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狐狸给谁分奶酪?为什么分奶酪?)
3.师引导:狐狸到底给谁分奶酪?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自然段。
谁能把这一段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1自然段,边圈画出本段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捡到、奶酪、哥儿俩、开始、拌嘴”。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捡、俩”是三拼音节,“始”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1自然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段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9段。
①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9段,边读边圈画出本段的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仔细、瞧了瞧、咬一口、别急、嚷起来、剩下”,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仔”是平舌音,“剩”为翘舌音,“嚷”是后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9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读得好的同学再奖励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第、急”。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第”字第七笔是横折;第
八笔是竖折折钩;“急”的笔顺要注意,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横折。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2、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好汉歌》
师: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后你说说有的感受。
师:这是《水浒传》的主题曲,一曲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好汉歌,让我们仿佛看到真好汉就在眼前。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物呢?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两个人物。看看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
(二)抓住描写,把握特点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书,边读边在相关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2、学生自主学习。(巡视并引导学生找到体现人物品质的句段)
3、汇报并展示:
师引: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呢?你觉得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读书并用词语概括这两个人物。
(这个环节由老师先板书相关词语,四字词,再让学生上讲台写几个。)
4、同学们,我们在写人的文章时一般都是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那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看作者重点运用了什么描写刻画这两个人物的?
5、出示第三自然段重点分析研读。
生说采用外貌,语言描写。
师:洪教头一出场,一个粗俗,粗鲁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我们来看语言对话部分(投影出示)
分角色朗读,不同形式读好对话部分
师: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在洪教头要与他交手时却还很谦虚地说:“不敢,不敢”,这与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洪教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呀!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写柴进和洪教头的对话,这样是从侧面描写,衬托出林冲的谦逊有礼。
师过渡语言:作者除了从语言,外貌描写刻画人物,还重点从动作上来描写呢,我们来看
6、出示第7自然段重点研读。
请同学们默读这段
师引读:洪教头使出了个怎样的招式?什么样的招式叫“把火烧天”?(师示范动作让学生理解,补充:洪的这招露出了身子,退等部位)
林冲又是怎样应对的?我们来看都运用了哪些动词描写?(投影出示)
师:从“一横,一退,一扫”看出一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机智的林冲。从“喊,跳,举,打,提”等动词看出洪教头的心急气盛,求胜心切。
这动作的对比描写,“一攻一守”,“一进一退”把两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了。其实像这种动作描写第4、5自然段也写到了。
我们来读一读这段(齐读)
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就被林冲打倒在地了呢?(参考:因为林冲武艺高强,临危不乱与洪教头的自以为是,跋扈嚣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洪教头很像把林冲打败,心急气盛,露出了破绽,脚步乱了,理所当然,气势汹汹的洪教头就被林冲打倒在地了。)
想象说话:洪教头被林冲打败了,灰溜溜的走开了,此时他会怎么想呢?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预设学生会说,他会自叹不如,羞惭,根据他的性格特点不服再战等)
师:你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演一演这两个人物吧,谁来演林冲?咱班谁演洪教头比较合适?要一女孩当旁白。(演完点评,颁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配角奖)
(三)归纳巩固,人物品质
师:同学们,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认识了()的林冲,()的洪教头。(指着黑板上描写林冲、洪教头的词语让学生一起读)
(四)课堂总结
(伴着古典轻音乐出示部分水浒人物的图像)师:其实,《水浒传》中还有好多英雄好汉,如宋江、李逵、武松、鲁智深等,这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等,回去读读这些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五)布置作业
师:下面吕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把这个故事复述给父母听,另外准备一个水浒故事,下节课我们来个水浒故事擂台赛怎么样?最后请把掌声送给今天积极发言,大胆展示的好汉们。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网络的作用,会用网络收集资料过程和方法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上网查寻,对资料进行整理。
【情感态度】
使每一个同学都感受到网络是人类越来越亲密的朋友了。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网络在学习中的重要地,学会用网络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一、收集、汇报
教师课前安排同学收集有网络关的资料,及认识。然后让同学交流汇报。
二、激趣、导入
出示画面创设情境。
三、质疑、驱动
以问至读。
(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的'读书)
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出示:
购物拍卖、动画制作、学科知识、收发邮件。
四、合作、探究
1、游戏:
网络推销员游戏规则。
2、讲解展示。
3、评选、颁奖。
五、拓展、创新
1、具你了解,网络还有什么功能。
2、解决课前的问题。
六、自主作业
同学根据自身在课堂的学习情况,为自身选择作业的内容。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春天来了,我们班的同学是勤奋好学的,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引导学生背诵高鼎《村居》、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咏柳》)同学们背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春天来了,柳树伸展开嫩绿的枝条,草儿也伸个懒腰从地底下钻出来,燕子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也都开满了花。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的是谁吗?
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提问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 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 一年后)
二、第一次 (学习第1---5 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 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三、第二次 (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参考网络精彩片断]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作业
1、课后练习4
2、抄写词语2遍。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段。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 出示:“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 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 指导朗读
5、 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三、总结迁移
1、自由朗读课文。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今后在学习、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
3、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 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练写片段指导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或《第一次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1) 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
(2) 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2.学生练写。
附板书
17、第一朵杏花
哪天开花
竺可桢 郑重记下 一丝不苟
精确观察…
网络精彩片断: 竺可桢与孩子的对话,我以为是一个比较好的书面练笔素材。所以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添加合适的提示语,发现比较有效。
请看学生加的有关提示语:
竺可桢爷爷奇怪地(微笑着、温和地)问:“什么事情啊?”
孩子急忙(兴奋地、结结巴巴地、自豪地)说:“竺爷爷,杏花开花啦!”
竺爷爷高兴地(连忙、兴奋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自信地(不容置疑地、肯定地)说:“刚才!”
竺爷爷激动地问:“是第一朵吗?”
孩子自豪地答:“是。”
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学生对竺可桢终于发现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激动万分的心情,对孩子受竺爷爷的影响而坚定不移地帮助爷爷科学观察杏花执着精神是真正懂了。但孩子们对提示语究竟如何运用显然还是不甚明了,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所以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人物的提示语是否都应放在前面?如果要改,该如何改?”
这时学生都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有几名学生发言了:
生1:“竺爷爷,杏花开啦!”这一句的提示语应放在后面,因为孩子终于发现了杏花开放,他急切地想让竺爷爷知道这惊天喜事。
我让学生把提示语调到后面读读:
“竺爷爷,杏花开花啦!” 孩子急忙(兴奋地、结结巴巴地、自豪地)说。
孩子们发现果然这一句人物语言,提示语放在后面确实比前面好。为此,我提醒学生原当人物的语言比较急切、紧张时,提示语可以在后面添加。
接着孩子们觉得后面竺爷爷的话:“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提示语最好也放在后面,以表现竺爷爷的兴奋之情。
有的孩子以为到这里可以结束了,我却忽悠了他们一下:“那么既然刚才的对话比较急切,你觉得加提示语还有必要吗?”
马上有的孩子大呼上当,因为做了半天无用功,老师捉弄他们了,因为人物对话既然这么急切,完全可以不用提示语。于是我提醒学生,不用提示语是人物对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可还有几名孩子却说,刚才的练习很有意思,使他们懂得了人物的提示语在什么情况下加在哪里。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散步》教案。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
3.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德育目标
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分析,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品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询问他见到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黄金,钻石,权力,地位…众说纷纭。因为他弄不清真正的宝贝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许多年过去了,他穷了,老了,病了,却一无所获,也无一丝快乐,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回到家中,看着温暖的灯光,家人关切的面孔,这个人终于明白,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温暖的家呀!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带着这家的温情,搀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示范朗读。(幻灯片)思考: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美)
2.自由读,识字明词,了解文章内容。
师:让我们也融入到这个和美的家庭,随着舒缓的音乐,放声读起来,体味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幻灯片出示"阅读提示":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2.思考:课文向我们讲了何事?何人?何景?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如此和美。
完成幻灯片出示阅读问题:
1.注音写字:fēn qíxìn fúchāi sàn
霎时水波粼粼熬过
2.试着说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各得其所
3.检查阅读效果:课文向我们讲了何事?何人?何景?
(问:"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成否改成"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
三、品读文中佳句。
我为什么选择春天陪母亲散步?写了什么景色?(集体朗读,并做评价,即读出初春的生机及散步的情趣。)
精读第三、四段。找同学朗读,品读词句:太迟、挺、总算、熬、随意、铺、密、沽沽、生命(呼唤的语气);说出喜欢的语句。
让学生简谈文中写景的作用。(点明散步的原因及走小路的原因,也是对生命的礼赞,同时渲染一种和谐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四、品赏本文语言特色。
师:文中有一句话老师非常喜欢,你能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吗?"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
提问: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默读课文,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
朗读这些语句,找一名学生领读。(幻灯片)
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五、研讨课文,领悟主旨。
师:在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浏览第六、七段)
(1)合作探究: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
(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这种永恒的情感。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教案《《散步》教案》。)
(2)师: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找出文中有预示性的句子。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在反复朗读中注意体会。
(明确:这句话表达文章主旨。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更突出了一个"孝"字,表现了一家的和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师:为了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用《散步》为题好不好?还可以用其他的题目吗?
六、、感悟亲情,书写亲情。
师: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家的温馨与和睦靠大家,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看到别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动了感情的弦,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
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亲人。
七、布置作业并小结。
1、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第3题:比较阅读《三代》;
完成亲情贺卡,把这份厚重的、特殊的礼物送给你的父母。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8分钟5+3)
1、配乐朗读,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
三、研读入境合作讨论(10=5+5)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
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
2、划分4人小组、要求: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3、(5分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5分钟)反馈、小结。
(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
(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5、补充名人的话:(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孟子说…
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10=5+5)(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读,品味
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五、(15)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这个句子虽然不是写景,但我喜欢)
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2、(3分钟)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
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
4、(3分钟)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
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5、(4分钟)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_。"
("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
6、(5分钟)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
六、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
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小站工作人员安心在偏僻地区工作,给旅客带来温暖,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3。学会用“竞赛,一尘不染”写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给旅客带来温暖的精神。
2。培养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组织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看图、学文,理解小站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处处为旅客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从文中的句子、画面上体会出小站工作人员的一片爱心。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结合图画说说本文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养学生按方位顺序观察、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巩固生字、新词。
2。复习所学的知识,用按方位顺序记叙事物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齐读课题,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2。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类文章我们怎么学习?(让学生明白,既要学会观察图画,又要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示范读课文,学生勾划生字、新词,思考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互相说一说写的内容?
3。指名回答: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
①拼读生字。
②说一说这些字哪些地方容易写错?你是怎样记这些字的.?
2。学习新词:
①读课后词。
②讨论词意、字义。
“栅”读zh4,左右结构,注意右半部分的笔画,意思是用铁条或木条做成的类似篱笆而较坚固的东西。
[email protected],上下结构,部首是“立”,注意下部分“兄”的“口”内不要多写“一”,意思是竞争、竞赛。
“啸”读xi4o,左右结构,注意右半部分共8画,意思是高而长的声音。
疾驰:(车辆等)快速行驶。
竞赛:互相比赛,争取优胜。
红榜:光荣榜。
一尘不染:指环境非常清洁。
③练习:通过读、背诵、练习,掌握这些字和词。
3。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
②提问字、词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
通过自读或小组读,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教案(精选)09-23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母鸡教案04-18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跳水》教案06-13
语文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