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1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二方连续”的折剪基本技巧,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2、知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3、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一天是你们的节日?你们会怎样庆祝节日?
表演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老师表演变魔术,出示范例。
3、给老师的剪纸起个名字——手拉手
4、什么叫“二方连续”。
(二)讲解
1、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出这幅作品的?
排序,折-画-剪-装饰
2、说说你认为这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最难。
(三)操作
1、你喜不喜欢这幅二方连续的作品,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操作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变魔术,说不定还会做得比老师更棒呢!有没有信心?
2、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运动一下我们的手指,让他们更灵活。(黄婆婆在烧茶)
3、按步骤跟老师操作。
折:短边对着,像折扇子一样。
画:幻灯出示男女孩的不同画法,幼儿可安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强调手指处要相连)。
剪:强调规则(废纸入篓)。
装饰:幻灯片提供一些基本方法。
(四)展示
1、评析
2、玩变魔术的.游戏
(五)活动延伸
回去给爸爸妈妈变魔术,想想你还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剪出哪些二方连续的图案来变魔术?大胆地试一试!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2
活动目标:
1、能用连续折叠的方法剪出相连的图案。
2、对剪纸感兴趣。
3、知道做事要耐心细致。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提前剪好的手拉手剪纸水彩笔剪刀纸胶棒卡纸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变魔术,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出示折在一起的剪好的手拉手剪纸)
师:看,这是一朵小花,现在我要变魔术喽,睁大你的眼睛,奇迹就要发生了。(展开手拉手剪纸,变成四朵小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变这个魔术啊?
幼:想。师:其实啊,这是一种剪纸的方法,我们学会了这种方法,也就学会了变这个魔术。那就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这是怎么剪出来的吧!
二、探索剪纸方法
(一)出示图案是红花手拉手剪纸剪纸,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师:剪纸上都有什么图案?
幼:小花图案。师:剪纸上的图案一样吗?
幼:一样。师:他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幼:小花都是连在一起的。
师:这些小花就像是我们的小朋友在手拉手,所以我们就叫它“手拉手”剪纸。
(二)幼儿讨论剪纸方法
1、幼儿分小组讨论剪纸方法: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发一件“手拉手”剪纸作品,幼儿仔细观察、讨论“手拉手”剪纸方法。
2、找个别幼儿说剪纸方法:师:你能说说怎样才能剪出这种手拉手的图案来吗?
幼:……
师: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才能不断开呢?
幼:……师边小结边做示范:将纸折成多折,用彩笔画出轮廓线,画线时注意上下左右都要画到纸的边缘,而且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然后再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下,注意连接处不要剪断,打开展平手拉手剪纸就完成了。
三、欣赏挂图《手拉手》
出示教学挂图《手拉手》并欣赏。
师:我们的挂图上还有很多漂亮的剪纸,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上面还有剪纸步骤图,如果你在剪纸的过程中忘记了操作步骤,可以看看步骤图,它会给你一个提示。
四、制作“手拉手”
(一)温馨提示:
师:在制作之前,先提几点小要求:
1、要提前想好剪什么形象,画画时注意设计好哪里是连接处,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
2、画得不能过于细小,否则容易剪断。
3、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不用时把小剪刀放下,也不能把剪刀对着其他小朋友。
4、垃圾要放到指定位置。
(二)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分发材料,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学变魔术:
师:我们制作好了“手拉手”剪纸,就可以学变魔术了。幼儿学变魔术。
师:把你的手拉手剪纸放好,等下次活动我们把它打扮漂亮。
活动二:
一、装饰“手拉手”剪纸
师:我们把剪好的手拉手剪纸拿出来,看看它还没有穿上漂亮衣服呢,今天我们就帮它打扮一下吧!
师:单独打扮“手拉手”剪纸比较不容易,那用什么方法能让剪纸容易打扮,而且还会变得更漂亮呢?
幼:……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那今天我们就把它贴到卡纸上进行打扮吧!除了要给剪纸涂上漂亮颜色外,不要忘了添上合适的背景。幼儿装饰“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
二、欣赏作品
展示作品,请幼儿互相欣赏。师: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找个别幼儿说。最后幼儿拿着自己作品贴到互动墙饰上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上美术课,孩子们似乎也都很兴奋。原来我们小班上来的孩子,印象中在绘画和手工方面进步是很明显的,对于新插进来的11位新生,绘画的能力水平就没什么底了。一开始,我先跟他们说明了画画的要求,不可以涂到桌子上,油画棒的取放方法,接下来我又讲了涂色的要求等等。在这一活动中,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位小朋友在能力上与其他的孩子存在差距。顾凯涛是新来的`小朋友,他的能力水平处于小班刚入园孩子的水平,没有涂色的概念,一味的在本子上画着线,有点画线团的感觉。还有一位也是新来的小朋友,只会机械地画线。当然我们注重的不仅是结果,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精彩。从整个画画的过程来看,发现幼儿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力强的孩子,半节课就画完了,能里弱的孩子一节课还画不完。针对孩子们存在的这种客观差距,我对能力强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画添画背景,让这幅画显得更加的完整,表现一定的内涵。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更强调让他们学会完整涂色,降低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幼儿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说:"老师,我不要画了。"有的小朋友很热情,就给他帮忙,说"我帮你画吧!"我当时很快阻止了,并鼓励到:"你看,你前面画的不是很好看吗,现在不画了多可惜啊!"并给了他一些小建议,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意识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是存在差距的,尤其是新插进来的孩子,他们有的只在托儿所呆过,没有接受过幼儿园的正规教学。所以对于这些新来的孩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让他们适应并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3
活动目标:
1.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2.能运用标记表示单数或双数。
3.理解活动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贴绒:教学挂图(四)中的圆片55个,教学挂图(一)中的1-10的数字卡一套。格子图(可用毛线拉出或用及时贴纸条贴出。如附图一所示)。
2.幼儿用书第23页《区分单数、双数》的材料,笔;"找水果"的操作单和记录单(见附图四);数量分别为5-9的5种玩具,分类盒,1-10的数卡。
活动过程:
(一)尝试给每排圆片两两排队。
1.引导幼儿观察绒板上排列的圆片。(见附图二)教师:绒板上有什么?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会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每排圆片的数目。
2.教师示范数量为7的一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圆片宝宝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排的圆片宝宝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
教师示范两两排列:按顺序把最上面的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圆片配对。
3.请个别幼儿将其他各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这里的圆片也想散步,谁来帮他们两个两个手拉手?
(二)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观察圆片的排列结果。(见附图三)教师: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两两排列后有一个单独出现的?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都能两两配对?
师幼共同总结:有些圆片两两拉手后,有一个是单独出现的,这样的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两两拉手,都能配对的数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
教师:请你们看看,1-10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1-10中有几个单数几个双数?
2.感受1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教师:1-10中,单数和双数是怎样排列的?(一个单数一个双数间隔排列)
(三)游戏"看谁举的对又快"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将数卡按1-10的顺序排好,老师说举"单数"或"双数"的卡片,你们就举一张相应的数卡,再说说这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苹果涂色"。(2组)教师:给每格中单数的苹果图上红色,双数的苹果图上绿色。
2.完成"编门牌号码"。(2组)教师:请给上一排每间房子编单数门牌,下一排编双数门牌。
3.完成"找水果"。(1组)教师:说说每张椅子在队伍中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上放着水果。请把能表示有水果的椅子的位置用数字印章印在记录单上,做好后再说一说第几张椅子是有水果的。
4.完成"玩具回家"。(1组)教师:请小朋友先将玩具分类,再按每种玩具数目多少的顺序,放在分类盒的每个格子里,并插上相应的`数卡。
(五)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介绍"苹果涂色"和"编门牌号码"的活动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按活动规则检查活动结果。
活动建议:
家园共育:在接送路途中或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路旁的门牌号,区别单双号,启发幼儿发现路两边门牌号的规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双数,剩下一个不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单数。
2、教幼儿能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学习两个两个地计数。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准备磁性教具:1—10的数字卡;一套水果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复习从1正数到10,然后从10倒数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先说出名称,再数出是几个?最后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出来。
2、教幼儿学习用笔把水果两个两个地圈起来,看看哪几种水果刚好两个两个地圈好;哪几种水果还掉有一个。
3、圈起来后,告诉幼儿像刚好圈起来的水果数字2、4、6、8、10是双数;还剩一个没有圈起来的水果数字1、3、5、7、9是单数。
4、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单双数并理解单双数的含义。游戏:"手拉手"。
请数名幼儿到前面来分成两组,然后让每组的幼儿两两进行手拉手,拉手后,看看哪组的幼儿刚好匹配成对,哪组却剩有一人;最后说出哪组是单数,哪组是双数。
5、利用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在1—10的.数字中分别找出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
(2)练习看标记分类摆放单双数。("· "表示单数,"·· "表示双数)让幼儿按标记把1—10数字卡送到单双数的家。
(三)结束部分:启发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东西是双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5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和其他活动一样,主要着眼在活动应来源于幼儿生活,因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幼儿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 幼儿尝试练习画长、短线条。
2、 通过游戏活动,知道点与点相连可以形成长、短线。
3、 感受点、线面的关系,给幼儿一个感受绘画快乐与惊奇的过程。
4、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个人: 幼儿操作单、蜡笔
2、 小组:小组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长、短线条的形成;
1、 出示卡片,通过提问引起幼儿注意;
师:卡片上有什么?他们像什么?
2、 通过简短故事导入,引导幼儿进入作画的状态;
师:今天,小点点可高兴拉。他们要手拉手去郊游拉!可小点点们不会,请小朋友来帮助他们。
3、 通过教师示范和个别幼儿尝试,探讨长、短线条的形成
(小点点手要拉紧、近一点的点点可以手拉手,远一点的小点点也可以手拉手,每一个小点点都要手拉手)
二、幼儿尝试画长、短线条,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1、 教师对幼儿完成的作品,进行个别的展示,并提出想象的要求;“你们觉得小点点们手拉手以后像什么呢?
2、 与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作品像什么;并在客人教师的帮助下,(将卡片多余部分撕下)感知自己的作品。
三、小组合作画线条,快乐感受点、线、面
1、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按颜色粘贴在小组作业单上。
2、 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与同组幼儿的作品尝试长、短线条的连接作画。
师:让他们手拉手以后跳一个集体舞吧!
3、 幼儿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想象。
师:手拉手跳集体舞以后变成什么拉?
四、评价
1、 对一组幼儿的`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并通过想想说说像什么。
活动反思
《手拉手》这个活动是一节有关美术的艺术活动,主要是目标是让幼儿绘画与好朋友手拉手的亲密情景;适当的在画中添加背景,表现好朋友在一起的活动场景;同时也回忆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尝试用绘画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让幼儿主动探索,经历、体验探究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引导者,幼儿是学习主体,所以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亲历实验过程,感知结果。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6
活动目标
1.在画直立人的基础上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与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
活动过程
1.观察好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2.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每位幼儿选一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3.说说我的好朋友。
——展览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千什么。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背画。
活动建议
1.可根据幼儿的绘画基础,提示幼儿注意合理布局、色彩搭配等。
2.可在周围环境中提供一些小朋友在一起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3.可请幼儿将作品带回家,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手拉手》中,我尝试让孩子学习连线、涂色的方法表现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的情景。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情不自禁地拿起小手,伸出手指临空地跟老师一起画。虽然这是第一次孩子拿着记号笔作画,但我发现孩子在作画过程中,握笔的姿势还是不错的,用笔也不错,画的线条不是很流畅。造成这个原因,最主要的是孩子平时的练习不够。针对孩子的这方面弱点,我想通过几个方面给孩子逐步提高: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7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利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8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2. 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幼儿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幼儿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2. 难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幼儿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让幼儿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实践法:让幼儿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4. 合作法:让幼儿通过合作绘画,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
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料。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展示一些手拉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图片或实物有什么特点?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手拉手可以表达什么情感?我们可以用手拉手来做什么?
2. 观察与讨论
(1)教师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是用什么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手拉手的`情感的?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手拉手的情感?我们可以画哪些场景来表现手拉手?
3. 绘画实践
(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绘画工具和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小组要画什么场景来表现手拉手?我们可以用哪些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3)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4. 展示与评价
(1)幼儿完成绘画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墙上。
(2)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学会了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了绘画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幼儿在合作中体验了快乐和成就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绘画时过于注重细节,导致画面不够整体;部分幼儿在合作中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作品不够完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幼儿在绘画时注重整体构图,同时加强幼儿在合作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9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理解“手拉手”的含义,感受团结友爱的情感。
2. 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手拉手”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合作绘画,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手拉手”的场景,培养合作意识。
2. 难点: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以及合作过程中的协调。
三、教学方法
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有关团结友爱的故事,引出“手拉手”的主题。
2. 观察分析法:展示一些“手拉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分析画面的特点。
3. 示范演示法:教师示范绘画“手拉手”的场景,让幼儿学习绘画技巧。
4. 合作创作法:让幼儿分组合作绘画,培养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图片等教学资料。
2.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团结友爱的故事,如《三个小伙伴》。
(2)提问幼儿:故事中的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手拉手?
(3)引导幼儿理解“手拉手”的含义,即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 观察分析
(1)教师展示一些“手拉手”的图片,如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小动物手拉手等。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表情、动作,以及画面的`色彩和构图。
(3)提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为什么?
3. 示范演示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画“手拉手”的场景,如小朋友在公园里手拉手玩耍。
(2)边画边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如先画人物的头部和身体,再画手拉手的动作,最后画背景和色彩。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构图要合理,色彩要鲜艳。
4. 合作创作
(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绘画工具和画纸。
(2)引导幼儿讨论要画什么场景的“手拉手”,如在学校、在公园、在海边等。
(3)幼儿开始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注意画面的协调和美观。
5. 展示评价
(1)幼儿完成绘画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墙上。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组的作品,如画面的内容、创意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评价作品,表扬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导入、观察分析、示范演示和合作创作等环节,让幼儿理解了“手拉手”的含义,学会了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手拉手”的场景,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积极性较强,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合作绘画时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画面不够统一;部分幼儿的绘画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 10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手拉手的意义,感受合作的力量。
2. 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手拉手的场景,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用绘画表现手拉手的场景,体现合作的意义。
2. 难点: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以及如何表达合作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手拉手的`场景,让幼儿直观感受。
2.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手拉手的意义和感受,激发思维。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绘画,亲身体验创作过程。
4. 评价法: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手拉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播放一段手拉手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手拉手?
(2)教师总结:手拉手可以表达团结、友爱、互助等情感,让我们一起感受手拉手的力量吧。
2. 观察与讨论
(1)展示一些手拉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场景和色彩。
(2)提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为什么?
(3)组织幼儿讨论:手拉手可以在哪些地方出现?我们可以和谁手拉手?手拉手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感受?
3. 绘画创作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手拉手的场景,可以是和小朋友、老师、家人手拉手,也可以是和动物、植物手拉手。画面要体现合作的意义,色彩要鲜艳。
(2)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4. 展示与评价
(1)幼儿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墙上。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与他人合作。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认识了手拉手的意义,学会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手拉手的场景,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绘画时过于注重画面的美观,而忽略了合作的主题;部分幼儿的绘画技巧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幼儿在创作中突出主题,同时加强绘画技巧的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教案手拉手及反思】相关文章:
手拉手教案及教学反思01-17
大班教案及反思10-18
大班教案反思03-12
大班教案《邀请》反思12-31
大班教案《洞洞》反思12-27
大班教案《城堡》反思12-27
大班教案《声音》反思12-30
大班教案《换牙》反思12-31
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