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20 08:45:5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手电筒、玩具狗、幻灯机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教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谜底:影子)

  3.了解影子的形成

  (1)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2)教师用玩具狗挡住光线。

  师: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师:刚才没有影子,现在有了,为什么呢?

  (3)教师关掉幻灯机。

  师: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小结: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3.游戏

  (1)看一看

  教师打开幻灯机,请几名幼儿在幻灯机前看影子。幼儿自由动作(或伸手、或弯腰、或跳舞、或踢腿……)

  师: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影子画

  教师边说边做手影,幼儿观看:一只小鸟飞来了,飞呀飞(小鸟飞的手影);一只小羊走来了,咩咩咩(小羊手影);一只大灰狼走来了,啊呜啊呜,我要吃了你们(大灰狼手影)。呯,猎人来了(猎人手影),大灰狼吓跑了,小羊跑了,小鸟也飞走了。

  (1)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做手影,每组一个手电筒,一名幼儿握手电筒,其他幼儿做手影,大家互相猜猜像什么。

  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在有太阳的时候看看不同时间段的影子变化。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纽扣的外形特点,能在纽扣外形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

  2、尝试运用多种纽扣图形进行添画与组合造型。

  3、感受添画、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体验想象与创造的乐趣。

  4、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5、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不同形状的纽扣,有在物体上添画的经验。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各种各样的纽扣、示范画纸1张。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10页;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讲述故事《纽扣王国奇遇记》,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自由表述。

  指导语:如果你也来到纽扣王国,你会看到什么?;猜猜看纽扣还会变成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出示各种纽扣,鼓励幼儿说说这些形状不同的纽扣可以组成什么物体。

  2、鼓励幼儿尝试利用多个图形进行组合、添画造型。

  指导要点:请几名幼儿在示范画纸上尝试用纽扣图形进行组合添画。教师对幼儿绘画的图案进行评价,并引发幼儿思考:还能组合添画出什么物体。

  指导语:怎样让两个或几个纽扣变成一个物体呢?

  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欣赏不同纽扣组合的造型,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构思,说说自己想象中纽扣王国是怎样的.。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0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请根据纽扣的形状组合添画,表现想象中的“纽扣王国”。

  2、提醒幼儿合理布局,并尝试用背景来衬托画面。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在集体中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评出“最有趣的纽扣王国”。

  2、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

  【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保持环境的整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绘画的乐趣。

  2、了解在哈哈镜中人不同的面部状态,学习用恰当的颜色表现。

  3、能通过观察哈哈镜中的自己,用夸张的形式大胆作画。

  活动准备:

  1、哈哈镜一面;勺子若干。

  2、相关范画;水彩笔、油画棒、图画本。

  活动过程:

  1、范画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范画与平时的自画像的`区别。

  教师:老师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请你们看看和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2)幼儿相互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师幼共同总结。

  2、出示勺子,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自己夸张的样子。

  (1)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凸面)中的自己,鼓励幼儿对着勺子做出不同的表情,并适当的移动勺子。

  (2)幼儿互相讨论,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

  (3)讨论:镜中的自己和平时的自己有什么不同。

  (4)师幼共同小结。(脸变长;脸的某一个部分变大,如眼睛、嘴巴;适当的移动会有不同的样子出现)

  3、出示哈哈镜,师幼共同观察,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1)出示一面大的哈哈镜,请个别幼儿上台照一照。

  (2)幼儿互相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会怎样画哈哈镜中的自画像。

  (3)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将哈哈镜中夸张的部分描绘出来。作画时,可一边拿着勺子观察镜中的自己,一边作画;也可仔细观察哈哈镜中的自己后,再作画。

  4、幼儿分组作画。

  (1)教师讲述作画要求,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用恰当的颜色表现。

  (2)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适当引导其添加简单的背景。

  (3)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作品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1)给自己的哈哈镜自画像取个名字,并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自己的作品。

  (2)同伴之间互相交流、讲述自己喜欢的作品。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如褶皱纸、报纸、毛线、双面胶、胶棒、水彩笔等,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哈哈镜自画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初步理解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增强幼儿操作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的判断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重点:

  理解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

  2.种子排队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

  3.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种子。(2分钟)

  (一)出示状元豆、黄豆、红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熊博士带来了一些豆子,请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这些豆子叫什么名字?它们的大小,颜色有什么不一样?

  (二)鼓励幼儿自由观察,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小结:状元豆是多色的,最大;黄豆是黄色的,比较大;红豆是红色的,最小。

  二、种子排队。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不同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8分钟)

  1.出示操作图一,提出操作要求。

  师:现在,熊博士要考考小朋友了.它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10颗不同的豆子。请小朋友在每条线上摆上10颗相应的.豆子(出示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排队的时候要从红星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种子站在线上。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排完后放在桌上。听到音乐结束,马上回到坐位。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为什么都是10颗种子,排出的长度不一样呢?

  4.小结:三种豆子中,红豆最小,排的队伍最短;状元豆最大,排的队伍最长;黄豆不大不小,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不同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15分钟)

  1.出示操作图二,提出操作要求。

  (1)介绍操作图。

  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这三条线怎么样?

  (2)设疑:不同的种子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3)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师:请小朋友们在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的每条线上摆出相应的豆子,从红线的地方开始,一个接着一个摆,使三种豆子排成的队伍一样长。数一数:哪种豆子用的数量最多?哪种豆子用的数量最少?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在操作时要动脑筋、保持安静,把双面胶纸撕下时放在篮子里。听到音乐结束,马上回到坐位。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红豆、黄豆、蚕豆排成的队伍一样长吗?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4.小结:排成一样长的队伍,豆子颗粒越小,排列时需要的数量越多。豆子颗粒越大,排列时需要的数量越少。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3分钟)

  (一)师手拿海洋球、乒乓球,设疑:

  (1)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2)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

  (二)师幼共同验证。

  四、游戏《走钢丝》。(2分钟)

  (一)介绍游戏名称及玩法。

  师:熊博士要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名称叫走钢丝。钢丝很细,大家要从线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

  (二)师幼示范游戏一遍。

  (三)幼儿两两进行走钢丝的游戏,来判断脚的大小。

  活动延伸:

  在美术区提供各种种子、胶水、画纸等,引导幼儿进行种子装饰画。

  活动反思:

  《种子排队》是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一节科学课,这也是我们大班组内的一节公共课。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活动一开始,我就与孩子们一同认识了“红豆、黄豆、蚕豆”这三种豆。然后引出下文进行第一次操作,给三种种子进行排队。在这个环节里我以“一个挨着一个”的方式要求孩子进行排队,排除了幼儿不规则排列给比较归纳形成正确概念所带来的干扰因素,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探索习惯。在操作中我把线条分别用红色点、黄色点和绿色点不同的记号来表示。我还选择了两人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人“排队”,一人记录这样的方式增进了孩子相互间的合作意识。在操作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排队操作并且孩子们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当我问起幼儿:“每一对的长短都一样长吗?”幼儿马上积极的回答:“不一样长。”然后请孩子们一起数一数分别都有几颗,孩子们都说是10颗,我又问:“为什么都是10颗,队伍却不一样长呢?”思媛说:“因为蚕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们的队伍就排得最长。”东东说:“黄豆圆圆的小,所以它们排得短了。”佳耀接着说:“红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们通过自己操作,更直观的发现了三种种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在操作时没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记录数字的孩子有的记录在种子排列的右边,有的记录在最下面,看上去有点凌乱。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记录时我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要求幼儿统一记录在右边,可是新的问题在第二次操作时又出现了,对于材料的准备和设计表上线条的长短我欠缺考虑,使操作时出现了失误,无法进行正确操作,这是一个我不应该犯的错误,另外对于科学活动来讲,小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两次的操作到最后再进行总结性小结的话,我想幼儿对于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这一知识点掌握的会更好。

  整个活动中在操作材料准备上也有待更加具体,由于种子非常的容易滚动,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没排好,花费了不少时间,就连集体讨论时还在“锲而不舍”地排着,影响了活动的效果,我想可以在白纸上黏贴双面胶或是利用KT板,上面压上几道凹槽来让孩子们在上面给种子排队,这样幼儿的操作及老师的点评都会更方便。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废弃瓶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废弃瓶子可以回收再利用。

  2、启发幼儿动手用画、包、扎、剪、贴等技能,让幼儿学习装饰瓶子的多种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废弃的瓶子并洗净晒干。

  2、每组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

  第一组:颜料、画笔。

  第二组:棉布、绳子、剪刀、双面胶。

  第三组:彩带、及时贴、剪刀、双面胶。

  第四组:毛线、皱纹纸、剪刀、双面胶。

  第五组:干树叶、干花、双面胶。

  3、视频课件《瓶子的遭遇》一、二

  4、课件:《漂亮的瓶子宝宝》,照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2、观看视频一http://">课件,引导构思

  1、师:老师在电脑上找到了一些用瓶子做的装饰品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图片五

  逐一观看并讨论:

  (1)这个瓶子用的是什么材料?

  (2)它是怎么做成的?

  三:介绍材料,交代要求

  (1)师:啊!空瓶子也能变这么美的艺术品。老师这儿也有许多洗干净的空瓶子,你们想把它们打扮成漂亮的艺术品吗?!

  (2)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装饰瓶子的材料。看,有颜料、棉布、绳子、彩带、及时贴、毛线、皱纹纸、干树叶、干花。

  (3)提问:小朋友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瓶子呢?

  (4)师:请小朋友想好后,你就可以去打扮你的瓶子宝宝了。不过,做的.时候要注意了,用颜料的小朋友不要把颜料弄到衣服上,用剪刀的小朋友要小心一点,还有剪下来的东西放在空箩筐里,用完的东西归放到原来的地方。请小朋友行动起来吧!

  四:幼儿制作,教师适时指导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进行构思、装饰。

  2、要求幼儿大胆想像动手创造,鼓励能力弱的幼儿积极完成。

  五: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

  1、让先制作好的幼儿请客人老师欣赏。

  2、瓶子展览会:让幼儿把制作好的瓶子送到展览处。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来打扮你的瓶子宝宝的?你准备干什么用?

  5、我们请唐老师为我们和瓶子宝宝一起拍张照吧!

大班教案 篇6

  在xx年10月22日上午,新老师去了瑞金路幼儿,观摩三个数学活动和二个小型讲座。内容十分丰富,效果也令人很满意。三个数学活动分别是:小班---按颜色给物体分类—“小兔子的家数物拼版、中班---数物拼板和大班---探索6的组成。这三个活动呈现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数学活动的实施过程,让我们大饱眼福。同时,另外两个小型讲座也丰富地探讨并展示了研究数学操作材料及使用、常规数学流程的展示。听了我们感觉云里雾里,只能说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我的班级是小班,与小班孩子相处了近两个月,对他们进行数学活动的开展还是有一点点的了解的,于是看了小班的数学课,我还是基本能知道教师的用意的。之前也接触过大班的数学课程,对于分合式还是知道的,于是乎从题目看来,我只有中班的一点都不知道。不怕人见笑,我是真的不知道,我没用过,也没听过。因此,我对这节课十分感兴趣。于是乎,我抄了教案,内容如下,我想根据这教案,结合当时老师上课的情境,谈谈我对这节数学课的看法。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7以内的数字,体验数字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2、操作活动后,能将操作材料放回原处再离开。

  活动过程:

  一、集体游戏

  1、游戏“认识数宝宝”,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游戏“猜数字”,进一步加深对数字“3、8、6、9”各数外形的认识

  分析:这一环节,教师采取的是用游戏“藏数字”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只知道数字左半边或者右半边的样子,让孩子尽量猜猜。孩子很感兴趣,而且积极性也很好。因此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二、集体探究活动

  1、出示实物卡,感知实物卡的数量。(4张实物、4张数卡)

  教师:小动物也来和数宝宝玩游戏,它们是谁呀?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尝试配对,并集体体验)

  2、请幼儿再来尝试游戏“数物拼板”。

  教师:谁来试一试?(幼儿师范,集体验证)

  分析:有动物头像的实物,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进行卡口配对时对非常简单。请幼儿上来尝试“数物拼板”的时候,有些孩子很积极,有些孩子还要考虑,教师又重新进行了解释,不一会儿坐着的孩子都想上去试一试呢!教师对孩子的对错进行,努力让孩子去说答案的正确与否。

  三、幼儿分组活动

  1、交待操作游戏要求:先数一数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想一想用数字几表示?把他们拼在一起。要把盘子里的卡片全部拼完。操作完成以后要把操作材料放回原处,并拿一根皮筋套在手上再离开。

  分析:要求是孩子进行分组活动的核心。要求的提的不够明确,将直接导致孩子会会错意,导致其他情况发生,引起活动的僵直。因此,教师的提问十分简洁明了。而且又让中班开始进行交换--“跑组式。最后的时候孩子应该每人都套上8根皮筋。教师将新的材料也介绍了,可是有些孩子不敢尝试新的,因此他就玩玩旧的,这样他也能得到提高。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时间控制的有10分钟。

  数物拼板三组(一组横向、一组竖项、一组缺口一致)

  图形分类(一维)

  给小动物排队(按数量)

  高矮排队

  一样多的放一起

  分析:这些数学材料都是一开始就放好的,如果在介绍完之后在进行摆放,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因此在上课前需要一切准备到位。任何活动都应该如此。此外,在上课的时候,孩子的常规十分好,没有一个孩子去摸一摸桌子上面得材料。孩子肯定是感兴趣的,可见,老师的.课后工作是下了功夫的。与孩子进行交流谈话都是十分重要的。什么内容怎么谈都是很关键的。需要孩子做什么,不需要的时候该如何去做,如果出现突发状况教师的应急措施等等。这些都是我要去学习的。不能只光看到教师呈现的活动的好处,要去研究她好在哪里?要探索什么原因。有经验的教师一看课的开头基本能猜到课的结尾,可是新老师就没有这种洞察力,因为观摩的活动太少,所谓经验不足就是此道理。没关系,相信我一步一个脚印总能走出属于我自己的小道。

  总之,我感觉到数学课的不易,不如我想象中那么简单。看来我把问题想的简单化了,每一步都是有理有据的,不是想着方法进行授课的。光是看到那些操作材料我都觉得教师的活动准备,要多用心。以及怎么让孩子和这些材料做游戏,什么样的口令才能让孩子明白呢?这是我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活动时候,不知道怎样向孩子提问,孩子的兴趣好像不高。我的提问策略需要进行修改,好的画不是一天完成,因此,好的课不是一次就能上完的。我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地进步,才能尽快的熟悉幼儿园的工作与环境。

大班教案 篇7

  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准备:

  I.回形针 、牙签、绳子、珠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插塑玩具、水果(金橘)、蔬菜(西红柿)等。

  2.表示各种连接方法的字卡。

  过程:

  1.游戏:找朋友

  ①师: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听到音乐响时,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各种方法连接起来,表示你们是好朋友。

  ②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当音乐停止时,幼儿的动作也马上停止。

  ③引导幼儿说说好朋友是怎样连接的`。(手拉手、背靠背、头碰头、屁股对屁股,等等。)

  2.尝试连接

  ①师:我带来了很多朋友,它们都是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②师: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③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①师: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如,我用牙签把一个个金橘

  串起来;我用订书机把这些纸订起来,像一本书。)

  ②出示表示各种连接方法的字卡,如“钉…‘串”等,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4.发挥创造

  ①请幼儿再次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连接物成为一件有用的东西。

  ②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5.表达表现

  鼓励幼儿展示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我把绳子和雪花片连接成一串项链…‘我把牙签和西红柿串成一串冰糖葫芦”“我把夹子夹在一起变成了东方明珠塔”,等等。

  6.延伸交流

  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三部分组成。

  2、理解歌曲中四川方言的意思,尝试大胆的模仿和表演。

  3、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体验方言文化所带来的乐趣。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图片、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学说方言:(难点前置)

  1、简单了解四川人爱去茶馆喝茶的生活习惯,

  2、听听说说四川方言:"喝茶了!""咋个办叻?"

  二、学唱歌曲:

  (一)欣赏(理解并熟悉歌词旋律)

  1、教师简介歌词。

  2、幼儿学说歌词。

  3、教师演唱,并请孩子配合说出方言部分。

  4、再次演唱,请孩子配合说方言,同时请听课老师配合有节奏的做动作:拍手、拍腿。

  5、帮助幼儿了解歌曲有"唱、说、动"三部分组成。

  (二)学唱(记忆并巩固歌曲和方言)、

  1、带领孩子尝试完整的表演歌曲。

  2、藏图练唱。

  三、活动延伸:尝试用其他方言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课,学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对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另外课堂上我及时的运用了评价性的语言孩子们热情非常高。由于本节课时间有限对于其它的小动物展示的少,以后我会多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展示。

  小百科:歌唱,指由个人或者团队,经由专业或者非专业训练后,借由声带,发出的优美动听的声音。不用于日常交流,仅仅用于抒情和艺术的表达。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12-27

大班教案12-27

大班教案12-27

大班教案12-27

大班教案12-27