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5 10:32:4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雨点》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教学难点:了解它们的'特点,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屏幕上出示一幅下雨图,伴随着轻微的下雨声教师说:小朋友, 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

  二、复习生字词(多媒体呈现)

  三、听课文录音。

  师:小朋友,想一想刚才我们和小雨点去了哪些地方?

  (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四、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学习 ,指导感情朗读。

  五、“小魔术”:让雨点去海洋里睡觉,去江河里散步,去池塘里奔跑,去小溪里跳跃,可以吗?

  六、拓展:雨点还会去哪里旅行?

  八、欣赏歌曲《小雨点》

  九、指板书练习背诵。

  十、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2 雨点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语文教案 篇2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生字

  2.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4.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列宁利用蜜蜂找养蜂人)

  二、读中理解(学习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理解“附近”,说明列宁住的离莫斯科不远,我们同学当中家离学校不远的,就在学校“附近”的举举手。(找其中一个同学问问)如果老师去你家做客,欢迎吗?你真好客,不过到时候别忘了给老师“引路”。

  (读了课文,我知道,列宁想找养蜂人谈天。李宁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那个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又不知道他在哪里,所以亲自去找。)

  2.同学们来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两个带点的词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A.(1)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

  (2)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常常”是经常的意思;

  谁能给“往常”换个词。(平常、原来、平时、以前)

  B. 选词填空

  常常 往常

  (1)放学后,他( )到操场踢足球。

  (2)( )都是妈妈到学校接他,今天妈妈有事,爸爸接他回家。

  C.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说话吗?

  3. 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知道了这么多,谁能把这两段文字给大家读一读。

  三、理解课文(学习3-4段)

  列宁找到了最后找到了养蜂人吗?列宁到底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把描写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句子画下来。

  (生交流)

  如果你是列宁,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同桌讨论,生交流)

  同学们真善于思考!列宁按照这样的想法找到养蜂人了吗?

  A.出示句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

  师:把“果然”换成“竟然”行吗?为什么?

  师:如果把“竟然”换到养蜂人身上,行吗?(养蜂人打开门一看,站在眼前的竟然是列宁同志。)

  师: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啊!

  B. (1)早上出门,天阴沉沉的,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2)早上出门,阳关灿烂,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大家来读读这段吧!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段。(师读)听完老师读,你想说什么?(生谈感受,读得慢,感觉到好像看见列宁正在寻找养蜂人)

  你们想不想读?那你们也读读吧。(生自由读第3段)

  读到这儿,你想对列宁说什么?

  (学习第四段)蜜蜂引路精品教案设计

  1.列宁出现在养蜂人面前时,猜一猜养蜂人会有什么表现?

  (吃惊、惊讶、惊奇)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请同学们就带着养蜂人这样的心情去读读文中的第4自然段吧。

  (分角色读第四段)

  (请一对同学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注意把养蜂人的“惊讶 ”的神情和语气表现出来.)

  四. 拓展

  1、以第四自然段为开头续写,补充养蜂人和列宁之间的对话。

  要求:(1)通过对话把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说清楚。

  (2)有时间写下来。(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通过对话,回顾全文;

  先说后写,降低梯度;

  说些结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新课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挡。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注意读音、节奏等。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孟子》教案》,

  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三、小结: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其他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他”亲戚畔之。 助词“的”三里之城。 动词“到”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4.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作业:

  1.背诵默写全文。

  2.掌握文中的字词。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导入: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请走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

  二、讲授课文: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注意读音、重音、节奏等。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蹄、摄、侧、绊、实、序、讶、础”。正确区分运用“发明、发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默读课文,说说麦布里奇是用什么办法把马奔跑时的镜头拍下来的。

  3、了解电影产生的原理是“人类的视觉残留”,感悟发明创造需要人们积极开动脑筋、细心观察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默读课文,说说麦布里奇是用什么办法把马奔跑时的镜头拍下来。

  2、感悟发明创造需要人们积极开动脑筋、细心观察才能成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大家一定都拍过照片,我们都知道照片有一个特点,它记录的东西都是静止的。可是今天的课文里却告诉我们“照片上的马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2、示题读题:照片上的马活了

  二、学习课文,了解实验过程

  (一)学习课文,了解进行实验的原因。

  1、指名分节读课文。(适时正音)

  文章中的两个人名要读清楚,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

  板书: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指名读)

  一个是摄影师——麦布里奇,专门拍照片的;一对是——卢米埃尔兄弟,最终发明了电影。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我们先从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入手。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的实验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之间存在着联系,两位年轻人为马奔跑的样子争执,只是一个导火索,引发了一次实验,产生了连锁的反应即发现视觉残留现象,发明电影。)

  2、读课文一、二小节,并填空。

  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听说两个年轻人为了()而争论不休,感到很()。他决定()。

  (理解:争论不休,可以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二)边读边画,了解实验过程,品味语言文字。

  师:为了求证马跃起时,四蹄都是腾空的,还是总有一蹄着地的,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做起了实验。

  1、快速浏览第3节,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准备了什么工具?木桩细绳照相机

  2、默读第3节,并试着用笔在纸上画画麦布里奇是如何摆放木桩、细绳和照相机的。

  3、学生交流,师范图,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图示。

  学生每说一步,老师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敲打。

  第一步:跑道一侧,每隔几步,放上一架照相机。24架照相机一字排开。

  第二步:另一侧,相应位置,24根木桩。

  第三步:每根木桩上系细绳,另一头结在照相机的快门上。(理解:快门)

  第四步:马边跑边将细绳绊断,带动了快门,拍下照片。(字形分析“绊”理解其意)

  做实验必须步骤清晰准确,同样表述实验的语言也要清晰准确,这样才能让读者明确。

  4、让学生看图示,说说实验的过程。(关键词语要讲清楚)。

  (三)了解“视觉残留”现象,体会实验的意义

  师:实验的结果课文中已明确的告诉我们,马奔跑时——,但这次实验不仅仅只是证明了这一点,它给我们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麦布里奇还偶然发现了,将24张照片按——,组成一条照片,如果在看照片带时——,马就——。(板书:发现)

  麦布里奇是对一直存在,但人们并不知道的现象,通过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个现象被现在的.科学家称为“视觉残留”现象。

  2、卢米埃尔兄弟则是在——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东西,但自从它被发明之后,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师总结:

  许多伟大的发现与发明源自生活中的一些小偶然。视觉残留和电影就是其中一例。而只有有心人才能从偶然中发现金子,发明创造。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麦布里奇和卢米埃尔兄弟一样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发现人类未知的现象,发明造福人类的东西。

  三、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用“好奇”写一句句子。

  3、动手做做,完成语言大冲浪,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录在录音机里。

  板书:

  7、照片上的马活了(视觉残留现象)

  发现↙↘发明电影

  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课后反思

  进入三年级语文教学,课文的篇幅逐步加长,文章的内涵逐步加深,对我们教师的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经常说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很重要一方面就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

  《照片上的马活了》这篇课文看似事件较多、地点及人物的转换较快,但事件之间相互关联。教师在分析教材中就要把握好其中的关联,从而心中有数:哪些事件可以一笔带过,哪些事件必须全盘掌握;哪些事件能落实训练目标;哪些事件可引发学生思考。课文按发展顺序记叙了四个事件有详有略,事件一:两位年轻人在酒店里为马奔跑的样子而争执;事件二: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实验证明马奔跑时总有一脚着地;事件三:麦布里奇发现拉动照相带,马“活”了;事件四: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其中“实验”是重点,实验解决了马如何奔跑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实验也就没有麦布里奇后来的发现,更没有卢米埃尔兄弟后来的发明电影。而略写的“发现”和“发明”两个事件是关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麦布里奇和卢米埃尔兄弟有这样的发现和发明”,让学生体会到看似简单的意义不大的实验也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只要敢于去实践去观察。至于“争执”这一段,只是起到引入的作用,读读即可。

  把握教材中的内在联系,就可以找到教学的切入口,找到教学的重点,也会给你选择教学的方法提供帮助。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一、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

  三、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四、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目的一、二、三。

  教学方法:

  自读、讲析、问答、练习。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陕北民歌《回延安》这首新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代北朝民歌《》。(板书)

  1、题解:

  《》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2、看阅读提示了解主题。

  3、从内容看,这是首充满传奇色彩的'叙事诗。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详略得当。

  二、听录音,学生自读

  三、正音:

  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ì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zhuó bàng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四、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这首诗叙述了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事?

  2、按情节的内容发展出征、打仗、还乡可分几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园地》教案02-2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