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欣赏离奇的童话故事情节,拓展想象空间,对蛋的种类有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该童话的录音磁带一盒、母鸡、鸡蛋、国王等桌面教具一套、实物蛋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话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先出示实物蛋,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欣赏童话故事,思考:
故事叫什么名字?
故事里有谁?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结合桌面教具演示听故事一遍,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思考:三只母鸡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童话录音一遍,让幼儿用语言与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
4、让幼儿想象"蛋"的奇遇记,集体合编童话故事.
5、小组自由讨论,想象"蛋"的`奇遇记.
6、集体续编童话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有几种动物会下蛋?(鸡 鸭 鹅 鸟类 蛇 等)它们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较)
活动延伸:根据不同动物下的蛋继续续编童话故事,讲给客人老师或爸爸妈妈听.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各种树叶,了解其名称、形状。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叶子拼成的图案若干幅,带小朋友去捡来各种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拼成的图案若干幅。
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成的吗?(树叶)
引导幼儿观察图案是用什么样的树叶拼成,观察其形状介绍其名称。
二、请小朋友展示你带来的树叶,介绍树叶的名称和形状,说一说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图案?
三、请你用收集来的树叶来拼成漂亮的图案。师巡视指导幼儿用胶水和双面胶粘到白纸上。
四、展示幼儿作品,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内容是什么。
活动反思
“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所以,科学教学要切合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展开科学学习。今天的活动中老师提供的树叶都是孩子们自己收集的,这样更能有效提升幼儿浓厚的探究欲望。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两面镜子重复反射成像的现象,知道两面镜子的夹角大小会影响成像的多少。
2、初步学会看实验步骤图以及学会记录表的记录方法3、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实验步骤图、人手一个单面镜、双面镜、小人、记录表、笔。
经验准备:认识什么是单面镜,什么是双面镜以及夹角。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单面镜引入,提问镜子的用途"这是什么?老师为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面镜子,请小朋友说说看,我们可以用这面镜子来做什么呢?"
2、请幼儿尝试用镜子照一照,并进行交流"等会要请小朋友轻轻地拿起镜子照一照,看看你会在镜子里看到什么?然后请你把看到的和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二、出示双面镜,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1、请幼儿思考摆双面镜子的方法。
2、启发幼儿找夹角,并告诉幼儿今天要用怎样的夹角来做游戏。
3、出示小人,引导幼儿了解操作的方法,并请幼儿猜想操作的结果,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请小朋友猜猜看,把小人放在这,我们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什么?"
4、幼儿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小结"你发现了什么?""刚才小朋友发现了在镜子里可以看到3个或者4个或者很多个的小人,甚至有些小朋友还发现镜子里的小人会随着夹角变小而变得越来越多,这到底是真的吗?我们一起用一个有趣的实验来验证一下。"
三、师幼实验验证。
1、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以及如何操作和记录。
2、出示实验步骤图,告诉幼儿实验的步骤。
(1)先把双面镜摆放在夹角上。
(2)再把小人放在指定的方框里。
(3)用嘴巴数一数镜子里有几个小人。
(4)最后用笔把你发现的秘密记录下来,在下面的数字做个记号。
3、提要求:
(1)做记录的时候要做一个记一个。
(2)双面镜要摆放在夹角上。
(3)可以多试几次,看看每次记录是不是一样的。
4、幼儿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请幼儿与同伴比较实验的结果。
6、教师利用投影仪,操作实验,验证结果"小朋友在镜子里看到几个小人?"
四、教师总结,自然结束活动。
"在我们的记录表里,你发现了什么?""原来大的夹角在镜子里看到的小人数量就比较少,而小的夹角在镜子里看到的小人数量就比较多。"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日趋增浓,已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幼儿对宣纸的吸水性强和易破的特性也有所了解。通过“帮熊猫伯伯做格子布”的宣纸玩色活动,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既可让幼儿学习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玩色的兴趣更浓。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工具所表现的积极性程度。
2、幼儿选择颜色的情况。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创作绘画——活动评价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故事《熊猫百货店》。
2、材料准备:格子布、底纹笔、棉鉴、各色颜料若干盆、废宣纸。
3、环境布置:四周摆放了许多小动物(河马、长颈鹿、熊、猴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以故事的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1)谁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布店?(熊猫伯伯)
2)(出示格子布)昨天熊猫伯伯刚从城里买来一些漂亮的格子布。
2、观察格子布
1)这块格子布是用什么线织成的?(平平线和直直线)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线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
小结:它们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真漂亮!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激发幼儿帮助动物的情感: 布卖完了怎么办呢?大家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讨论,激发关爱情感)
2、观察示范格子布的线条,共同参与示范:
1)按意愿选择棉签或底纹笔。(引导语:粗粗线用什么织?细细线用什么织?)
2)示范画横线和竖线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尝试画,大家一同提醒起始的位置。
三、创作绘画,培养习惯:
1、引发创作绘画
大家一起来帮帮熊猫伯伯的忙,做许多漂亮的格子布,好吗?
教师观察指导:
1) 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进行创作。
2) 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绘画习惯的培养:
1)选不同的工具织粗细不同的直线和竖线。
2)笔和棉签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3)轻轻地织,颜料蘸得少一点。
四、活动评价,引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展示格子布:把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布置成熊猫伯伯的布店。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一块格子布?
2、引发下次作画的兴趣
格子布上没有漂亮的花纹,下次我们再来织一些花纹,好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能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完成作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葵花子、白芝麻、绿豆、黑米、红豆等,每组提供一份。
2、画有各种图案的彩色卡纸、胶水、棉签、湿毛巾若干。
3、《种子粘贴画》ppt 。
活动过程:
1、出示“种子瓶”,玩《听音辨物》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摇动装有种子的瓶子,让幼儿根据声音来猜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导入透明盒子里请幼儿看一看都有哪些种子。
2、讨论:种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很多种子的用途,老师也用种子做了许多好看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来看吧。
3、播放《种子粘贴画》ppt,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1)、刚刚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图片?谁来告诉大家这些漂亮的图片都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教师:小朋友们,种子宝宝们可真厉害啊,变出了这么多的漂亮图片,我们把这些漂亮图片叫做种子粘贴画。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教师:刚才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种子粘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种子来做一幅漂亮的图画呢?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种子粘贴画是怎么完成的。
首先,取出一张画有图案的画纸,根据图案想一想,选择哪些种子来进行粘贴,接着,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图画里,注意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用你选择的种子宝宝粘在胶水上面,并轻轻地按一按,将图案里都粘贴上了种子宝宝,种子粘贴画就完成了,图案不同的地方我们可选择不一样的种子,而且拿种子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将种子撒了。(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过程)
4、幼儿动手制作种子粘贴画。
幼儿制作时,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胶水不能太多,拿种子时要小心,注意谦让等。
5、展示作品、进行简单点评。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种子粘贴画创设一个作品展示栏,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自然材料的创作之美,体验成功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原来的粘贴相框的活动只是单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线条为主,这一操作任务对孩子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这就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调整材料,作出应答。这正是《纲要》中提倡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母鸭带小鸭》。
2.乐意参加活动并在集体游戏中体验快乐。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歌曲《母鸭带小鸭》、母鸭头饰一只、小鸭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母鸭带小鸭》,幼儿学唱歌曲。唱歌的时候要求幼儿用较短促、干脆的声音表现鸭子的叫声,表达出鸭子的愉快心情。
幼儿集体唱一两遍后,可以分组唱、比赛唱。
2. 幼儿手工《鸭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作品交流与分享。
活动延伸:观看有关鸭子的`动画片,听听有关小鸭的故事。
教学反思:
我设计了有趣的《母鸭带小鸭》游戏,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巩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存在不足之处,没能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没能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注意,尽量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
中班教案 篇7
目标:
1.感知不同材料的性质,能自主选择材料,搭建与众不同的水上“高楼”。
2.乐意在探索中调整搭建,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准备:
1.多种可用于支撑的材料,比如养乐多空罐、乐高小方块积木、木质细圆柱积木、木质粗圆柱积木、三角形积木、塑料瓶盖等。
2.20厘米见方的正方形KT板若干,塑料小盘若干(如图1)。
3.盛水的中型透明塑料箱若干,干毛巾若干。
玩法:
1.游戏前,幼儿独立选择正方形KT板和各种可用于支撑的材料若干,并放入塑料小盘内。
2.游戏中,幼儿利用自己选择的材料,在透明塑料箱内创造性地搭建水上4层“高楼”。如用塑料瓶盖、养乐多空罐和四块KT板,在水面上搭起4层“高楼”,分层处用瓶盖、养乐多空罐等间隔并作支撑。
3.幼儿也可自行制定规则,开展双人或多人竞赛活动(如图2~4)。比如,可选用相同的材料在水上搭4层“高楼”,看谁搭得快、搭得高、搭得好;也可选用不同材料在水上搭4层“高楼”,看谁搭得与众不同。
规则:
1.搭建水上“高楼”时,最下面一块正方形KT板必须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否则视为失败。
2.各个透明塑料箱里的水位要保持一致。造好的“高楼”不能用手扶。
3.游戏后,须用毛巾将材料擦干并送回“家”。
评析:
“水上造高楼”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探索性游戏。教师选择和投放了多种可用于支撑的、各具特点的材料。比如,养乐多空罐轻巧、可漂在水面上,乐高小方块积木轻巧稳定,木质细圆柱积木容易倒,木质粗圆柱积木稳定性好但会沉入水中,三角形积木用来支撑有难度,瓶盖有轻有重需要掂量辨别。所以,幼儿从选择材料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水上造“高楼”能否成功,搭建的“高楼”是否与众不同。
“水上造高楼”游戏的亮点,是把教育目标隐含在玩法和规则中,即游戏本身能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持久地进行探索,幼儿在探究用不同材料作支撑物的`过程中,感知了沉浮与材料的轻重、重心与平衡的关系等,积累了有关物体沉浮、平衡的科学经验。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幼儿会在不断试误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材料、积极尝试多种垒高方式,在完成任务时感受到“和别人不一样”,从而获得了自信心;还有幼儿追求“短平快”,只图搭起“4层楼”。对于后一类幼儿,教师首先应予以肯定,同时可鼓励他们去试一试别的材料和别的垒高方法,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获得发现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分辨乐曲的节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变化。
2、用指图、动作、乐器伴奏的方法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3、体验和表现欣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老青蛙和小青蛙唱歌的图片各一张。
2、人手一件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2、感受与表现乐曲《青蛙合唱》的节拍。
(1)今天,池塘边真热闹,原来是老青蛙和小青蛙在表演合唱节目,听!他们的歌是几拍子的?
(2)听音乐并说出音乐是三拍子的。
(3)教师与幼儿在乐曲声中,轻轻划拍。
(4)幼儿随音乐拍乐曲的节拍。
3、感受与分辨乐曲的音高。
(1)谁能听出是谁先唱歌,谁后唱歌?最后又是谁在唱歌?
(2)听音乐,教师与幼儿边听边看图片。
(3)提问: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怎么样?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怎么样?
(4)重复欣赏。听出音乐中是谁在唱歌,我们就用手指向谁,音乐的`最后怎么指。
(5)继续听音乐,用高举双手和放下双手表现乐曲的高、底。
4、为乐曲伴奏,表现强、弱变化。
(1)两只青蛙唱歌,谁的歌声大?谁的歌声小?
(2)大家的乐器都会学青蛙唱歌,我们来为他们伴奏。启发幼儿讨论怎样为青蛙伴奏。
(3)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用轻轻敲和较用力敲为青蛙伴奏,最后用力敲。
(4)全体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小青蛙伴奏,另一部分为老青蛙伴奏,最后全体敲。
5、复习音乐游戏"要下雨啦"。
重点:用指图、动作、乐器伴奏的方法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难点:熟悉乐曲旋律,分辨乐曲的节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变化。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帮助小动物寻找老鸭家的过程中,了解告诉他人住址的基本要素。
2.关注自己家所处的周围环境,并尝试用完整的语句描述。
活动重点:
了解告诉他人住址的基本要素。
活动难点:
尝试用完整的语句描述。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发现问题
师:看,这是一个什么?我们什么时候会吃蛋糕呢?今天会是谁要过生日了呢?(出示老鸭图片)
小结:原来今天是老鸭的生日,它想请小动物也来参加party!
重点提问:
1.小动物们找到老鸭的家了吗?为什么找不到?(没)
2.他们都是根据老鸭说的去做的呀,到底是怎么回事?
3.老鸭对小猪是怎么说的.?对小黄狗又是怎么说的?小白兔收到的短信是怎么写的?
4.到底怎样才能找到老鸭的家?老鸭的家到底在哪里?
小结:老鸭对每个小动物只说了其中一点。要找到老鸭的家,除了要告诉别人房子的样子、颜色,还要告诉别人家的周围有些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把这些都说清楚了,别人才能很方便找到。
师:你们都清楚了,可小动物们还不知道,谁来告诉他们。
(三个小动物知道了要找到老鸭的家就是要把三个条件合起来,于是它们找到了一个漂亮的房子有蓝蓝的屋顶,蓝蓝的窗还有黄黄的篱笆,家门口还有一个大花坛,家的前面还有一个超市。)师:你们说,现在小动物们能找到老鸭的家了吗?到底找没找到?听我完整地讲一遍故事。
二、迁移生活经验,拓展幼儿思维广度
师: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老鸭?我们可不能和老鸭一样。
师:我们会去一个小朋友的家做客,谁来说一说你家在哪里?谁能说的最清楚。
结束语:究竟去谁家,就看你的本领喽!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珙泉镇除了汉族之外,还有苗族。
2、幼儿认识、了解苗族特有的服饰,培养兴趣。
3、幼儿动手操作装饰自己心目中的苗族服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苗族服饰。
教学难点:幼儿动手操作装饰苗族服饰。
活动准备
1、苗族服饰图片以及教师制作苗族服饰图片。
2、幼儿人手一张教师绘画苗族服饰轮廓图。
3、各种彩色装饰亮纸,浆糊、棉签。
4、苗族舞蹈视频——芦笙舞。
活动过程
(一)观赏VCD,引起幼儿兴趣,了解珙泉镇有少数民族——苗族。
1、教师播放芦笙舞视频,请幼儿观赏,提问,在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跳舞、吹乐器)
2、教师让幼儿看看跳舞的人穿着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色彩鲜艳,包头饰等),教师指出这是苗族,珙泉镇也有少数民族——苗族。
(二)教师拿出苗族服饰图片,让幼儿观察其服饰特点。(分别从式样、色彩、头饰、首饰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了解苗族服装特点,苗族好五色衣裳(红、黄、蓝、绿、黑)。
2、从样式上观察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男子服装样式简单,一般穿对襟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长巾。
3、教师让幼儿了解苗族头饰以银饰为主,带头钗,手饰一般为银镯为主。
(三)教师展示自己用亮纸粘贴出的漂亮苗族服饰,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绘有苗族服饰轮廓的图片以及亮纸,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心中的苗族服饰。
1、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请幼儿欣赏,并告知幼儿粘贴的规则。
2、教师发给幼儿图纸及亮纸,浆糊、棉签,请幼儿制作服装。
(四)欣赏作品,最后在芦笙舞的音乐中,选择一两个典型的苗族舞蹈动作律动,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课题。
教学反思
在现课活动开展前,我对中班幼儿关于少数民族认识这一方面做了初步 了解,少数幼儿知道汉、苗、蒙、傣、藏等几个民族。于是,在反复强调的过程中,幼儿明白了珙泉镇除汉族以外,还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苗族。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苗族服饰的特点,学会初浅的欣赏苗族服装,以及音乐。这对于接下来的“粘贴苗族服装”的`现课活动有很大的帮助。让幼儿动手操作远比教师的口头强调、描述效果明显得多,在粘贴苗族服饰过程中,使幼儿感受苗族好五色衣裳,对襟上衣,百褶裙等独有风情。在快乐中得到认识,使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苗族服饰。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从服饰加以延伸到对于音乐、舞蹈欣赏、表演等方面。教给幼儿一些苗族特色舞蹈动作,配合其独特的音乐,表演中感受苗家风情。
小百科: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