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4 08:55:5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摘录笔记,体会方法的不同。

  2。学习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春水的美丽。

  3。通过开卷有益的学习,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摘录笔记

  1、交流自己的摘录笔记,一下谁的摘录笔记写得好。

  2、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春潮》和《三月桃花水》用了不同动词描写春水的写法。

  3、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一读。

  1。出示古诗《兰溪棹歌》,交流查找到的戴叔伦的资料,师可以适当补充。

  2。用自己的方法朗读古诗,交流质疑,理解诗中难懂的词句。

  3。找出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怎样朗读。

  4。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5。出示古诗《桃花溪》,交流查找到的张旭的资料,师可以适当补充。

  6。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古诗,小组内交流质疑,理解诗中难懂的词句。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拥有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再加上刚刚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一首古诗,所以放手让他们自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7。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8。你还收集了哪些描写春水的诗句?还可以交流学生收集来的一些描写春天的诗。

  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春天。

  三、开卷有益。

  (一)学习《泼水节》。

  1。自己朗读课文,同桌间互相正音。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泼水节”写了哪些内容?在书中划下相应的句段。

  3。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可以是书中描写泼水节情景的部分,也可以是关于泼水节美丽的传说,还可以说一说1961年周总理参加泼水节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句段说一说。

  4。相机指导朗读。小组内互读,指名读等形式。

  例如:怎样才能读出泼水节那种热闹的.场面和欢乐的气氛?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内容。

  5。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最美?再读,感受文章句段。

  (二)学习《抢春水》

  1。自读课文,说一说抢春水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从哪些句子中能够感受到“抢春水”的快乐?再读课文,划下来。

  3。相机指导朗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和课文中的小伙伴一样感受到同样的欢乐?

  4。注意指出文中“我们”抢到春水时说的话。

  四、金钥匙。

  1。先说一说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自己又掌握了哪些上课听讲或理解课文的方法。

  2。全班交流。

  3。读一读书中小朋友的方法,谈一谈上课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笔下生花(本课建议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指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以及充分写出内心感受的方法。

  2。通过自己动笔描写“春水”,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

  2。朗读诗歌《春雨》。

  说一说歌曲和诗歌都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欢迎我们投入她热情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春水。

  二、出示本次题目和要求。

  1。春天的小河(小雨……)

  2。想象: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要求: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主题课文的描写方法,语句通顺的描写自己眼中的春水,要求将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充分写出来,将写得有声有色。

  三、指导。

  1。说一说春天的小雨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感受?也可以说一说春水带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词句来谈一谈。

  2。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3。出示书中提示的描写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有声有色”?(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书中的一些词句来写一写。)

  4。课件出示一些有关春雨的录像或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搜集素材,使他们有景可写,另外通过这些录像或图片资料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从而使的题材更加广泛。]

  5。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看到这样的画面使你想到了什么?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

  7。全班交流。

  四、出示。

  听一听,说一说他是怎样写的,自己要学习哪些方面。

  五、试文。

  提示学生注意要写得有声有色。

  第二课时(讲评)

语文教案 篇2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玉石意义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的形式,整体感知了《三字经》,同学们知道这两节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一下。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引导学生结合朗读感受,初步理解这两节《三字经》的内容。

  明确:第一节:讲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说明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第二节:讲了一个人如果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就会一事无成,是要后悔的;一个人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理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句。

  明确: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每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成长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3.理解“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句。

  明确:如果在一个人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因为受到过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4.理解“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一句。

  明确: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因为年少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

  5.理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句。

  明确: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打磨、雕刻它,就不能使它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就不会懂得礼节和道义。

  6.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加一加”识字法。

  明确:“加一加”识字法就是利用以往学过的独体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如本文中的`生字“初”,就是“刀”加上衣字旁“衤”变成的;“性”是“生”加上竖心旁“忄”变成的;“近”“迁”“远”,分别是“斤”“千”“元”加上走之旁“辶”变成的。运用这种方法识字,既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学习生字的乐趣,也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生字的写法。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谈话总结:本文通过两节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了从小用功学习、刻苦磨炼,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指导书写2个生字,能写得正确、匀称。

  2.能理解《锄禾》这首古诗的含义。了解农民种粮食是非常辛苦的,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10个生字;理解古诗的含义;懂得爱惜粮食。

  2.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不容易体会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中午小饭桌的同学的吃饭情况作了调查,投影出示统计表,看到这些数字,你想说些什么?

  吃饭人数

  全部吃完

  剩下一部分

  剩下很多

  22人

  1 人

  13人

  8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

  “农民伯伯种田非常辛苦,不应该浪费粮食。”也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可以结合自已家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如果有的同学说出有一首古诗是描写农民种田非常辛苦的,它的名字叫《锄禾》,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谁知道“锄禾”是什么意思呢?

  二、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也可以。)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点评:教师几次强调学生指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手、口一致,随文识字。把识字落到实处。)

  5.汇报学习情况:

  (1)谁能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这里教师再次强调读诗,在读中认识生字。)

  (2)以演示文稿的方式逐个出示以下词语,进行词语抢答,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

  日当午 锄禾 汗滴 盘中餐 粒粒 辛苦

  当读到以下的词语时,追问一下词义,解释不到位也没有关系,后面还要深入理解诗意,“日当午 锄禾 盘中餐”是什么意思?

  (3)猜词游戏:一个同学背对黑板,另一个同学任意指一个词请他猜,其他同学不能出声音,可以用动作提示他。目的是让学生认字,理解词意。

  (4)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抽读生字卡片,当读到“禾、午”时进行扩词。

  (5)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点评:在识字中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先读文,再学句、学词,然后学字,最后回到文中。)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读课文,提出问题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1)不理解词语:谁知 皆 禾下土 ;(2)为什么说“粒粒皆辛苦”?)

  2.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如果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记下来,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发现问题,进行适当地点播。

  (点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

  (二)汇报学习成果

  1.哪个小组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一下。

  2.下面,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农田里看一看农民是怎样劳动的,你们愿意去吗?(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是:太阳炙烤着大地,蝉儿在高枝上鸣叫着,农民在田间劳动。此处,教师边放录音边描绘农民辛苦耕种的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看图谈感受,让学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评读,教师适时范读。

  4.谁还愿意读?愿意读的同学都起立,一起读一读。

  5.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录像:配上喜庆的音乐,播放农民收割稻子的情景。

  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每次5人上台,两次完成)

  (黑板上贴出稻穗,稻穗的`后面有本课的生字)

  教师问:你们打算把这些稻穗送给谁?为什么?你还想说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发散,让学生自己感悟道理,体会出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进行口语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二)指导写字

  从生字中找出你认为难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能是“知、当”)

  1.用电脑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书空。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边写边说出这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收集有关农民生产劳动的诗歌、谚语,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句子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信念和热切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自己执着坚定信念和热切追求。

  第二课时

  一、 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有心人。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能够分辨乐曲的结构。

  2.哼唱乐曲的主题,记忆主题旋律,并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记忆第一主题旋律。感受主题音乐的情绪。

  2.分辨曲式结构。

  教材分析

  《快乐的女战士》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的音乐,旋律轻快、活泼,有中国的《四小天鹅舞曲》美称。乐曲由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组成。

  在弦乐音的背景下,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万泉河”主题旋律,使人联想起万泉河畔美丽的景色。

  1=G 4/4

  在竖琴的刮奏之后,单簧管以二重奏的形式奏出了欢快活泼的主题。女战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表现了女战士欢快、活泼的形象。

  1=A 4/4

  接着,这个主题由弦乐和小号在不同的调性上反复之后,乐曲进入了较为抒情的第二部分。在小提琴和木管的伴奏下,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了舒缓、优美的旋律,然后长笛和小提琴在高音区演奏,力度渐强,把情绪推向了高潮。表现了女战士与炊事班长争夺水桶时欢乐、嬉戏的场景。

  1=D 2/4

  最后,音乐进入了再现部分,单簧管二重奏的活泼旋律再次响起,最后在上行的半音阶旋律中结束全曲。这段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经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还被改编成钢琴、手风琴等乐器独奏,流传很广。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复习《军民团结一家亲》歌曲。

  师: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又一次带到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情节中。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被誉为中国的四小天鹅舞曲美称的《快乐的女战士》舞蹈音乐。

  二、欣赏乐曲

  1.观看舞蹈视频《快乐的女战士》。

  师:在舞剧的第四场中,有一段《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快乐的女战士》。请同学们观看舞蹈视频。

  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段乐曲的旋律,它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联系?

  生:旋律轻快、活泼。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乐曲开始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旋律。

  师:乐曲的引子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开始的旋律,也是《五指山歌》的旋律,我们把它叫做“万泉河”主题。

  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

  师:让我们来熟悉乐曲的第一主题,听听这段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聆听欣赏乐曲一部分。

  师:乐曲引子以后接着就出现了以单簧管二重奏形式演奏的欢快活泼的“女战士”主题。

  这段旋律轻快、富有朝气,与《四小天鹅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来哼唱这个主题。

  学生跟琴哼唱主题。

  3.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师指导学生用X 0 X 0的节奏为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第二主题。

  师:听辨这段主题,说说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这段音乐由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了较为舒展的旋律,和第一部分的主题形成了对比。请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师指导学生做较为舒展的动作感受音乐的'情绪。

  5.欣赏全曲《快乐的女战士》。

  师:听听这第三部分出现的是第几主题?

  师:最后又反复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6.再次欣赏全曲《快乐的女战士》。

  师: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请同学们仔细分辨“女战士”主题出现了几次,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女战士”的主题。

  学生欣赏全曲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结构。(如图形拼摆法、动作对比法、画旋律线的方法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片段。这是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这部作品的经典音乐至今还脍炙人口。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整部舞剧,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教案01-09

语文教案01-09

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