里的君是指谁(鲍浩然)

  问题三:在这句话中,我们有可以得到一个信息

  (送别时间:春天刚刚过去,正是春末夏初之时)

  问题四:春天是美好的,美好的春天词人刚刚送走,有送走了友人,你们认为这是词人内心有怎样的感受?(伤心,难过)

  4,第四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一:翻译这句话

  (如果到江南可以赶得上春天,千万要和春天一起居住)这句话让学生多次翻译,只要反应出要留住春天的意思就可以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词人是喜爱春天的'。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友人和春天同住,留住春光。)

  教师作:友人同春光一样,将要去江南,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留住繁花似锦的春天,享受江南的最后春光。

  问题二,上片是写景,间接表达词人情感,那下片呢?

  (抒情,下片直抒胸臆,直接斜对友人的深情祝福,淡化了离别的感伤,进一步表现出送别人的一片深情)

  5,学生经过学习,体会到这首词所包含的情感,这首词在感情上是委婉含蓄的,像江南的山水美景,把自己的情感放在词中,全班再齐读一遍。

  问题:请同学来回答,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中描写了浙东美景,用了比喻,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感)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询问学生之前学过的送别诗,并用其中一首与本首词作比较。

  6,板书

  上片水眼波横(比喻)澄澈波光粼粼

  山眉峰聚(比喻)连绵起伏

  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交代目的地

  送春归,送君归春末送友图

  下片

  千万同春住词人最后的叮嘱,淡化了离别的感伤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感伤,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知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

  2.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该词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品味作者融情于景之妙。

  教学难点:

  读出该词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诗、词比较中初步了解“词”的知识。

  二.朗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

  (散读——个读——齐读。)

  三.揣摩词语,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

  (采取学生质疑、同学解答、教师指点又不断诵读的方式。)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诵读出景语中的情语。

  (示范读——散读——个读——指点——男女分句读)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赏析: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如皋(今江苏省县名)人。曾在宋神宗朝当过翰林学生,因作词得罪而被贬,所以自号“逐客”。王灼说他的词“新丽处和轻狂处皆是惊人”(《碧鸡漫志》),说明他是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的'词家。王观的作品,风趣而近于俚俗,时有奇想。

  【注释】

  [1]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2]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3]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赏评】: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译文】

  水是眼波横,[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聚。[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眉眼盈盈处。[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方才送春天归去了,]又送君归去。[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相关文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02-26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0-1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0-0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语文教案06-2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优秀10-2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06-2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7篇02-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教案02-2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06-22

《卜算子咏梅》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